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臺預料,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會在上午 5 時前維持。 熱帶低氣壓 尼格 在香港時間 2022 年 11 月 03 日 06 時的最新資料,中心附近最高持續風速每小時 55 公里,尼格 3 日會橫過廣東西部,並逐漸減弱。 由1884年開始,香港天文臺已經懸掛鼓形、倒三角形、圓形及三角形信號警告居民烈風將會吹襲香港,呢個就係而家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嘅前身。
- 而且,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昨日已宣佈,由於大浪及天氣惡劣關係,港島南區的赤柱正灘泳灘及石澳泳灘;以及西貢區的銀線灣泳灘及清水灣第二灣泳灘已懸掛紅旗,顯示在該處游泳會有危險,呼籲市民請勿在該處游泳。
- 天文臺在多次應對強烈熱帶風暴正面襲港之處理手法均引起有關九號信號的討論。
- 簡單來說,我們南面有低氣壓(浪卡),周圍的空氣會自然流入低氣壓形成風,但今次我們北面同時有高氣壓(東北季候風),令氣壓差更大,因此流入低氣壓的氣流更加強,形成比沒有季候風時更大風的情況(圖一),這便是「共同效應」。
- 由於山竹環流廣闊,風力驚人,移動迅速,對廣東沿岸地區構成極大的威脅。
- 相信是附近的溪渠未能及時將水排走,導致大量山水夾雜山泥傾瀉入屋。
隨著尼格逐漸靠近南海北部,本港風勢會在今晚進一步增強,天文臺會在下午4時至5時改發三號強風信號。 而海面有大浪及湧浪,市民應遠離岸邊及停止所有水上活動。 受尼格及東北季候風的共同影響,本港離岸吹強風,高地間中吹烈風。
八號風球距離: 澳門今午至晚間發出3號風球機會偏高
ViuTV男神陳安立以47分58秒完成賽事,在20,341名參賽者中排第430位,成眾藝人之冠,保錡則以55分12秒成為第2名,第3名是56分29秒的C AllStar成員釗峯。 至於其他排名順序如下,分別是陳健安、蔡宛珊、Gareth. T、張蔓姿、周潤發、林奕匡、曾淑雅、Dear Jane成員Jackal、餘德丞、蘇麗珊與周嘉儀。
上午 5 時,強烈熱帶風暴尼格集結在香港之東南約 260 公里,即在北緯 20.4 度,東經 115.6 度附近,預料向西北或西北偏北移動,時速約 10 公里,靠近珠江口以西一帶。 另外,根據天文臺 11 時資料,尼格中心附近最高持續風速為每小時 90 公里,比今早的每小時 105 公里有所回落,接近強烈熱帶風暴下限(88km/h)。 下午 2 時,強烈熱帶風暴尼格集結在香港之東南偏南約 170 公里,即在北緯 21.0 度,東經 115.0 度附近,預料向西北移動,時速約 10 公里,靠近珠江口以西一帶。 按照最新預測,預料尼格會逐漸減弱,但會在今晚非常接近珠江口一帶,於本港以南約150公里範圍內掠過。
八號風球距離: 發出3號和8號信號的參考指標
另外,所有電臺亦會在每小時15分、30分、45分及58分廣播天文臺最新熱帶氣旋警報,而相關風暴消息則會在正點及半點新聞內報道,若天文臺更改熱帶氣旋警告,則由當時的節目主持或節目助理佈告有關消息。 從1987年開始,香港天文臺於八號信號生效前2小時內發出預警信息,即現今在天文臺網頁的「熱帶氣旋之特別報告」。 由於公眾經常誤會五號至八號烈風信號之間的風力強弱有別,因此於1973年1月1日開始,五號至八號風球分別由八號西北、八號西南、八號東北及八號東南四個信號代替。
