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申請只適用於持有已啟動數碼簽署功能的「智方便+」帳戶或有效的個人數碼證書的申請人及相關人士使用(包括申請「購買資格證明書」的申請人及18歲或以上的家庭成員)。 綠表買居屋 綠表買居屋 申請人可透過房委會網站、香港政府一站通或「智方便」網站填妥及遞交網上申請。 成功遞交網上申請後,所屬辦事處的職員會與申請人聯絡以核實其申請資格及安排收取繳付申請費的劃線支票或銀行本票。 經修訂的綠表申請者購買資助出售單位的資格準則,由2023年7月31日起實施。 此外,房委會的定期暫準居住證持有人將不再符合資格以綠表申請者身分購買資助出售單位。
- 如果此時,買家未能證實「供得起」與否,是否能尋找其他親人作「擔保人」呢?
-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
- 無論白表及綠表買家,最高可申請90%按揭,而息率及年期均按申請人的條件而定。
- 居屋第二市場樓宇買賣的運作,大致上與公開市場上的模式相同,買賣雙方可自行磋商,或透過地產代理進行交易。
- 買家雖然不用繳交「按揭保險」,但審批上會較嚴謹一點,有可能需要進行壓力測試,而非單純供得起便會獲批貸款;或有需要時可能需要加擔保人上會,但按揭成數則會跟私樓般收緊一成。
最近一次是2017年推售的綠怡雅苑及翠鳴臺,當時以市價 7 折發售,同樣是綠表白表均可申請,同樣只對白表人士設審查。 房委會指按照現行定價機制,今期「綠置居2022」新單位的售價按最終折扣率評定為市值折減59%(即評定市值的41折)。 假如以最平的馬鞍山錦柏苑75萬元的單位付5%首期計算,只需約4萬元便能上車! 今期「綠置居2022」推售以下三個發展項目,合共4,693個單位。 例如,若A先生和家人一起住在房委會轄下公屋,而A先生的名字有列在公屋租約上,他便可以以綠表申請人申請居屋抽籤。
綠表買居屋: 資助出售房屋計劃
待屋邨辦事處於申請書加簽後,申請人須在14天內把已核實的申請書、繳付申請費的劃線支票或銀行本票、申請人與所有家庭成員的身份證明文件副本及租約副本親身交到居屋第二市場計劃小組。 簡單而言,「綠表」申請人為公屋居民,以公屋換居屋,沒有入息限額,但成功申請需將現居公屋交還房署﹔而「白表」申請人為非公屋居民,需要符合年齡、家庭成員組合、居港年期規定、入息和資產限額,以及擁有物業限制等申請資格。 綠表買居屋 市民可以在指定網站或地點,下載及索取銷售文件,包括申請表、各類申請須知及各居屋發展項目和「租置計劃」屋邨回收單位的售樓資料簡介/售樓簡介單張等資料。 綠表買居屋 填交前,同樣要注意備妥文件,而紙本表格更有3個不可犯的錯誤,必須避免。 跟據金管局指引,銀行在審批每個按揭申請時都必須做壓力測試。 申請人的每月供款不可以超過每月收入的50%;如果申請人本身無其他按揭在身,則+2%壓測下,每月供款不可以超過每月收入的60%。
- 另根據金管局指引,如按揭現金回贈超過1%,不論回贈源自銀行或中介,銀行亦會把現金回贈扣減貸款額,客人須向銀行申報中介獎賞的金額。
- 但由於部份居屋申請人已是退休人士,沒有入息證明,在實際申請按揭時,他們只需填寫一份聲明,證明自己有能力供樓就可以,例如提供原因是家中親人會提供家用已經可以。
- 假設,情況不如預期,買方不能在購買資格證明書發出後的6個月期限內成功買入二手居屋單位,就要重新提交申請。
- 由於青富苑尚有164個單位仍未售出,該等單位將於同年9月的「特快公屋編配計劃」中,向合資格申請人發售,形式將類似昔日的「可租可買計劃」。
- 背後因房委會有擔保關係,銀行在按揭申請上願意作寬鬆處理,故新居屋申請並不需要「擔保人」。
為滿足公屋居民置業需求,加上居屋供應不足,政府在1983年8月通過將Y2型大廈改裝為居屋[2],並於翌年6月正式將部份本身為美林邨公屋的同款(美桐及美樟樓)大廈撥入居屋第六期甲出售(即美城苑逸城及暉城閣)。 該等大廈主要出售予公屋居民(即「綠表人士」;若未獲足額認購,才會售予白表申請人)[3],是「綠置居」概念的最早源頭,但其他轉售限制與一般居屋無異。 及後,由於反應熱烈,政府其後再推出同樣是Y2型、從鄰近公屋抽出的豐盛苑及青盛苑,以同一方式出售[4]。 但是,由於1985/86財政年度的居屋供應量超過10,000夥,此等類似「綠置居」的居屋出售模式亦暫告一段落[5]。
