2003年11月,政府請求地鐵公司進一步檢討觀塘線延線方案,地鐵公司並在翌年2月向政府提交經修訂後的建議[18]。 黃埔站(英語:Whampoa Station)是位於香港九龍城區紅磡黃埔,屬於港鐵觀塘綫的鐵路車站[3][4],主要服務黃埔及紅磡一帶,較位於紅磡灣的紅磡站更接近紅磡[5],也是觀塘綫的下行終點站。 車站所在的位置,位於紅磡昔日的一座大型船塢「黃埔船塢」的範圍,該船塢先後於1970-1980年代經城都地產及長江實業地產改建為大型住宅屋苑黃埔新邨及黃埔花園,故車站被命名為黃埔站。 此外,有記者與居住在黃埔花園的長者表示乘客由B、C或D出口往返月臺及地面須步行多級樓梯。 而東大堂往返地面的升降機位置與一般只設有樓梯/扶手電梯的車站出入口有一段距離,認為對長者及有需要人士十分不便。 黃埔站2025 而港鐵至今仍未有回覆是否會尋求進行改善[14]。
- 這家餐廳很容易錯過,因為它的簡約入口與周圍環境融為一體,但它就在地鐵站出口的對面。
- 黃埔是該地區最大的私人住宅區,建於前黃埔船塢的原址上,城市設計靈感來自田園城市理論,這是一種城市規劃方法,社區被「綠地」包圍,平衡住宅、工業和農業區域比例。
- 車站月臺牆身焗漆板印有地鐵公司退休建築師區傑棠書寫的站名書法大字,是繼藍田站之後觀塘綫第二個非轉綫站月臺印有書法字。
- 因為黃埔花園好多人,所以想設站;呢嗰站亦係因為黃埔花園得名,喺2016年10月23號通車。
- 之後你還可以在AEON 瀏覽眾多高級日本商品,讓一天充滿日本風情。
- 2005年7月,九鐵公司和地鐵公司向政府提交沙中綫兩鐵合併方案,當中提議地鐵建造觀塘綫延綫,取代九鐵2004年最終方案擬稿中的黃埔自動捷運系統。
另外位於黃埔站東南端亦設有可容納一列列車停泊的越位隧道[10]。 2002年9月,九廣鐵路公司為擴展沙田至中環綫的服務範圍至黃埔一帶,建議在黃埔建造自動捷運系統,連接九鐵紅磡站,以便乘客在該站轉乘九廣東鐵、西鐵以及沙田至中環綫[18]。 同年12月,地鐵有限公司亦建議延長地鐵觀塘綫,由油麻地站至黃埔站,中途設何文田站,以服務黃埔地區[18]。
黃埔站: 車站結構
倘此站列車服務中斷,港鐵或會提供免費接駁巴士服務。 此站的接駁巴士上落客點設於船景街黃埔號外,可用,或依職員指示前往。 港鐵免費接駁巴士只於鐵路事故期間提供服務,詳情可留意港鐵公佈,或站內告示。 如欲查閱此站附近前往各港鐵車站的公共交通工具資料,可參考「乘車應變錦囊」,或瀏覽運輸署網頁。
- 觀塘綫延綫將於10月23日通車,連接何文田及黃埔站。
- 觀塘綫各站前往黃埔的乘客宜在登車前留意月臺廣播及乘客資訊顯示屏提供的資訊,以免誤乘只往何文田列車。
- 當你欣賞香港天際線的美景時,不妨從精選的威士忌、桶裝雞尾酒和精釀啤酒中挑選一杯,享受當下。
- 2016年10月22日,此站舉行開放日,並設有導賞團介紹車站設施,講解員同為上週何文田站開放日導賞團所負責的行車主任田韋倫先生作介紹。
- 受地理空間的限制,黃埔站採用單側式月臺,大堂分東西兩邊。
勘探工作已經在2010年3月起陸續展開,工程於11月29日獲準動工;港鐵公司於2011年5月批出第1002號工程合約「黃埔站及避車隧道工程」予香港俊和-協興聯營,並6月2日動工。 本站設有6間商店/自助商店/自動售賣機(截至2020年2月),最新商店資訊可瀏覽港鐵網站「商店搜尋器」。 車站月臺牆身焗漆板印有地鐵公司退休建築師區傑棠書寫的站名書法大字,是繼藍田站之後觀塘綫第二個非轉綫站月臺印有書法字。 港鐵在2016年10月22日開放車站予公眾參觀,吸引近一萬名市民到場參觀[23]。 而車站於翌日(2016年10月23日)隨觀塘綫延綫通車而正式啟用。 大部份港鐵站內的大堂都設有街道圖,指示出港鐵站鄰近的酒店、文娛設施、購物中心、主要大廈及其最近港鐵站出入口。