上午 4 時,熱帶風暴尼格集結在香港天文臺之西南偏西約 50 公里,即在北緯 22.1 度,東經 113.7 度附近,預料向西北移動,時速約 10 公里,掠過香港南部水域,移向珠江口一帶。 本週中期的天文潮水位會較高,水位有機會因風暴潮而升得更高。 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英文:Gale Or Storm Signal No. 8),亦有人叫八號波或者八號風球,是中國香港的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高一級的信號是九號烈風或暴風增強信號,低一級是三號強風信號。 而為了要維持這個力場的運作,需要耗用大量電力,所以為何屬長實集團旗下的香港電燈雖然只需要服務香港港島區及南丫島的供電,但電費卻比要為餘下地區供電的中華電力昂貴。
八號風球距離: 獅子山仍未最近本港
資料已經詳細列明各個氣象站和風速表的高度,風速資料每 10 分鐘更新一次。 由此可見,「八中四」準則並非天文臺發出三號和八號信號的「硬指標」。 更常出現的實際情況是,本港境內最靠近南海的「八站」,即長洲風站只要錄得持續烈風,已經足以成為天文臺考慮發出八號信號的其中一個因素。 1955年,亦是唯一一年沒有發出一號戒備信號,全年3個熱帶氣旋均直接發出相當於現今三號信號的本地強風信號。
八號風球距離: 熱帶風暴「馬鞍」逐漸增強 料週四闖本港400公里範圍
隨著獅子山發展為熱帶氣旋並靠近香港,天文臺10月8日凌晨取消強烈季候風信號並直接發出三號強風信號。 是自2020年熱帶風暴森拉克後再次跳過一號信號,直接發出三號信號,並以三號信號取代強烈季候風信號,亦是自1959年以來首次連續兩年有熱帶氣旋引致天文臺直接發出三號強風信號,更是自1993年颱風黛蒂以來直接發出三號信號後,再需改發八號信號。 業務運作上,天文臺會優先考慮長洲、赤鱲角、西貢及啟德的風力。 根據天文臺對熱帶氣旋在不同位置時香港錄得之風力統計(詳見《如何預測掛風球的時間》一文)並加以觀察,當強烈熱帶風暴或以上強度的熱帶氣旋進入香港西南方 八號風球距離 八號風球距離 公里時,天文臺就會考慮發出3號風球。
八號風球距離: 懸掛間最長的八號風球 – 獅子山
過去一小時,昂坪、長洲及大老山分別錄得的最高持續風速為每小時89、69及64公里,最高陣風分別為每小時116、85及86公里。 過去一小時,長洲、塔門及大美督分別錄得的最高持續風速為每小時72、66及64公里,最高陣風分別為每小時92、81及80公里。 過去一小時,昂坪、橫瀾島及塔門分別錄得最高持續風速為每小時89、77及67公里,最高陣風分別為每小時115、 89及84公里。 在過去一小時,昂坪、橫瀾島及大老山分別錄得的最高持續風速為每小時83、77及66公里,最高陣風分別為每小時115、86及86公里。 在過去一小時,昂坪、橫瀾島及長洲泳灘分別錄得的最高持續風速為每小時90、71及62公里,最高陣風分別為每小時115、80及76公里。 值得注意的是,天文臺預測今日的東風5級,離岸6級,稍後高地達7級。
八號風球距離: 發出最多不同信號的年份
使它維持在35節(65 公里/小時)的強度,10月10日下午2時,日本氣象廳、香港天文臺及將其降格為熱帶低氣壓。 下午5時「獅子山」登陸越南海防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發出最後警告。 八號風球距離2025 天文臺昨晚指按照當時預測路徑,獅子山會在今日日間最接近香港,在本港西南約500公里掠過。 在獅子山與東北季候風共同影響下,華南沿岸吹強風,離岸及高地間中吹烈風,三號強風信號會在今早維持。 不過到凌晨約4時,澳門氣象局預告6時改發8號風球後不久,天文臺也在4時40分突發出預警,宣佈會在上午6時40分或以前發出八號熱帶氣旋警告信號,本港風勢將會增強。
