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駿洋邨用作隔離營後,警方火炭一帶嚴密佈防,截查附近居民或上班人士。 警方更要求桂地新村村民辦理居住證,每次出入都需要查覈居民身份。 有居民表示有警員稱桂地新村居民是曱甴,認為對居民造成滋擾。 [41]到2月26日,蘋果日報拍攝到有4名工程人員,在桂地街22號中銀香港資訊科技部的天台裝置兩個閉路電視系統,估計鏡頭是用作監察出入駿洋邨的人士和車輛[42]。
由於不少人並沒有太多的資金預算,因此在裝修設計上屢屢碰壁。 按照最新的建屋計劃,菁田邨一期預計將於2022年1月落成[7]。 此前,菁善樓其中71夥已經劃入 年度公務員公屋配額,將優先編配予基層公務員。
駿洋邨: 九巴命名
房委會「出售居者有其屋計劃單位2016」及香港房屋協會「資助出售房屋項目」於2月接受聯合申請。 自2008年1月新租金調整機制生效後,房委會首度進行每兩年一次的公屋租金檢討。 隨著牛頭角下邨最後一批的住宅大廈清拆,「整體重建計劃」宣告完成。
- 下午4時,百多名居民及區議員在火炭山尾街遊樂場出席居民大會。
- 隨着政府於2018年宣佈綠表置居計劃常規化,當時仍未命名的駿洋邨曾獲列為綠表置居計劃第二期出售屋苑。
- 隨著牛頭角下邨最後一批的住宅大廈清拆,「整體重建計劃」宣告完成。
- 同年9月24日,隨著最後一名密切接觸者完成檢疫,駿洋邨隔離中心正式關閉,隨後開始清理工作[4],已在10月中交還,並在同年12月中旬入夥[39]。
房委會將180項零售和停車場設施售予領匯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隨著後者在香港交易所上市,業務分拆出售計劃終告完成。 推出「全面結構勘察計劃」,以審視落成約40年的公共屋邨的樓宇結構安全。 駿洋邨2025 2020年8月,有準住戶獲得通知,指單位會在8月中至10月底退回給居民。 不過政府其後突然宣佈,繼續保留第一至三座作檢疫中心直至年底,最快2021年第二季才入夥。 有準住戶對政府再三延遲感到十分無奈,而患上抑鬱症。 在入夥前夕,由於2019冠狀病毒病全球疫情擴散,加上現有的隔離營不敷應用,以及原定作隔離營的暉明邨在較早時的警民衝突被破壞,政府於2020年2月7日表示需要徵用此邨單位,用作隔離設施之用。
駿洋邨: 駿洋邨用作隔離營風波
房委會決定暫停出售回購及未售出的居屋單位,直至2006年年底。 房委會計劃以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的模式,把轄下的零售和停車場設施分拆出售。 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局長發表聲明,為政府的房屋政策重新定位;其目標在於維持公平和穩定的環境,讓私營物業市場可以持續健康發展,同時為沒有能力租住私營房屋的人士提供資助公共房屋。 為配合重新定位的房屋政策,房委會宣佈將會由2003年起停建及停售「居屋計劃」和「私人參建計劃」的單位;以及在推出第六期單位後,終止「租置計劃」。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成立,並公佈房屋計劃,目標是在十年內令自置居所比率達到70%。 上述公共屋邨後獲命名為「駿洋邨」,共5幢樓宇[4],附設商場和巴士總站,原定2020年2月入夥,然而卻正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開始蔓延,政府徵用整個屋邨作臨時檢疫中心,令入夥日期一再延遲。
- 至於暉明邨共兩座,提供約950個單位,於1月26日遭嚴重破壞,需時進行復修工程,入夥時間亦因而延後。
- 國泰發言人指,政府每月會就檢疫中心膳食安排進行招標,過去亦曾成功投…
- 而警方也預先大力加強佈防,防止再出現暉明邨衝突造成的縱火破壞。
- 政府又將徙置事務處和市政事務署轄下的屋宇建設處合併成為房屋署,作為房委會的執行機關。
其後沿坳背灣街遊行至火炭站及銀禧花園,之後人羣散去[12][15]。 傍晚,多名沙田區議員到沙田鄉事委員會門外抗議,對政府官員未有知會區議會及討論該處將成為隔離營,只限與鄉委會傾討表示不滿,而區議會請願信掉在地上[7][8]。 香港巴士大典現正進行實驗性測試,部分頁面顯示效果有所不同,敬請留意。 駿洋邨 未來將會陸續推出餘下未完成之流動版CSS及網頁翻新之更新。