綠表買居屋: 綠表 購買二手居屋流程
同時在申請按保時,需在提交「購買資格證明書」副本予銀行。 雖然銀行審批寬鬆,但業主(即貸款人)又怎可證明「供得起」? 如果本身沒有財力、或沒有足夠入息證明,找親人作「擔保人」又是否可行? 背後因房委會有擔保關係,銀行在按揭申請上願意作寬鬆處理,故新居屋申請並不需要「擔保人」。 但由於部份居屋申請人已是退休人士,沒有入息證明,在實際申請按揭時,他們只需填寫一份聲明,證明自己有能力供樓就可以,例如提供原因是家中親人會提供家用已經可以。
如以上所講述,二手居屋的是以單位首次發售日期來計算最長貸款年期:20年以內的居屋很高的機會是可以借足25年;超過20年就很難說了。 綠表買居屋2025 有幸被抽中新居屋真的是像中了頭彩,不過沒被抽中也不要太難過因為沒有被抽中新居屋的公屋住戶可以考慮用綠表身份申請未補地價的二手居屋。 二手居屋的價格雖然不像新居屋那麼低,但還是會比一般私樓更容易負擔加上地區選擇性也蠻多的。 在香港可以有一個真正屬於自己的房地產都算是一件值得慶幸的好事。
綠表買居屋: 壓力測試所須月入 (假設加息兩釐)
不過蝶翠苑所有單位面積不足400平方呎,以「納米單位」為主。 有房委會成員批評今次項目只為增加單位數目,未能讓公屋居民改善住屋環境。 但是,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主席黃遠輝表示,為顧及公屋和綠置居兼容性,無意擴大細單位面積[18]。 及後,房委會於同年11月通過銷售安排,定於12月接受申請,翌年4月6日及6月29日起分別進行攪珠及揀樓程序。
答:房委會按照申請編號攪珠,藉此編排不同組別,白表人士會以「W」開頭,綠表人士則以「G」開頭,而分組號碼是所有申請書編號的最後兩個數字。 每年攪珠時,房委會都是按照此分組號碼來決定申請人所屬組別的優先次序的揀樓次序。 揀樓當日,綠、白表人士需攜帶本票和支票,以便揀到樓後簽署買賣協議時繳付定金。 綠表人士須攜同5.9萬元的銀行本票,抬頭人為「香港房屋委員會」,以繳付所需定金,若上述金額不足選購單位樓價的5%,定金餘額須即時以個人支票方式繳付。 申請者若逾期提交填妥的申報表及證明文件或經房委會詳細審查後確定未能符合申請資格,其申請將會被取消。 若提交的證明文件並非以中文或英文書寫,必須附上中文或英文譯本。
綠表買居屋: 必須勾選聲明方格(綠表)
他表示,「長住條款」並非新事物,卻首次在申請須知中出現,估計是為打擊購入後沒有入住並於禁售期後轉售的炒家,而以長者家庭資格購買單位的家庭,日後亦應與長者同住,否則亦有機會受到影響。 此外,申請人家庭組合、是否「家有長者」等,都會影響單位配額及揀樓次序。 一般來說白表單人申請者因單位配額較少、揀樓次序較後,買到居屋的機會也較低;以2022年居屋為例,白表單人申請者即使抽中頭籤,揀樓機會也不到一半。 房委會提醒,任何人士只能名列於同一計劃的一份申請表內(不論紙本或網上申請),否則會被視作重複申請。 如有重複申請,不論任何原因,所有申請一律作廢,已繳付的費用不會獲得退還,亦不能轉讓。 申請人可在這一部份同意將其「居屋2023」綠表申請,保留至「綠置居2023」,申請表上的資料會用作核實申請人在「綠置居2023」的申請資格和選樓優先次序。
綠表買居屋: STEP 4:簽訂臨約 + 申請補地價及按揭
今次嘅居屋申請除咗用以往嘅文本形式申請方法外,仲可以喺網上遞交申請,不過要注意嘅喺網上申請設有時間限制,必須於45分鐘內完成,其間不能夠中途儲存,所以請事先準備好個人資料填寫。 但如果綠表申請人成功抽中居屋嘅話,係需要交還住緊嘅嗰層公屋畀政府嘅。 除銀行會給予回贈之外,坊間的按揭中介亦會提供回贈給客人,一般為貸款額的0.1%-0.35%。 客人們可向中介索取「按揭轉介表」,然後交給銀行,便能取得中介的額外回贈。
綠表買居屋: 二手居屋業主可否申請轉按套現?