八號風球距離: 風暴尼格|天文臺掛八號風球 網民疑問背後準則 一文了解風站「八中四」原則
天文臺解釋說,因為獅子山移動比預測慢,加上有新雨帶形成,所以因應情況推遲改發3號風球。 3號風球生效時,市民應該停止水上活動、前往高地或離島,因為這些地區可能已受烈風吹襲,海面有大浪,人亦無法站穩。 而渡輪及纜車服務可能隨時中止,無需等待天文臺發出8號風球。 未來香港天氣預測,東北季候風會於本星期持續影響華南,未來兩三日沿岸地區風勢頗大,海有湧浪。
八號風球距離: 風力不似8號波
獅子山引致的風暴潮和大雨可能令低窪地區水浸,市民應做好防風防水浸措施。 八號風球浪卡掛足全日,市民昨日享有一日颱風假,而巴士暫停日間服務,新渡輪離島航線、橫水渡及港內線昨日亦暫停服務,僅港鐵維持有限度服務。 昨早約九時,西鐵屯門站未如平日般擠滿打工仔,但仍有約百名市民行色匆匆,部分因不熟悉道路,駐足在站內指示牌旁邊。 圖七 (左)山竹在2018年9月16日下午2時正的天氣圖。 (右)溫黛在1962年9月1日下午3時正(夏令時間)的天氣圖(同一比例)。
八號風球距離: 一號信號新增定義
按目前預測路徑,「圓規」週三(13日)將以強烈熱帶風暴的強度,在本港400公里範圍掠過,部份離岸及高地風速達烈風程度(8級),即達8號風球的風力。 至於澳門方面,澳門氣象局於昨晚7時發出一號風球,預料在今日清晨維持,而今日的日間發出3號風球的機會亦偏高,而8號風球的可能性則屬中等。 受該熱帶低氣壓的環流及雨帶影響,氣象局預測澳門今日的天氣轉趨不穩定,明日風勢將有所增強,驟雨漸趨頻密及有雷暴。 並非每個熱帶氣旋進入本港800公里後天文臺都會發出1號風球。 2006年天文臺將1號風球的定義修訂為「香港境內海域可能吹強風」,這個轉變表示假如熱帶氣旋強度及移動方向不足以令香港境內海域可能吹強風,天文臺將不會發出1號風球。
八號風球距離: 路徑最曲折颱風 韋恩
天文臺表示,尼格已進入南海北部,並在過去數小時穩定地向偏北方向移動。 註3:熱帶氣旋為香港帶來的總雨量定義為風暴在香港600公里範圍內天文臺總部的雨量,加上其消散或離開香港600公里範圍之後72小時期間的雨量。 2018年9月16日強颱風山竹蹂躪本港,當日狂風怒號,巨浪排空的情景相信大家仍歷歷在目,很多朋友也第一次感受到猛風令大廈搖晃,門窗在震動,慶幸可以身處安全的地方。
隨後天文臺再於下午1時45分表示,會視乎香港風力情況在黃昏前後考慮改發三號強風信號,兩小時後再延後至晚上才考慮改發。 獅子山於下午2時最接近香港,在香港之西南偏西約490公里掠過。 八號風球距離2025 八號風球距離2025 受獅子山強烈外圍雨帶及東北季候風共同影響,香港離岸及高地日間不斷受烈風甚至暴風吹襲,昂坪更一度錄得達颶風程度的最高持續風速。 八號風球距離2025 獅子山當時位處香港西南面500公里左右,強度僅為熱帶風暴,卻能為香港帶來如此高的風力,情況絕無僅有。
八號風球距離: 馬鞍逼近丨港澳天文臺均料離岸風力可達8級烈風 風球信號或「坐3望8」
下午1時,天文臺更發出黃色暴雨警告信號,直至晚上9時5分取消。 天文臺的熱帶氣旋警告系統源於1884年,採用數字及不同形狀的標誌(包括圓柱形、球形和圓錐形)向漁民及航海人士發出風力警告。 全盛時期警告共有10個並分別以1-10號風球表示,經過多次修訂,1956年只剩下1、3、5-8、9及10號,其中5-8號表示由不同方向吹襲之烈風。 八號風球距離2025 為避免市民誤解5-8號風球風力有差異,天文臺於1973年將5-8號風球統一為8號風球,並以四個方向表示,即今日之8號西北、8號西南、8號東北及8號東南風球。 自2006年起,發出一號戒備信號加入「離岸海域可能有強風」的考慮。 自此天文臺在熱帶氣旋在香港遠處掠過或長遠並非繼續接近香港,但離岸吹強風的情況下考慮發出一號信號,以及在取消三號強風信號時,如離岸仍受強風影響,則改發一號信號而非直接取消所有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八號風球距離: 懸掛風球數字系統及晚間燈號
