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妮維雅藍罐的配方看,和之前旁氏的冷霜最大的區別,就是用羊毛脂代替了硼砂-蜂蠟的乳化體系,其他的成分都類似:採用大量礦物油、微晶蠟、甘油來實現強大的保溼性能,對於極乾性皮膚或者受損的敏感肌膚。 3)色澤深、變味 雪花膏成分 主要是香精的顏色成分變色,或者是硬脂酸的碘值過高、不飽和脂肪酸被氧化使色澤加深,產生酸敗臭味。 主要原因是鹼用量不足,也就是中和成硬脂酸皁的用量不夠,不足以形成內向顆粒足夠的水——油界面,以至於乳化不穩定,有水析出。 實際配方中可以使用“乳化劑對”,來解決此現象。 雪花膏並沒有添加雲母之類的東西,卻有亮閃閃的“珍珠般的光澤”,原來光澤來自於硬脂酸鈉的結晶。 後來,硬脂酸鈉被其它多元醇+硬脂酸反應所得的乳化劑取代,雪花膏也就失去了它的光澤。
從成分表看,非常像剛剛說到的冷霜配方體系,油脂、水、蜂蠟一個不差,但考慮到硼砂的安全性風險,換成了碳酸鈉,同樣可以和蜂蠟反應生成乳化劑,確保配方的穩定性,總的成分一共就十來種。 比如煙酰胺、維C衍生物等引入,讓產品有了美白的功效,而硅油的添加,又使得配方的膚感更加絲滑。 由於硬脂酸在皮膚上會有很強烈的乾澀感,對於深處炎熱地區的東南亞和印度人民,這種不油不黏又非常便宜的產品,要比那些更“現代”的配方好用得多。 雪花膏成分 質地不油不膩,容易吸收;其保濕成分在皮膚表層形成天然保護膜,可補充肌膚天然水份,令肌膚時刻保持柔軟嫩滑。
雪花膏成分: 雪花膏前期製作要點
武漢已經解封了,但疫情還沒有完全過去。 雪花膏已經見底了,餘量只有15%左右,雪花膏這東西真是性價比太高了! 本來寒假只有二十多天,嫌水乳太重了就只帶了這盒雪花膏回來,已經連續使用兩個多月了,基本上一早一晚潔面後使用。 畢竟雪花膏的設計初衷,是爲了更好的上粉! 不能讓甘油吸收空氣裏的水分,導致上的粉結坨。 而另一款甜扁桃油,它結構中的雙鍵更多,有一定的抗氧化性,富含的亞油酸修復皮膚屏障也是非常厲害的,和白池花籽油一起搭配,是古源面霜卓越修復力的來源。
- 人家靠一個成分,創立了兩個品牌,時間都在大約100多年前,非常有遠見。
- 用冷水洗臉後再抹上雪花膏,感覺皮膚就像剝了殼的熟雞蛋一樣光滑又嫩。
- 後來,硬脂酸鈉被其它多元醇+硬脂酸反應所得的乳化劑取代,雪花膏也就失去了它的光澤。
- 到了國內,像百雀羚、友誼牌或者萬紫千紅的護膚脂,都是類似的配方結構,不過在乳化體繫上面進行了簡單的升級,膚感和質地都進步了不少,防腐劑也選擇了相對刺激性小的成分。
- 在生產工藝過程中,高速剪切攪拌及停止攪拌溫度在45℃以下、保溫乳化皂化反應在一定的時間內可有效保證內相油脂分散成更微小顆粒,促使並保證形成片狀結晶,呈現亮麗的珠光。
- 此外,所選用的脂肪酸和鹼的皂化乳化體系也有很重要的關係。
- 19世紀末流行往臉上撲粉,但是散粉不太容易掛臉上,特別是剛剛用肥皂洗了的臉。
由皁和非離子表面活性劑組成的混合乳化劑,不僅可以減少鹼的用量,降低雪花膏的鹼性,減少對皮膚的刺激性,而且可以改善膏體的外觀,增進膏體的穩定性和塗覆性能。 1880年兩個美國人在倫敦開的寶來威康公司(Burroughs Wellcome & Co. Ltd. )推出的夏士蓮雪花膏現在還有。 因爲它已經成爲葛蘭素史克(GlaxoSmithKline)的一部分了。
雪花膏成分: 雪花膏 40G