駿洋邨: 長者院舍照顧服務券計劃(院舍券計劃)
屋邨所在地前身為巴士廠,以及火炭平房區,當中後者於2000年清拆,所有居民遷往馬鞍山頌安邨。 此後,平房區土地曾一度長期用作臨時停車場及政府廢車場,直到2010年才連同巴士廠用地改劃作興建公屋之用。 中午,一批市民在火炭工業區舉行「和你LUNCH」遊行,手持印有「不求賠償 只求安樂窩」的標語,反對政府將該處用作檢疫中心。 防暴警員在場戒備,當遊行人士到黃竹洋街華聯工業中心對開時,警員一度舉起藍旗和黃旗警告[14]。
駿洋邨: 香港房屋委員會及房屋署
國泰發言人指,政府每月會就檢疫中心膳食安排進行招標,過去亦曾成功投… 政府深明駿洋邨第一至第三座入夥時間的最新變動對準租戶生活造成困擾,會積極考慮再次動用防疫抗疫基金,為受影響的合資格準租戶提供紓緩安排,並另行通知有關準租戶。 2022年初,香港爆發2019冠狀病毒病第五波疫情,政府曾計劃徵用本邨及和田邨部分大廈作檢疫隔離設施[8],唯最終兩邨均沒有採用。 直至1990年代末,政府決定開發該區域,以提供更多房屋供應,並就此進行環境影響評估[3]。
駿洋邨: 駿洋邨其中兩座月底入夥
至於暫未動工、位於菁喜樓東北面的菁田邨第二期,預計將於2024/25財政年度落成[6]。 駿洋邨 在2015年,此邨第一期連同鄰近的和田邨用地正式開始平整工程,並於2017年交付房委會興建公屋。 在興建前夕,因應政府增加房屋供應的政策,菁田邨的地積比獲準提升,而第一及二期可建單位數目,亦相應增加至約5,200夥及約1,000夥[6]。 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於2021年3月通過把約800個租者置其屋計劃屋邨回收單位,於「出售綠表置居計劃單位2020/21」同期發售。 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決定將公屋長者寬敞戶的計劃恆常化,讓所有家庭成員均年屆七十歲或以上的公屋寬敞戶調遷至面積合適的單位後可享全免租金。 為加快居屋計劃的進度,政府邀請私人機構參與興建居屋單位,是為「私人機構參建居屋計劃」(私人參建計劃)。
駿洋邨: 香港沙田區的一個公共屋邨 / 維基百科,自由的 百科全書
重組原來負責公共房屋的多個機構,成立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以推展政府的公共房屋計劃。 政府又將徙置事務處和市政事務署轄下的屋宇建設處合併成為房屋署,作為房委會的執行機關。 「第一型」和「第二型」徙置大廈的重建工作率先在石硤尾邨展開。 有住火炭駿洋邨接受14日隔離的人士透露,檢疫中心的膳食安排欠佳。 有由日本坐政府包機回港的「鑽石公主號」豪華郵輪乘客入住火炭駿洋邨中層單位接受隔離,他投訴在駿洋邨生活的質素和待遇一般。
駿洋邨: 香港沙田區的一個公共屋邨 / 維基百科,自由的 百科全書
房委會與政府達成「財務安排」,財政更加獨立;架構也經改組,主席一職首次由政府委任非官方人士擔任。 推出「自置居所貸款計劃」,協助符合資格的家庭在私人市場自置居所。 推出「整體重建計劃」,逐步拆卸和重建566幢在1973年以前落成的大廈。
駿洋邨: 火炭駿洋邨公共運輸停車灣
集會在傍晚近6時結束後,居民及區議員前往駿洋邨抗議,但被防暴警員舉藍旗及黃旗警告他們參與非法集結。 駿洋邨2025 駿洋邨 其後警方在一段山尾街及穗禾路設立封鎖線,並截查多人,有1名女子在驅散時被捕[9],區議員周曉嵐、麥梓健及陸梓峂事後到沙田警署跟進被捕女子的情況[10]。 房屋署亦會繼今年4月之後,再次動用「防疫抗疫基金」,向所有已接受暉明邨及駿洋邨預配的合資格申請者,發放一次過每戶6千元特惠津貼金,協助他們應付因延遲入夥而面對的問題及不便。 經多方施壓後[33],駿洋邨隔離中心最後於2020年9月24日正式關閉 [34],第1-3座單位於2020年10月下旬翻修後在同年12月起陸續入夥 [35]。
駿洋邨: 服務質素
