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修行者身心輕安,就能輕易入定。這時候,他會生起第六覺支—定覺支。當修習這一覺支時,它將達致圓滿。 「當修行者觀察和審視萬法,持續、堅定、不怠惰、心不散亂,他會生起第三覺支—精進覺支。當修習這一覺支時,它將達致圓滿。 「對呼吸欣喜若狂」是禪修道路的精華 當愉悅伴隨美麗的呼吸生起時,請像對待珍寶般珍惜它、保護它。 此刻的愉悅,會將正念固定在呼吸上。 入出息念經2025 法念處的這四個步驟依南傳次第的修法,可參見線上版的「進階辨正」。
─ 梅村修習正念的基礎經書 ─ 保持對呼吸的覺知,覺察內在糾結。 入出息念經2025 這都是我們對於自身的不確定感所造成的混亂。 覺知呼吸,是喚醒萬物真性和達到精神解脫的手段,
入出息念經: 入出息念經: 一行禪師講《入出息念經》:一呼一吸間,回到當下的自己Breathe! You are Alive:The Sutra on the Full Awareness of Breathing
覺知呼吸,同時覺知整個身體,你的心、呼吸和整個身體統一為一體。 在第四項呼吸練習,身體開始平靜下來。 呼吸平靜了,身和心也隨之平靜下來。 第二組四項正念呼吸練習,幫助我們回到自己的感受,培養幸福喜樂,轉化痛苦。 入出息念經2025 你的感受就是你,如果不照顧自己的感受,有誰會替你做這件事? 你得學習照顧這些感受,導師和朋友可以在某程度幫助你,但還是要自己去做。
- 在第一及第二項練習,呼吸是覺知的對象。
- 越南赤化後,一直留在西方弘法,直至2005、2007年才分別返回越南。
- 為了維持長時間的正念,我們必須不間斷地觀照自己的呼吸。
- 第十五項練習,讓我們覺察到莫大的喜悅,這是解脫帶來的喜悅,妄念的止息,使我們再沒有意圖去執取任何觀念。
- 呼吸的長短並沒有絕對的標準,只要知道相對的長短即可。
- 這些練習幫助我們處理所有生起的心行,培育有益的心行,接觸和轉化無益的心行。
按:前面「心行」指的受、想、行陰較活躍,這裡「心」所指的識陰則是單純的覺知,是被動、接納的。 入出息念經 先前較活躍的「心行」已平息了,有助於體驗到較平靜的「心」。 ⑪ 覺知心行:覺知心的活動,例如各種妄念,或是由樂受可能引生的貪心或患得患失。 其中「心行」即「心所有法」,指五陰中的受、想、行陰。 法念處「觀察無常⑰……,觀察斷⑱……,觀察無欲⑲……,觀察滅⑳入息,於觀察滅入息善學,觀察滅出息,於觀察滅出息善學。
入出息念經: More by 一行禪師(Thich Nhat Hanh)
找到呼吸,回到當下,回到內在的平靜之島。 入出息念經 【跟一行禪師過日常】怎麼鬆 忙碌的現代人往往忘記日常生活中行、住、坐、臥是什麼滋味。 本系列用不囉唆卻發人深省的簡短段落,讓人在紛擾的世界中,隨時隨地,念念清明。 入出息念經2025 全套5冊,完整收集,體會一行禪師的日常禪法。 入出息念經 「念」這個字一直意義有一點含糊,它不是很多人所想的那個樣子。
閱讀和修習《金剛經》能夠幫助我們,斬斷無明和邪見並且超越它們,將我們度到解脫的彼岸。 入出息念經 一行禪師,以他特有輕鬆、易親近的言語——透過日常生活的實踐來詮釋《金剛經》的絕妙特色。 在文中饒富詩意且寓意深遠的23篇啟示,讓《金剛經》更柔軟、更深…
入出息念經: 入出息念經5大著數2023!(持續更新)
這是一個相關的鏈結,始於外在世界的記憶,內心不斷流過希望,恐懼、記憶、相像、懊悔。 內心追求快樂和滿足是盲目的,永不停止的,永不滿足的。 入出息念經2025 他只是了知眼前當下呼吸正在做什麼。
心是平安喜樂、心是所觀照的領域和定的力量。 入出息念經 當下顯現的一切心行,都可以成為我們專注的對象。 入出息念經 如果心仍有繫縛,第十二項練習能令心解脫,讓心自由。
入出息念經: 梅村課誦本經文 / 入出息念經
首四項正念呼吸練習幫助我們回到身體,藉以深觀、照顧身體。 在日常生活裡學習讓身體和諧輕安,學習統一身心非常重要。 在第一及第二項練習,呼吸是覺知的對象。 如此修習正念呼吸,你會看到呼吸影響心,心也影響呼吸,心和呼吸為一體。 入出息念經2025 你也會看到呼吸是身體一部分,覺知呼吸,也即是覺知身體。 在第三項練習,呼吸不只是身體一部分,呼吸與我們整個身體連結在一起。