而在本港以南的黃茅洲,其10分鐘平均風速更在午夜前已高達每小時82公里。 在今日早上發出八號風球之後,香港南部的橫瀾島及長洲泳灘的十分鐘平均風速曾分別達每小時75和64公里,達烈風程度。 假如熱帶氣旋趨向香港以西,香港會吹東北風;假如熱帶氣旋趨向香港以東,香港會吹西北風。
八號風球距離: 天文臺
特例:1986年蓓姬在香港東面靠近,並在香港東北面掠過,令香港吹西北風,但受地勢阻擋並不當風;然而轉吹西南風後風力增強,因此直接發出八號西南信號。 2007年帕布的“回馬槍”,在香港西南面再度靠近並再度增強為熱帶風暴,此時吹南至東南強風,但由於預料帕布即將掠過香港,會轉吹西南風且風力增強,於是發出八號西南信號。 杜鵑、鸚鵡、莫拉菲均帶來九號信號,約克更帶來十號信號,以上四者亦全部正面吹襲香港,當中約克及鸚鵡更掠過香港境內。 若遇上移速較快之熱帶氣旋,出現“半圓效應”的情況下,香港處於熱帶氣旋左邊之“可航半圓”,風向與風暴前進方向相反,導致風力抵銷,會令風速較低。 因此部分市民質疑,逢熱帶風暴橫過香港或非常接近香港,天文臺也發出八號信號,此手法是否恰當。 然而在2015年臺風蓮花的案例中,由於預測蓮花以颱風強度正面襲港甚或橫過境內,構成嚴重威脅,而蓮花之急劇減弱實屬難料,結果在香港地下天文臺的Facebook專頁上,不少網民均支持天文臺發出八號信號之決定。
若以風暴生命週期中的最高強度作比較,山竹在2018年9月14日登陸呂宋前的中心附近最高持續風速(十分鐘平均)為每小時250公里,是一眾「十號風球」颱風之最,比1979年的荷貝更強(表一)。 其後山竹橫過呂宋北部,受地形影響,中心風力減弱,進入南海後僅僅維持超強颱風強度,而在接近香港時更減弱為強颱風。 若山竹的路徑稍為北移經呂宋海峽進入南海,相信它在接近香港時的中心風力很有可能會比當日更強。 一個熱帶氣旋會帶來多方面的影響,例如大風、風暴潮、大雨、下沉氣流引致的酷熱天氣。 由於香港的熱帶氣旋警告系統旨在警告市民熱帶氣旋帶來的風力威脅,因此一號信號中所指的「影響」只限於熱帶氣旋所帶來的風力。 對於熱帶氣旋帶來風力及風暴潮以外的影響,天文臺會在有需要時發出其他相應警告,提醒市民熱帶氣旋所帶來的其他方面影響,例如酷熱天氣警告、暴雨警告信號等。
八號風球距離: 天文臺颱風消息|週四離岸及高地風勢達8級
黑橋街有咖啡室因大量積水湧入店內,消防員一度接報到場處理,而地堡街一大段行車道封閉,有駛經氹仔體育路附近的貨車駛入水浸位置發生故障死火,須消防員協助處理。 八號風球距離 而路環市區十月初五馬路、民國馬路及登峯路等因大量雨水湧至,即成河流。 黑沙村因閒置地內大量雨水夾雜泥沙等湧出周邊路面,令一夜成澤國。
八號風球距離: 獅子山風球|天文臺發8號風球 刷新近60年「最遠8號風球」紀錄
山竹的猛風和破紀錄的風暴潮對本港造成廣泛破壞,根據所掌握的資料,至少有458人受傷,另有不少於60,000宗的塌樹報告,數目歷來最高,多處有高空墜物及建築物受損,至少有500宗玻璃窗或玻璃幕牆損毀報告。 全港有超過40,000戶電力供應中斷,包括多個新界西及新界北的鄉郊地區、西貢、將軍澳及杏花邨的個別樓宇、長洲、吉澳、東平洲等(圖一)。 當中約13,500戶停電超過24小時,而一些較偏遠地區及個別樓宇的電力供應在四日後仍未能完全恢復。 八號風球距離2025 在巨浪下數以百計不同大小的船隻擱淺、沉沒或受嚴重破壞。 本港海陸空交通在山竹來襲當天癱瘓,而翌日部分地區的主要道路仍因塌樹或水浸需封閉,公共交通服務未能完全恢復正常。 在近三十年來吹襲本港的風暴之中,山竹的破壞力可算是數一數二。
