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要先搞清楚一些基本概念,香港的居屋也分兩種,分為房委會居屋及房協居屋,兩者的按揭做法也有不同。 白居二人士,可於居屋二手市場中,免補地價購買二手居屋,但這身份有效期只有12個月,屆滿後不會獲續期。 提到運費方面,袁婷表示價格對香港用戶並非主要關注點,反之公司服務的品質和帶給客戶的體驗和時效才更爲主要。 包括在街頭在自營驛站、VAN車和噸車及所有一線菜鳥員工的工服以更清晰的菜鳥品牌表達示人,以提供更好的客戶體驗和公司形象。 【Step 3】讀者按自己情況輸入以上資料後,Excel表會自動計算每年供款額、利息、還本、每年租值、預期通脤率、每年的內部回報率。
- 有意「上車」嘅你,瞭解完按揭計算、成數及壓力測試之後,是時候比較按揭計劃了。
- 要解決有關問題,可以找年紀大約在50歲以下的子女作為擔保人,這樣有機會取得30年還款期。
- 一般而言,轉按最高可敍做6成按揭,如經按揭保險則最高可上8成。
- 同樣1000萬物業為例,按揭成數為下跌至4成,減去100萬元的貸款,可套現300萬元。
A先生最近升職了,人工從$28,000增加至$38,000,所以B小姐又再次提出結婚一事。 不過A先生參考金管局資料,以為上車首期最少要4成,那即是$400萬樓即是支付$160萬首期,加上印花稅、律師費等雜費總支出要超過$170萬,無額外十年或五年纔可儲足首期,到時都人老珠黃了。 雖然父母都想幫助子女上車,但是在臨近退休或已退休下加按物業,都會令自己每月支出大增。 另外,除了本身的物業資產外,父母的現金亦可視為資產,可用於套現。 例如1000萬物業以外,還有200萬元現,即共1200萬元。
首期成數: 物業,非所有人合資格敍做9按
而為免在分手時出現爭執,其實建議在買樓前,即使由一人名義上持有,亦應定下協議,說明雙方在物業上的權益,以及將物業出售後的利潤分配。 否則沒有名的一方要提出證據,表明上有名的人只是以信託形式持有,為另一半託管物業。 首期成數2025 情侶買樓時,可選擇用一人名買樓或是二人聯名買樓,使用一人名買樓是為了保持其中一方的首置名額。 假若雙方都有夾份首期,並一同供樓,或是由一方出首期,並共同供樓,即使物業並非由二人聯名擁有,只要其中一方提出證據,有份支付首期以及供樓,都有機會取回部份物業的權益。
- 同樣因為有政府做擔保,居屋按揭可免壓力測試,審批寬鬆得多,申請人借不足成數的機會較細,付首期自然不是大問題。
- 按揭申請人/家庭的「供款與入息比率」(Debt Servicing Ratio, DSR)亦具有限制,基本DSR上限為50%;於壓力測試下,假設實際按揭利率上升3個百分點,DSR最高只能為60%。
- 而為免在分手時出現爭執,其實建議在買樓前,即使由一人名義上持有,亦應定下協議,說明雙方在物業上的權益,以及將物業出售後的利潤分配。
- 由此可見,以目前Jason與Catherine的收入及儲蓄,是能夠透過近親轉讓套現,再買多層500萬物業收租。
- 而白表人士可以是通過資產審查的私營房屋住戶及公屋住戶的家人。
- 若為自僱人士,或者壓力測試需要計算佣金或花紅,申請人最多隻可做8成按揭。
非永久居民也可以申請,不過批覈比較嚴格,須出示自己或直系親屬的香港住址證明,以及與直系親屬的關係證明。 不過,並不是每個父母都是億萬富豪,可以full 首期成數 pay 買樓,不少都是中產家庭,可能會將自住物業加按或利用積蓄買樓,由子女申請按揭,這會因為子女的收入限制了可負擔的樓價。 上面提到,如果子女入息不夠供樓,銀行便有機會要求「擔保人」轉為「共同借款人」。
首期成數: 申請人已有物業或擔保人有按揭在身下的DSR要求
