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一份2005年發出的分區委員會委員資料綜合表[11]所指出,元朗區共有三個分區委員會,是「天水圍南」、「天水圍北」及「元朗市」,覆蓋新市鎮範圍,而鄉郊一帶則沿用鄉事委員會諮詢制度。 上世紀70年代,香港政府銳意發展新界地區,開拓新市鎮。 元朗亦隨之進入都市化的演變過程,天水圍於1982年獲選定拓展成新市鎮,以配合人口增長。 大型屋邨在元朗兩個新市鎮相繼落成,人口稠密,又設有東頭工業區和元朗工業邨,為區內居民提供就業機會。 元朗尚城 元朗區有三間公立圖書館,包括位於元朗文化康樂大樓內的元朗公共圖書館、天水圍站旁的屏山天水圍公共圖書館及天水圍天澤商場的天水圍北公共圖書館。
- 而落馬洲支線亦已於2007年8月15日啟用,其新建的過境車站落馬洲站及落馬洲支線管制站亦是位於元朗區,但與之連接的東鐵綫並不能到達本區市中心。
- 朗邊中轉房屋曾是元朗區唯一的中轉房屋,位於元朗新市鎮以西,近屏山,鄰近朗天路,在元朗市中心的邊緣,已於2016年開始封閉準備清拆,2017年完成拆卸。
- 元朗區屬香港兩個陸地與中國廣東省深圳市隔河的區之一,另外一個為北區。
- 元朗區體育會成立初期,得到熱心的地區人士支持,建成元朗大球場,並於1973年籌建體育館大廈。
- 當中九號幹線包括元朗公路和新田公路,以博愛交匯處、十八鄉交匯處、唐人新村交匯處和天水圍西交匯處接連元朗市及天水圍新市鎮。
- 元朗安寧路、元朗安樂路、教育路、馬棠路和十八鄉路均是主要的地區幹路,而朗天路和朗屏路連接到元朗新市鎮周邊地帶。
接駁巴士雖然名義上以接駁用途為主,但實際亦是不少居民的主要交通工具。 元朗區議會負責就該區的社區設施、衞生環境、運輸及交通、房屋政策及居住環境改善等事宜,向政府反映意見。 第六屆元朗區議會有39名民選議員及6位當然議員,現時元朗區議會主席是沈豪傑先生,副主席是鄧賀年先生。 貫通元朗與屯門新市鎮的輕鐵於1988年通車,隨後不斷擴展,天水圍支線亦於1993年通車。 元朗尚城2025 十年後,天水圍預留區支線與九廣西鐵在2003年底啟用,為區內居民提供更便捷的公共運輸服務。
元朗尚城: 中原城市租金指數CRI (2023年11月份) 租金升勢未完 CRI創近4年新高
康熙八年,朝廷放寬遷海令,原居民遷回之餘,錦田進士鄧文蔚獲封地設墟;遂將原來的大橋墩墟,遷到西邊圍與南邊圍之間的地方,今稱元朗舊墟。 宋明時期新界五大氏族原籍江西的鄧氏及文氏先後遷入元朗的錦田、屏山、廈村及新田等地。 他們各自在聚居地大興土木,並留下不少祠堂、寺廟及書院等遺跡。 據2016年中期香港人口統計資料,元朗人口有614,178人[1];面積約138.56平方公里,是九龍的三倍,香港島的1.8倍,是香港第三大行政區,僅次於離島區及大埔。 清朝末年,清政府與英國簽訂了《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將深圳河以南、九龍界限街以北及二百多個島嶼租予英國管治99年。 1899年英國接管新界時,鄉民以為自己的土地會被奪去,因此起來反抗,與英軍交戰,由林村打到八鄉,後來終告平息。
另外,區內主要屋苑包括 尚城,菁雅居,溱林,滙都,丹桂軒。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24,430,年齡中位數為 41.8歲。 位於天水圍新市鎮發展區東北面的預留區已建成公共屋邨。 其他配套設施,包括香港濕地公園已於2006年開幕,預留區已經有數間學校落成。 政府亦因應社區以至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需求,該處的康樂設施已逐步落成。 政府現正就元朗區多個地段進行的長遠發展研究,預計公私營房屋供應量總數超過13萬夥,其中元朗南新發展區料提供逾2.6萬個單位,最快2025年入夥。
