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富邨採用特別設計舊長型,由鍾華楠建築師事務所設計,各座大廈均有其設計特色。 大廈設計與商場及平臺等設施結合,單位基於23平方米款式及雙塔式大廈A型單位而設計,前者同樣不設獨立廚房,廁所改為經露臺出入,後者則格局相同。 單位立面外觀與27平方米款式相似,但面積更大。 七喜大廈平面圖 當中,宏旭樓、宏樂樓、宏逸樓及宏康樓均採用類似大十字型大廈的下闊上窄設計,而位於樂富廣場上蓋的宏達樓及宏順樓設有公屋中罕有的平臺單位,前者設有6個平臺單位,後者更全座均為平臺單位。
- 這款單位的室內面積約為54平方米,向走廊的氣窗設於大門兩旁,大門右邊更設有兩間固定睡房。
- 相對於同一屋邨其他較多樓層數的長型大廈,七層大廈又稱「低座」,而其他較多樓層數的長型大廈則又稱「高座」。
- 本人已查閱貴公司的 私隱政策 和 收集個人資料聲明 ,並同意貴公司使用本人於此所填寫的個人資料作直接促銷。
- 值得一提,長貴邨部分鄉村式設計大廈採用了此款單位較後期的設計,大廈均採用開放式走廊設計,而廁所窗及面向走廊的氣窗亦有所加大。
- 七喜大廈位於馬頭圍道 號,當中七喜大廈分為1座,合共提供214個單位。
七層大廈的單位分為兩種面積,兩款單位的室內樓面面積分別為約24平方米及約30.2平方米,分別設於走廊兩側。 七喜大廈平面圖2025 第七型大廈設計極具彈性,可輕易依照地形限制而作出修改,例如將升降機大堂及樓梯改設於大廈末端及因應地勢而減少每層單位數量,例子有興華邨的豐興樓及裕興樓及葵盛西邨第9座,兩邨各座大廈均因應陡峭的山坡而作出特別設計。 第七型大廈普遍樓高12至23層,但部份大廈可高達29層,例如23層高的梨木樹邨第3座及29層高的興華邨和興樓。
七喜大廈平面圖: 九龍城區
有部份採用這款單位的舊長型大廈已透過租者置其屋計劃出售,為眾多款式的舊長型大廈單位中,唯一獲出售的款式。 七喜大廈平面圖 這款單位設計首度出現於愛民邨嘉民樓及康民樓,因愛民邨在房委會成立前興建並在房委會成立之後才落成,因此估計這款單位屬屋建會時期的設計,而其後由房委會規劃及興建的長青邨青葵樓、麗瑤邨華瑤樓及象山邨翠山樓亦採用這款單位設計。 愛民邨昭民樓、頌民樓、建民樓、禮民樓及保民樓在房委會成立前興建,並在該會成立之後才落成。 而南山邨南樂樓、南安樓及南偉樓以及富山邨富仁樓、富信樓及富禮樓,雖經已由房委會規劃及設計,但亦採用了這款規格的單位設計。 只有和樂邨建安樓、泰安樓、平安樓、義安樓、長安樓、興安樓、富安樓及民安樓,以及福來邨永寧樓、永興樓、永昌樓、永定樓及永隆樓採用七層大廈設計。
廁所只設有連接廚房的氣窗,洗手盤及浴室鏡更設於廁所門外旁邊;至於廚房則設有對向戶外的氣窗。 而露臺開口下方設有通風條,外牆設計與雙塔式大廈的單位相似,但多了廚房氣窗。 現存最早落成的屋建會屋邨西環邨的大廈採用單向式設計,多數單位採用第三型徙置大廈開始大量興建的標準單位佈局,但於面向走廊的大門兩邊的起居室空間設有獨立廁所及廚房。
七喜大廈平面圖: 七喜大廈租房
相對於同一屋邨其他較多樓層數的長型大廈,七層大廈又稱「低座」,而其他較多樓層數的長型大廈則又稱「高座」。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的7層高第七型徙置大廈及彩虹邨金碧樓、金華樓及金漢樓等7層大廈雖然同為7層高的低座大廈,但並不歸類為七層大廈。 七喜大廈平面圖 實際上稱為長型的大廈,包括了屋宇建設委員會興建的樓宇、計劃中稱為「第七型徙置大廈」的長型公屋(政府廉租屋與徙置區共用樓宇設計)、新型政府廉租屋大廈及房委會興建的長型。
七喜大廈平面圖: 馬頭圍 @中原樓市片區
若因錯漏而引致任何不便或損失,本公司及中原網頁概不負責。 已拆卸的美東邨美寶樓呈「I」字型設計,其中一邊翼尾設有四個單位望向東頭村道,每層共有19夥。 其升降機大堂、其中一條樓梯及垃圾房與主樓以開放式走廊相連。 另外,美寶樓亦是全港少數落成時已有升降機直達頂樓的舊長型大廈。
七喜大廈平面圖: 七喜大廈成交記錄
七喜大廈的實用面積由473呎至867呎。 這款單位另設有一款格局相同但面積較少版本(又稱B型單位),B型單位的室內面積約為18平方米(實用面積約為231呎),分別在於B型單位的起居室深度及闊度較淺。 小部份使用約23平方米單位設計的舊長型大廈,會在大廈其中一邊走廊末端(樓梯對面)設有一個B型單位。 設有這款B型單位的舊長型大廈包括祥華邨祥禮樓、廣福邨廣惠樓及石籬(一)邨石寧樓等。 此款單位採用類似大十字型大廈及第四型徙置大廈單位的設計,不設獨立廚房,起居室需經連接煮食區的鐵門進出呈扁長方形的露臺及廁所,露臺窗戶與左右相鄰單位之間的距離亦較闊,例子有梨木樹邨第2座及荔景邨風景樓。 本公司在此提供的資料僅作單位成交前狀況的參考,並不是為賣方/業主客戶發出或推銷個別單位,本公司並無採取任何步驟核實有關資料是否合乎實際情況。