在現時的政策之下,首次置業人士不需要通過壓力測試,已經可以購入物業自住,另外也可以申請按揭保險。 對於已供滿樓的父母,即擁有現契物業,除了以入息去申請按揭外,亦多了個選擇以資産水平爲基礎申請按揭,不論物業價值,一般可承造最高四成按揭。 例如,1,000萬的物業,以資産水平申請按揭,最多貸款400萬元予子女。 現契物業加按套現的條件相對簡單,不過銀行或需要借款人提供銀行戶口結餘紀錄等。 除了收緊按揭成數外,銀行對非自住物業的申請人供款與入息比率,以及壓力測試要求,亦會由分別50/60,減少至40/50。
根據地產代理監管局規定,地產代理在交易中作出欺詐或失實陳述,會遭受紀律處分,包括罰款,最嚴重可被撤銷牌照。 因此,若買家向代理詢問單位是否為凶宅時,代理有責任和義務告知實情。 一般如果單位業主過世,註冊記錄會有「死亡證」,通常可以看到死者的死亡地點及原因,買家可從中看出端倪,往往跳樓者的死亡地點為大廈平臺,死亡原因多為「內臟移位、頭蓋骨爆裂」。
首期成數: More in 上車:
若果情侶其中一方本身已經擁有或擔保另一項物業,按揭成數、供款與入息比率及壓力測試需要同時削減一成。 而且按保公司亦會質疑,在已有物業按揭下,新買物業是否用來自住,因此很大機會不批准按保。 今時今日在香港買樓起步都要一千幾百萬,一般市民是難以一下子繳付整個樓價。 首期成數 首期成數2025 可是由於銀行一般都不會借足樓價的100%給業主買樓,銀行借不足的差額正正就是業主需要準備作為買樓的開支,俗稱「首期」。 視乎物業種類、業主的收入、樓價等銀行可以借最多樓價的95%。 意思只要符合銀行準則,業主只需要準備樓價的5%作為首期就可以成為業主。
首期成數: 首期成數: 首期成數 【首期買/供樓計算】按揭成數上限及壓力測試
第一,若選擇購入村屋來置業,要考慮到一般村屋的估價不是大多數銀行按揭能提供,並同時提供按揭貸款成數約四至五成,因此必須準備能估值村屋的首期成數約為五成。 所以,倘可找到目標500萬元的村屋來置業,就要有約250萬元作首期。 有見及此,若往後打算和父母同住的話,可考慮在二手市場上用綠表購入居屋,或買較大及優質的公屋單位,一來可有限度及免補地價的情況下承擔按揭供款和改善生活環境。
首期成數: 樓市資訊 香港置業
如果申報是自住單位,但又將單位租出,如果不涉及按保,當銀行發現時,會要求補回按揭差額至當時估價的5成。 有時,當物業有所升值,估價的5成,可能已高於申請人未償還貸款,便不需要補回差額。 自住物業最高可借6成按揭,而且申請人若是首置人士,最高可經按保申請到9成按揭。 不過,對於非自住物業,即使買家是首置人士,並不能申請按保,而最高按揭成數,無論樓價多少,一律是5成。 至於收入來源是香港以外的人士,最高按揭成數會再降一成至四成。 當瞭解到自身持有的流動資金,大約可支付多少的買樓成本後。
首期成數: 物業類型與按揭成數
在現時按揭息口2.25釐(H按更低)、供款25年計,樓價每1萬元需要供款43.61元(H4欄位),即每月供款15700元(C7欄位)。 林Sir相信租住同類兩房單位,租金也差不多,假設同為15700元(C8欄位)。 置業時除了考慮按揭計劃及成數,亦可事先規劃對沖「按揭斷供風險」的方法,而「人壽保險」就是其中一種按揭對沖工具。
首期成數: 【一層變兩層】第二個物業按揭 入息要求如何過關?
在樓價高企的香港,按揭成數也是相對較高,減少置業的首期。 根據金管局的規例,1000萬以下的私人住宅最高可以承造6成或500萬按揭,較低者,而1000萬或以上的私人住宅最高可以承造5成按揭。 首期成數2025 如果首次置業人士想申請高成數按揭,即是按揭保險的話1000萬以下物業最高可以承造9成按揭,1,000萬以上至1,125萬元以下(上限900萬),1,125萬元以上-1,920萬元(上限960萬)。
首期成數: 政府向銀行提供多少年的居屋擔保期?
