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聞,南固臺於日治期間被徵用作慰安所及藝妓屋,不少女性被強逼作慰安婦,有的更被凌辱虐殺。 當中,2003年疑似「鬼上身」事件更成為本地一時城中熱話。 當夜八名男女夜探南固臺,受驚而逃,怎知其中三名女生突然「鬼上身」般齊聲要求折返,其中一人更變成男聲。 由於三名少女變得力大無窮,同行友人力阻不果,後由多名警員將其合力制服送院治療。
創校於1931年,有舊生指校內女廁傳聞曾發生校長自縊,是校內最猛鬼的地方,亦有傳聞日軍在附近曾進行大屠殺,村民將屍體埋葬於校園內。 2003年曾有三名小童趁着盂蘭節往該處探險,卻被4名男子毒打。 於1844年建於中環花園道,日治時期被用作「日軍憲兵辦事處」,有傳日軍將扣留的市民鞭打或灌水至死,亦有人因不想被日軍折磨至死而選擇自殺了斷。 南固臺吊頸2025 南固臺吊頸2025 戰後一度是差估署的辦公室,有女職員聲稱在廁所內聽到哭聲,有人曾見到無頭鬼。
南固臺吊頸: 南固臺沖喜?「灣仔王國」的誕生
空置期間,大宅曾有過不少鬧鬼傳聞,例如 2003 年曾有 8 名青年到該處探險,期間一位少女疑被鬼上身而狂叫亂跑,最後要出動 南固臺吊頸 4 名警員才能將她制服。 2008 年更有一名男子在大宅對開的山邊吊頸自殺,令該處顯得格外陰森。 俗稱「灣仔鬼屋」,位於灣仔捷船街及堅尼地道之間,1918年由當時香港富商杜仲文所建,其後轉售予胞弟杜澤文。 南固臺一直盛傳鬧鬼,屋內時有怪火飄浮,街坊更稱聽到宅內傳出女人慘叫聲。 2003曾有兩名少女懷疑被靈體上身,導致情緒及行為突然失控,事件成為各大報章的頭條。 而南固臺位於灣仔舊區船街,該區一帶有很多空置及即將要拆卸的唐樓,令該區加添了不少的陰森氣氛…而這些舊樓,當中為數不少曾經在日治時期用作囚禁慰安婦的地點,稱為慰安區,不少婦女慘遭日軍的蹂躪及殺害!
- 2018年,南固臺業主合和實業向城市規劃委員會提交改劃申請,計劃將南固臺連同灣仔山坡臺、船街「妙鏡臺」和毗鄰政府土地改劃作綜合發展。
- 項目地盤面積約30,632平方呎,重建後總樓面積約15.2萬平方呎,住宅部分佔約14.96萬平方呎,非住宅則佔2,570平方呎。
- 據傳一名教授的年幼兒子在泳池溺斃,有學生在晚上從飯堂看見一名小孩從泳池邊爬出,走向飯堂然後消失,嚇怕學生,此後飯堂便替玻璃貼上磨砂膠紙。
- 其實南固臺在二戰後便一直空置,雖然有些老街坊指出,其實早十幾廿年,仍然有女傭及建築工人留守屋內,只是後來不知何故,連看守的人也消失,南固臺的窗門上更裝有冷氣機架,可以說空置時間應該不會多過二十年。
- 這個傳說一直在中大學生之間流傳,據說到每到午夜,校園內一條小徑就出現一隻無頭女鬼,她的頭一時會吊在樹上,垂下長辮,四出尋找替身。
- 鬧鬼傳聞被大樹環抱的南固臺丟空多年、殘破不堪,通往大宅的樓梯亦被封閉;加上四周多為空置建築物,更甚是頹垣敗瓦,環境陰森,難怪予人肅殺冷清之感。
2003年,適逢月事來潮撞邪的3名13至14歲女生,分別是鄭女、王女及張女,同就讀北角區一間中學,她們對於筆仙及塔羅牌深信不疑,被同學謔笑為「神婆」。 她們聲稱獲筆仙指示,往北角空置的政府物料供應處起骸骨,3女依指引前往起骨無果,雖然那次白走一趟,但卻令她們對陰界產生強烈興趣。 其後與5名少年男女組成探靈團,成員除她們3人外,另有鄭的男友及3女一男同學。 上述申請地點為灣仔山坡臺 1、1A、2和3號「山坡臺」、船街55號「南固臺」、捷船街1至5號及船街53號「妙鏡臺」,連同毗鄰政府土地。 項目地盤面積約30,632平方呎,重建後總樓面積約15.2萬平方呎,住宅部分佔約14.96萬平方呎,非住宅則佔2,570平方呎。
