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卵巢癌的高風險女性,亦應定期進行婦科檢查,或考慮接受卵巢癌篩查,以評估患病風險。 張寬耀醫生認為每位病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故事,醫護人員應盡量配合患者的生活需要,去設定最合適的治療方案。 至於傳統採用系統性治療,功效會比Y90遜色,而且Y90只需進行一次治療,已可針對性對抗癌細胞,病人相對較輕鬆,故在病人情況許可下,醫生可建議採用Y90治療,助病人盡早控制癌症。 張寬耀醫生2025 九成晚期肝癌患者未聽過適用於他們的「免疫組合治療」,逾八成受訪者會根據藥費開支和治療效果來選擇治療方案,但約六成每月只能負擔1萬元以下的治療費用。
- 現時確診大腸癌的標準方法,是利用大腸鏡抽取腸道組織進行病理化驗。
- 隨著治療方式不斷進步,晚期肝癌也有更積極的療法,例如利用釔90進行選擇性體內放療(SIRT),經導管把帶有放射性同位素釔90的特製粒子注射到肝臟動脈,精準地殺死肝癌細胞,提升患者存活率及延長患者壽命。
- 出現肝硬化可於30年後才會演變為肝癌,一般來說,由感染乙肝至演變為肝癌可能需50-60年時間。
- 由於注射入體內的是高劑量輻射和微細粒狀物,雖可阻塞血管「餓死」癌細胞,但因輻射會留於患者體內,故病人接受治療後需隔離一至兩天,直至輻射量下跌回政府規定的安全水平纔可出院。
- 2017年,張寬耀聯同一羣志同道合的醫生創立亞洲癌症研究與教育聯盟,並成為首任主席,致力推動區內與腫瘤學相關的學術交流及公眾教育。
- 張醫生提醒指肝功能欠佳者、不能安定躺下或癌細胞有系統性擴散,都不適宜接受Y90治療。
同時亦有研究顯示,放射治療配合短暫性荷爾蒙治療能達至更理想效果。 一般手術後PSA希望可以降低至不可偵察水平,如果術後PSA指數仍然上升,有可能是惡性的腫瘤細胞導致。 根據國際指引,PSA 指數0.2或以上,可能有肉眼未能察覺的癌細胞已出現。 標靶藥物鎖定癌細胞的特變基因,並抑制這些基因的活性,令癌細胞不能增生,或阻止腫瘤內新生血管的形成,從而控制腫瘤生長;免疫治療則透過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喚醒免疫系統作出免疫反應。 堪稱「推拿魔手」的麥醫師,認為身體痛症以中醫推拿治療成效最大,在中醫學院還是學生的時候,一名教授長年受肩周炎困擾,試用針灸多時卻能醫不自醫,後來教授反過來請麥永棋替他推拿,竟然成功斷尾,所以亦啟發麥日後努力鑽研推拿和穴位治病。 馬醫師的父親醉心鑽研中醫藥,所以在女兒六歲時便請了一位氣功師傅教她功夫,故她自幼已學習「指穴」和經絡理論。
張寬耀醫生: 回家消毒五部曲 預防病毒跟入屋
前美國總統列根和老布殊,都曾找她治病,香港紅星如周潤發、劉嘉玲及王菲等,也曾上門找她應診,連梁朝偉和黃柏高,都是她的學生,跟隨她學習「指穴」。 Suki先接受張醫師的四十五分鐘推拿,矯正腰頸不正的問題,期間甚為享受差點推到睡着,而老公黃浩則在背後默默守候。 中國醫術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可是,要在坊間芸芸的中醫內,找一個真正醫術高明的大國手,當真可遇不可求。 不過,明星有頭有面,身嬌肉貴,經他們篩選過而求診的御用醫師,肯定各有奇功、專長,絕對醫術精湛。 我父親在那天之後心情崩潰,覺得自己無機會治療好,3個多星期後便過身。