解決方法二:而如果堅持要用兒子的年齡來計算還款年限,則需要將父親從「擔保人」變成「借款人」,且父親必須與兒子同住纔可以。 除了新的港鐵線路及高鐵之外,新的道路計劃同樣對相關地區的樓價有很大影響。 除了交通之外,社區改善亦都值得留意,例如港島鰂魚湧一帶的工廠大廈逐步改建為商廈,明顯帶動太古城,康怡,以及鰂魚湧等地的樓價。 首期成數 不過,買家亦要知道,由計劃到最後通車有要花很長時間,不少線路都未有正式動工日期。 最近的例子是沙中線,因不同的工程延誤,通車日期一改再改,到現在仍未知道何時通車,對於用家客而言,另可等到正式通車才買入或是租住。
首期成數: 按揭成數 – 住宅
由於「綠置居」同樣有政府作為擔保,因此在申請按揭時可以免除壓力測試,也不用受到入息和及資產審查的限制。 而「綠置居」的按揭最高可以做到100%,即買家只需要付相關行政費用作為首期即可以成功上車。 首期成數 根據金管局指引,一般而言置業人士在申請按揭貸款時,必須接受壓力測試。
首期成數: 業主賠大訂6大好處
如果物業仍有按揭供款的父母,想加按物業,要視乎本身物業的估價,父母收入情況,以及未償還貸款金額,去決定最終能套現的金額。 要留意是,加按物業是需要通過壓測的,同時父母年紀較大,未必能做到30年按揭,可能只有20年或25年,意味壓測的要求會提高。 如果想計算更準確的回報,可扣除買樓時支付的印花稅、經紀傭金、裝修費用,以及每月需要支付的管理費及差餉等雜費開支,計算淨租金回報。
【Step 2】在Excel內各欄位以下,輸入物業購入價、首期成數、每年加租金額等資料。 「買樓計數機」預設內容參照了上文「煥然壹居」的例子,即樓價600萬元、首期成數為40%,讀者可自行更改以下欄位的數值。 坊間對細價樓需要的首期成數和稅務貸款普遍存在兩個謬誤,兩個謬誤加起來就會以為要上車一定要幾百萬首期纔可以做到。 如果是父母資助置業,那麼置業過程中,他們的參與度也會較高,而兩代人難免有自己的想法,例如買邊區、揀邊個戶型等都有可能產生矛盾,可能導致家庭和睦受損。 目前九龍站上蓋擁5個住宅物業,包括天璽、凱旋門、君臨天下、擎天半島及漾日居,毗鄰九龍站的柯士甸站亦有The Austin及Grand Austin,共7個住宅項目。 隨着高鐵香港段的落成,由九龍站可經商場圓方步行至西九龍站,過程大約10分鐘,對於住戶往返內地亦十分方便。
由於金管局以及按證公司推出多輪的限制物業按揭措施,當現有業主想買入第二層或以上物業時,對買家的首期以及收入要求都會增加,若有所忽略可能會無法申請按揭。 大部份買家若打算買入物業時,都需要以按揭貸款支付樓價大部份的樓價。 例如現時一個800萬的物業,可承造6成按揭,若經按保可承造最多9成按揭。 因此,從投資角度考慮,Jack與女友如使用單名置業,由另一人作擔保,既可較容易通過壓測,亦可在購買第二套單位時,避開繳付雙倍印花稅及降低供款入息比率上限。 若是聯名買樓,則要透過內部交易去轉讓業權,手續較為複雜,亦會產生昂貴的交易稅項和雜費。 加上稅務局對近親轉讓的物業交易尤為嚴格,一旦發現低於市價的個案,可能會提出重新評估稅率,所以相關買賣要以市價出售。
首期成數: 按揭保費
各類型物業,如首置或非首置自住物業、出租或工商物業車位,可申請的按揭成數均有所不同,而且不同入息種類(如非固定收入、非本地收入)於計算壓測時,亦面臨不同限制,本文將逐一詳細解釋。 單純看以上首期的比較,可見具綠表資格的市民,有較多低首期上車的選擇。 也許公屋環境出身,憑一己之力儲到一筆資金,上車後樓換樓的年輕人,纔是最大的人生贏家。 由此可見,想以 1 成首期買樓上車,要付出代價,故有上車族寧願多儲幾年錢,不選用按保,只申請最高 6 成的銀行按揭,既為爭取即供折扣,亦是避免日後出現供款壓力超負荷的情況。 現行按揭保險計劃下,首置人士買 $1,000 萬或以下的現樓,最高可造 9 成按揭;樓價 $1,200 萬以上,則最高可造 8 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