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遠處轉移表現:腺癌最常見的轉移部位是腦、骨、肝臟和腎上腺。 發生腦轉移者可出現顱內高壓和定位症狀,主要包括頭痛、嘔吐、視物模糊、眩暈和一側肢體無力、共濟失調等。 發生骨轉移者可出現局部疼痛、骨折和高鈣血癥等。 發生肝轉移者可出現厭食、肝區疼痛、肝大、黃疸和腹水等。 發生腎上腺轉移者可能會出現高血壓等表現,也可能沒有任何症狀。 此外,腺癌還可以轉移到體表的淋巴結,最常見的是雙側鎖骨上淋巴結轉移,局部可出現包塊,但不痛不癢,多在無意中被發現。
報標症刺激性嗆咳,原發性氣管炎的咳嗽規律改變,或經久不愈的頑固性咳嗽(治療三週以上無效)。 腺癌種類2025 胸痛胸部刺痛亦爲較早信號,性質呈尖銳刺痛,多較早出現於未分化型肺癌。 腺癌細胞與鱗狀細胞癌或大細胞癌相比,更加相對一致。 細胞較大,核較大,核漿比值較高,有明顯的嗜酸性核仁。 組織學分級有分化好、中等分化或分化差三個級別,大多數爲中等分化。 腺癌一般不需要做免疫組化就能確診,但在區分原發、轉移或間皮瘤時需要做免疫組化。
腺癌種類: 腺癌病理改變
腺癌(adenocarcinoma)爲涎腺上皮發生的惡性腫瘤,結構不一,但沒有殘留的多形性腺瘤的成分。 腺癌佔涎腺上皮性腫瘤的9%,屬於涎腺惡性腫瘤中惡性程度較高的一種。 腺癌種類2025 (二)鏡檢 瘤細胞異型性明顯,結構不一。 有的呈實性團塊或小條索狀排列,有的可見腺腔形成,有的排列成管狀或腺樣結構。 一般認爲具有腺腔樣結構者,分化程度較高,惡性程度較低。
小條索及小團塊之間的結締組織多少不定,多者與硬癌相似,間質少而癌細胞多者可稱軟癌。 腺癌對放射線不敏感,不宜單獨行放射治療,但術後做輔助治療也可能提高療效。 腺癌種類2025 晚期不宜行手術者,姑息性放療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但達不到根治的目的。 (三)生物學特點 腺癌具有高度浸潤和破壞性生長特徵。 腺癌易侵犯血管和淋巴管壁,而出現較多的血行及淋巴轉移。 腺癌淋巴結轉移率較高,易復發,預後較差。
腺癌種類: 腺癌腺癌簡介
林國礎報告68例腺癌,其5年、10年治癒率分別爲43.9%、29.0%。
- 它常伴有黏液產生,檢測黏液需要特殊的染色,尤其在分化差的腫瘤。
- 這些位於外周的腫瘤常與支氣管無關,但常發生惡性胸腔積液,由於這個原因痰檢標本中腺癌明顯少於鱗狀細胞癌。
- 腫瘤是否穿透胸膜在臨牀分期很重要,可能需要彈力纖維染色來證實。
- 腺癌佔涎腺上皮性腫瘤的9%,屬於涎腺惡性腫瘤中惡性程度較高的一種。
黏液的檢測有時能夠鑑別實性腺癌與其他形態表現一樣的大細胞癌。 由於腺癌呈浸潤性生長,故應做廣泛擴大切除。 腺癌淋巴結轉移率較高,可高達36%~47%,在切除原發竈的同時應行根治性或選擇性頸淋巴結清掃術。 對於面神經的處理,不論是否發生面神經癱瘓,爲徹底切除腫瘤而犧牲面神經是必要的。
腺癌種類: 腺癌
手術中應配合冰凍組織病理切片,以檢查手術邊緣是否有殘存的腫瘤細胞。 腺癌是肺癌的一種,它的發生與吸菸關係最小,佔肺原發腫瘤的40%。 常位於肺的周邊部,還累及胸膜並形成相關的疤痕圈和胸腔積液。 周圍型腺癌發生在和結核或梗死或其他損害相關的疤痕區的理論已經有很長時間了。 疤痕癌的概念提示癌前病變上皮在疤痕區發生改變引起癌。 肺腺癌會出現不明原因的低熱,尤其是間歇熱(據報道佔70%),併兼以上症狀者,應引起重視。
腺癌種類: 腺癌疾病治療
腫瘤是否穿透胸膜在臨牀分期很重要,可能需要彈力纖維染色來證實。 腺癌種類 如果腫瘤產生一定量的黏液,切面可見發亮區或黏液樣區。 腺癌種類2025 這些位於外周的腫瘤常與支氣管無關,但常發生惡性胸腔積液,由於這個原因痰檢標本中腺癌明顯少於鱗狀細胞癌。 腺癌種類2025 腺癌是腺上皮惡性腫瘤,可以有腺泡、乳頭、細支氣管肺泡或實性生長方式。 它常伴有黏液產生,檢測黏液需要特殊的染色,尤其在分化差的腫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