至今像友誼牌和雅霜牌(都屬於上海家化集團)的雪花膏,仍然可以在一些地方可以買到,配方上面依然是當年的樣子,幾乎沒有什麼調整,甚至連活性物都沒有,雖說看起來落後,但有些阿姨媽媽仍然非常喜歡,可見這些產品在當年的影響力。 消炎及鎮靜皮膚:上文已提過雪花膏對於紓緩皮膚敏感有不錯的效果,用於紅疹上同樣可以形成一層保護膜,發揮殺菌功效。 軟膜其實是一種可撕式面膜,它原本呈粉末狀,少量多次混入清水攪拌後就會慢慢變成糊狀,敷上臉約20至30分鐘後會凝固成硬膜,待完全乾透後就可以整個脫落。 軟膜比起一般片狀面膜更貼合皮膚,凝固後能夠幫皮膚降溫,還能隔絕空氣避免水分蒸發,通常會在美容院中使用。 Audrey分享先在臉上敷上雪花膏,然後再疊上軟膜,可以令效果加倍及更快見效,連續用這個方法敷兩至三日,暗瘡會很快痊癒。
雪花膏的組成非常簡單:硬脂酸、鹼、多元醇和水。 雪花膏成分 硬脂酸是最常見的飽和脂肪酸,牛油裏的含量有24%。 硬脂酸在常溫下是一種難溶於水的蠟狀固體,所以問題就來了,怎麼和水混在一起? 鹼和脂肪酸反應就是所謂的“皂化反應”,產物就是硬脂酸鈉(如果是硬脂酸和氫氧化鈉反應)。 硬脂酸鈉是兩親性分子,可以把硬脂酸(油)和水拉在一起,也就是“乳化”。
雪花膏成分: 雪花膏去粉刺方法1. 厚敷雪花膏當面膜
這個時候,旁氏又出現了,它們在生產雪花膏的時候,也把冷霜的配方給琢磨透了,直接賣這個CP組合,早晚搭配,專供貴婦,思想超前了大概100年吧。 最早的水包油配方,實際上就是我們中國人熟悉的雪花膏,當年的雪花膏配方技術,都是從國外引進的,能用上這樣的產品,絕對是貴婦級別了。 關於護膚品配方的基本技術,估計許多人都不陌生,經典的水包油和油包水,代表着兩種截然不同的膚感和功效。 雪花膏成分 前者水含量較多,膚感清爽,覆蓋了90%以上的市場,後者相對滋潤,對粉體的承載量比較大,所以彩妝行業運用廣泛。 雪花膏成分 將A相混合,加熱到80~90℃,將B相混合加熱到80~90℃,並保持20min,在攪拌下將B相加入A相,緩慢冷卻至58℃時,加入香精,到54~56℃時停止攪拌。
- 將A相混合,加熱到80~90℃,將B相混合加熱到80~90℃,並保持20min,在攪拌下將B相加入A相,緩慢冷卻至58℃時,加入香精,到54~56℃時停止攪拌。
- 關於護膚品配方的基本技術,估計許多人都不陌生,經典的水包油和油包水,代表着兩種截然不同的膚感和功效。
- 對於這種追求極致修復的面霜,它的效果自然不用我多說,誕生了那麼多年,口碑也會說話,要是預算充足,古源經典配方的優勢依然是非常大的,當你把它在放在手心揉搓至融化,然後敷上臉,就知道這種保護感是什麼體驗了。
- 而最早生產雪花膏產品的,還得追溯到1873年的夏士蓮,整個配方主要是高含量的硬脂酸,並且以中和過後的硬脂酸鈉作爲乳化劑,把水和油牢牢綁在一起(當時還沒有大分子增稠劑)。
- 由於產品自身自然形成珠光即自然形成法通常是由酸性皁的形成所產生的。
- 當攪拌槳效率不高,油、水乳化後,乳劑流動緩慢,使部分硬脂酸和硬脂酸皁上浮,在雪花膏結膏後,上浮至頁面的結塊油脂就有此現象。
經官方認證的其中一個雪花膏功效就是加快暗瘡凋謝,因雪花膏成分有消炎作用,只需於睡前厚敷於暗瘡患處即可;對於偶發性脣瘡,你亦可在脣瘡位置敷上雪花膏數天,不但可令脣瘡迅速凋謝,亦有助褪印。 不過濕疹患者要注意,雪花膏並不可用來治療濕疹,最多只可以紓緩止痕,因濕疹成因有很多,胡亂塗抹可能會導致濕疹惡化等不良反應,應諮詢註冊醫生後才使用,若出現發紅不適等情況,更應立即停止使用。 國外雪花膏的輝煌時代是一戰,一戰之後就開始被衆多的其他護膚產品所取代。 另外,1880年推出的夏士蓮雪花膏現在還有,縱跨三個世紀。 雪花膏的組成非常簡單:硬脂酸,鹼,多元醇和水。 蠟狀固體的硬脂酸在常溫下難溶於水,怎麼和水混在一起?
