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內地(大陸)居住且辦理港澳臺居民居住證的未就業港澳臺居民,可以在居住地按照規定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 內地社保最重要的部分是養老和醫療,原來不少港澳居民去內地工作,累積不夠15年的,不能享受內地退休待遇,公司支付的那部分養老保險金,就只能夠貢獻給國家了。 但新政策之下容許自己補交,是比較公平的做法,否則對於交了10年以上的人而言,就太不公了。 爲了讓更多港人瞭解內地社保政策,工聯會和香港廣東社團總會昨日(15日)聯合舉辦“內地社保政策”分享會,期望能鼓勵更多港人蔘保,享受國民待遇,促進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 香港居民代表劉家麗則就香港人在內地參保是否需要在職工作,如何自行繳納社保等問題,與社保部門進行了諮詢和交流。 “華潤股份有限公司作爲華潤集團在深的運營總部,因爲業務需要員工頻繁往返深港兩地,深圳積極落實港澳人員參保政策,推進港澳居民社保高頻業務跨境辦的服務,我們非常贊同,而且大力支持。
特區政府願意利用各種資源令到灣區更加融合發展,亦鼓勵香港居民去灣區發展,一起爲大灣區建設出力。 廣東省根據國家41號令,制定實施了《關於進一步完善我省港澳臺居民養老保險措施的意見》,並根據實際對港澳臺居民的繼續繳費地進行了適當放寬。 目的爲協助日漸老化的就業人口爲退休生活儲蓄,因此,除獲豁免人士外,凡年滿18歲至未滿65歲的一般僱員、臨時僱員以及自僱人士,均須參加強積金計劃。 企業一般以企業職工的工資總額作爲繳費基數,職工個人一般則以本人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資爲個人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工資基數。 深圳市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局宣佈,將為港澳居民特設「灣區社保服務通」專區,合資格的香港市民於12月2日起,可在港於中銀香港指定網點辦理深圳社保。 過往港澳居民只有在內地工作纔可以交社保,但現在則是在內地居住或就學都可以,當然前提是要辦理「居住證」,就可以自己交埋老細那份。
香港人如何在內地買社保: 香港人在內地辦理社保疑問解答彙總!
這裏和內地文化相近,語言相通,同時稅率較低、沒有外匯管制,有穩定金融體制和良好的營商環境,諸多優勢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內地朋友申請香港移居。 說了這麼多,對於是否應該回內地買社保,應該可以計計自己的數了。 香港人如何在內地買社保2025 事實上很多內地私人企業都只是以最低工資作基數來給員工交社保,因為既然有「劫富濟貧」的作用,交多了也是做善事,倒不如作為工資發給員工來得實惠。
近日,人社部最新公佈了《香港澳門臺灣居民在內地(大陸)參加社會保險暫行辦法》,詳細規定了參保、繳存等要求,各項業務流程以及享受待遇都體現了與內地(大陸)居民的一致性。 香港人如何在內地買社保 徐延君表示,針對港澳居民有可能出現的雙重繳費問題,根據暫行辦法,已在港澳參加當地社會保險並繼續保留社會保險關係的港澳居民,可持相關授權機構出具的證明,不在內地參加養老保險和失業保險。 香港人如何在內地買社保2025 現於深圳享受退休生活的張先生,與去年赴廣州工作的唐先生,分別於線上分享了自己的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參與體驗。
香港人如何在內地買社保: 香港人能在大陸買醫保嗎?
《香港澳門臺灣居民在內地(大陸)參加社會保險暫行辦法》於去年年初頒佈實施後,現時已有16萬港澳居民參與內地社保計劃。 工聯會與廣東社團總會昨日聯合舉辦“內地社保政策”分享會,期望鼓勵更多港人蔘保,促進大灣區融合發展。 很多港人都知道,從2020年1月1日起,在內地(大陸)就業、居住和就讀的港澳臺居民將擁有社保卡,與內地(大陸)居民一樣,依法參加社會保險和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合法權益。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郭若溪 深圳報道)港人期盼的內地「市民待遇」再有新進展。 明年1月1日起,在內地就業、居住和就讀的港澳臺居民將擁有自己的社會保障號碼和社會保障卡,與內地居民一樣,依法參加社會保險和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合法權益。
- 具體可以領多少養老金,與你個人的繳費年限、繳費基數、個人賬戶餘額以及養老金領取地的職工平均工資等密切相關。
- 首先,我不喜歡將這些內地出臺的措施解讀為「惠港政策」,政策也並非是全新的。
- 一般來說,大部分國家和地區都會訂立相關的政策,以保障社會老齡人口和“打工人”的退休生活,比如內地就有社保機制,而香港特別行政區就有強積金。
- 同時,對於在內地(大陸)就讀的港澳臺大學生,暫行辦法也規定了可以與內地(大陸)大學生執行同等醫療保障政策,按規定參加高等教育機構所在地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
- 明年1月1日起,在內地就業、居住和就讀的港澳臺居民將擁有自己的社會保障號碼和社會保障卡,與內地居民一樣,依法參加社會保險和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合法權益。
- 尤其是對看好中國發展的朋友而言,更是進一步融入祖國的積極之舉。