南固臺吊頸: 殘破滄桑顯陰森 灣仔南固臺
項目擬建1幢不多於21層、設3層平臺的分層住宅大廈,提供255夥。 一九九三年,彭定康在這裏種下了「灣仔綠化計劃」的第六百棵樹,前人種樹,二十年後有人在樹下講古。 幾個人推來一輛木車仔,放下幾張櫈仔、幾條車呔,再去拾些舊車呔回來,豎起「流浪灣仔 流浪講故」木牌,開檔了。 也許因為這樣,有兩個講古佬流落到灣仔,坐在波士頓餐廳旁邊的一棵榕樹下,有時講些流言傳聞,有時講神神怪怪,卻很引人入勝。 舊時有榕樹頭講古,在油麻地眾坊街天后廟前一塊空地,有幾棵過百歲的大榕樹,從前有人在樹下說書講古,街坊聚頭,好不熱鬧。
傳聞當時被殺婦女的冤魂一直流連與該區,所以流傳出不少鬼故事,當中又以這棟有八十五年歷史古屋南固臺最為著名。 從設計來看,南固臺完全是一幢典型的中式傳統糅合西式設計的建築物,現時的業主合和實業已於今年4月入紙向城規會申請,將南固臺及附近一帶的用地改成綜合發展區,而南固臺這幢一級歷史建築有可能被活化為證婚場地,不過目前仍然是廢屋狀態。 南固臺最出名的鬧鬼事件其實不是發生在屋內,而是在門外,話說2003年8個女中學生組隊入內探險,其中3人在船街樓梯上忽然發狂,據稱變得力大無窮,最後需由警員綁起送院檢查。 其實這些傳聞並沒有任何實證,但南固臺的紅色外牆在荒廢環境襯託下,的確營造出怪異的感覺。 位於華富邨是香港最早期的公共屋邨之一,建成之前為亂葬崗及雞籠環墳場,不時被指屋邨走廊經常出現怪聲,鬼故事不斷。 而華富邨的瀑布灣天是猛鬼地,當年吸引不少人前往戲水,可惜多次發生溺斃事件後,便傳出「水鬼搵替身」傳說;據說這裡還有一個石棺材,每次有人接觸石棺材之際,便會遭受到厄運,故傳聞中棺材至今依然放置在瀑布灣附近。
南固臺吊頸: 歷史
杜澤文係永安百貨副司理,1945年死咗,之後間屋一直冇人理。 南固臺吊頸2025 先說位於船街55號的南固臺,這一座外形中西合璧的大宅,由富商杜仲文於1918年興建。 大宅甚有派頭,屋外有噴水池及涼亭,兩層高的紅磚大屋後又有小天橋,連接主人和傭人居住的獨立小屋。
南固臺吊頸: 傳聞
他也記得當時裡面有一棵木瓜樹,曾看見果子狸到裡面採果,附近的街坊往往會搶先摘去木瓜果,不甘讓果子狸獨享口福。 灣仔船街的一級歷史古蹟,逾90年歷史的紅色磚牆大宅:南固臺。 照片事件:某人在其中一次南固臺靈探中,發現一張背景全黑,只有一雙腳的即影即有照片。 事緣是眾團員於南固臺二樓四圍觀察,有一團員低頭時看到該照片。 至於「白袍鬼」,相信因為南固臺依山林而建,當午後陽光穿過樹林隙罅照射到石級,經常會出現所謂「耶穌光」的光團影象,石級旁牆身油漆殘舊脫落,相信徐在拍攝期間,陽光照射加上牆身光線反射,出現鬼影。
南固臺吊頸: 南固臺吊頸 Adman’s
其後,再發現拍攝南固臺的石級照片中,有個身穿白袍或穿唐裝的鬼影,在霞霧況現身。 由 於 要 攀 牆 進 入 屋 內 , 各 學 生 最 終 亦 沒 有 爬 入 去 , 他 們 表 示 得 知 該 處 鬧 鬼 , 很 有 興 趣 到 來 探 險 , 在 昨 午 已 來 過 一 次 , 並 稱 未 見 南固臺吊頸 過 鬼 所 以 不 會 害 怕 。 必列者士街是多部香港電影的取景地,最為人熟悉的應是杜琪峯與韋家輝合導的《大隻佬》。
南固臺吊頸: 灣仔南固臺鬼屋荒廢多年仍傳出女人慘叫聲 街坊無一不知!
