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回歸後,香港就出現過幾次續期的爭議案例。 居屋業權 該屋苑的土地契約原為75年,在2006年年中期滿後,獲政府續期50年至2056年,當中卻毋須補地價。 居屋業權2025 尤是政府可有續期與否的酌情權時,能否做到公平合理是大眾關注重點之一。 因此,今時今日的香港,除了中環聖約翰座堂在1847年獲批「永久業權」,而條件是該幅土地必須用作教堂之用外,其餘全港土地都由政府所持有,批出土地契約都屬於「土地租借權」。 由於政府在不同時期,以及因應不同地區,均批出不同租賃年期的土地,由50年去到999年不等,加上部份屬可續期、部份屬不可續期,故出現了不同的土地年期限制。
- 不少人都會有多於一個居所,不時轉換居住環境,提升生活質素。
- 不過如果雙方關係最終破裂,分配資產時有機會遇上麻煩。
- 打個比方,大家都想用舊物業申請按揭,但如果其中一名聯名人反對而堅決不簽署文件,就有可能令到其他聯名人無法進行買賣或申請銀行按揭。
- 居屋第二市場單位的買賣手續中,準買家必須在簽署臨時買賣合約前清楚查覈業主的身份。
- 申請配偶加入成為聯名業主、因離婚或分居將業權轉給配偶、移民或長期在海外工作、業主去世/年紀老邁/重病命危/破產而申請更改業權等。
- 亦屬「聯名物業」的其中一個形式,又稱「長命契」。
- 釘契是指物業的業主因為觸犯法律,以致在土地註冊處進行紀錄,當公眾查冊的時候,均會顯示出來。
大綱亦容許的以最高5 倍地積比率重建,高度不超過85米。 如果聯權共有要轉名作內部交易的話,要先改為分權共有,將物業業權平均分配,再出售其中一方的業權予另一方。 至於原業主於2010年以150萬元購入上述單位,以最新成交價468.8萬元計算,帳面獲利318.8萬元,持貨十二年升值2.1倍。 重要:如貸款金額高過剩餘按揭(即加按),律師樓會把加按的金額是會落入丈夫的戶口。 雙方要互相信任丈夫會把加按的金額還給妻子,因加按的金額是要由妻子來貸款。
居屋業權: 樓市資訊 | 香港置業
如申請者在指定時間前往居屋銷售小組,但在有單位可供選購的情況下未有揀選任何單位,會被視作放棄選購單位,該申請者不會在同一申請類別下獲得另一次選樓機會。 在所有申請者登記後,會按出席者的選樓次序,安排進入選樓室選購單位。 居屋業權2025 申請者進入選樓室前請先留意居屋銷售小組屏幕顯示的最新可供選購單位資訊。 所有已獲安排進入選樓室的申請者以「先選先得」方式(以電腦確認作準)購買單位。 「居屋2022及房協資助出售單位」綠色申請表(「綠表」)合資格的申請者選樓時,可揀選居屋單位、房協資助出售單位或租置計劃回收單位 (如有)。
- 轉讓業權流程方面,申請人需要先填寫由房委會提供的業權轉讓申請書,以及提供一系列證明文件。
- 部分銀行承做甩名按揭,毋需雙方提供臨約,業主可於批出按揭後,自行到律師樓再做轉名合約。
- 我所知, 一個人身故後, 其遺產按照無遺囑的法例處理, 即配偶先獲遺產50%, 其餘50%由子女平均分配 (大約係 …
- 稅局表示「有機會可以」,並表示一般情況下很少轉按會由低息轉高息,但若果在貸款額不變的情況下,多出的利息支出可以獲得扣減。
如聯名人遇有財務問題,被債主入稟追討,例如被銀行收樓,或被財仔入紙申請破產,在分權共有的情況下,照理來說,應只得該位聯名人的業權會受到影響。 如果該聯名人擁有 30% 業權,應只得該部分業權會因財困而出現問題,遭財務公司拍賣業權份額。 這類承接部分業權的買賣,市場稱之為「半契樓」或「碎契樓」。 (2)關鍵成員一般只可以在購買有關物業兩年後(由簽立轉讓契據日期起計)纔可刪除戶籍。
居屋業權: 物業甩名/除名3個程序
即使申請人已經購入單位,成功申請按揭貸款,並且開始繳付貸款利息,申請人未入夥單位前,所繳交的貸款利息都不能獲得扣除,因為未入夥前單位仍不屬於自住地方,不符合申請居所貸款利息扣除條件。 常見的情況例如是買家購入預售物業,即是物業仍然在建築期間,但是已經需要開始繳交貸款利息,此情況將不符合扣稅要求。 申請者在選擇單位後,房協職員會通知你所選購單位的臨時定金數目及本票抬頭和餘下的購樓手續。 房協職員會安排申請者前往所揀選的房協資助出售單位視察。