黃埔站: 車站用途
黃埔站(粵拼:wong4 bou3 zaam6)係中國廣東廣州一火車站,1940年開始營運[2],位置喺黃埔區黃埔港港前路288號(荔香路口轉角位)。 沿著寶石戲院的記憶之路走一趟,這是香港現時唯一一間仍保留傳統戲院運作,使用「人手劃位」售票方式的戲院,因此你無法提前或在線預訂門票,必須親自購買,通過貼在櫃檯的印刷座位圖,選擇你的座位。 作為黃埔最知名的地點,外觀像一艘船的黃埔天地佔地超過140 黃埔站 萬平方英尺。 這艘大船是對黃埔船塢昔日輝煌的致敬,它是亞洲最大、最繁忙的航運船塢之一。 黃埔站 隱藏在紅磡的& green咖啡館是放鬆身心的理想場所。
這裡可用作咖啡館、活動場地和工作空間,營造出舒適的氛圍。 & green供應三文治、咖哩飯和開胃的薄煎餅,以及精選的咖啡和茶。 內部空間寬敞,展示了日本融合設計,加上一些裝飾藝術品和綠色植物,散發出輕鬆的氛圍。 作為額外的享受,咖啡館偶爾會舉辦研討會和活動,例如免費品嚐日本茶。
黃埔站: 空間名
東翼大堂位於介乎船景街與德定街之間的一段德安街地底,與黃埔廣場和船形地標建築「黃埔號」為鄰,而西翼大堂則位於德民街、德定街與紅磡道交界處地底。 受地勢所限,兩個車站大堂的非付費區並不相通,乘客出閘前要小心選擇車站大堂,否則便需返回地面走向另一邊出口。 2005年7月,九鐵公司及地鐵公司向政府提交沙中綫的兩鐵合併方案,當中提議以地鐵的觀塘綫延綫,取代九鐵2004年最終方案擬稿中的黃埔自動捷運系統。 該方案在2007年7月由運輸及房屋局向立法會提交[18];2007年12月,兩鐵合併,九鐵和地鐵網絡合併為港鐵。 黃埔站位於德民街與德安街之間的地底[3],然而由於車站選址四周均為大廈樁柱,並且滿佈公共設施及喉管電線,車站能夠施工的空間有限,故車站只設有兩個互不相連的大堂以及一個側式月臺。 黃埔站設有4個出入口,分別位於民兆街、紅磡道、船景街及德安街。
黃埔站: 出口
這些獨立的購物區提供一系列時尚、美容、娛樂和餐飲設施。 這艘船主要由AEON 佔據,這是一家日本雜貨市場,出售你能想到的所有日本零食。 如果沒有嘗試過鮨文的日本美食,那麼黃埔之旅是不完整的。 鮨文和它的人氣廚師發辦絕對不會出錯,店內的L型展示廚房前有一張可容納10人的私密櫃檯,品嚐品質上乘的新鮮海鮮,就在你眼前準備和供應。
黃埔站: 車站位置
全站僅設有一個側式月臺,是港鐵網絡中僅有三個只有一個客用月臺的重鐵車站之一[2]。 黃埔站 現時黃埔站內設有兩組藝術品位於車站月臺,均為由香港藝術中心與藝術家林東鵬共同合作的作品《歷史與想像》[15]。 兩個大堂之中,只有東大堂設有客務中心,故使用西大堂的乘客在遇到票務問題時只能透過自助客務機處理,故亦有部分乘客認為該安排會對其造成不便[7][8]。 前往NOC Coffee Co.的黃埔分店,這是一家可以欣賞到維多利亞港美景的咖啡店。 咖啡店位於紅磡碼頭附近,設有高架島式咖啡吧——讓你能全方位欣賞咖啡的製作過程。 室內裝飾了一系列植物,與白色、灰色和淺色木材的極簡主義色調形成鮮明對比。
黃埔站: 車站興建