七喜大廈平面圖: 註冊日期 單位地址 面積 成交價 呎價
此款單位的廁所及廚房均設於露臺旁並互相相鄰,兩者的門口均設於露臺內,需經過呈正方形的露臺進入。 洗手盤設於廁所內,廁所亦不設連接廚房的窗戶,而廚房竈臺位置則設有對外窗戶及抽氣扇安裝位置,露臺窗戶緊貼其中一邊的相鄰單位,例子有石硤尾邨21-24座及葵盛西邨第8座。 1984年,房委會重新設計,立面改為後現代主義的平滑馬賽克飾面,圖則及單位面積等亦得到重新規劃,是為「新長型大廈」。 與其他類型一樣,長型大廈曾大量採用插筒式晾衣裝置(俗稱「三支竹晾衣架」)的設備,後來陸續改配以拉繩式晾衣架。 ),是香港公共屋邨大廈的一種,遍佈全港各區。 實際上並不是指單一種類或設計的大廈,而是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用來泛指早期興建的各類長形大廈,因此大廈設計、外貌、單位大小及佈局均各有不同。
七喜大廈平面圖: 七喜大廈相關學校
九龍城區的馬頭圍@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4,558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29,949人。 主要街道包括馬頭圍道(馬頭圍段)、浙江街(馬頭圍段)。 另外,區內主要屋苑包括 帝庭豪園,海悅豪庭,福安大廈,曉暉華庭。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19,580,年齡中位數為 48.6歲。 1994年8月1日,添喜大廈基座的一家港式酒樓「新好酒樓」曾經發生塌篷慘劇,導致1死13傷。
七喜大廈平面圖: 七喜大廈的交通站點
七喜大廈屬於34(小學校網)及九龍城區(中學校網)。 七喜大廈鄰近港鐵土瓜灣站,只需步行0分鐘到達。 添喜大廈(英文:Albert 七喜大廈平面圖2025 House,又名添喜樓)是香港一座單幢式私人住宅建築物,發展商為協成行,位於香港島南區香港仔成都道20至28號(即香港仔中心以東,利港中心以南)。 大廈為一梯四夥設計,共23層,提供92個住宅單位,於1973年建成入夥(50年樓齡)。 七喜大廈平面圖2025 大坑東邨東龍樓以及黃大仙下(二)邨龍輝樓及龍光樓是呈「T」字型設計,前者採用23平方米單位設計連B型小型單位,後者採用類似雙塔式大廈A型單位及Y1型大廈單位的設計,不過大單位立面外牆則採用與工字型大廈相似的設計。
七喜大廈平面圖: 九龍 – 土瓜灣 馬頭圍道294-312號
第七型徙置大廈早在房委會成立前已完成設計及動工興建,但因這些大廈在房委會成立之後才落成,當時已無分「徙置區」或「政府廉租屋」,房委會便把其統稱「長型大廈」。 七喜大廈位於定富街4-24號, 於1970年03月 起入夥。 下列公共屋邨標準型大廈樓宇樣本平面圖只供參考,並不代表所有公屋樓宇類型。 2006年12月19日,因為添喜大廈前物業管理「屋宇管理公司」假清盤及發假誓等6項罪成,董事彭寶德被區院首次以《公司條例》判監10個月。 七喜大廈平面圖 此外,採用這款單位的舊長型大廈還包括華富(一)邨、和樂邨新安樓、居安樓及恆安樓,以及福來邨永嘉樓、永康樓、永泰樓及永樂樓。 顧名思義,七層大廈連地下樓高共7層,大廈外型分別呈長條型(和樂邨同款大廈)及L型(福來邨同款大廈)。
七喜大廈平面圖: 七喜大廈
單位佈局與雙塔式大廈A型單位相近,但露臺通風條與其它大廈有所區別及其露臺面積有所縮小。 同時,大廈的整體設計亦與其它同型單位的大廈有異,較爲近似於徙置大廈的設計,多數大廈均相連及互通。 單位設計方面,七層大廈的單位設有一個其中一側並沒有圍封的露臺,露臺須穿過廚房才能到達,而廁所的門口亦設於露臺內。 起居室方面,除了大門兩旁設有向走廊的氣窗外,亦設有一組向戶外的窗戶。 第七型大廈由前工務司署及徙置事務處設計,以新型政府廉租屋大廈為藍本。 大廈多為長條型設計,絕大多數大廈於走廊末端通風口及大廈的中央電梯大堂及樓梯位置均設有通花磚裝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