肝癌一直是亞洲地區的主要致命癌症之一,惟部分病人因腫瘤過大或身體狀況而無法進行手術,減低存活機會。 隨著治療方式不斷進步,晚期肝癌也有更積極的療法,例如利用釔90進行選擇性體內放療(SIRT),經導管把帶有放射性同位素釔90的特製粒子注射到肝臟動脈,精準地殺死肝癌細胞,提升患者存活率及延長患者壽命。 臨牀腫瘤科專科醫生張寬耀表示,早期乳癌泛指腫瘤可以手術切除,一般包括第一至三期。 但若腫瘤較大,例如2釐米以上,或已出現淋巴擴散,或腫瘤屬於HER2陽性或三陰性乳癌,現時大多會建議患者接受藥物治療先縮小腫瘤,再做手術。 張醫生建議患者可與醫生商討合適的治療方案,以便配合生活所需,提升生活質素。 張寬耀又說,男性乳房組織少,即使很細的腫瘤亦有機會已侵蝕皮膚或肌肉,但同時會較女性容易察覺有硬塊,惟許多人誤以為男性不會患乳癌,因此掉以輕心。
張寬耀醫生: 【乳癌成因】上圍豐滿較易患乳癌?NO!一半患者為BCUP或以下 醫生提醒:但要小心BRCA基因突變
「由於肝是很多器官血液總滙,如腹部、下肢,甚至消化系統的血液,都會先經肝臟才會流向其他器官,故很多癌症都可轉移往肝臟。」張醫生指當中以腸癌轉移最為普遍,由於腸道吸收營養後,第一站會先經肝臟過濾所有有害物質,故容易引致繼發性肝癌。 張寬耀醫生 繼發性肝癌的數字,比原發性常見的肝細胞瘤及膽管癌等更多。 朱:擴散性大腸癌代表腫瘤擴散至身體其他器官,例如肝臟肺部等,便屬於第四期。
- 現時標靶治療發展迅速,表皮生長因子分為有突變和沒有突變, 若有突變的話便有3種藥可用來阻止生長6,然而,用藥時必須小心,避免出現併發症,所以我們會多與外科醫生討論,考慮會否先做切除手術後才用藥。
- 放眼中國,肺癌的發病數字非常驚人,每年因此而死亡的人數數以十萬計,而且死亡率有不斷上升的趨勢。
- 現時較新的子宮頸癌標靶藥名為「貝伐株單抗」,可減輕子宮頸癌惡化,存活期可增加4至5個月。
- 你媽媽嘅血色素,白血球和血小版偏低,有機會係鏢靶藥嘅副作用,當然醫生亦需要排除其他原因例如骨髓的問題。
- 但到去年年底腫瘤惡化並擴散到肺和盆骨,馬先生決定試用新型的抗PD-1免疫治療,注射三個療程後,發現肝、肺的腫瘤均縮小。
- 肺癌的出現與吸煙和空氣污染的關係密不可分,而基因突變也是其中一個致病原因。
再追問有沒有其他治療方法,一句說只能做化療,然後說化療有那幾種。 最後說多句意思是:等不及政府可以在這裡開始做化療,護士再說金額不少,然後就完了。 張寬耀醫生2025 坐在腫瘤中心病人等候區等待訪問張寬耀醫生期間,他的房間外有一列等候的病人及家屬,當中更好幾次聽到鄰座病人、病人家屬,甚至該中心的工作人員提及歡歡醫生這個稱號,好奇著怎樣的醫生,擁有這個可愛的稱號。 免疫治療以每三星期注射一針為之一個療程,劑量為每公斤體重兩微克(2mg/Kg),治療直至病情不受控制為止。 非小細胞肺癌之下可細分成三個不同類型,當中腺癌最常見,其次是鱗狀細胞癌和大細胞癌。 放眼中國,肺癌的發病數字非常驚人,每年因此而死亡的人數數以十萬計,而且死亡率有不斷上升的趨勢。
張寬耀醫生: 張寬耀醫生
但如屬繼發性肝癌,因沒有特定血管,且不排除有其他擴散可能,故或會採用全肝注射以消滅癌細胞,並需要有其他跟進治療。 無論是原發性或繼發性腫瘤,採用Y90的療效都相當理想,如原發腫瘤於一年內控制的比率逾90%。 如腸癌引起的擴散性肝癌,對肝臟的癌細胞控制率亦與原發性肝癌相若。
張寬耀醫生: 醫療服務提供者資料
如果上述檢查已經做齊及排除感染,那就有可能是電療引起的肺炎,一般會用類固醇去處理。 至於PSMA PET SCAN檢查,對PSA 指數達1 以上的個案會有更準確效果。 建議可進行對Her2、PDL1和MMR/MSI生物標誌物檢測,以確定是否可以用化療配合標靶治療或免疫治療的方案。 潘冬平續稱,相對標靶藥,「平均三次免疫治療後已有效」,惟自身免疫力過弱的患者不適宜採用免疫治療。 張寬耀醫生 免疫治療屬較新穎的療法,每次療程需四至五萬元;一個月標靶治療約為三萬元。
