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時此路線與新界26A線合共使用24輛豐田Coaster小巴行走,包括2輛16座位小巴及22輛19座位小巴。 小巴12s路線2025 小巴12s路線 根據運輸署《服務詳情表》,此路線與52K線需共用21輛小巴提供服務,其中2輛為19座位小巴。 現時此路線與新界55K、56A、56C及56K線合共使用48輛豐田Coaster小巴行走,包括25輛16座位小巴及23輛19座位小巴。
另外,若路線以「N」作前綴,巴士公司一般以黑底白字(九巴及龍運)、黑底黃字(新巴、城巴及嶼巴)標示該線的號碼,突顯該線會通宵行走。 小巴12s路線 於2014年中秋節起,城巴新巴把節日通宵路線編號重組,由N字頭改為S字尾(與九巴聯營之過海路線及本身同時有路線後綴的路線除外),以突顯該些路線並不一定通宵服務,路線編號亦同時改用日間路線配色。 小巴12s路線 此路線與新界專綫小巴806B線是僅有兩條來往馬鞍山及大埔的全日公共交通,前者服務馬鞍山市中心及耀安邨,後者服務大水坑及馬鞍山77區。 九十年代中區填海時,巴士總站再度擴建應付交通需求,新落成部分稱為「港景街已擴大的巴士總站」(Harbour View Street Enlarged Bus Terminus);總站舊翼亦轉為公共小巴和過海的士使用,並修改車坑闊度。 歷經多年建造的大型總站中環碼頭巴士總站1995年落成,原有以交易廣場為總站的港島半山路線全數遷走,交易廣場總站的飽和狀態終於得到紓緩。
小巴12s路線: 收費資料
運輸署更經常以「引入競爭」為名,籌劃與專營巴士路線相若的專綫小巴路線。 2006年5月18日凌晨,新界北交通總部特遣隊派出2名警員假扮乘客於銅鑼灣登上一輛紅色小巴,並暗中攜攝影機將「飛車」過程拍下,發現該小巴途中至少5次衝紅燈、切雙白線,另一隊警員在青山公路時速限制50公里路段,以雷射測速槍偵察到小巴車速逾100公里。 2009年8月8日晚上,一輛紅色小巴於旺角洗衣街為超越車龍而衝上行人路,有網民上載其行車短片,引起公眾關注,小巴司機已認罪,並於10月21日被判罰款500元及停牌半年。 小巴司機駕駛態度向來惹人詬病,縱使營辦商須按客運營業證規定在每部公共小巴內,展示營辦商和交通投訴組的熱線電話,乘客卻因欠缺司機基本資料而投訴無門。 小巴12s路線2025 為此,所有通宵服務的專綫小巴營辦商已由2001年11月底開始展示司機證;2003年6月1日起更規定全港公共小巴司機均須在車廂當眼處展示司機證。
- 乘客若在旺角東站前繳付全費乘搭此路線,需於下車時向車長索取轉車券,於轉乘12線時將轉車券投入錢箱內。
- 翌年開始,第六代Coaster在左、右兩邊車身近裙腳的位置各加裝了三粒長方形的紅色反光板,車廂內下車門的裙腳由銀色鐵片改為黑色的塑膠片。
- 21K線(已停辦並由12S線取代)於2000年9月1日率先遷進此站,43M線亦於2003年遷進此處。
- 而首架第七代Coaster紅色小巴則緊隨其後於兩日後首航,屬公共小型巴士總商會大棠分會旗下車主所有(7LL/UZ5570),行走公共小巴元朗至大棠線。
時至今日,豐田Coaster已成為大部分小巴的車款,但亦有少量三菱Rosa小巴行駛。 香港小巴主要使用Coaster的原因,就是因為維修成本較低,購買零件容易,保養良好情況下壽命可接近20年,耐用程度遠較其他小巴甚至專利巴士優勝。 小巴12s路線2025 小巴12s路線 九巴於1996年陸續在部分通宵路線推行「轉車票」制度,以及「下車付費」的收費安排,率先在N216及N293線實行。 乘客乘搭首程路線在轉車站下車時,一次過繳付兩程路線相加的總車費,並獲發直達票用作轉乘次程路線,再於登車時把該票投入錢箱即可,及後更擴展至其他通宵路線,並於九龍城、美孚、沙田市中心等設立轉車站。
小巴12s路線: 吐露港公路七人車自炒釀5傷 外傭與男嬰跌出車外 司機涉危駕被捕