”作爲港澳人員集中企業的代表——華潤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助理經理賴瑋芬在論壇上結合工作經歷暢談了自己的看法。 11月29日,深圳市社保局和晶報社聯合舉辦的“社保大家議”第二十九期開講,深圳社保部門相關負責人與港澳居民代表、港澳人員集中的企業代表進行了深度交流和互動,爲讀者帶來了一份超級詳細、實用的“港澳人員參保政策及經辦指南”。 工傷保險方面,被認定爲工傷的港澳居民根據情況不同,可享受工傷醫療、康復、輔具配置等待遇,以及傷殘和工亡待遇。 指企業或者職工個人用於計算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工資基數,用此基數乘以規定的費率,就是企業或者個人應該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的金額。 一般來說,大部分國家和地區都會訂立相關的政策,以保障社會老齡人口和“打工人”的退休生活,比如內地就有社保機制,而香港特別行政區就有強積金。
香港人如何在內地買社保: 港人一月起可參與內地社保、醫保 工聯會:擴大港人發展空間
第十條 各級財政對在內地(大陸)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港澳臺大學生除外)的港澳臺居民,按照與所在統籌地區城鄉居民相同的標準給予補助。 按月領取基本養老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待遇的港澳臺居民喪失領取資格條件後,本人或者其親屬應當於1個月內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如實報告情況。 第九條 按月領取基本養老保險、工傷保險待遇的港澳臺居民,應當按照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的規定,辦理領取待遇資格認證。 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港澳臺居民按照與所在統籌地區城鄉居民同等標準繳費,並享受同等的基本醫療保險待遇。 香港人如何在內地買社保 張先生表示,自己2003年從香港到深圳某科技公司任職,2018年到達退休年齡並辦理退休手續,當時每月可領取人民幣3700多元退休金,此後逐年遞增,現在每月退休金約爲4200多元。
香港人如何在內地買社保: 港澳居民如何在深參保?深圳社保送上這份“超級指南”
她表示,即將推出的《暫行辦法》補充了過往政策的不足之處,即讓累計工作及繳費不足15年的港人,也可按照規定延長繳費或者補繳,以符合領取社保的資格。 廣東社團總會常務副主席兼祕書長龍子明亦指,“內地社保政策”的推行,爲港人到內地定居和工作帶來契機,也能令港人進一步融入國家發展,增強“大灣區人”的身份認同。 而且政策制訂時,在港人蔘與社保制度上作出很多彈性的規定,在強制和自願中作出了很多的平衡,體現了同等待遇、區別安排的原則,照顧到“一國兩制”的特殊性。 男性要求年滿60週歲,女性因應崗位不同要求年滿50或55週歲,累計繳費滿15年;城鄉居民需同時滿足60週歲及累計繳費15年條件。 A.對就業人員而言,養老保險費和失業保費由單位和個人共同繳納,前者的個人繳納金額爲繳費基數的8%,單位繳納金額爲繳費基數的16%,後者個人階段性繳費率不超過0.5%;工傷保險費由單位繳納,個人不繳納。
香港人如何在內地買社保: 港人如何參加內地社保?退休人士也可參保嗎?答案來啦!
他說,自己平時用得較多是門診,每個可享受300元報銷額度,而患有高血壓等長期疾病的同事亦可申請特定門診檢查。 此外,他分享了自己今年動手術後報銷的經驗,只需辦理入院時出示醫保卡,出院時再以醫保卡繳費,便可輕鬆進行相應比例的報銷,十分便捷。 他又強調,現時醫保手機程式使用方便,僅需出示QR Code即可進行就醫與繳費。 香港人如何在內地買社保2025 失業保險方面,金額標準按照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高於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由各省(區、市)政府規定。
香港人如何在內地買社保: 深圳新聞發佈廳
以深圳爲例,非深圳戶籍的建設者需要交夠5年的社保纔可買一套房,港人則無需繳納社保,即可在深圳購置房屋。 在辦理銷戶的時候,除了公積金卡外,你還要再拿着香港護照原件和複印件、註銷戶口證明的原件和複印件、身份證複印件或護照複印件,在公積金管理中心最終審覈通過後,他們會辦理銷戶,並將帳戶裏的所有公積金取出來給你。 如在達到規定的領取養老金條件前離開內地的,其社會保險個人賬戶予以保留,再次來內地就業、居住並繼續繳費的,繳費年限累計計算;經本人書面申請終止社會保險關係的,可以將其社會保險個人賬戶儲存額一次性支付給本人。
香港人如何在內地買社保: 香港優才計劃
但鑑於相關政策尚未普及,認知度不高,部分內地港人在參保時感到不便,這就客觀上讓他們產生後顧之憂,難以全心全意在內地發展。 出席分享會的工聯會榮譽會長林淑儀便指出,工聯會內地諮詢中心過去一直收到不少港人的求助,要求協助參加內地社保計劃,與內地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在內地企業就業港人應依法參加5項基本社保,包括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和生育保險。 由用人單位代爲辦理參保繳費登記(通過電子稅務局或辦稅服務廳),個人繳費部分由用人單位代扣代繳;個體工商經營的港澳居民可持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和個人有效證件前往註冊登記地辦稅服務大廳辦理。
香港人如何在內地買社保: 內地國家事務研習課程復辦 參與學員指學習到大局觀