拍攝得「鬼相」男子姓徐,自稱是「聖璐琦」畢業生,上週末下午三時,相約姓郭女友及姓李男友人,結伴前往探險,並配備數碼相機拍照,希望有奇遇。 當三人抵達南固臺,因為鐵閘上了鎖無法入內,其後轉到毗鄰荒廢的母校察看,亦因重門深鎖,只能隔幵鐵閘向校舍樓梯拍攝照片,之後便離開到銅鑼灣逛街。 鬼屋周邊是不少香港電影的拍攝場景,最著名的是劉德華和張學友合演的《江湖》。 在電影片末,就哥(劉德華)與左手(張學友)在滂沱大雨中與埋伏在鬼屋附近的殺手展開廝殺。 其他曾在附近取景的電影還有劉若英與古天樂主演的《生日快樂》、陳木勝執導的《男兒本色》,還有非常應景的《大迷信》等。
南固臺吊頸: 香港兇宅南固臺
他們一行八人前往船街已荒廢之聖璐琦中學探險,發現大閘上鎖無法進入,八人只好轉到附近的休憩公園聊天;期間,其中三人表示目擊一個「人影」站於通往「紅屋」的梯級上,向他們招手,鄭、王及張三人聞言立即表示:「我要上去睇鬼!」之後不顧一切衝向樓梯。 南固臺吊頸 ),是位於香港香港島灣仔區灣仔船街55號的一所古宅,其外牆以紅磚建成,糅合中西建築風格,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 鬧鬼傳聞愈來愈多,南固臺的「名氣」亦愈來愈大,最後竟成「靈異探險」的熱門勝地。
南固臺吊頸: 灣仔南固臺撞鬼真人真事 女生探靈撞邪竟變喪屍咬人?
在教堂外面,他們玩得一身大汗,然後去大圍紅梅谷洗澡,是他小時候的樂園,那時雄仔叔叔已經變回了一個小孩。 他們繼續玩彈球,球彈了上天,爸爸也跳了上去,卻不再下來了。 回到教堂後,房裏又有人叫他,原來是他四五歲的兒子,這次紙袋拿出來的是爆旋陀螺。
南固臺吊頸: 灣仔 @中原樓市片區
不過,翻查屋宇署圖則,原來每個單位內都設有長方形露臺,只是舊業主習慣將露臺以窗戶圍封,將原露臺變成房間的一部分使用,但這改變有可能屬於僭建。 新業主在重裝窗戶時,亦依法將窗戶裝回圖則上原來的位置,變成現時不少單位都露出一個大空洞的奇怪外觀。 南固臺吊頸 南固臺吊頸 「樂壇校長」譚詠麟與名媛邱李茂琪出名識飲識食,不時相約尋找隱世美食,尤其愛光顧小店。
南固臺吊頸: 香港海防博物館
Uwants.com討論區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 有傳言說到南固臺每逢夜深,屋內就常有一團團綠色的怪火及怪光飄浮,有時怪火更會飄出屋外。 疑“鬼上身”的三名女學生,第二天已精神才平復,同時還表示:“見過鬼已怕黑! 但經過這次鬧鬼事後,南固臺變成香港熱門探鬼勝地,逾百人慕名往“撞鬼”,其中一名自稱有陰陽眼的泰籍清潔女工小惠表示,她在兩個月前被派到“紅屋”附近做清潔工作,第二天中午,無意間從鐵閘望入古屋,發現荒廢大屋,竟然煥然一新擺設豪華。
南固臺吊頸: 香港凶宅南固臺鬼屋介紹
他認為,在場者最好為當事人祈禱,向宗教人士求助,及轉介精神科醫生跟進。 但玄學家指出,月事不但不會有驅邪效果,反而會招惹陰靈。 有佛教人士則指出,有人基於好奇而去幹擾靈體,等同「撩是鬥非」自招麻煩,靈界被打擾自會略施懲戒,所以勸喻好奇者不要主動去作招惹,但萬一真的被靈體「佔舍」,即所謂之「鬼上身」,理性方法自然向醫生求助,及以真誠態度向各自信奉的宗教宗主讖悔及念誦經文。
南固臺吊頸: 香港鬧鬼之處, 膽小勿進
