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災與地震多年來一直是都市建築物(包含鋼筋混凝土建築及鋼構建築)損壞與破壞的主要原因,近年來,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已針對鋼筋混凝土造建築與鋼構造建築之構件與構架有系統地進行火害中的實驗與研究,並已獲致豐碩之成果,但是,國內外研究尚缺少探討受到火災高溫影響後的建築物,其火害後的結構耐震性能評估。 建築物在火災後,其材料性質受到高溫影響,造成建築物之構件(如柱、梁)之強度降低,因而使得建築物之耐震能力下降,國內外產學界對於建築物火害後之耐震能力折減,尚未建立有系統的方法來解決此一重要課題。 因此,為了正確評估火害後建築物之耐震能力,以為日後火害後建築物之耐震補強提供正確資訊,故應先進行火害後建築物之結構耐震性能評估的研究,以提供建築物耐火與耐震設計實務之參考。 本研究將針對鋼筋混凝土造及鋼構造建築物,以三年時間進行火害後建築物之結構耐震性能評估研究,以實際瞭解火害後建築物之耐震能力,其研究內容包括:火害後建築構件之反覆載重實驗、火害後單層單跨構架之振動臺實驗、以及電腦數值模擬分析,透過本研究發展火災後建築物之振動臺實驗技術方法與流程,並建立有系統的火害後建築物之結構耐震性能評估方法。 本研究擬於內政部建築研究所防火實驗中心戶外實驗場進行鋼筋混凝土造及鋼構造構件試體與整體構架試體之製造與火災實驗,並結合國家地震中心南部實驗室進行火害後建築物構件之反覆載重實驗和火害後單層單跨構架之振動臺實驗,研究火災及地震之多重性災害對建築物之影響。
- 傾斜儀(Tiltmeter):於梁柱交會區設置一垂直向與水平向,是 用以量測在反覆載重下交會區剪力變形與柱轉角。
- 卓奕杉 “RC 梁鋼筋腐蝕之剪力行為評估與縱向鋼筋腐蝕之耐 震行為” 碩士論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系.
- 本年度為盤內反應譜設計機制建立之先期性研究,透過核三廠電氣盤 體之實體振動臺試驗,包括自然頻率搜尋與符合IEEE-693 反應譜之人造地 震歷時測試,初步瞭解核能級電氣盤體動力反應及其結構特性,以及盤內 設備物固定方法等安裝特性。
- 受火害鋼筋混凝土柱試體之反覆載重實驗結果顯示,根據標準升溫曲線進行加熱3小時,30 cm正方形斷面之表面、保護層、中心點最高溫度約為800、560、420度。
- Berkeley亦擁有一振動臺,但近年來以發展混合實驗技術著名,Lehigh亦開發即時混合實驗技術,並完成大型鋼構架實驗。
此時按下光標移動鍵 反覆載重試驗 反覆載重試驗2025 ,可以將光標移動到所需位置,使用數值增加鍵 可以得到所需的數值。 反覆載重試驗2025 柱筋每步之箍繫筋皆與主筋綁紮,避免RC澆置時繫筋脫落及落實結構行為; 且箍筋間距#4@10cm一致。 將「蓋好房子」視為一種承諾,得到客戶的認同與口碑,這就是沅林成功的經營哲學。
反覆載重試驗: 混凝土澆置
財團法人中興工程顧問社(簡稱:中興社)創立初期主要辦理土木工程技術顧問服務,參與並推動臺灣建設發展數十餘年。 九○年代中期中興社獨立顧問服務,調整營業方針專注於高端工程技術研發及推廣。 本試驗係於鑽孔內約數倍孔徑之長度範圍內施加壓力,使孔壁在平面應變狀況下造成均勻之徑向變形,假設巖體為一均勻之彈性體,經由壓力與變形關係即可推求巖體之變形特性。
