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測試發現有2款樣本檢出麩質,但卻沒有在包裝上標示,包括臺灣製的新東陽特級新竹米粉和中國製的新豐米線。 對麩質敏感的人士進食有關產品後,可能會出現嘔吐、腹瀉、哮喘、濕疹等症狀。 營養素測試方面(包括能量、脂肪、蛋白質等)果發現7成樣本的營養素標示值與測試結果的脗合度不符相關指引的要求,有產品的鈉檢出量更比標示值高逾40倍。 是次檢測中,逾 8 成 (26 款)樣本檢出金屬污染物,分別有 24 款樣本檢出鎘,以鎘檢出量最高的樣本「新豐米線」(#29)計算,該小童每月食用約 4.8公斤(即約12包),才會超出攝入量上限。
《營養標籤及營養聲稱技術指引》(下稱《技術指引》)內訂明能量、總脂肪、飽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糖和鈉含量的規管容忍限為檢測結果不高於標示值的120%,而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的規管容忍限為檢測結果不低於標示值的80%。 15款樣本所標示的某些營養素含量與檢測結果的差異超出《技術指引》的規管容忍限;2 款 總 消費者委員會米粉 脂肪含量標示為0克的樣本,檢出的總脂肪含量每100克0.6和0.7克。 米製麵食原材料一般為白米,如種植稻米土地受金屬污染物污染,產品的金屬污染物含量會偏高。 測試發現,24款樣本檢出鎘,含量為每公斤0.01至0.10毫克,沒有超出上限,而鎘檢出量最高的樣本為「新豐」。 消委會米製麵食,包括27款為乾麵食及3款保鮮米線,除了7款樣本中包裝上的營養標籤包含了調味粉或醬汁等配料外,有17款不符合指引要求,雖然其樣本的總脂肪、飽和脂肪酸、蛋白質或糖的檢出量與標示值實際相差不大,但差距已不符合食安中心《營養標籤及營養聲稱技術指引》的要求。
消費者委員會米粉: 消委會測試發現 河粉未必是致肥元兇
另外,臺灣製的新東陽特級新竹米粉和中國製的新豐米線亦被驗出麩質,但卻沒有在包裝上標示;而南韓製的膳府米粉情況則更嚴重,其產品資料僅以韓文列出,違反《標籤規例》,該產品的納含量更達723毫克,屬高鈉食品,整體評分僅得1星,是所有樣本中表現最差。 至於金屬污染物方面,逾8成樣本被驗出鎘、鉻和俗稱「砒霜」的致癌物無機砷,當中新豐米線的鎘和源順有機白米米粉的砒霜含量是眾樣本中最高。 米粉、米線、河粉方便烹調,而且被認為屬於較健康的米製麵食,是不少消費者的日常主食。 消費者委員會今日(15日)公佈早前測試的市面上30款米製麵食樣本,包括乾米粉、乾河粉、乾米 消費者委員會米粉2025 線、保鮮米線、乾金邊粉和韓式麵食。 消費者委員會米粉2025 當中7款樣本未能直接比較外,餘下23款樣本中,發現7成(17款)樣本檢測出的營養素含量,與標示值的吻合度不符相關指引的要求。