黃埔是該地區最大的私人住宅區,建於前黃埔船塢的原址上,城市設計靈感來自田園城市理論,這是一種城市規劃方法,社區被「綠地」包圍,平衡住宅、工業和農業區域比例。 經過一天的飲食之旅和欣賞美景後,回到室內並在雷霆保齡伸展一下肌肉。 無論你是新手還是經驗豐富的玩家,雷霆保齡都是絕佳去處。 你可以在22 條現代化的球道之一打保齡球,也可以預訂私人房間並打一局檯球。 這裡還有兩間貴賓室,配有兩條專供派對使用的通道。
黃埔站: 月臺
黃埔站東面設有越位隧道,由月臺東端延伸至環海街(海濱廣場第二座與海名軒之間的緊急通道),設有緊急出口及通風口的同時[7] ,亦方便列車調度;但往返此站的載客列車會直接在月臺調頭,不會駛入越位隧道。 而因為該站只設有一個側式月臺的關係,在非繁忙時間可能會不停靠黃埔站,而繁忙時間有部分班次不停靠該站。 考慮到兩方案服務人口、對現有建築物影響及對徵用現有建築物地層需要,港鐵公司在第二階段公眾諮詢中建議將黃埔站設於德安街,並向地區人士解釋了採納德安街方案之理據及考慮。 車站建於德民街和德安街地底,佔地面積為15,500平方米。
黃埔站: 港鐵
黃埔站(粵拼:wong4 bou3 zaam6;英文:Whampoa Station)係香港港鐵觀塘綫嘅車站。 因為黃埔花園好多人,所以想設站;呢嗰站亦係因為黃埔花園得名,喺2016年10月23號通車。 2016年10月22日,此站舉行開放日,並設有導賞團介紹車站設施,講解員同為上週何文田站開放日導賞團所負責的行車主任田韋倫先生作介紹。 黃埔站2025 開放範圍包括A、C、D出口(唯C1、D1及D2出口已落閘,A出口上天橋之電梯已封閉);東、西大堂及東大堂內之洗手間;以及月臺範圍。 兩條接駁此站的專綫小巴路線於黃埔站通車當日投入服務,其中2M綫以黃埔花園公共運輸交匯處為總站(往返九龍城(福佬村道)),而26M綫則以A出口外的民泰街為總站(往返土瓜灣(浙江街)),惟兩者均已停辦。
黃埔站: 車站色系
在2016年10月19日車站對外開放前,曾經因黑色暴雨出現多處滲水情況,其中車站東大堂往D出口樓梯的頂部及牆身則有4處滲水水漬。 滲水檢測專家賴達明認為滲水「問題嚴重」,是與建築質素不理想有關,亦懷疑是施工期間在計算地下水水壓出現錯誤。 另外,位於紅磡家維邨商場設有適用於黃埔站的港鐵特惠站,為使用成人八達通的乘客提供港幣2元的車資折扣[17]。 黃埔站設有兩個互不相連的大堂,分別為東大堂及西大堂,而東大堂同時亦設有地底出入口連接黃埔花園第二期及第五期地庫商場[6]。
黃埔站: 黃埔站 (廣州)
這座由普利茲克獎獲獎建築師Zaha Hadid 設計的前衛建築,可以說是香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建築之一。 作為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本部,這棟大樓是藝術和建築的天堂。 它不僅展現了Hadid 的後現代主義風格,而且還為九龍陳舊的景觀增添了色彩,其外觀與內部一樣令人驚嘆,前往這裡拍攝照片或參觀由藝術家或學校學生舉辦的特別展覽之一。 在這裡,你會被寵壞,因為你可以得到很多選擇,從香港經典菜餚、東南亞菜餚、健康菜式到美味的甜點。
黃埔站: 列車班次
由於現時土瓜灣一帶無鐵路途經,因此嗰區有唔少乘客搭小巴去呢個站轉港鐵。 而原先途經深水埗、旺角、油麻地嘅九巴212線更因為大量乘客嘅流失而被取消。 黃埔站只設有一個側式月臺供乘客上落之用,情況類似現時寶琳站、迪士尼站及博覽館站的單月臺設計,列車會在抵站上落客後便會改為相反方向駛離車站。
當你欣賞香港天際線的美景時,不妨從精選的威士忌、桶裝雞尾酒和精釀啤酒中挑選一杯,享受當下。
黃埔站: 鐵路路線