歷年以來有關南固臺的鬧鬼傳聞,其實多是有途人經過時,聽到空置屋內竟然傳出女人慘叫聲之類,亦有說每逢夜深屋內就常有一團團綠色的怪火及怪光飄浮,這些都起源於日治的慰安婦時代。 只是隨時代變遷,這些傳說漸漸減少,直到早幾年有一批男女偷偷潛入探險而撞鬼,更被報紙報道,此處的鬧鬼傳聞纔再被關注。 香港歷史不過百多年,古蹟亦不算多,只是常常出現在鬧市中心。 灣仔區是香港市民早期聚居的一個重點,雖然今時今日已經是高樓大廈林立,商住兩旺的地區,但原來當中仍藏有一處傳聞甚盛的鬧鬼之地,正是位於船街的南固臺,該處附近人流稀少,更被譽為是灣仔區最陰之地。 曾經有聽眾問雄仔叔叔,你介不介意故事裏面有些事不是真實的,或者全是作的,只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他回答﹕「如果故事裏有些不是真實的,或者是作的,那便是一個故事。我們要學習分辨『真實』和『真誠』。」他希望人人都能說生活的故事,纔不易被矇蔽,譬如說蛇齋餅糉。
南固臺吊頸: 香港中文大學辮子徑
其中三名適逢月信來潮的女生,離奇如「鬼上身」般大喊:「我要返上去,佢哋(鬼影)好掛住我!」一人更變了男人聲,最終要驚動警方到場纔可合力將三少女制服送院。 「南固臺」,俗稱「灣仔鬼屋」,是香港的一所古老大宅,位於香港島灣仔捷船街及堅尼地道之間近船街 55 號,現已被列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 「南固臺」建於 1918 年,由當時香港富商「杜仲文」所建,其後轉售予胞弟作為居所。 1945 年「杜澤文」逝世後,「南固臺」落入日本人手上,日軍在「船街」設立慰安所,而建築雅緻的「南固臺」被佔領作「貴賓廳」。
「南固臺」樓高兩層,佔地 200 平方公尺,揉合中西建築風格。 1970 年代,「合和實業」有意發展灣仔南部,收購了「南固臺」一帶的地段,擬建 Mega Tower Hotel,但會保留大宅並融入發展。 然而 Mega Tower Hotel 的興建一直未能落實,所以大宅一直空置。 呢個疑似鬼上身事件成為左各大報章頭條,令灣仔鬼屋再次聲名大噪。
自稱是聖璐琦中學校友的男子,日前偕朋友重遊舊校舍及到南固臺探險,竟分別拍攝到「滴血鬼童」及「白袍鬼」的靈異照片,將猛鬼屋再添詭異。 南固臺吊頸 據老街坊稱,船街一帶的舊樓在日治時期曾淪為慰安區,被日軍充當軍娼的婦女,港島區的集中住在大道東近船街一帶的唐樓中,而九龍區則住在尖沙咀金巴利道。 由於不少慰安婦是被強迫當娼,故不時有人因反抗而遭日軍凌辱虐殺,戰後該處一帶唐樓便有過關於慰安婦鬧鬼的傳說。 86歲的妹妹憶述,當年還有一名好姊妹,慘被日軍押到灣仔南固臺作慰安婦,當時她們每次經過都不敢進內探望她,每次憶起往事心中便會充滿滿滿的悲憤。
南固臺吊頸: 鬼屋旁男子吊頸死
在1906年9月18日丙午風災造成過萬人死亡,成為香港史上最嚴重的風災之一,仵工把大量屍體運到大埔運頭塘村安放,再用木頭車運去和合石安葬,所以被村民稱為運頭塘。 另一都市傳說指日治時期,這區域是個刑場,每日均有人被送去斬頭,這裡就是每日運送屍體的必經地方。 對於女鬼的由來有很多傳說,較為廣為人知的是火車事件,追溯到六十年代,當時有名偷渡女子跳火車,但她的辮子被火車勾住,結果她的頭被正在高速行駛的火車扯開,當場慘死,地點就在大學站附近,因此有很多人相信當時慘死的女子便是傳說中的女鬼。 該處有碉堡、防空洞,很多人前往打War Game,據聞會出現自己以外的軍人加入,都是上世代的日軍、英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