用人單位未依法爲聘用、招用的港澳臺居民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或者未依法爲其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按照社會保險法等法律、行政法規和有關規章的規定處理。 港澳臺居民在辦理居住證時取得的公民身份號碼作爲其社會保障號碼;沒有公民身份號碼的港澳居民的社會保障號碼,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或者社會保障卡管理機構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編制。 香港人如何在內地買社保2025 《香港澳門臺灣居民在內地(大陸)參加社會保險暫行辦法》已經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部務會、國家醫療保障局局務會審議通過。 香港人如何在內地買社保 自2020年1月1日起,在內地就業、居住和就讀的香港居民將擁有社保卡,在醫療保險、養老保險方面和內地居民一樣享受同等權益。 如在達到規定的領取養老金條件前離開內地的,其社會保險個人賬戶予以保留,再次來內地就業、居住並繼續繳費的,繳費年限累計計算。
香港人如何在內地買社保: 港人蔘加社保 內地生活有保障
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港澳臺居民跨省流動就業,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15年的,按照本條第二款有關待遇領取地的規定確定繼續繳費地後,按照本辦法第六條第一款辦理。 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港澳臺居民跨省流動就業的,應當轉移基本養老保險關係。 香港人如何在內地買社保2025 在內地(大陸)就讀的港澳臺大學生,與內地(大陸)大學生執行同等醫療保障政策,按規定參加高等教育機構所在地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
香港人如何在內地買社保: 香港人在內地工作能買社保嗎?
張先生表示,自己退休金逐年遞增,對於“老有所依”感到十分安心。 唐先生指出,港人於內地享受的醫保服務不但涵蓋範圍廣,而且使用方便快捷。 參加養老保險的港澳臺居民,最少要累積供款15年,纔可在退休後領取養老金,如在退休前供款不足年數,最多可續供5年,可以一次性繳費至滿15年。 深圳市社保局指,近年港澳居民到內地發展的人數日益增多,不少在內地長期工作或退休的港人都希望能得到與內地居民同等待遇的生活保障。 現時有參與內地社保計劃的港澳人員有約16萬,在深圳參加職工養老保險已經超過3萬人。 12月初,中央政府公佈《香港澳門臺灣居民在內地參加社會保險暫行辦法》,明年1月1日起,在內地就業、居住和就讀的港澳臺居民,將擁有社保卡,與內地居民一樣,可參加社會保險及享有合法權益。
她特別提到,很多人對深圳市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累計繳費年限滿15年”這個條件有些困惑,認爲需要“連續繳費”纔行。 其實沒有這個限制,比如中間有短暫的斷繳情況,但最終累計繳費年限合計滿了15年,就可以按規定領取養老金。 第十三條 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或者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應當按照社會保險法的規定,對港澳臺居民參加社會保險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他又指,期盼未來有更多香港同胞留在內地工作和發展,與內地同胞並肩奮鬥,共創更幸福的生活。 工聯會和香港廣東社團總會昨舉辦“內地社保政策分享會”,詳細講解相關政策。 國家人社部副部長李忠透過視頻致辭表示,內地容許港澳臺居民參加內地社保及醫保計劃,充分體現中央政府對香港長遠發展和民生改善的支持,歡迎更多香港同胞到內地發展,實現人生價值。 近年內地和香港在各領域的交流日益頻繁,尤其大灣區建設更是如火如荼。 中央陸續出臺了多項不同範疇的惠港措施,可買內地社保就是其中之一。 相關政策若能落實到位,既可增加對內地港人的保障,令其安心在內地發展生活,更可增強他們對國家的歸屬感,當然對推進大灣區建設也是一大助力。
據介紹,包括在內地就業人員、自僱人士、退休人士的香港居民,均在港人蔘加內地社保和醫保的使用範圍之內。 其中就業港人應依法參與五項基本社保,包括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和生育保險,由公司負責登記及代扣代繳。 此外,自僱港人可按規定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退休人士及未就業的港人可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於線下登記後,均可於線上繳納保費。 第八條 參加社會保險的港澳臺居民在內地(大陸)跨統籌地區流動辦理社會保險關係轉移時,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港澳臺居民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不適用建立臨時基本養老保險繳費賬戶的相關規定。 已經領取養老保險待遇的,不再辦理基本養老保險關係轉移接續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