雪花膏成分: 雪花膏
三乙醇胺有特殊氣味,而且和某些香料混合的時候容易變色,需要特殊注意。 在雪花膏配方中,多元醇的單脂肪酸酯有良好的滋潤性能,使膏體在塗抹時有均勻柔軟的感覺,又能使膏體保持足夠的稠度;保溼劑常用多元醇。 雪花膏在皮膚上塗抹開後起始有乳白子痕,再擦會很快消失(Vansih),故而得名Vanishing 雪花膏成分2025 Cream。 它通常是肥皂類陰離子型乳化劑爲基礎的O/W型乳化體膏霜。
雪花膏成分: 雪花膏裏面主要成分是什麼呀
那時候我的皮膚又紅又腫,不小心碰到都覺得刺痛,基本上是不能再使用任何護膚品。 皮膚因敏感而出現乾燥脫皮、變得超級粗糙、泛紅及痕癢,幸好那時家中長備雪花膏,由於知道它的成分溫和,所以放心塗上敏感皮膚,發現痕癢感即時紓緩了不少。 雪花膏成分2025 即使之後去看了皮膚科醫生,我還是會用雪花膏急救皮膚的敏感不適。
雪花膏成分: 雪花膏現今市場
前者更爲傳統,幾乎和一百多年前沒什麼差別;後者更爲現代,增加了煙酰胺,還有兩種化學防曬成分,以及桑樹根萃取。 不過呢,當年的含有收斂作用的金縷梅,現在都已經沒有。 夏士蓮雪花膏仍然保留了傳統的硬脂酸和鹼的配方。 傳統的硬脂酸,幾乎和一百多年前沒什麼差別;鹼則更爲現代,增加了煙酰胺,還有兩種化學防曬成分,以及桑樹根萃取。 鹼和脂肪酸發生“皂化反應”,產物比如硬脂酸鈉,可以把硬脂酸(油)和水拉在一起,也就是“乳化”。 甘油的作用是吸水,防止儲藏的膏體乾裂,讓雪花膏更容易塗開,並不是給臉保溼。
雪花膏成分: 雪花膏發展
甘油的作用是讓雪花膏更容易塗開,同時吸水防止膏體在儲藏時乾裂,這時候甘油的作用還不是給臉保溼。 如果甘油過多,會吸收空氣裏的水分,讓臉上的粉結成一坨坨的。 雪花膏成分2025 在配方確定的時候,首先要考慮到硬脂酸的百分率和被鹼皂化百分率及所需鹼的用量。 一般硬脂酸的含量約佔配方成分10%~20%,其中約15%~30%的會被鹼中和。 雪花膏成分2025 此外有兩個要點需要掌握好:1)控制好配方中硬脂酸中和成皁的比例,工業硬脂酸一般是硬脂酸含量爲45%左右。
雪花膏成分: 雪花膏生產知識
後來,硬脂酸鈉被其它多元醇+硬脂酸反應所得的乳化劑取代,雪花膏也就失去了它的光澤。 雪花膏成分2025 到了20世紀初的時候,冷霜配方經過了改進,加入了天然的硼砂,它溶解於水中,可以產生氫氧化鈉,然後和蜂蠟進行反應,從而形成了新的乳化劑二十六酸鈉,同時還有硬脂酸的加入,讓整個結構更加穩定。 爲了提高雪花膏的產品質量,現在通常在配方中加入非離子表面活性劑,如單硬脂酸甘油酯,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等。
雪花膏成分: 雪花膏攪拌冷卻
隨着人們對美的追求越來越高,像“雅霜”這樣既古老又樸素的面霜逐漸固定了阿姨媽媽們的消費羣體,畢竟年輕姑娘們選擇太多了。 雪花膏可以像“打醬油”一樣“打”回來,女人們,會把用完的“雅霜”瓶子繼續留着,然後去買分零的雪花膏,現在想想匪夷所思。 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後來旁氏和夏士蓮都被聯合利華收購,自然變成了一家人,不存在什麼明顯的競爭關係了。 雪花膏成分 說到護膚品,真正成氣候也就100多年曆史,但這最近的100年,是當代科技發展最快的100年,所以護膚品技術的發展也隨之坐上了噴氣式飛機,什麼諾貝爾獎、DNA、基因技術都冒出來了。 治療乾性香港腳或癬患:洗澡後在乾性香港腳或癬患處塗上適量雪花膏,有效消滅真菌,但注意不適用於含膿的香港腳患處上。
雪花膏成分: 雪花膏可以去粉刺你用對了嗎?這個便宜萬用膏還能防倒刺、脣瘡、爆拆、止痕
而最早生產雪花膏產品的,還得追溯到1873年的夏士蓮,整個配方主要是高含量的硬脂酸,並且以中和過後的硬脂酸鈉作爲乳化劑,把水和油牢牢綁在一起(當時還沒有大分子增稠劑)。 單純使用硬脂酸和鹼類中和成皁,由於潤滑度不夠容易產生這種現象。 雪花膏成分 優化配方結構,硬脂酸控制在10%~15%,增加甘油、丙二醇或者白油的用量十分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