地政總署就曾表示,全港至少有三萬份土地契約在2047年屆滿,另外也有2,400份土地契約會在2025年屆滿,故要處理相關問題實在是刻不容緩。 來到1980年初期,由於新界土地年期在1997年屆滿,土地契約的不確定因素令小市民相當擔心,但相關問題在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中得以解決。 因為《聲明》中說明瞭整個香港主權在1997年7月1日會回歸中國,同時在附件三列明瞭土地處理事項,主要有三點。 如果本身事主還有額外年薪500,000元,連同480,000元合併報「個人入息課稅」,在扣減利息免稅額、及基本免稅額後,評稅基準已高達798,000元。
居屋業權: 收租物業報稅攻略:「物業稅」、「個人入息課稅」
究竟如何可發揮到最大的慳稅效果,我們一文為大家解構。 在現行政策,購買居屋單位時亦可提出與申請表上的一名家庭成員,以「聯權共有」的方式聯名擁有物業,即俗稱的「居屋長命契」。 藉此也令其中一位業主回復首置身份,以享首置優惠政策,亦多數是簽轉讓契。 「轉讓契」就是形式上以金錢買賣的方式轉讓業權,屬內部轉讓,實際並不涉及資金轉移,故不涉及地產代理,通常由律師辦理手續,定下交易日期,因此需要繳交律師費。 至於最常見的,就是夫婦共住物業,即使業權只有丈夫名字,在法律上所有資產都是夫婦共同擁有。
居屋業權: 「物業稅」VS 「個人入息課稅」
為了吸引更多客人申請,現時財務公司更可以即日完成批覈申請並放款。 不過上述僅限於申請私人貸款或業主貸款的客人,申請按揭相關的貸款由於需要經過律師樓處理可能最短需要多一兩日的時間纔可以放款。 財務公司申請文件較銀行彈性 – 申請任何類型的銀行貸款都需要申請人遞交入息證明等等,但財務公司有機會可以免入息證明都獲得貸款批覈。 財務公司利息較銀行高 – 由於財務公司批覈貸款的要求較銀行低,承受的借貸風險較高,財務公司貸款會收取較銀行高的利息。 每年都會有不少不良集團打著財務公司的旗號招搖撞騙,但只要各位細心處理都可以防止被騙。 在「租者置其屋計劃買賣條款」內,已列明申請人須就有關交易繳交所有印花稅,並指出繳付印花稅的責任由購買人承擔。
居屋業權: 樓宇轉名要繳多少印花稅?
相反,在長命契的情況下,因為聯名人被視為擁有整項物業,其中一名共有人財困,有機會所有業權都被拖累,所有聯名人都要共同承受惡果。 如果想完全箍實業權,怕另一半將來自行處置業權而不作通知,長命契是更加保險的聯名選擇。 居屋業權2025 舉例,夫妻二人以長命契的方式聯名買入物業,及後丈夫不幸離世,其業權便由妻子便自動擁有。 不過現時樓市受加息、經濟前景不穩衝擊,這類私樓業主同樣面對賣樓難困境,不急於賣樓套現的私樓業主,就寧願再繼續住私樓物業兼觀望市況,結果有本事Full Pay買高樓齡居屋的豪客就買少見少。 居屋賣家要成功甩手,就唯有加快劈價步伐,特別是早年入手的業主,他們劈價條件更強,近年上車的二手居屋業主,要維持競爭力,就更有機會捱價才成功離場了。 居屋業權 這次調查結果,值得留意是在公開市場購買二手居屋的非首置買家,有93%之前是居住於私樓。
居屋業權: 問題1: 課稅年度內的「入息」有幾高才值得申報?
【資產轉承】遺囑繼承程序全面睇 在香港如有人不幸身故,其遺產包括現金、股票以及在香港的物業都會被凍結,直至法院發出遺產承辦書,由授權人或遺產代理人,處理死者的遺產。 入稟狀續指,08年原告妻子去世後,答辯人便成為單位唯一業權擁有人,原告與答辯人曾討論轉回業權事宜。 2011年,原告曾向房委會查詢轉名事項,職員建議他要求答辯人訂立遺囑轉回業權。 結果答辯人與女兒中籤及成功以122萬元買入馬鞍山錦豐苑單位,原告與妻子97年始入住,答辯人則搬往大角咀居住,從沒有入住錦豐苑單位。 先推最低層,因為發展商可壓低即供入場價至396萬元,吸引市場焦點,但所指就是全盤最細開放式戶型。
居屋業權: 香港房貸利率詳解
留意,和私樓不同,未補價居屋轉名或拆名不是當買賣交易,而是當「送贈」,但大家不必擔心,未補價的居屋因有政府擔保,因此送契仍可做按揭。 網上申請只適用於持有已啟動數碼簽署功能的「智方便+」帳戶或有效的個人數碼證書的申請人及相關人士使用(包括申請「購買資格證明書」的申請人及18歲或以上及未足18歲而有收入的家庭成員)。 申請人可透過房委會網站、香港政府一站通或「智方便」網站填妥及遞交網上申請。 成功遞交網上申請後,所屬辦事處的職員會與申請人聯絡以核實其申請資格及安排收取繳付申請費的劃線支票或銀行本票。 只要遵從禁售期規定,居屋可於公開市場或居屋第二市場出售。 在公開市場賣,需要補地價,但面向的買家更多,價錢可定高一點,變相把補地價轉嫁給下一手買家。
居屋業權: 聯名居屋如何甩名?