八號風球距離: 一號信號之最
晚上 11 時,強烈熱帶風暴馬鞍集結在香港以南約 210 公里,即在北緯 20.4 度,東經 114.3 度附近,預料向西北偏西移動,時速約 28 公里,大致移向廣東西部沿岸。 珠海市氣象局在10月10日05時30分將全市暴雨預警信號升級為橙色,並再於早上7時45分將全市暴雨預警信號升級為紅色,學校停課。 早上8時許,受到強降雨影響,珠海市包括情侶路城市陽臺、海濱泳場、吉大路、明珠路人民路下穿隧道、金雞路、白蓮路、板樟山隧道迎賓北路等路段水浸嚴重無法通行,交警部門對情侶路採取了臨時封閉交通管制。 早上10時多,珠海公交巴士發出緊急通知,全市公交線路暫停營運,暫時未知何時恢復。
八號風球距離: 發出嘅記錄
每當是一個颱風有機會數小時內正面吹襲香港時,天文臺的預報中心便開始忙碌,天氣預報員、新聞發佈員與臺長各自分工,不斷用科學方法分析、對外發佈和討論颱風形勢。 根據規定,發出任何熱帶氣旋警告信號均須獲天文臺臺長批准。 因此臺長負責審視颱風移動路徑及速度、本地風力、氣壓等變化、衛星數據、雷達數據、風暴潮的預計幅度、大範圍大氣條件對颱風的影響等等的因素,與及透過分析雷達同事的匯報,從而決定發出與否。 (2+1) 熱帶低氣壓劍魚在離開香港時,由於預料其會移至越南中部沿岸後再以「回馬槍」再影響香港,加上離岸仍間中吹強風,故此劍魚在離開距離香港800公里警戒範圍後,天文臺仍維持一號信號,期間劍魚曾一度遠離香港約1000公里。 最後劍魚在越南中部登陸後,在海南島西南海域減弱為低壓區,天文臺取消所有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暴風雨昨午猛襲本港 天文臺三易風球交通大受影響 澳門輪停止開行船艇多艘沉沒. 而僱主理應體諒僱員遇到的實際情況,並要彈性處理,不能無預警地拒絕發放薪金、勤工獎、或津貼。 對於《僱傭條例》下保障僱員享有的年假、法定假日、或休息日,都不能用作補償的工作時間而予以扣減。 一旦惡劣天氣以致公共交通服務受阻等,令僱員無法下班離開,僱主應在工作地點安排合適及安全的地方予僱員休息。
八號風球距離: 熱帶氣旋警告使用紀錄
海面有大浪和湧浪,市民應遠離岸邊並停止所有水上活動。 今年適逢是數字颱風信號在香港推出100週年,天文臺製作「氣象冷知識」颱風專輯系列短片,增進市民對颱風威脅的瞭解,以提高防災意識。 【0245】八號東南烈風或暴風信號在上午2時40分發出,取代八號東北烈風或暴風信號。 昂坪最高持續風速達暴風(10-11級風),由昨晚午夜前的每小時88公里,跳上100公里,最高達108公里,今日凌晨4時為103公里。
年內第5個需發出八號或以上信號的熱帶氣旋,平1964年、1999年紀錄,成為二戰後發出最多八號信號的年份之一。 颱風蓮花成為超過40年以來最弱的八號信號,同時亦是2007年改變發出三號及八號信號的參考範圍後,首次連三號信號也不達標的八號信號,及首次沒有參考自動氣象站錄得烈風的八號信號。 但9月沒有熱帶氣旋襲港,為2004年以來首次;亦是有紀錄以來,首次在拉尼娜現象影響下,9月沒有熱帶氣旋襲港。 維持1小時35分鐘(6月29日晚上11時05分至30日凌晨12時40分),打破2008年颱風風神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