當中乾金邊粉皮Bich Chi Tapioca rice sticks的鈉(Sodium)含量,與標示值相差逾41倍,情況最嚴重。 另外,發現有2款樣本亦被驗出麩質(Gluten),但卻沒有在包裝上標示,有機會令對麩質敏感的人士構成健康風險。 金屬污染物方面,逾8成樣本被驗出鎘(Cadmium)、鉻(Chromium)和俗稱「砒霜」的致癌物無機砷(Arsenic),當中新豐米線的鎘和源順有機白米米粉的砒霜含量是眾樣本中最高,長期攝取可能會誘發肺癌。 米製麵食包括米粉、米線、河粉作為主食之一,因不經油炸,經常被認為是較為健康的選擇。 本會測試了市面上30款米製麵食樣本,測試項目包括金屬污染物、營養素含量和致敏物麩質。
消費者委員會米粉: 測試及調查報告
消委會指,食用米製麵食所攝入的能量亦取決於食用量,以及所搭配的餸菜和湯底的糖和脂肪含量。 消委會指出,米製麵食的主要原料為白米,如果這些稻米的種植土地受到金屬污染物的影響,麵食中的金屬污染物含量就會偏高。 香港營養師協會代表馮鈞傑先生指,米製麵食亦可以作為主食的選擇之一,但米製麵食有些會添加澱粉增加嚼勁,相對地較難消化,所以消化系統較弱的人如老年人或患有消化不良的人士要注意。 不少人食用米製麵食時,會配搭不同的食物,例如雞蛋,午餐肉,菜等。 消委會就建議大家可以配搭瘦肉、魚類、雞蛋、豆腐等含有優質蛋白質的配料。 消委會又提醒,不少麵食附有調味粉、醬油包等配料,如以此作為湯底,會增加脂肪和糖的攝入,建議減少有關調味粉的分量和避免飲用湯底。
9款樣本檢出無機砷(砒霜),含量為每公斤0.04至0.16毫克,均沒有超出《金屬規例》為精米所訂定每公斤0.2毫克的上限。 專家委員會認為如果每日攝入每公斤體重3微克(即0.003毫克)的無機砷,保守估計有可能使人羣患肺癌的機率提高0.5%(誘發人類肺癌發病率增加0.5%的基準劑量可信限下限,BMDL 0.5)。 以無機砷檢出量最高的樣本「源順」有機白米米粉計算,1名體重19公斤的5歲小童每日食用約356克(即約1.8包「源順」,煮熟後約6碗)便會攝入達其BMDL 0.5的無機砷。 而體重60公斤的成年人每日食用1.1公斤的「源順」(煮熟後約20碗),無機砷的攝入量才會大於其BMDL0.5。
消費者委員會米粉: 調味粉、醬油包增脂肪懾入 消委會:避免飲湯底
衞生署今日(九月八日)公佈已採取行動調查位於將軍澳新都城第二期高層地下的仁康中西藥房(香港)有限公司,涉嫌非法管有一款名為「張權破痛油」的未經註冊中成藥。 衞生署於九月六日根據情報到該藥房進行調查並檢取上述未經註冊中成藥。 消費者委員會米粉 冬日「暖」流 從浴室暖風機開始 消費者委員會米粉 市面上常見的「浴室寶」、「浴室換氣暖風機」等,其實都是浴室暖風機。
- 很多人認為河粉是米製麵食中的致肥元兇,消委會卻指出視乎河粉的種類。
- 不少營養師均表示,食車仔麵時仍避免脂肪含量較高的河粉,但今次檢測顯示,所有樣本均屬低脂食品,5款乾河粉樣本及4款乾金邊粉樣本,平均總脂肪含量分別為0.8克和0.6克,各有1款樣本甚至達「不含脂肪」的定義,相信是由於預先包裝乾河粉通常沒有添加油,因此脂肪含量不高。
- 消費者委員會測試市面30款預先包裝米製麵食發現,逾八成半的樣本均驗出金屬污染物,約六成樣本檢測出的營養素含量與標籤不符,9款驗出無機砷(砒霜),7款樣本的鈉含量超出標示值,其中一款與標示值相差竟逾41倍!