由於業主無需連續使用,故為求發揮到最高的慳息效果,不少業主也會選擇在加息週期下申請。 舉例說,如果有一間大公司可找到一百個合資格家庭申請居屋,並願意讓合資格家庭免費住十年及補地價,讓公司也可成為居屋實際業主,這樣更有違居住者是業主的居屋計劃原意。 而分權共有及長命契,就各有優缺點,想聯名買樓的業主,可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其中一種。 其中,分權共有聯名人,所有的業權因為與其他聯名人不重疊,因此可各自分別處置自名下所擁有的業權,如可以自行決定是否留作遺產、轉名至子女,甚至出售予其他人。 所以,想做轉名的夫婦可先到律師樓簽買賣合約,繳交印花稅,律師樓會將合約註入土地註冊處,然後可以把成交期定得很長。 這樣一來,雙方在法律上便成功轉名,但要很長時間以後才正式完成,物業狀態就變成了「待簽轉讓契」(pending assignment)。
居屋業權: 計算器
另外,換樓人士如於買入物業(以買賣轉易契日期起計)6 個月內,出售其唯一的另一個住宅物業,其後便可向稅務局申請退還部份印花稅(相當於新舊印花稅差額)。 如近親轉讓的物業仍有按揭,轉讓後申請按揭時,要求會與一般的按揭申一樣,需要交上收入證明等文件,銀行亦會安排壓測。 因此仍有按揭的物業近親轉讓時,要考慮買方是否能有能力通過壓測。 所有聯名共有人均有權優先繼承另一方的權益(Right of Survivorship),如其中一方離世,其所擁業權便會自動平分給其他在世的聯名人,不能當作遺產處理。 舉個例說,如果物業的市值扣除補地價後為300萬元,而業主尚有80萬元按揭未清還,則房屋署批准的加按金額,最高為160萬元(300萬元 X 80% — 80萬元)。
居屋業權: 居屋業權: I. 香港土地業權的基本概念
買樓印花稅是依物業售價或價值來計算,而一般物業售價是由買賣雙方商議而決定。 不論是內部轉讓或是送契樓,稅局都會追討有關稅項。 假設物業成交價為零元或遠低於市價,稅局會自行就物業作出物業估價,然後向業主追討相差之印花稅。 居屋業權 居屋業權 直系親屬之間轉讓業權是屬於內部轉讓,目的是令其中一位業主回復首置人士的身份,以享政府為首置人士而設的置業優惠政策。 這種轉讓防守形式上是以買賣操作,實際並不涉及資金轉移,只是純粹業權轉讓,故不涉及地產代理,通常由律師辦理手續,所以是需要繳交律師費的。
那麼,如果轉讓業權是送贈或以「無償代價」進行,銀行會不會當送契而拒批? 所以,想做轉名的夫婦可先到律師樓簽買賣合約,繳交印花稅,律師樓會將合約註入土地註冊處,然後可以把成交期定得很長,例如是很多年以後。 如欲深入瞭解白居二計劃,我們也有詳盡分析,可以按此跳去。 而且,因為有政府擔保,申請人不用通過加息三釐的壓力測試,部分銀行甚至在計算供款佔入息一半上,也不太嚴格,但要留意,信貸紀錄不良同樣會影響銀行批出按揭的態度。 如參加「家有長者優先選樓計劃」的申請者未能取得配額,他們仍有機會以其他家庭申請類別身份購買單位。 一般而言,較常見的「甩名」方式之一是業主賣樓,因為當業主賣出物業時,由於原按揭銀行會收回所有未償還按揭貸款,所以業主及擔保人亦再無「欠債」。
居屋業權: 分權共有可轉讓業權 聯名人被入稟自己不受影響
申請者及任何擬成為聯名業主的家庭成員須在選樓當日或最遲於選樓後下一個工作日下午五時前親身返回房委會客務中心第一層平臺簽署臨時買賣合約。 申請者於簽署臨時買賣合約時,須準備銀行本票繳付相當於樓價的百分之五作為臨時定金。 此外,申請者須於簽署臨時買賣合約日期後起計五個工作天內(不包括星期六、星期日及公眾假期)到律師樓簽署正式買賣合約並繳付預計印花稅及加付定金(相等於樓價百分之五)。 如申請者不在簽署臨時買賣合約日期起計五個工作天內到律師樓簽署正式買賣合約,該臨時買賣合約即告終止,臨時定金即予沒收,有關申請者亦不可再選樓。
居屋業權: 印花稅首置9大優勢
雖然各個持有人持有的份數不同,但是大家同樣都可以使用整個單位。 打個比方,A持有50%、B和C各佔 25%,B和C 依然可以佔有和使用單位的每個空間。 借取少量借貸額,可以調用一資金的同時把加按多餘的金額存放於按揭儲蓄掛鈎戶口(Mortgage-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