張寬耀醫生: 健康解「迷」港大醫學院發現!逾半管腔型乳癌個案抑癌基因缺失,促癌細胞生長,損治療成效
臨牀腫瘤科專科醫生張寬耀引述剛於五月發表的國際研究指出,應用抗PD-1免疫治療的四十二名末期肝癌患者(十三人為港人),近兩成患者的腫瘤明顯縮小,其中兩人腫瘤完全消失。 他解釋,近年醫學界研發出可令免疫系統重新識別癌細胞,展開攻擊,令病人「身體內打仗」,有關療法可望於五年內取代化療,以及應用於不同癌症。 臨牀腫瘤科專科醫生張寬耀解釋,亞洲的乙型肝炎個案較多1,而乙型肝炎病毒可引發肝癌,因此亞洲的肝癌發病率較其他地區為高。
張寬耀醫生: 預防尿道炎 見字要飲水
一些較罕見的原因包括長期受到某些環境或污染物影響(如:吸入塑膠廠使用的聚氯乙烯PVC)。 使用 Avastin 不需要先做基因檢測,不過由於你只是第一期, 這樣早期的情況在化療加上 Avastin 並不會延長存活率,所以只做術後化療便足夠。 若未曾生育,黃體酮的水平便相對較低,身體受雌激素的影響亦較大。 其實佢都好好,有親自打俾我講左幾句,叫我跟住公立醫院隻化療藥佢食就得㗎啦。
張寬耀醫生: 【脫髮有得救 醫生拆解脫髮六個謬誤】
基金會就此呼籲政府應投放更多資源在肝癌治療上,及早擴大安全網資助,讓患者有更多用藥選擇。 張:對於大腸癌,我們都可用化療、標靶藥來控制,在第二期和第三期,化療可減低3成至一半復發的復發率8,但癌細胞已擴散的話,便比較難減低復發機會。 隨著醫療技術進步,藥物推陳出新,癌症病患者如今看見更多生存希望,也同時擁有更多選擇。 王女士之後轉往大連繼續接受治療,但有感當地的檢查和化驗存在很大誤差,擔心對治療有影響。 此時剛好聽到朋友分享,指香港有一個嶄新的癌症療法具不錯成效。 於是王女士自今年8月開始,便來到香港接受PD-1免疫療法。
張寬耀醫生: 日本病例 癌細胞經羊水傳胎兒
他稱兩者無異,最常見病徵為胸部有硬塊,甚至皮膚損傷致出血,其他病徵如乳頭內陷、結痂或回縮、乳頭出現異常分泌物、腋下出現淋巴結等,也要留意。 酗酒也可造成肝硬化,長期飲酒過量最終會令肝臟細胞硬化;乙肝患者酗酒的話,患上肝癌的機會更比不酗酒者高2倍。 一般來說,若沒有淋巴擴散,size不太大,可以考慮做全乳切除, 就不需要做電療。 本人76歲患肺癌,兩個月前癌指數升至90,驗dna後醫生安排食標靶藥及護肝藥,食咗1個月,癌指數降至48,食咗兩個月,就降至19,但如今醫生再開多兩個月標靶藥,請問當癌指數降至0,是否應該停藥? 我會建議病人安排接受PIK3CA基因檢測,透過腫瘤組織切片或抽血,測試是否帶有PIK3CA 基因變異,如帶有PIK3CA 基因變異,可以考慮PI3K抑制劑標靶藥物Alpelisib是否適合太太使用。 由12月尾到現在,鏢靶藥還未食夠一個月,還未能判斷它的成效。
張寬耀醫生: 新薄血藥突破限制 專科醫生逐一講解
「疑難排解」服務並非為病人網上診症,您不能期望醫生會通過此服務為您即時提供深入之醫療意見。 「疑難排解」之回覆為醫生個人意見,並不代表其內容為本公司及本網站立場。 你的癌指數下降是好消息,代表肺癌治療有成效,正常人體內都有一定程度的CEA指數,未必會完全是零。 肺癌治療的目標是控制腫瘤和延長病人的存活期,所以會建議病人一直用藥直至藥物無效(出現抗藥性)或者發生不能承受的副作用,才會停藥或轉藥,而且有研究指出暫停肺癌的標靶藥的期間可能會導致病情反彈,所以如果你沒有不良反應,應該繼續服用藥物。 張寬耀醫生 然而,目前未有證據顯示避孕藥具有直接的防癌功效,加上囗服避孕藥種類繁多,有可能引起噁心、嘔吐、頭暈等副作用,女士不宜自行服用避孕藥「調經」,反而應從日常生活著手,減少攝取脂肪、多做運動、控制體重,減低患癌風險。 女士如持續出現經期紊亂、腹痛或陰道異常出血等問題,宜盡早求醫探究病因。