所有市民都可透過補地價的方式,買入該等居屋單位,無任何資格限制,亦無須事先申請。 計劃申請人須符合入息及資產限額,但要留意計劃設有下限,較居屋月入上限多1元,意味著綠表與白表皆不合資格申請。 綠置居全名為「出售綠表置居計劃」,只供綠表人士申請,設抽籤及揀樓次序。 綠置居計劃的價錢定位平過居屋,讓綠表申請者自置居所,騰出更多單位給公屋輪候人士。 經白居二計劃購入的居屋單位,過了轉讓期限後,可於公開市場或居二市場出售,但在公開市場出售,需要繳付補價。 白表人士可同時申請新居屋及白居二計劃,兩者皆有名額,需要抽籤決定次序,當中籤者選定其中一個計劃置業,另一計劃,不管中籤與否,也被視作棄權。
綠表買居屋: 新增「長住條款」打擊炒家 長者家庭需與長者同住
如畫面顯示「系統發生錯誤」或「系統現正繁忙,請稍後再試」的訊息,可能是有較多的申請者同時使用網上申請服務,申請者可於稍後再嘗試,或於非繁忙時段(晚上9時前或午夜12時後)再試。 須留意,居屋網上服務只支援以銀聯信用卡付款,但不支援銀聯銀行卡/儲蓄卡(Debit Card) 或中銀通卡(PrepaidCard)。 綠表買居屋 申請者必須於截止申請時間(8月14日晚上7時正)前完成申請及繳付申請費,截止時間以申請系統的時間為準。 今期居屋委員會將以62折推售6個新盤,包括觀塘安達臣道安楹苑、安樺苑、安麗苑;啟德啟悅苑、屯門兆翠苑、元朗朗天苑,合共9,154個單位。
綠表買居屋: 最新按揭回贈或優惠
由於房委會已為買家作出「按揭貸款擔保」,故買家並不需繳付「按揭保費」,卻可申請到高成數按揭。 審批上,銀行傾向較寬鬆,買家不需經過壓力測試,純粹證明能夠「供得起」便會批出貸款。 正因為上述因素,你大概可預視到,不同類型居屋會衍生出不同按揭安排。 從按揭成數、獲批按揭年期、審批程序、需否進行壓力測試,以至一旦入息未能通過審批的程序也不相同。 香港零售銀行有20間,雖然並非每間銀行均能一天內批覈按揭,惟部份銀行審批神速,若長者申請按揭,可約定家人陪同至銀行填寫申請表,若帶齊所需文件,例如身份證,購買證等,最快可一日批出臨時貸款信。
綠表買居屋: 購買未補價二手居屋資格:綠表 / 白居二 + 購買資格證明書
部份房協的資助房屋則可選擇傳統H按計劃,實質利率與私樓一樣。 現金回贈方面,銀行加上星之谷獎賞高達貸款額之2.8%,再次強調,據金管局指引,如按揭現金回贈超過1%,不論回贈源自銀行或中介,客人須向銀行申報,銀行亦會把現金回贈扣減貸款額。 年過65歲長者申請二手未補地價居屋按揭時,部份大銀行需要家人陪同到銀行見證。 銀行為確保長者神智清醒,會問數條問題,須由其親自作答,如清晰回答,按揭便可批無誤。
綠表買居屋: 香港房屋委員會及房屋署
若居屋的首次出售日期為2002年以前,銀行會視乎首次發售日期,考慮按揭年期或成數,而審核標準大多計算該單位於擔保期完結時,按揭餘額可否低過樓價7成。 於政府擔保期內,申請居屋按揭毋需壓力測試和提供入息文件。 政府為所有居屋擔保30年,擔保期內如業主斷供,政府會還錢給銀行。 若為二手居屋,假設首次出售日是5年前,政府餘下擔保期便為 30-5 綠表買居屋2025 = 25年。 而2023居屋雖然尚未正式公佈細節,據傳媒報道,新一期居屋涉6個屋苑,一半以上屬市區盤,合共提供逾9千個單位,詳細2023居屋申請攻略可以點這裡。 對居屋業主而言,以未補地價的形式賣居屋,多數是因為單位尚未屆滿轉讓年期限制,不可於公開市場出售,但又想提早「散貨離場」,賣走單位以套現資金,只好在「居屋第二市場」售予合資格人士。
