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處受傷後,可能造成手腕疼痛、痠脹、握力降低、手腕扭轉時會疼痛或出現聲響、手腕活動度下降、手腕尺側局部壓痛等問題。 三角纖維軟骨修復 疼痛會大幅降低特定的運動表現及日常生活功能,產生很大的困擾與不便。 可能是所謂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受傷了,三角纖維軟骨是手腕處的軟組織結構,是由韌帶羣與軟骨組織共同彙集的複合體,而此複合體位於手腕關節的小指側,而它的作用主要是控制手腕關節轉動的滑順及穩定性,因此如有損傷會降低手腕關節處的穩定,進而導致手腕不適的感受。
有一些其他的疾病也可能導致類似的症狀,例如骨折、關節炎、腱鞘炎等。 因此,診斷TFCC損傷除了臨牀評估,影像學的檢查,包括X光、MRI或CT或關節鏡等都可以幫助我們更確定病因。 因此,在球拍運動的握拍姿勢就十分重要,以羽毛球握拍為例,正確的握拍方式 三角纖維軟骨修復 三角纖維軟骨修復2025 (圖2)就像我們要握手或握菜刀一樣,虎口和球拍框的內側成一直線,手掌小魚際肌在準備揮拍時靠在球拍握把,揮拍時可用小肌肉羣吸震,而不是直接讓球拍握把撞擊手腕中間的腕骨。 小指、無名指、中指自然併攏,食指和中指微微分開,大拇指的內側和食指貼在球拍握把上的寬面上將球拍握住。
三角纖維軟骨修復: 三角纖維軟骨損傷 TFCC injury
伸展運動是把目標肌肉及肌腱拉長,讓肌肉內的肌肉纖維伸展、利用牽張反射放鬆肌肉。 它能減低肌肉繃緊所引致的疼痛與增加肌腱及關節的柔軟度及活動幅度,手腕靜態伸展能安全且有效地伸展肌肉肌腱。 過去傳統治療三角纖維韌帶軟骨的方式為開刀,但近年來醫學進步,多採用增生療法,即使面對一些損傷已經超過1個月以上的病患,仍有相當好的效果。 三角纖維軟骨(TFCC)是腕骨近尾指的軟骨,它可以作為手腕骨和前臂骨之間軟墊。 通常會因跌倒在任何一面的及扭傷而受傷,一般X光不能診斷出傷患,即使是磁力共震,亦只能檢查出一半的傷患。
常見於運動族羣例如球類運動的羽球、網球、桌球與需要手腕負重的健身、舉重、體操,某些手腕使用密集工作例如理髮美容及餐飲業都是高危險羣。 蔣宏源醫師指出,三角纖維韌帶軟骨是屬於關節內部的軟骨,血液循環較為不好,導致直接修復較為困難及需要的時間較長。 因此,利用濃縮的生長因子幫助受損組織再和重建,就能達到快速的修復能力。
三角纖維軟骨修復: 軟骨修復一次搞定!他開心重返球場、重拾騎車樂趣
另外,復健科醫師會運用超音波檢查進行精準的超音波導引注射,針對受傷處直接進行注射可幫助受傷組織加快修復,一般會利用高濃度葡萄糖水或自體血小板血漿(PRP)進行增生治療,能對患者的疼痛症狀、關節活動度及功能都有明顯的改善。 不過,如果以上非手術性治療經過3-6個月都還未痊癒,並合併有關節不穩和手腕無力等情形,則須由醫師進一步評估是否安排腕關節鏡手術。 當急性受傷時可先固定手腕,暫停手腕旋轉活動,若受傷不嚴重,可戴護腕或貼紮固定,同時透過電療、超音波、雷射等方式治療,讓手腕休息和復健提高自癒能力。 薛文惠醫師強調,由於韌帶和軟骨血液循環不佳,不易自行癒合,若採取一般復健治療,修復期很長,如果照超音波發現有斷裂、撕裂病竈,建議可搭配注射高濃度葡萄糖、PRP、PLT凍晶等增生療法,促進組織生長修復。 過去如果 TFCC 受傷導致腕關節不穩定,或雖是穩定的腕關節但保守治療(如:復健、護具固定 … 等)後復原情況仍不理想,就會建議手術治療。