元朗尚城: 主要幹線
元朗區的元朗東南@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6,645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31,854人。 主要街道包括鳳翔路(元朗東南段)、元朗瓦窰頭、元朗東頭村、元朗大圍村。 另外,區內主要屋苑包括 尚悅,蝶翠峯,朗晴居,RESIDENCE 譽88,朗怡居。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31,000,年齡中位數為 38.9歲。 區內的服務主要由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的接駁巴士提供,連接區外的巴士線則由九龍巴士、城巴和新大嶼山巴士營運。
亦即是說,元朗在很久以前,已經是一片被羣山所環抱,並且水源充沛的低窪地方。 而落馬洲支線亦已於2007年8月15日啟用,其新建的過境車站落馬洲站及落馬洲支線管制站亦是位於元朗區,但與之連接的東鐵綫並不能到達本區市中心。 元朗區內設有不少旅遊景點,其中南生圍的美景不僅吸引雀鳥,近年亦吸引不少市民,趁假日到來觀鳥拍照及野餐。 而大棠於10月中至11月期間紅葉茂盛,別有一番風味,成為港人熱門拍攝勝地。 郊區的大型屋苑除了1980年代落成的錦綉花園外,尚有1990年代初落成的加州花園及加州豪園,位於近米埔的和南生圍。 后海灣沿岸一帶(流浮山、米埔)寧靜舒適,岸邊有一堆堆的蠔殼,海上有漁民出海捕魚,米埔更是觀賞候鳥的場地。
元朗尚城: 主要分區
元朗區也是三條主要公路(青朗公路、元朗公路及新田公路)的交匯處。 元朗尚城2025 近年元朗區發展迅速,人口急劇增長,人口的年齡中位數為全港18區中最年輕的地方。 元朗尚城 不過近年區內有不少新來港人士及少數族裔居住,已取代傳統罪案較嚴重的油尖旺區,成為全港罪案最多地區,[12]貧窮率因而上升,《2015年香港貧窮情況報告》分析該區貧窮率為16%。
- 今日舊墟的長盛街仍保存不少古建築物,被稱為「滿清一條街」。
- 元朗區也是三條主要公路(青朗公路、元朗公路及新田公路)的交匯處。
- 1948年政府於元朗設立新界第三所理民府,管理北約理民府(位於大埔)新界西改由元朗理民府管理。
-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31,000,年齡中位數為 38.9歲。
元朗區體育會成立初期,得到熱心的地區人士支持,建成元朗大球場,並於1973年籌建體育館大廈。 此外,元朗區設有的體育設施,還包括游泳池、體育館、壁球場及各類田徑設施。 元朗尚城2025 元朗某餅家做出的老婆餅風味獨特,在香港市場上獨佔鰲頭。
元朗尚城: 交通
元朗區過去主要依靠青山公路、屯門公路、大欖隧道及環迴公路(即現在的9號幹線,元朗區內有元朗公路及新田公路)連接香港其他地區。 元朗尚城 元朗尚城2025 因此,一般其他地區發生交通事故,元朗區的對外交通亦同時受到影響。 不過,自從香港3號幹線於1998年上半年啟用後,元朗區對外交通已大為改善。
元朗尚城: 主要私人屋苑
以往元朗的交通未有高速公路和鐵路時,市區的居民去元朗要兩小時車程,去元朗旅行的最佳手信就是老婆餅,現時元朗都變成市區了,而該餅家在香港各區已設有多家連鎖店。 元朗區最早興建的公共屋邨為元朗邨,位於大橋街市附近,但已經拆卸。 之後香港政府規劃元朗新市鎮後建成的水邊圍邨與朗屏邨。 元朗尚城2025 隨着經濟發展,流浮山的蠔田已成為香港歷史,因為嚴重的海水污染和天水圍市區在1991至94年間之發展已導致流浮山不能再產蠔,現時在附近一帶海鮮酒家喫到的蠔都是由國內出產的。