此路線是唯一直接往返馬鞍山市中心及大埔的全日公共交通,加上往來兩地的需求頗大,故此經常滿座。 與西貢海濱接壤的公共運輸交匯處被福民路所分割,巴士總站位於北面西貢海濱公園(俗稱「紙船公園」)對開,而小巴總站設於南面,毗鄰西貢海傍廣場眾多海鮮食肆。 現時,西貢市大部分對外專營巴士及專綫小巴路線皆使用此站,亦是區內主要小巴營辦商西貢(1、2號)(專線)小巴有限公司的大本營,該公司稱之為「西貢碼頭」,反映總站的地理位置。 根據運輸署《服務詳情表》,此路線與54及54S線共需使用11輛小巴提供服務,其中5輛為19座位小巴,並指定其中1輛19座位低地臺小巴行走此路線,另可從55線其中10輛19座位小巴進行替換。 有意見認為,當局應修訂法例,修改公共小巴尺寸以容納更多座位甚至輪椅。
- 乘客登車時可使用八達通卡繳付車資,或者如常把車資交予司機及找贖。
- 有巴士迷指出,部份長途專綫小巴路線在繁忙時段已接近飽和,更應該轉為專營巴士路線,而且專營巴士時常敵不過小巴的車海戰術和快捷,運輸署助長專綫小巴發展之舉,將會扼殺專營巴士生存空間。
- 不少不設八達通收費裝置的路線,更會在農曆新年前後增收一元至數元不等。
- 根據運輸署《服務詳情表》,11、11B及11S線共需使用23輛小巴提供服務,其中3輛為19座位小巴。
- 先於2月18日宣佈以港幣3,200萬元向馬亞木全面收購原有港島10、10X、11及31四條路線的營辦商香港專綫小巴有限公司;交易完成後,香港專綫小巴公司與該四條路線歸屬進智旗下[8]。
- 現時此路線與港島58系、59、59A、59B及59X線合共使用29輛豐田Coaster石油氣小巴行走,包括1輛16座位小巴及28輛19座位小巴。
車尾貼有銀色漸變「COASTER」大字水牌,車頭改用新設計的儀錶版,車廂天花的燈罩外形亦輕微修改。 司機位後首排雙人座位及下車門後第一排單人座位故意較其他座位安裝得靠近走廊,此舉可使乘客不被司機位右邊的安全帶組件/下車門旁板組件造成「頂腳」的現象。 第六代改用新設計的車頭鬼面罩及車頭防撞杆,車頭燈為六個圓形大燈另加兩個防撞杆上的圓形小霧燈,左右邊車身新增了指揮燈。 部分車尾設置原廠倒車閉路電視鏡頭以及設於左邊車頭的行車鏡頭,車輛行駛時,設於錶板上的LCD熒幕會顯示左邊車頭鏡頭畫面,當換入倒車檔時熒幕則會自動切換至倒車鏡頭的畫面。 另類燃料小型巴士試驗計劃在2000年至2001進行的期間,豐田製造了八輛石油氣版本樣辦車參與測試。 計劃結束後,豐田眼見石油氣小巴大受歡迎,推出專為香港市場而設的石油氣量產版本,同時亦停止向本港輸出短陣柴油Coaster。
小巴12s路線: 班次
為了加強小型巴士行車安全,運輸署於2012年修改法例,強制新入職的公共小型巴士司機必須修讀職前課程,學員通過筆試及駕駛考試後方纔獲得頒發公共小型巴士駕駛執照。 小巴12s路線2025 2013年運輸署招標承辦小型巴士司機職前訓練學校,接獲6份標書,新規定已於2015年6月1日生效。 1978年,各小巴陸續安裝了車頭頂地點牌箱,以便清楚地顯示行車目的地。 政府於1988年2月23日批准小巴由14座位增加至16座位,部分小巴商會曾經要求政府放寬座位數目至20座位,但是政府認為小巴為輔助性交通工具,及受到保護鐵路政策等限制而不被接受。
同年中,香港仔專線小巴參與另類燃料小型巴士試驗計劃,引入4輛石油氣豐田Coaster及2輛環力迅電動小巴,調派到4C、5、58、59及481線行駛[3]。 歷任南區區議會香港仔選區民選議員的黃文傑(1941–2017)於1969年購入首部小巴,最初專注經營紅色小巴業務。 小巴12s路線 根據運輸署《服務詳情表》,此路線與58線共需使用18輛小巴提供服務,其中15輛為19座位小巴,其中2輛小巴會抽調至59線。 小巴12s路線 根據運輸署《服務詳情表》,此路線與58A線共需使用18輛小巴提供服務,其中15輛為19座位小巴,其中2輛小巴會抽調至59線。 根據運輸署《服務詳情表》,此路線共需使用26輛小巴提供服務,其中11輛為19座位小巴。 現有「長陣」公共小巴亦可改為設置19座位的小巴,該等營辦商需根據現行有關車輛檢驗規定及行政程序的機制,向運輸署遞交申請,一經獲準便可加裝座位而無須更換車輛。
小巴12s路線: 公司背景