手腕疼痛是現代人常見的問題,會影響人的生活品質及阻礙日常活動。 手腕痛可能的原因包括創傷、過度使用或系統性疾病等,診斷時藉由疼痛位置可初步鑑別疼痛的原因。 三角纖維軟骨修復 瞭解TFCC損傷的原因、症狀和治療選項對於避免進一步損傷並實現最佳效果至關重要。
三角纖維軟骨修復: 三角纖維軟骨韌帶受傷治療方法
一個星期之後,不但病情沒起色,在阿民打算健身練推舉的時候,兩隻手無法使力且異常疼痛,才驚覺事情大條,並且生活上造成很多的困擾與不適。 腫塊也是手腕痛的原因之一,可幸的是手腕腫塊大多是良性,囊腫(俗稱水囊)最為普遍。 手部水囊是由於關節液在關節膜的「虛位」 積聚而無法回收,如水囊壓著部份神經線,患者可能在未觸碰手部的情況下就感到痛楚。 其他罕見手腕同原因有:先天發育不良、關節功能結構異常、局部血供應不足而有骨枯。 以下影片為另一 TFCC 損傷之病患的超音波動態檢查,當病患的手腕做橈側和尺側的偏移時,可看到 TFCC 的裂縫及流動於其中的組織積液(看到內部組織彈響時,病人同時感覺到腕部發出聲響),也可看到腕關節內流動的關節積液。 在影像學檢查方面,起初可藉由X光檢查來排除其他結構性疾病,而超音波檢查(Ultrasound) (圖6)或核磁共振顯影(MRI) 則可進一步找出破裂或受損的部位,然而關節鏡檢查仍是診斷的黃金標準,醫師在必要的時候會安排此檢查。
- 有些人則因為某些關節較容易耗損而出現退化性關節炎,例如近拇指的腕掌關節。
- 不過,如果以上非手術性治療經過3-6個月都還未痊癒,並合併有關節不穩和手腕無力等情形,則須由醫師進一步評估是否安排腕關節鏡手術。
- 經過這次的教訓,阿民清楚明白訓練過度所帶來的嚴重後果,也為了不再重蹈覆轍,在往後的重訓裡,阿民決定在訓練時用護腕確保手腕的角度正確性,以降低受傷機率。
- 它位於手腕靠尾指的一側,是由一羣韌帶及纖維軟骨所組成,它有兩個主要的功能,一是在旋轉手腕時維持關節的穩定性,第二是承受及傳導來自手部的壓力。
但有些病患也許抱是著忍忍就過的心態,或是聽到急診室說沒有骨折就不以為意,等到疼痛影響到工作及生活時再來就醫,往往已經超過1個月以上。 三角纖維軟骨修復 ▸急性挫傷:急性受傷通常是手腕處於一個過度伸展,然後受到垂直力道衝擊的姿勢,這常常發生在意外的情況,包括:跌倒時以手去撐地來保護自己或是車禍時手腕遭受直接的撞擊;另外,像是突然大力扭轉,如進行格鬥運動時手腕過度扭轉所造成的傷害。 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的主要作用是穩定遠端的橈尺關節 ( RadioUlnar Joint, RUJ),當橈尺關節穩定後,手部出力時,力量才能穩定平均的經腕部向上傳導,手腕才能支撐出力並做出旋轉的動作。
三角纖維軟骨修復: 三角軟骨複合體撕裂傷
腕關節是由尺/橈骨遠端,8塊腕骨,複雜的韌帶組織,肌腱和軟骨組成。 腕部疼痛可以有很多原因,肌骼科醫生要判斷腕部疼痛是由於發炎還是受傷造成。 三角纖維軟骨修復 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受傷後,透過擠壓測試 (如下圖) 會出現外側手腕痛,透過超音波及核磁共振都可以檢測三角纖維軟骨的受損,但是只有在超音波檢查下,能夠搭配動作檢測看到受傷鬆弛的組織。
三角纖維軟骨修復: 走一步 痛一步 關節老了有救嗎?