入出息念經: 入出息念經: 一行禪師講《入出息念經》:一呼一吸間,回到當下的自己
只有當心專注時,纔能夠觀察、照亮我們的障礙,從而得到解脫。 一行禪師根據佛陀在《入出息念經》中的教導,以溫和、清晰、直接的方式解釋其中的文字和概念,將簡單的呼吸融合日常生活,引導人們走向理解之路。 入出息念經 在一呼一吸、一出一入之中,進一步平靜自身,大大增強在禪定和正念冥想中的練習,重拾內心許久不見的快樂。
入出息念經: 一行禪師講《入出息念經》:一呼一吸間,回到當下的自己
入出息唸的十六個步驟中都要有對呼吸的覺知。 前兩個步驟覺知完全專注在呼吸上,之後的各個步驟還是要有對呼吸的覺知,但愈接近入定時,心的專注會愈來愈單一,相對之下呼吸持續變換的韻律則逐漸淡化為背景。 入出息念經2025 雖然淡化為背景,但對呼吸變換的覺知持續提示無常的特性,有助於培養我們對無常的體會。
入出息念經: Books related to 一行禪師講《入出息念經》:一呼一吸間,回到當下的自己
你忙到忘了停下來看看自己與身邊的人? 現在,只要一個呼吸,你就可以回到自己,轉化內在的焦慮; 入出息念經 入出息念經2025 心息相依,身行安住,禪就在你的一呼一吸間。 入出息念經 入出息念經2025 入出息念經2025 入出息念經2025 佛陀真的認為「一切皆苦」嗎? 打破似是而非的佛法迷思, 最精確的一行禪師正念生活指導書 萬物相互依存,以正念及慈愛擁抱苦,就能療癒自己與世界。
入出息念經: 入出息念經: 2 入出息念經的解釋
這聽起來很奇怪,但這是一個無比有趣的狀態。 雖然在心外及心所之外沒有東西可看,但在內心仍有許多東西可看、可觀察。 一個人仍具有受執取所影響的五蘊,而且當他太鬆弛或太精進時,蓋障仍可能出現。
入出息念經: 入出息念經: 一行禪師講《入出息念經》:一呼一吸間,回…
入出息念經 入出息念經 一個有趣的觀點是,一個人可以看到存在的三個特性而未看到緣起,但是若未看到存在的三個特徵就不能同時看到緣起。 為了維持長時間的正念,我們必須不間斷地觀照自己的呼吸。 入出息念經 不管我們的宗教或非宗教的背景為何,不管我們說什麼語言,我們都會忽略一些事,而這些事情卻像呼吸一樣,對我們的生活和工作都極為關鍵重要。 一行禪師的溫文儒雅和明智聰慧,幾乎讓每個遇到他的人都拋棄了「越南人該像什麼樣子」的刻板印象。
入出息念經: 一行禪師講《入出息念經》:一呼一吸間,回到當下的自己(善知識) 一行禪師
任何時侯都不控制呼吸,而只是了知眼前當下它正在做什麼,如果他過分聚焦或專注在呼吸而排斥其他任何東西,將會由於「錯誤的專注」而頭痛。 當一位禪修者緊緊抓住禪修的對象,強迫心去專注,或撞走任何分心,頭部會非常緊而有痛苦的壓力。 數到完全成熟了,一至十再不錯亂了,任運了,能這樣數,不假功力,漸漸的外緣都息掉了。 心住息緣,緣息,緣這個氣息的緣念,沒有了。
每項練習同樣美妙,沒有深奧淺易之分,你可以先修習適合你現時處境的練習方法。 「當修行者吸氣或呼氣,長呼吸或短呼吸,覺知呼吸和整個身體,或覺知他在使全身平靜安詳。他於身觀身而住,精勤不懈,對自己的狀態了了分明,超越對生命的所有執著和厭離。這些念呼吸的練習,屬於第一念處—身念處。 每項練習同樣美妙,沒有深奧淺易之分,你可以先修習適合你現時處境的做法。
心可能繫於過去、未來,又或者是其他潛藏的慾望和憤怒。 入出息念經2025 通過深觀,我們可以找出纏繞著自己,令我們無法自在平安的心結。 鬆開這些心結、解開綑綁我們的繩子,完全覺知呼吸,讓觀照之光照亮、解放我們的心。
入出息念經: 一行禪師講《入出息念經》:一呼一吸間,回到當下的自己(善知識) 一行禪師
第十五項練習,讓我們覺察到莫大的喜悅,這是解脫帶來的喜悅,妄念的止息,使我們再沒有意圖去執取任何觀念。 第十六項練習是正念之光,讓我們看到如何放下自我,放下一切無明與執著的負擔。 雖然首四項練習對於培養定力有很大幫助,每次修習時做這四項練習都會有裨益,但我們不一定要順序做這些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