場內亦設置多種類型的鞦韆和不同高度的滑梯,其中位於「沙丘地堡」的攀爬塔更連接高逾六米及長逾十三米的旋轉滑梯,是目前康文署轄下遊樂場最高及最長的滑梯,讓使用者遊玩時更添趣味。 小巴12s路線 小巴12s路線 小巴12s路線 小巴12s路線 康文署已於八月至十月期間邀請區內團體和地區人士參與「試玩」活動和參觀場地,廣泛收集意見,以完善日後的運作及管理安排。 乘客若在旺角東站前繳付全費乘搭此路線,需於下車時向車長索取轉車券,於轉乘12線時將轉車券投入錢箱內。
小巴12s路線: 九龍區專線小巴12線 12s小巴
部分小巴公司為旗下車輛安裝了手提行李架方便乘客,一些交通愛好者又因為方便分類而會在此類車代號的尾部再加一個L字(代表Luggage rack)作識別,例如5LL配行李架版本稱為5LLL。 現時第二代的豐田Coaster已在香港的路面上完全消失,EC7798是最後一輛退役的細牌箱公共小巴,於2010年2月尾退役[9]。 最後一輛的紅頂大牌箱小巴EM512,於2011年3月中退役[10],而最後一輛大牌箱專綫小巴為葵青聯運旗下,1990年出廠的RB7626(原車牌EK9319),於2011年11月下旬除牌。 小巴12s路線2025 小巴12s路線2025 自三菱於1983年率先推出空調小巴Rosa後,豐田亦不敢怠慢,附設空調的Coaster於1984年面世,為求於香港小巴這個大市場爭一席位。
小巴12s路線: 小巴意外
有些公共小型巴士行走固定路線(綠色專線小巴),有些則行走非固定路線(紅色小巴)。 這種相對落後的收費模式,多年來為乘客詬病;最初九巴認為若利用八達通增設雙向分段,需在巴士上額外增設一部八達通收費器,以及派員監察支付過程,令經營成本上升之餘,亦會引起混亂,故當時暫不考慮在通宵路線上引入此收費模式[7]。 除直達票外,九巴亦會在某些中途站派發分段票,乘客在下車時出示該票即可享分段收費優惠;若沒有分段票或使用八達通的乘客,更須繳付全程收費。 採用這種收費模式之路線,更需於巴士駕駛室安裝前閘掣,乘客只准在前門上落及付費。 另一方面,專營巴士公司透過減班、縮減服務時間和合併路線來節省成本,如N76及N270合併成新線N73,統一30分鐘一班。
小巴12s路線: 旺角4途人遭Uber車打保齡撞傷 64歲司機涉危駕被捕
全名為「中環專線小巴有限公司」(Central Maxicab Limited),成立於1996年1月23日,客運營業證編號為8516C。 倘若本線須使用12米巴士,往鑽石山站方向則會途經「彩雲邨白虹樓」分站,而不停「德望學校」及「彩雲邨」。 因半山路面多彎,此路線長期使用短身巴士行走,如佳牌阿拉伯五型。 2020年3月,政府向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提交文件,建議小型巴士長度限制由7米放寬至7.5米,最高重量限制由的5.5公噸放寬至8.5公噸。 載有上述修訂的《2020年道路交通(車輛構造及保養)(修訂)規例》於同年7月5日實施。 香港自七十年代起輸入外傭後,外傭不懂花碼字為何物,結果小巴價錢牌在八十年代初陸續改為阿拉伯數字[23],至2000年代初才完全絕跡。
小巴12s路線: 服務時間及班次
最後,項目在房間上的地板引進巖塑材料,有防潮、不發脹之效,較複合地板更能統一顏色,同時天台更設有SKY FARM供住戶享受農耕之樂,這些均是為住戶提供更貼心設計。 西區發生驚險交通意外,今(26日)晚6時許,一輛69X路線小巴沿數碼港道往數碼港方向行駛,途至貝沙灣對開時突然失控,剷上左邊行人路,掃毀十多米欄杆,小巴撞石壆停下幸沒飛落橋,整部小巴被欄杆頂着半翻側。 乘客若在大角咀中匯街至旺角道之間登上12A/12B線,需在上車時通知車長前往白田,並以現金或八達通繳付車費$5.6,然後下車時向車長索取轉車券,於轉乘此路線時將投入錢箱內。 2000年代,捷輝汽車曾經引入2輛梅斯特斯平治Sprinter和1輛IVECO Daily小巴作試驗,為本港唯一曾使用此兩款車型的公共小巴營辦商,但該兩款車已分別於2005年12月退回代理及於2008年1月售出。 過去多年的巴士路線發展計劃,營辦商建議個別路線議改道、合併甚或取消,如取消N237線[5]和N216線改經大角咀等,以增加客源及節省營運成本,不過遭區議會反對而未有實施。 2010年11月28日,三條專綫小巴路線的總站由中環(大會堂)遷至此站,巴士總站各條路線的車坑先後於2011年3月26日[7]及2014年1月5日作大規模調動。