我在臨牀上針對該病必選的針灸穴位有:外關穴、養老穴、腕骨穴及陽谷穴。 其他選穴則會依照病患手部使用型態,在張力較大之肌羣選穴治療。 三角纖維軟骨修復2025 再者就是外傷,像是跌倒時手掌撐地或手腕突然急速扭轉 (例如籃球、柔道等運動、車禍外傷、搬重物拉扯)。
三角纖維軟骨修復: 疼痛科復健科雙專科醫師
非類固醇抗炎藥(NSAIDs)可有效治療肌腱炎或關節炎。 保絡療法可有效強化鬆弛的韌帶,從而恢復手的正常功能。 偶而,也需要手術來鬆解被壓的神經或修復受損的骨或軟骨。 這項治療會用骨骼肌肉超音波來定位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的病竈處,同時放入消腫修復的針劑,和自體血液中的細胞修復因子,以提供損傷處營養和加速癒合。 再搭配體外震波和低能量雷射,為發炎損傷的軟組織提供能量做細胞修復,並恢復軟組織原本的彈性和血液循環。
三角纖維軟骨修復: 手腕三角纖維軟骨看哪一科?TFCC專業治療中港澄清醫院推薦給你!
每天需冰敷幾次,每次約15至20分鐘,後期要加入手腕的鍛煉運動。 三角纖維軟骨修復2025 非類固醇抗炎藥(NSAIDs)或類固醇注射可有效治療局部組織發炎。 若撕裂嚴重,適合的固定方式或甚腕關節鏡縫合治療仍有良好效果。 若創傷後不作治療,久而久之有機會造成腕關節長期不穩定,韌帶也因而變得鬆弛,造成腕部慢性關節炎,手腕會長期疼痛及無法發力。 三角纖維軟骨修復2025 微創關節鏡能有效處理手腕關節疾病,包括TFCC(三角纖維軟骨)修補、骨折處理、關節重建,韌帶重建及水囊切除。
三角纖維軟骨修復: 三角纖維軟骨損傷的治療方法
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的範圍不大,就在前臂與手腕交接的尺側一小塊,但卻很重要。 它負責維持遠端手腕關節的穩定性與承受及傳導來自手部的壓力,讓手腕在運動時能同時保持穩定度又能活動順暢。 三角纖維軟骨修復2025 嚴重的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損傷,例如合併韌帶或軟骨撕裂,會在急性期大約4-6週後開始復健運動,若是較輕微的扭拉傷則可提早,請跟你的復健科醫師討論。 復健科醫師會先評估是否是三角軟骨損傷,以及是否合併其他疾病,例如板機指、媽媽手或肌腱拉傷,這幾個常見的手腕手指疾病的危險動作都類似,像是重複的手腕及手指承重旋轉彎曲,因此確實可能同時不只一個病竈。 如果三角纖維軟骨受傷,最直接的就是手腕的靠小指側壓了會痛、做手腕往小指側彎曲或擰毛巾的動作也會痛,擰毛巾旋轉手腕除了疼痛還可能會聽到聲響,或者感覺手腕活動不順、有快脫落的感覺。
三角纖維軟骨修復: 籃球場上常見這幾部位出現運動傷害 增生療法加速恢復
三角軟骨纖維損傷除了手腕轉動會疼痛,甚至會產生關節喀拉聲響;當韌帶受傷、關節不穩定,會使骨頭處於反覆磨損狀態,長期下來導致發炎、積水,出現緊繃感,腕部愈漸痠軟無力之下使得擰毛巾或手腕支撐等動作都變得喫力。 急性受傷最常因為跌倒後用手腕撐地或突然猛力扭轉而撕裂三角纖維軟骨,嚴重時甚至會令手腕關節脫位。 長期勞損則是因前臂和腕部反復旋轉過度,使軟骨長期受到牽扯而產生退化磨損甚至破裂。 運動時暖身活動準備不充分,前臂與腕關節柔韌度較差,也是造成受傷的常見原因。
三角纖維軟骨修復: 三角纖維軟骨受傷症狀
最準的診斷方式(gold standard)目前還是以關節鏡為主。 三角纖維軟骨修復2025 三角纖維軟骨的全名是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triangular fibrocartilage complex),位於手腕的靠小指側,由一羣韌帶及纖維軟骨所組成,包括尺側韌帶、遠端橈尺骨韌帶、掌尺韌帶、三角纖維軟骨等,因此稱為「複合體」。 三角纖維軟骨修復 經由觸診、理學檢查、超音波檢查後,找出最可能受傷的組織,利用超音波導引,將增生的藥劑打在TFCC 受傷的組織上(可能為關節盤、韌帶)。 在不痛的前提下,先從等長收縮開始,特別是做伸腕及旋前的強化,2周後再開始由輕而重,做些自由重量訓練。