水力劈裂法能在地表地質鑽孔中辦理,且能在水位下進行,為其主要優點。 本法亦較適用於均質、等向及屬脆性之巖體,如巖體夾有強弱不等之夾層,而易於沿層面或弱面張裂者,則此法不適用。 反覆載重試驗 本試驗係在試坑內修裁大型未擾動之含弱面(如節理、層面、泥縫等)試體,利用現地直剪盒及千斤頂等設備,進行直接剪力試驗,以求得弱面之抗剪強度。 此試驗中所有資料的傳遞皆由電腦與一 THS-1100 高速資料集錄盒 連接,每秒可收集 1000 組資料,搭配一可接組數據之高速 Switch Box SHW-50D 切換器來擷取各個量側系統所量測得到之資料,再經由電腦 之伺服器控制致動器與油壓千斤頂力量或位移,即可隨時觀察試體在每 個歷程時之變化。 柱軸向油壓千斤頂:施載方式是於柱頂加一南北向橫梁,透過橫 梁栓接大型螺桿,穿過強力地板,藉由強力地板下之油壓千斤頂對柱頂 施加反向拉力,用以模擬整結構系統所受之靜載重,在此次實驗中所施 加固定軸力為 883 kN。
反覆載重試驗: 反覆壓縮試驗振幅調節
而從比較結果可以發現數值模型的模擬結果能大致符合振動臺試驗之趨勢,僅在峯值的部分會有微小的落差,另外不同的阻尼比設定也會使模擬有不一樣的結果。 反覆載重試驗 近年來由於性能設計理念蓬勃發展,建築結構之耐震能力獲得提升,地震造成之主要災害以及經濟損失已從結構轉為非結構系統。 醫院非結構設備中之消防撒水系統於中小型地震中,若於某處發生漏水,或天花板經撒水頭碰撞發生粉塵掉落、擴孔等災情,甚至於大震中,撒水系統支撐處失去抗震能力,可能造成醫院中斷正常醫療機能,且無法阻止淹水、火災等二次災害。 反覆載重試驗2025 因此,消防撒水系統需要以性能設計法進行耐震評估,若耐震容量不足則必須進行補強。 本研究參考FEMA 反覆載重試驗 P58性能設計概念,考量案例醫院結構在沒有發生倒塌,且可修復的前提下,進而探討結構物附屬之非結構系統(消防管線等設備物)易損性。
其主要任務乃是執行單一軸向動態反覆載重測試 ,由測試構架及一具高性能動態油壓致動器組成。 本測試系統可滿足大部份減震消能元件測試所需,主要以位移控制,控制一具動態油壓致動器之運動。 每組腐蝕試體包含兩個受相同通電時間的試體,一為梁試體,另一為腐蝕觀察試體,其中梁試體在腐蝕試驗後進行反覆載重試驗,腐蝕觀察試體則於腐蝕試驗後敲除混凝土,以調查鋼筋腐蝕情況。 本研究發現,當腐蝕鋼筋為拉力筋時,對梁的強度有顯著負面影響;極限位移則隨腐蝕程度之增加而增加,但至腐蝕後期,因鋼筋孔蝕過早斷裂之故而產生大幅下降。 當腐蝕鋼筋為壓力筋時,對梁強度影響不顯著,極限位移則於腐蝕初期增加,但很快因壓力筋面積減少之故而轉成下降之趨勢。 本研究透過全尺梁反覆載重試驗,探討僅下排鋼筋腐蝕、上下排鋼筋皆腐蝕、及過渡區鋼筋腐蝕對梁耐震行為之影響。
反覆載重試驗: 營建材料檢測中心
根據龍門電廠期末安全分析報告之耐震風險評估分析結果發現,對爐心受損年平均頻率貢獻最高之主要因素,為AC獨立消防補水系統與餘熱移除系統C串共用之管路系統失效,而控制餘熱移除系統C串之設備物放置在MCC電氣盤體中,該設備之耐震需求,取決於MCC盤體之盤內反應。 本研究藉由振動臺試驗探討三種不同類型之MCC電氣盤體於質量、設備安裝位置、輸入波大小及類型等參數改變下對盤內反應譜以及盤內放大因子之影響,基於振動臺試驗結果得知,盤內為抽屜型式之MCC電氣盤體之動力放大因子較無抽屜的高,並因碰撞而於高頻區段產生遠大於低頻區段之反應。 此外,主要影響機櫃反應之因素為設備物所放置之高度、輸入波強度及輸入波類型。 並依據振動臺試驗之結果與現行規範比較,比較結果發現AF值3.0對於三種機櫃X方向低頻之反應為一保守值,對於Y方向低頻反應容易產生不保守之情形,而且高頻反應之峯值遠大於AF值3.0估算之峯值,若高頻反應會導致盤內設備物損壞,則AF值3.0有不保守之疑慮。 本研究利用有限元素分析軟體建立機櫃簡化數值模型,並與振動臺試驗結果進行比對,結果發現若能掌握機櫃隨地表運動強度增加所造成機櫃動力性質之變化,簡化模型能精準地模擬機櫃盤內低頻部分之受震反應,若配合機櫃內部面板模型,則可改進簡化模型對機櫃盤內高頻反應之預測誤差。 地震發生時,對於人民生命及財產構成很大威脅,隨著建築技術進步,結構耐震設計方法也不斷改善與提升,對於結構物本身抗震能力有很大的提升。