張寬耀醫生: Oscar 治療師
張寛耀醫生最後總結,腎癌患者出現復發時,如腫瘤可被切除的話,均應先考慮進行手術,這有助提高存活率10;但藥物治療仍然是腎癌患者的主要選項,由過往以標靶藥物為主,直至最近增加了癌症免疫治療,給予患者多一個治療選擇。 第一次見完醫生,確定治療方案後,問醫生吊化療藥物程序,時間,醫生說要吊藥吊足一天24小時。 由於一個cycle 5 day 化療,問醫生是否星期六出院,醫生説「是」,還約了下星期一覆診時間。 想詳細問病人治療schedule,醫生只說「到時才知詳細」,只是輕輕帶過。 至化療開始,每天巡房連病人在吊什麼藥也不知道,要問旁邊的姑娘才知,在day 3時誤以為病人在吊day 3 的藥,其實原來1day 藥要吊33小時,day 3 早上醫生巡房時,根本還在吊day 2 的藥。 至病人家人覺得不對勁去問姑娘,姑娘才說醫生定的protocol 是1 day 藥吊33小時,星期六根本沒有可能出院,而醫生是沒有可能不知道他自己訂下的protocol 的。
見Suki滿頭滿頸插上十幾支針,為時約十五分鐘後,再用診所特有的衝擊波穴位治療儀按頸背通經,全套療程約花掉個半小時。 據知,只需每星期接受兩次同樣的療程,兩三個月後,Suki便可成功「強腰」健體,想生仔絕對不成問題。 藝人莊鍶敏拿督父親莊寶早前祕密入院,消息指他年初來港期間感到不適,連月來身為長女的莊鍶敏,每日輪流與弟妹往醫院探望,希望父親早日康復,而莊思明男友楊明亦有現身醫院,並每次都佷有心提湯壺給未來外父。 此外,食物中的毒素也會令肝臟受損,如變壞的花生及穀物中的黃麴黴素,在動物實驗中已證明可引起肝癌。
張寬耀醫生: 肺癌治療新曙光-標靶治療
如果年輕患者有意生育,在進行手術前,醫生會建議考慮是否保存卵子,以備將來使用。 採用SIRT-Y90治療一般要接受兩次血管鏡,第一次是檢查血管的流向、策劃注射方式,並封好沒有需要但有機會構成危險的血管,然後再進行評估,計算注射劑量,以免日後注射SIRT-Y90會有藥物誤入肺/胃部等其他器官而產生危險。 而第二次血管鏡則是按照計劃,將適量的Y90到注射合適的位置。 由於注射入體內的是高劑量輻射和微細粒狀物,雖可阻塞血管「餓死」癌細胞,但因輻射會留於患者體內,故病人接受治療後需隔離一至兩天,直至輻射量下跌回政府規定的安全水平纔可出院。 張寬耀醫生 張醫生提醒指肝功能欠佳者、不能安定躺下或癌細胞有系統性擴散,都不適宜接受Y90治療。 張:我們會盡量幫助病人康復和減少復發,即便病人到了第四期,我們希望可以切除或者縮小擴散癌細胞部分,假如腫瘤經切除後,加上使用適當的藥物作術後治療,五年存活率可達到50%4,跟醫好沒有分別。
不過張寛耀醫生指出,倘若患者於完成第一線標靶藥物治療後,相隔一段較長時間纔出現復發,這時再接受標靶藥物治療,都可有效控制病情。 相反,患者確診完成第一線標靶藥物治療後不久,例如於半年至一年內便出現復發,顯示標靶藥物對該名患者而言並非有效,倘若再次接受標靶藥物治療,未必能夠產生理想效果2。 子宮頸癌是女性的大敵,世界衞生組織上年發表《加速消除子宮頸癌全球戰略》,指全球每年新增逾萬宗子宮頸癌個案,並有10萬名女性死於該症,幸疫苗及新的檢測和治療方法,可望在2050年拯救50萬人的性命。 本港臨牀腫瘤科專科醫生張寬耀表示,患有子宮頸癌是源於人類乳頭瘤病毒(HPV)所致,過早有性經驗及有多個性伴侶等,都是引致子宮頸癌因素,而個別新標靶藥的面世,有助減輕子宮頸癌患者病情惡化,並將存活期增加4至5個月。 