元朗尚城: 巴士
錦田南和八鄉一帶目前建議發展的14幅地皮,可提供近3.4萬夥住宅,最快2026年入夥。 另外研究中的橫洲會有4,000夥,錦田北亦可以新增4,000夥,朗邊的公共房屋項目預計可提供7,500夥,若再加上剛展開檢討的南生圍土地用途,未來的住宅供應量將會更多。 元朗尚城 元朗區(英語:Yuen 元朗尚城 Long District)位於香港新界西北面的地區,然而按照政府的定義上述的組合各屬同一個「新市鎮」,而元朗和天水圍是被明確列爲兩個獨立的「新市鎮」。 [a],此外發展中的洪水橋新發展區也有大部份範圍位於本區。
元朗尚城: 中原車子毅奪第三季傑出區經季軍 全力衝刺 續創佳績
1948年政府於元朗設立新界第三所理民府,管理北約理民府(位於大埔)新界西改由元朗理民府管理。 元朗尚城 1978年政府在青山公路-元朗段一帶發展元朗新市鎮,並興建所需的公共設施。 另一個新市鎮,天水圍新市鎮,則在1980年代末開始發展,使元朗區成為唯一一個有超過一個新市鎮的地方行政區(馬鞍山是沙田新市鎮的擴展部份)。 元朗尚城2025 分區委員會始於1972年,主要目的是推動市民參與「清潔香港運動」及「撲滅暴力罪行運動」。 時至今日,分區委員會成為各社區與民政事務處之間的橋樑,由民政事務總署署長委任的委員來自社會各階層[10]。 而規模則為每8至10萬居民及流動人口(包括工人、購物人士、遊客等)有一個分區委員會。
元朗尚城: 中原車子毅奪第三季傑出區經季軍 全力衝刺 續創佳績
由於元朗北部與深圳只是相隔着深圳河,因此在深圳河下游至河口一帶的元朗區東北邊緣(主要包括米埔和落馬洲)是屬於香港邊境禁區,需要向香港警務處申請禁區紙纔可以進入。 在禁區內的落馬洲更是香港連接深圳的一個口岸——福田口岸的所在地。 元朗為一沖積平原,也是香港唯一一個平原,大約形成於唐、宋年間。 元朗平原水土肥沃,過去盛產稻米,元朗絲苗曾是1950年代在華南一帶的著名米食,可與增城絲苗競爭。 居民沿岸建立基圍,養殖水產,包括:基圍蝦、淡水魚等,元朗出產的老婆餅及月餅也是馳名海外。
元朗尚城: 洪水橋北新發展 @中原樓市片區
至於大欖隧道是三號幹線一部分,為往返市區巴士路線的主要通道,九巴更提供大欖隧道巴士路線轉乘優惠。 青山公路是元朗歷史最悠久的主要幹道,區內路段包括洪水橋段、屏山段、元朗段、潭尾段、米埔段、新田段和洲頭段,當中元朗市一段又稱「元朗大馬路」。 元朗安寧路、元朗安樂路、教育路、馬棠路和十八鄉路均是主要的地區幹路,而朗天路和朗屏路連接到元朗新市鎮周邊地帶。
元朗尚城: 區議會
元朗區的工業區主要位於元朗新市鎮的北面,橫洲的元朗創新園是全港第二個工業園,另外還有舊墟西面的東頭工業區。 元朗尚城 元朗尚城 元朗位於香港西北部,三面環山,一面臨海,中間地勢平坦,面積廣闊,是香港境內一片罕見平原。 元朗尚城 元朗尚城2025 元朗古時稱為「圓塱」,「圓」是代表完整、豐滿的意思,而「塱」便是指江邊或湖邊低窪地區。
元朗尚城: 主要幹線
香港政府曾於1999年討論於洪水橋建具環保概念的新市鎮,不過由於收地的進度緩慢,加上當時樓市瞬息萬變,對住宅需求明顯減低,所以在2003年時原則上已擱置有關研究。 直至2007年於施政報告再被提起,但實際能供應土地發展的時間已推遲到2024年之後,預期提供約6萬個單位,並增設屯馬綫洪水橋站服務當區。 天水圍新市鎮的樓宇幾乎全屬住宅,除沒有工業區外,商業用地也十分少,主要是住宅區中的商場及2間酒店。 住宅主要是公共屋邨、居屋屋苑及大型私人屋苑嘉湖山莊、慧景軒和柏慧豪園等由長江實業地產有限公司發展項目,樓宇一般樓齡不高。 中央的天水圍公園及西面的河道為大部分住宅提供寧靜優美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