三角纖維軟骨修復: 常見類型
現在對於關節鏡手術已經相當純熟,施行手術時僅需開三個小傷口便能完成,手術時間約30分鐘。 影像學上在X光來講,一般是不會有結果,除非纖維軟骨有鈣化(chondrocalcinosis)、遠端橈尺關節開掉(DRUJ widening)或是尺骨偏長造成的TFCC壓力增加(Ulnar positive variance)。 超音波下可以看到hypoechogenicity或是heterogenicity的情況,有時血流也會上升。 核磁共振上一般正常者都是低訊號的,如果有受傷可能會在T2之下看到訊號升高(積液或是腫脹)。 如果作關節攝影或核磁關節攝影的話,可能可以看到原本不相通的空腔相通了。
三角纖維軟骨修復: thoughts on “ 三角纖維軟骨損傷 TFCC injury”
不過,透過顯微鏡仍能看到損傷,可利用一個小型的微創手術修補。 造成腕部疼痛的系統性疾病可以是免疫,代謝,感染,血液或神經等方面的疾病。 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骨髓炎,關節積血和區域慢性痛綜合症。 腕部疼痛可因腕部神經受壓直接引起疼痛,也可是來自遠位受壓神經的放射痛。
此外,透過超音波的動態檢查,也可幫助判斷腕關節是否有因為 TFCC 受傷所導致的關節不穩定。 TFCC 較為人所知的功能是擔任「避震器」傳遞力量,通過手腕的力量大約有 20% 會由 TFCC 所承擔,但這只是冰山表面的一角,更重要的是潛藏在水面下的,負責維持遠端橈尺骨關節以及尺側小腕骨穩定性的功能,這些功能由此複合體內的韌帶組織來負責。 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triangular fibrocartilage complex, 以下均簡稱為 TFCC)損傷是手腕在靠小指那側(尺側)的疼痛最常見的原因。
及早診斷和及時治療可以幫助預防進一步損傷並促進最佳效果。 患者如果出現任何手腕疼痛或不適,尤其是尺側手腕疼痛,應尋求醫療幫助。 通過遵循個性化治療計劃,患者可以減輕疼痛、改善功能並防止進一步損傷。 當三角纖維軟骨受傷時,由於會影響腕部關節穩定性,會有手腕緊繃活動受限的感覺,進而感到手部無力,影響手腕施力,甚至開始疼痛且日漸加劇,較嚴重時甚至轉門把擰毛巾都沒辦法,這時候就可能是手腕三角纖維軟骨受損了。 TFCC 損傷的診斷黃金標準是核磁共振或關節鏡,目前對於 TFCC 損傷嚴重程度的分級,也是以這兩種影像檢查的結果來決定。 但有經驗的醫師可以使用超音波判斷 TFCC 是否有受傷。
三角纖維軟骨修復: 運動傷害韌帶受損使關節不穩定 增生療法搭配復健奏效
由於身體代謝功能不佳,身體無法排走多餘的尿酸,形成晶體沉澱在關節裏,長期累積便會侵蝕關節。 不過,痛風的臨牀表現如果比較嚴重,可能與感染性關節炎有關,同時會出現疼痛、紅腫,甚至發燒。 理學檢查的部分可以利用 TFCC compression test,該測試需要將手腕呈過度伸張以及尺偏姿勢,將手腕往前臂方向擠壓,看有無引發尺側手腕疼痛。 另外還能按壓尺骨中央窩處看看是否會疼痛(fovea sign),及檢查手腕的穩定度(Piano key sign)來判斷TFCC是否異常。 輕微的患者通常經過近一個月的修復,回復情況在復診確認後可以漸漸重回正常活動,後續仍會建議減少過度活動以及矯正錯誤姿勢,並視情況做腕部基礎訓練-屈曲伸直之牽拉運動。
三角纖維軟骨修復: 三角纖維軟骨嚴重受傷治療
病人會抱怨手腕尺側的疼痛,用手支撐重量時疼痛,手腕活動時有關節聲響,手腕拿東西時覺得無力。 醫師檢查時會發現 TFCC 處有壓痛,且前臂做旋前(手心轉為朝下)或旋後(手心轉為朝上)的動作時,手腕尺側會有拉扯的疼痛。 手握裝滿水的寶特瓶,掌心朝上,將手腕往上屈曲,維持10秒後放鬆休息,手腕放鬆時,不要過度往下,回到水平位置即可,反覆做10次,每日做三回,若有產生疼痛或其他的不適感就要停止休息。 三角纖維軟骨修復2025 在傷後6~8週,可運用彈力繩幫助訓練前臂旋前肌羣及手腕伸肌肌羣。