由於車站選址周圍都係大廈樁柱又滿布公共設施同喉管電線,能夠施工嘅空間有限,所以只有1個側式月臺畀乘客上落,情況類似現時寶琳站、迪士尼站同博覽館站單月臺設計,乘客落車之後,列車就會改為相反方向,畀乘客進入列車前往調景嶺方向。 因此,黃埔站喺繁忙時間嘅班次會係4分鐘一班,而唔係觀塘綫其它站嘅2分鐘一班[1]。 鑒於月臺設計問題,觀塘綫在班次較頻密時段將有約半數班次以何文田站為終點站/起載站,不會往返黃埔站。 觀塘綫各站前往黃埔的乘客宜在登車前留意月臺廣播及乘客資訊顯示屏提供的資訊,以免誤乘只往何文田列車。
黃埔站: 出入口
A、B出入口位於西大堂,C、D出入口則近東大堂。 其中亦設有連接商場的出入口,可以直達AEON STYLE黃埔。 2005年7月,九鐵公司和地鐵公司向政府提交沙中綫兩鐵合併方案,當中提議地鐵建造觀塘綫延綫,取代九鐵2004年最終方案擬稿中的黃埔自動捷運系統。 該方案由運輸及房屋局在2007年7月呈交立法會。 黃埔站有3層,地面係車站出口(部份出口喺商場地庫),另外喺地底有車站大堂同埋1個側式月臺畀乘客搭車[1]。
嘉裏酒店的另一家推薦餐廳是紅糖,這裡是欣賞壯觀景色的絕佳選擇。 這家餐廳酒吧呼應了香港充滿活力的生活,並在其設計中向本地文化致敬——由著名建築師Andre Fu設想——通過融合元素,從金屬百葉窗到定製的青銅腳手架,激發香港的懷舊氣息。 廣闊的戶外露臺擁有大量的綠色植物,與城市景觀相映成趣。
黃埔站: 黃埔站
兩鐵2007年12月合併後,行政會議2008年3月批准港鐵公司對觀塘綫延綫進行進一步規劃及設計,港鐵公司於6月展開初步規劃和設計,並於2009年4月完成有關工作。 政府及港鐵公司於2008至2009年期間,進行了兩階段廣泛公眾諮詢,在2008年4月至8月期間進行的第一階段公眾諮詢中,港鐵公司提出了兩個黃埔站選址,包括德安街方案及戴亞街方案。 同年12月,地鐵有限公司亦建議延長地鐵觀塘綫,由油麻地站至黃埔站,中途設何文田站,以服務黃埔地區。 2003年11月,政府請求地鐵公司進一步檢討觀塘綫延綫方案,地鐵公司並在翌年2月向政府提交經修訂後的建議。
這家餐廳很容易錯過,因為它的簡約入口與周圍環境融為一體,但它就在地鐵站出口的對面。 之後你還可以在AEON 瀏覽眾多高級日本商品,讓一天充滿日本風情。 黃埔站2025 花一天時間探索這個繁華的街區——在由船塢改建而成的商場購物,品嚐美味佳餚,再到海濱長廊放鬆,我們將為你介紹在黃埔喫喝玩樂的好去處。
黃埔站為地底車站,總長度約340米(包括路軌緩衝區隧道在內),由呂元祥建築師事務所設計。 [4]由於車站建於已發展成熟的私人屋苑內,受制於德安街路面闊度,施工空間極為有限,因此站內只設一個月臺;而車站大堂亦因空間問題而分為東、西兩翼,兩者不能同層互通。 觀塘綫延綫將於10月23日通車,連接何文田及黃埔站。 受地理空間的限制,黃埔站採用單側式月臺,大堂分東西兩邊。 由於兩個大堂無法相通,所以大家去到月臺要揀定出口。
往黃埔的列車駛入月臺開門後,便會改為相反的方向。 然而,在寺廟尋求庇護的人們安然無恙,當地人開始相信由於觀音,讓他們得以倖免。 在海濱長廊開始跑步,它一直通往尖沙咀,是香港最好的跑道之一。 黃埔站 如果你想前往中環或北角,或只想輕鬆地乘坐渡輪,紅磡渡輪碼頭距海濱長廊僅一箭之遙。 黃埔擁有300 多家商店,是九龍最大的購物、餐飲和娛樂中心之一。 黃埔站 它包括一系列主題區域——根據他們提供的命名——黃埔美食廣場、時尚坊、家居庭、聚寶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