綠表買居屋: 最新恆生按揭利率 一文睇清P按+H按
申請者可按照每一個提示補充或更正相關資料,以便繼續填寫及遞交申請表。 填妥申請資料後,網頁會將申請人填寫的資料一次過詳細列明。 申請人須確保填寫的資料屬實,在覈對及確認好之後,再點擊「繼續」進行付款程序。 綠表買居屋2025 當有關申請類別的居屋及房協資助出售單位的配額用盡後,房委會便會邀請下一個申請類別的申請者選樓(其他一人申請者類別除外)。
因受興建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收地、蓮塘/香園圍口岸工程及清拆影響而選擇領取「僅特惠現金津貼選項」的合資格住戶,在領取津貼日期起計的三年內,均不可申請。 因遷拆而選擇領取房委會/房協/市建局/地政總署發放的現金特惠津貼/特惠金/現金津貼,而不獲編配任何形式的公屋或中轉房屋的人士,在領取此等津貼日期起計的兩年內,均不可申請。 由於2020年7月中2019冠狀病毒病第三度爆發,政府暫停揀樓程序至8月31日,同年12月9日安排最後一批單身申請人揀樓。 綠表買居屋 綠表買居屋 首次出售綠置居計劃單位的售樓處,設於與居屋計劃相同的樂富房委會客務中心。 在2018年12月起,申請和銷售事宜改於觀塘開源道建生廣場1樓新開設的售樓處處理[11]。
綠表買居屋: 相關文章
取而代之的是,房委會在售樓處提供標準單位的室內間隔模型、建築模型及展板等,同時派發新推售(和重售單位)項目的售樓資料簡介;在正式開始選擇單位前最少七天,向準買家派發完整售樓說明書和價單[10]。 於 年,政府先後推出「重建置業計劃」[7]及「可租可買計劃」[7],銷售基本上獨立於居屋,並包含了「綠置居」若干概念,以提升全港市民置業率。 由於反應並不熱烈(尤其是冠熹苑無法錄得足額認購,以及彩明苑可租可買部份錄得零認購),兩個計劃最後以失敗告終,分別於2000及2002年結束。 而按整體中籤率計,即單位數目除以申請數目,復售居屋後白表中籤率介乎約0.7%至2.7%之間,雖然2020及2022年居屋白表中籤率均有2%以上,但要抽中也絕非易事! 相反,綠表中籤率則可高達30%(以居屋2016情況為例),難怪網上意見會形容「住公屋是人生贏家」。 若申請人在開始填寫表格後30分鐘內仍未完成及遞交,系統會跳出提示,表示申請時限將於約15分鐘後結束。
從名字可得知,白居二是為白表人士而設,全名為「白表居屋第二市場計劃」,目的是把居屋第二市場 (居二市場) 擴展至白表買家,讓他們可免補地價購入二手居屋。 想買資助房屋,首先要確認屬於哪個身份(綠表/白表/ 其他),再按不同計劃要求申請,一般對白表人士的申請要求較嚴謹。 為回應中低收入家庭的置業訴求,房委會於2013年及2015年推出臨時計劃,把居屋第二市場擴展至白表買家。 房委會於2017年11月通過恆常化「臨時計劃」為「白表居屋第二市場計劃」(白居二),由2018年起實施。 綠置居申請者主要為公屋住戶,或持有有效《綠表資格證明書》人士,只要符合綠表申請資格人士,皆可參與綠置居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