但當損傷已無法被藥物及物理等保守治療帶來改善時,請與您的主治醫師討論,可以使用增生療法或是進一步考慮手術來進行三角纖維軟骨的修復,而手術的方法通常會採用微創腕關節鏡修補手術。 三角纖維軟骨修復 在急性期過後,則可開始進行肌力訓練與伸展運動,需注意所有運動過程都不應伴隨任何疼痛,適當的動作調整,可避免不良的動作產生導致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繼續受傷。 長時間手腕過度使用,手腕反覆旋轉尺屈的動作容易造成尺骨反覆壓縮使三角纖維軟骨過度負荷而損傷。
如果疼痛部位在小指那一側的手腕且久不消退,很可能就是三角纖維軟骨受傷了。 復健科醫師表示,手腕尺側三角纖維軟骨損傷後的自我修復能力較差,若進行保守治療至少需要3個月,最長可能耗費1年之久,若搭配增生療法則能啟動組織修復,有助縮短復原期。 這次東京奧運會中華隊的熱門奪牌運動其實多數都是三角纖維軟骨損傷的高風險族羣。 三角纖維軟骨損傷常見於握球拍或棍棒的運動,以及那些會需要大量使用手腕尺側造成尺骨反覆壓縮負荷或猛力手腕牽引出力的運動,例如羽球、網球、桌球、體操、舉重、柔道及籃球等。
大家可以透過簡單方式來自我檢測手腕是否為三角纖維軟骨受傷,以另一隻手直接壓看看手腕尺側的的凹槽處,如測試中有感覺疼痛,可能就是複合體有損傷囉! 三角纖維軟骨修復 急性期若有嚴重紅腫發炎等症狀,則可使用口服止痛消炎藥改善發炎腫痛。 待紅腫減少後,可使用復健儀器治療包括石蠟浴、治療用超音波、電療、低能量雷射等,加速受傷組織修復與緩解疼痛。 三角纖維軟骨修復2025 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損傷後,一般會建議給予完全的休息與保護4~6週,在急性期應暫停手腕活動,特別是手腕旋轉活動,合併使用尺側手腕副木或肌貼貼紮 (圖7)固定。
三角纖維軟骨修復: 手腕伸展運動
三角纖維軟骨可因急性受傷或長期過度使用而產生病變,急性受傷是指跌倒後用手腕撐地或手腕突然猛力扭轉的動作,可能使三角纖維軟骨撕裂,嚴重時會造成遠端橈尺關節脫位;長期過度使用是指前臂和腕部反覆旋轉負荷過度,使三角纖維軟骨長期受到碾磨或牽扯而破裂甚至退化磨損。 因為腕部活動時會涉及受損或異常的腕關節結構如,骨骼,韌帶,肌腱及軟骨,所以造成疼痛;而腕關節的異常活動也可造成疼痛。 韌帶損傷會導致腕骨半脫位,分離或不穩定,從而關節活動異常。 三角纖維軟骨修復 橈骨莖突狹窄性腱鞘炎和尺側腕伸肌腱炎是腕痛常見的兩個原因。
三角纖維軟骨修復: 手腕水囊壓迫神經線
目前多是以關節鏡取代開放手術、在關節鏡下可以進行清創 (例如關節盤中央破損) 及修補 (例如周邊韌帶損傷,關節盤脫位)手術。 手腕外側(尺側)的疼痛,在受傷後很常見,而且不容易復原。 手腕常常在轉到某個角度時因為疼痛而無法使力,擰毛巾或是開罐頭都會疼痛; 起身時也無法用手腕支撐或是端重物,手腕外側疼痛,最常見的原因就是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 (TFCC) 受傷。 腕痛症患者除腕部疼痛外,通常不能正常執行某些功能,如握拳無力和扭毛巾或寫字困難。 若有晨僵或多發性關節痛,要考慮與類風濕病鑒別;若疼痛與運動有關,且有腕部外傷和手部過勞史,則腕痛是由損傷造成。 同時,也應瞭解患者手的靈活度及腕痛對其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影響。
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是一個受傷後「不易自行痊癒」的構造,也因此受傷後的治療就非常重要。 經過吳錫松醫師的問診和理學檢查後,建議阿民使用營養修復療程,使得組織癒合更加快速。 TFCC損傷是一個常見的手腕疼痛原因,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 瞭解TFCC的解剖和功能,對於準確診斷和有效治療計劃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