小巴12s路線: 八達通轉乘優惠
為了加強小型巴士行車安全,運輸署於2012年建議修訂《道路交通條例》,加強規管公共小型巴士安全,包括限制所有紅色公共小巴行駛時速上限為80公里、強制小型巴士安裝速限器及強制新入職小型巴士司機修讀職前課程;建議獲得立法會通過。 1972年,政府在山頂試行私營豪華小巴制度,由營辦商的車隊行駛固定的路線及收取預先批准的車資,車身塗有綠色邊帶,成為綠色小巴。 同年5月1日首條私營豪華小巴1號綫(往來山頂至中環)投入服務,結果試驗成功,遂於1974年正式實施專綫小巴制度,至1975年,香港島已經有6條綠色專綫小巴路線。
小巴12s路線: 路線
倘AlipayHK支付系統與預計到站時間服務初步獲得成功,進智公交將考慮於旗下專綫小巴路線全面推行。 九龍巴士91P線是91M的短程特別班次,只在逢星期一至五上課日期間提供服務,早上由鑽石山站開往香港科技大學(北),下午由香港科技大學(南)開往彩虹站[6][7]。 2022年8月14日起,配合12M線改為只為星期一至五上午繁忙時間服務,全線改派雙層巴士行走,自1995年起進駐此路線的單層巴士從此絕跡。 此線於在2003年至2009年期間因與港鐵接駁巴士K16綫重疊,而該路線設有與港鐵的轉乘優惠,故此路線客量偏低;後來K16綫停辦,此路線延長至海麗邨並改經深旺道[12],成功開拓新客源,客量有所上升,惟非繁忙時間客量仍屬一般。 現時不少小巴營辦商的車長計薪制度並非按固定月薪計算,而是按單一車程的乘客車費收入分帳,不少車長為求增加收入,冒險超速駕駛或衝紅燈,尤以紅色小巴為甚。 除此以外,運輸署不時派員查察公共小巴司機的表現,如發現司機行為不當,例如超速、超載及駕駛行為危及乘客安全,該署會把資料送交警方以便採取跟進及執法行動。
312及313線合共使用28輛豐田Coaster柴油小巴行走。 此組路線之車隊已於2018年至2019年間全面更新,現時312線的小巴皆屬2018至2019年間領牌的B70(俗稱「七代」)車款,乃全港首條全面轉用19座小巴的專綫小巴路線;但同時313線的16座小巴亦會行走312線。 11線往坑口村方向在此路線服務區間內(香港科技大學至坑口站)之行車路線與收費與此路線相同,兩者一併提供較此路線單獨班次頻密的服務。 小巴12s路線2025 小巴12s路線 現時803、803K、804及805S線合共使用30輛豐田Coaster小巴及4輛三菱Rosa小巴行走,包括10輛16座位小巴及24輛19座位小巴。
根據運輸署《服務詳情表》,此路線與803K線共需使用25輛小巴提供服務。 2018年5月,當局發表《香園圍邊境管制站的本地公共交通服務安排》,建議新界專綫小巴59K線新增短途特別服務,來往香園圍邊境管制站及上水站。 小巴12s路線2025 署方將要求營辦商增加車輛以營運有關短途特別服務,確保原有來往蓮麻坑一帶的乘客免受影響[1]。
小巴12s路線: 豐田CoasterToyota Coaster
空調小巴甫推出,便極受小巴營辦商歡迎,紛紛棄用不設空調的日產Echo小巴轉投空調小巴,日產驚覺其「江山」可能不保,亦急急推出空調版Echo(後來正式更名為Civilian)救亡。 這個新趨勢令非空調Echo小巴於其後10年間極速消聲匿跡,香港小巴市場則形成「三雄鼎立」的局面;經過多年汰弱留強,最終日產被完全趕出香港小巴市場。 小巴12s路線 小巴12s路線2025 小巴12s路線2025 紅色公共小巴,俗稱紅VAN、紅巴,是最初的公共小巴,當時以車身中央髹上紅色色帶(所以行內俗稱紅色小巴為紅帶)以茲識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