張寬耀醫生2025 張寬耀於1965年在香港出生,中學時就讀民生書院,於1990年在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畢業,1996年獲取英國皇家放射科學醫學院院士資格,並於1999年考取香港放射科醫學院院士及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放射科)資格。 他於2003年考獲英國雪菲爾哈倫大學理學碩士(應用統計)學位,並於2004年獲得英國皇家統計學會統計師資格。
臨牀腫瘤科張寬耀醫生表示,一旦檢測結果確定肺腫瘤帶有EGFR基因突變,醫生便可為患者選擇合適的口服標靶藥物作治療。 張醫生解釋,EGFR位於細胞表面,若出現突變會令細胞異常增生和擴散,轉化成癌細胞。 標靶藥物透過依附在EGFR蛋白上,阻止癌細胞增生並令其凋亡,而其副作用較化療輕。 現時適用於EGFR基因突變型肺癌的口服標靶藥物包括第一代的「厄洛替尼」(Erlotinib)和「吉非替尼」(Gefitinib),以及第二代的「阿法替尼」(Afatinib)。 張寬耀醫生2025 在標靶藥物誕生前,除部分早期肺癌能以手術切除外,化療是治療肺癌的唯一方法。 直至近年醫學界發現部分肺癌個案與基因突變有關,而當中最常見的是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基因突變的非小細胞肺腺癌,針對此類肺癌的標靶藥物亦相繼出現,為患者帶來新希望。
張寬耀醫生: 註冊專科分類
原來是衆多平易近人和幽默的舉止,令大家在沉重的治療旅程上添了歡慰感,所以大家自然而然給他貼上歡歡的暱稱。 雖然卵巢癌發病者的年齡以中年為主,但年輕女性也不應掉以輕心,尤其卵巢癌的徵狀不太明顯。 其實無論是甚麼病症,各位女性都應該時刻留意自己的身體狀況,如有任何不適便應立即求醫,纔是預防病症的最佳方法。 靶向藥物治療日新月異,但目前香港審批藥物註冊緩慢,加上癌症篩查計劃比起歐美至少滯後10-30年。 於不少病者眼中,得知自己患上癌症的一刻有如醫生直接宣佈死亡。
逾九成大腸癌是由瘜肉演變而來,若能及早在瘜肉惡化成大腸癌腫瘤前將之切除,便能預防此症2。 病人在患病初期一般沒有症狀,大約20%病人確診時屬癌細胞已擴散至其他器官的第四期1。 目前數據顯示,只有一半大腸癌病人經治療後可痊癒,復發率大約為50%3。 王女士在兩年前確診肺癌四期,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先後到日本和大連接受治療。
看報告看醫健通後,只是把很基本的資料講解,和政府部門所說並沒大分別。 唯一是態度很差,直接告訴病人不用想有機會做標靶治療,機會率低過5%。 病人囗中的歡歡醫生的確是指張寬耀醫生,不過大家想起的,是歡欣的歡,而非其名字寬厚的寬。 張寬耀醫生2025 張寬耀醫生 訪問中,張醫生亦曾提及有病人的孩子給他畫了生日咭,上款是送給歡歡醫生,而非寬寬醫生。
同時,避孕藥亦會補充黃體酮,從而增加子宮頸的分泌物,令精子難以通過子宮頸並與卵子結合,除了達到避孕目的,更因爲提升了黃體酮的水平,間接減低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 現年六十八歲的馬先生早於八十年代已確診乙型肝炎,為防病情惡化,三十多年來一直保持身心健康,秉持「唔煙唔酒唔食燥熱嘢」。 張寬耀醫生 但三年前的年卅晚,馬先生喫過團年飯後突然覺得喉嚨不適並吐血,送院接受超聲波及電腦掃描後確診末期肝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