反覆載重試驗: 反覆壓縮試驗操作步驟
機械式續接,使用砂漿或是其他水泥或樹脂系材料,固結續接器與鋼筋時,依製造廠之使用規定,準備試樣及養護。 四、在低頻反覆週期性設備的疲勞中,因疲勞裂紋萌生經常可能在大部分疲勞壽命期間內難以用檢測方法檢測出結果,有因低頻發生設備上共震現象時也應檢測出。 一、利用非破壞檢驗方法可用來檢測已知應力集中表面區上的疲勞裂紋,如材料為不銹鋼材質者以液滲檢測法檢測表面裂紋缺陷,如材料為碳鋼者以磁粒檢測法檢測表面及次表面裂紋缺陷,但須注意,材料的表面裂紋常非常緊密,不太容易檢測表面的瑕疵缺陷;另外如檢查材料內部裂紋缺陷者以橫束超音波檢測法檢測。 (三)機械疲勞 是在部件長期暴露於週期應力時發生的機械形式的退化,經常導致突然意外失效發生。
反覆載重試驗: 4 試驗設置
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混凝工程設計規(土木40l‐107)」、及新版「混凝土結構設計規範」第26章,訂定了鋼筋機械式續接之檢驗方法,提供工程界一個統一的試驗標準,供參考引用。 反覆載重試驗2025 但對無可充分保證其安全性之計算式之部分,依CNS9788之6.4.2或依CNS9788之4.2規定,以檢定水壓試驗求取最高使用壓力。 反覆載重試驗2025 本計畫於三年期間內,逐年提供衛生福利部、醫院與工程界參考使用之醫院耐震評估補強準則,提供院方可行之具體技術內容,據以進行耐震評估與補強。
反覆載重試驗: 營建土木工程
最後,本文以ACI 318規範附錄D之公式評估膨脹錨栓的承載力是否合適,或是該做出若干的修正,另外由ACI 318規範附錄D公式計算值與試驗值的差異也可看出各種設計參數是否恰當,希望能作為將來膨脹錨栓設計規範修訂之參考。 臺灣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每年地震無計可數,由於近年來耐震設計規範普及,使建築物的主要災害及經濟損失從主結構轉為非結構系統,而非結構系統之損壞使得建築物功能無法正常發揮作用。 醫院之消防撒水系統即屬於非結構系統的一類,假若撒水系統故障導致漏水甚至停止運作,將會造成更多的人員傷亡及損失。 本研究以嘉南地區某醫院進行案例分析,藉由各式地震歷時與補強措施得知建築物之耐震需求,其中試驗結果得知,裝設耐震斜撐及螺紋式可撓性管件之補強措施有最佳效果,使用斜撐可有效抑制主管位移,撓性管件則使消防撒水系統漏水之情形改善,並藉由振動臺試驗結果得知撓性管件之耐震容量進行元件測試,作為數值分析輸入之依據。 最後本研究利用數值分析軟體【SAP2000】建立消防撒水系統之數值模型,並進行動力歷時分析,將分析結果與試驗數據擬合比較,期望作為往後建築物非結構系統補強之參考。
反覆載重試驗: 5 試驗程序
近年來,中國在實驗設備也有顯著提升,筆者在2013及2014年曾訪問福州大學與同濟大學,暸解多振動臺實驗技術與執行現況。 如圖17至圖20所示,實驗規模日趨龐大,越接近真實結構比例的同時,雖提高實驗複雜程度,但也越有機會一探結構在地震下的真正反應。 翻開土木系的課程,除了艱澀的理論外,大多數的課程都與實驗有關,基本課程如材料試驗、結構試驗、流力試驗、土力試驗等,近年來更增加數位設計、實務設計與實作設計課程,注入新的元素,讓學生得以親身感受由無到有、由發想到落實應用的過程。 筆者過去大學生活中還來不及體驗前述如此有趣的課程,但研究所階段迄今的工作中,卻經常與實驗打交道,不僅是得把東西設計出來,還得把它給搞到破壞,而且還是不壞不行,非得看到殘缺不全才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