- 另 外,添加了澱粉雖令米製麵食較有嚼勁,但較難消化,長者或患有消化不良的 人士宜多加註意。
天花式暖風機暖風吹送距離較短,乾衣較快較平均,效果較佳。 無論是天花式或窗口式,型號多數設24小時抽氣模式,有助沒有窗口的浴室通風。 消費者委員會米粉2025 乾衣速度受到房間大小、密封程度、浴室暖風機與衣物的距離/方向等因素影響。 消費者委員會確認於星期三(9月20日)早上發現電腦系統遭黑客以勒索軟件惡意入侵,導致近8成系統受到破壞,而令熱線服務及網上格價工具資訊更新受到影響。 消委會已即時採取行動,加強系統的安全措施,防止黑客再次入侵,並馬上委託鑑證專家進行調查。
消費者委員會米粉: 食物安全中心意見
下身部位不適或有傷口的人士,例如痔瘡患者,使用前應先諮詢醫生意見。 電子廁板的安全性經常會被人忽略,不想如廁期間發生意外,就要挑選獲水務署書面許可的產品及找合資格人士安裝,並定期清潔噴頭及更換過濾器。 消費者委員會米粉 消費者委員會米粉 如打算長期不使用,應拔去電源插頭,並排出機內清水,正確保養電子廁板。 除了浴室暖風機,不少人都會考慮安裝電子廁板,以提升生活質素。 市面上大多電子廁板不僅設有座墊加熱功能,亦有不同模式的洗淨功能,可以噴出暖水讓用戶在如廁後洗淨下身。 無論哪種類型,都必須接駁電源插座及食水(即淡水)供應喉管纔可使用。
消費者委員會米粉: 源順有機白米米粉等9款驗出俗稱「砒霜」致癌物無機砷
消費者注意或減少其使用分量,盡量不要喝湯,避免攝取過多的鈉。 「新東陽」、「壽 桃 」小 橋 米 線 – 榨 菜 肉 絲 味 、「佳 之選」過橋米線-幼滑和「特惠牌」沒有檢出鎘、鉻、無機砷、總汞、 銻和鉛6種金屬污染物。 此外,部份麵食會附有調味粉、醬油包等配料,進食時會增加脂肪和糖的攝入。
消費者委員會米粉: 測試樣本及項目
若消費者也長期大量進食其他無機砷含量較高的食品,例如受污染的貝類和白米,纔可能會構成健康風險。 不過,全部樣本的金屬污染物含量均沒有超出《金屬規例》上限,消費者在正常食用下,不會對健康構成太大風險,「砒霜」量值最高的「源順」有機白米米粉樣本,成人每日食1.1公斤(煮熟後約20碗)才會有風險。 但消委會提醒,如果長期大量進食其他無機砷含量較高食品,例如受污染的貝類和白米,仍可能構成健康風險。
消費者委員會米粉: 飲食陷阱2.河粉高脂嗎?
差異最大的3款樣本為「喜越」、「BichChi」的Vina Noodle和Tapioca rice sticks,檢出量與標示值差距分別為2,050%、2,920%和4,120%。 另外在30個樣本中,有26款驗出金屬污染物,24款樣本檢出「鎘」,14款檢出「鉻」,以及9款檢出致癌物無機砷,無機砷是眾人認識的「砒霜」。 不過,由於驗出的金屬物含量不高,消費者在正常日常食用份量下,不會構成健康風險。
消費者委員會米粉: 不符標籤指引要求 檢測值超出標示值40倍
(大公報記者 邵穎、林良堅)消費者委員會測試市面30款預先包裝米製麵食發現,逾八成半的樣本均驗出金屬污染物,約六成樣本檢測出的營養素含量與標籤不符,9款驗出無機砷(砒霜),7款樣本的鈉含量超出標示值,其中一款與標示值相差竟逾41倍! 消費者委員會測試市面30款預先包裝米製麵食發現,逾八成半的樣本均驗出金屬污染物,約六成樣本檢測出的營養素含量與標籤不符,9款驗出無機砷(砒霜),7款樣本的鈉含量超出標示值,其中一款與標示值相差竟逾41倍! 另外,24款樣本檢出鎘,含量為每公斤0.01至0.10毫克,比《金屬規例》為精米訂定的上限(每公斤0.2毫克)低。 是次檢測包括 30 款預先包裝米製麵食樣本,包括乾米粉、乾河粉、乾米線、保鮮米線、乾金邊粉和韓式麵食,當中 27 款為乾麵食樣本,餘下 3 款為保鮮米線樣本,每包的售價介乎$3.5 至$42.0 不等。 以每 100 克計,價錢由$1.3 至$21.0,相差逾 15 倍。 是次檢測只包括樣本的麵食部分,不包括調味粉或醬汁,測試項目包括金屬污染物、營養素含量及致敏物麩質,亦檢視了樣本的標籤資料。
消費者委員會米粉: 消費者選擇米製麵食時,宜注意以下事項:
如計劃到外地升學、學術交流、工作或居住,以英語為主要語言的地區亦可能要求出示英語能力證明。 坊間有不少院校開辦各式各樣的IELTS應試課程,聲稱有助應考生提升英語能力及熟習IELTS考試模式,部分院校更以「成績保證」作招徠。 有見及此,本會職員以一般消費者身份,分別向15間院校查詢IELTS應試課程的資料,以協助有意報讀相關課程的消費者瞭解不同院校的服務及收費,以及應注意的細節。 有營養的食物也可能是高升糖指數食物(例如西瓜、馬鈴薯),而低升糖指數的食物在大量食用時也會導致高升糖負荷,影 響 血糖水平。 消費者委員會米粉 金管局提醒公眾,銀行不會透過短訊或電郵超連結,引領他們到其網站進行交易,更不會以電話、電郵及手機短訊(包括以超連結方式),要求客戶提供任何敏感的個人資料(包括登入密碼和一次性密碼)。 睡前應關掉廁板座墊的加熱功能或啟動省電模式;離家外出前,謹記關掉電源;天氣寒冷時才啟動廁板座墊加熱功能;如啟動廁板座墊加熱功能,在如廁後應將廁板蓋合上以減低熱力流失。
消費者委員會米粉: 飲食陷阱5.營養方面及鈉含量與標籤不符
根據悉尼大學(University of Sydney)建立的升糖指數數據庫(GI database),米製麵食(rice noodles)的升糖指數一般在40至61之間,相當於低至中水平。 香港營養師協會代表馮鈞傑先生指,雖然暫時並未有米粉、米線、金邊粉或河粉特定的升糖指數可供參考,基於它們的成分比例相似,可以推斷其升糖指數亦會相近。 長期過量攝取鈉會令血壓上升,增加患上心血管疾病和腎病的風險。 測試樣本中25款樣本屬「低鈉」食品,而有標示添加鹽的樣本中「膳府」屬「高鈉」食品。 很多人都指河粉脂肪含量高,但消委會測試結果顯示,乾河粉屬「低脂」,當中Bich ChiVina Noodle甚至「不含脂肪」。 但要注意的是,濕河粉或粉麵店等喫到的河粉,在製造時或許會於表面掃油,令脂肪含量增加。
消費者委員會米粉: 半樣本含金屬污染物 檢出有「砒霜」
是次樣本每100克的總脂肪含量,介乎0.2至1.5克,全部屬於低脂食品。 消費者委員會米粉 5款乾河粉與4款乾金邊粉樣本中,分別有一款樣本甚至達「不含脂肪」的定義(每100克固體食物含不超過0.5克總脂肪),相信是因為預先包裝的乾河粉通常沒有添加油,因此脂肪含量低。 但消委會提醒,粉麵店的濕河粉,製作時或會於河粉表面掃油,令口感軟滑,脂肪含量亦可能因此較高。
消費者委員會米粉: 浴室暖風機+電子廁板 沖涼如廁唔怕凍!
消委會早前測試市面30款米粉、米線和河粉的米製麵食,結果發現26款檢出金屬污染物,其中有9款檢出俗稱「砒霜」的無機砷,攝取過量會增加患癌風險。 不過是次測試中,亦有12款樣本總評獲滿分5星,包括日清食品出前一丁、壽桃牌、超力牌和福字牌的產品,可安心食用。 消費者還要注意,不少麵食附有調味粉、醬油包等配料,如以此作為湯底,會增加脂肪和糖的攝入,故應減少其使用分量,及避免飲用湯底。 穀物類食物含豐富碳水化合物,是身體的主要能量來源,但關注體重人士會較關心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 以每 100 克計算,27 款乾米製麵食的碳水化合物含量都超過 75 克 (75.7 至 87.3 克),3 款保鮮米線樣本則為 30.8 至 32.7 克。 若以 1 份食用分量計算,保鮮米線的碳水化合物含量最高(63.5 克),其 次是白飯(55.54 克),乾米粉相對較低(45.2 克)。
測試結果中,27款乾米製麵食中,保鮮米線的熱量、總脂肪、可獲得的碳水化合物及鈉含量最高。 消費者委員會米粉2025 以每100克計算,3款保鮮米線的能量則由136至147千卡,一碗約201.9克的熱量已高於一碗白飯。 另外,由於保鮮米線的脂肪量和碳水化合物含量亦較高,分別是1.2克和63.5克,注重體重或減重人士應避免過量進食。 不少營養師均表示,食車仔麵時仍避免脂肪含量較高的河粉,但今次檢測顯示,所有樣本均屬低脂食品,5款乾河粉樣本及4款乾金邊粉樣本,平均總脂肪含量分別為0.8克和0.6克,各有1款樣本甚至達「不含脂肪」的定義,相信是由於預先包裝乾河粉通常沒有添加油,因此脂肪含量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