菁田邨位於屯門第54區,前身為小坑村和青山醫院之間、1950年代初成立的政府青山試驗農場,2000年代初土地被平整用作貨櫃場之用。 由於這單位只有一個大窗,因此設計師重點改善採光度和空間利用。 單位內的電視櫃、木條屏風、地臺牀、衣櫃、洗手間櫃以及廚櫃等傢俬都重新訂製,營造簡約日式風格。 駿洋邨 房委會推出特惠方案,協助居於自身擁有破舊私人樓宇的長者,入住「長者住屋」。 政府在布政司署下成立新的房屋科,負責制訂公營和私人房屋發展的政策及策略。 2月23日,除了第三批5名在鑽石公主號船上無病徵的港人,另有若干名與2月20日確診警員有密切接觸的警務人員送往駿洋邨隔離14日,是駿洋邨隔離中心首次收容鑽石公主號乘客以外人士[25]。
駿洋邨: 駿洋邨料8月底首批入夥 合資格租戶可再獲6千元特惠津貼
隨著疫情一度受控,此邨原訂於同年7月全數歸還,但由於同期疫情出現反彈,只有第4-5座可如期交還,而另外三座的交還日期更兩次順延至同年12月。 在入夥前夕,由於2019冠狀病毒病全球疫情擴散,加上現有的隔離營不敷應用,以及原定作隔離營的暉明邨在較早時的警民衝突被破壞,政府於2020年2月7日表示需要徵用此邨單位,用作隔離設施之用[11]。 隨著疫情一度受控,此邨原訂於同年7月全數歸還[12],但由於同期疫情出現反彈,只有第4-5座可如期交還,而另外三座的交還日期更兩次順延至同年12月[13][14][15]。 「出售居者有其屋計劃單位2017」於3月底接受申請,三個新居屋供選購。
但有消息指,第3座的準住戶可提早於12月10日起陸續入夥,預計每天安排80戶,即使12月有多日假期,有關工作亦不會暫停[1][21]。 隨着政府於2018年宣佈綠表置居計劃常規化,當時仍未命名的駿洋邨曾獲列為綠表置居計劃第二期出售屋苑。 駿洋邨 清拆最後一個位於沙角尾的「臨時房屋區」,為這類有40年歷史的房屋劃上句號。 推行「長者租金津貼」試驗計劃,提供租金津貼予合資格高齡申請人,讓他們租住私人樓宇,以代替公屋單位編配。
駿洋邨: 駿洋邨
第四、第五座設有獨立行人和車輛出入口,居民可經有關通道出入屋邨,而往返檢疫中心的人士和車輛無須進出第四、第五座範圍。 在第一至第三座仍用作檢疫中心期間,衞生署會採取嚴密檢疫管理措施,包括限制檢疫人士必須留在單位內;若他們有醫療需要,會由救護車從檢疫中心直接送往醫院。 除檢疫中心的工作和醫療人員外,檢疫人士不可與任何人士接觸。 駿洋邨 推出「置業資助貸款計劃」,以取代原來由房委會推行的「自置居所貸款計劃」及房屋協會推行的「首次置業資助貸款計劃」。 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局長出任房委會主席,是自1988年以來首位政府官員出任該職位。 「沙士」爆發後,房委會推出「屋邨清潔扣分制」,促使公屋居民保持居住環境清潔衞生。
其後,此屋邨單位已於2019年11月進行預派程序(當中第1-3座共310夥單位優先編配予基層公務員),並擬定於翌年2月入夥。 新冠疫情未止,本港已經歷了5波疫情,社會能繼續運作,依靠的是不同行業工作者的堅持與付出,陽光洗衣集團的創始人黃達強及太太江麗萍便是其中一分子。 從疫情開始協助駿洋邨清洗被鋪,到第5波爆發時承擔着方艙醫院… 設計師Alvin Cheng為退休夫婦重新打造400呎駿洋邨一房單位,梳化旁的多功能偏廳,更以香港人最愛的儲物地臺設計,兼具客房功能。 以訂造傢俬為主的新居,特別加入玫瑰金不銹鋼裝… 工廈地廠素來矜罕,尤其是陸續有工廈活化,地廠供應更大幅減少,而現正放售的華衛工貿中心地廠單位,屬鮮有交吉,兼且備有寬門面,以迎合不同行業所需。
駿洋邨: 九巴地點代號
為屋邨而設的公共運輸停車灣於8月25日啟用[1],新界專綫小巴60P線的火炭總站率先於8月28日遷往此站,60K線往沙田站方向亦繞經此站。 至同年8月28日,第4-5座單位在消毒及檢修後開始入夥[35]。 另外三座的單位原先預計延至2021年第二季纔可入夥[36],但在各方施壓之下[37],加上疫情回穩以及檢疫設施增加,將提早至同年10月交還,可望於翌年1月入夥[38]。 同年9月24日,隨著最後一名密切接觸者完成檢疫,駿洋邨隔離中心正式關閉,隨後開始清理工作[4],已在10月中交還,並在同年12月中旬入夥[39]。 按現時估計,當設於竹篙灣檢疫中心第三期的2,000個單位投入運作後,政府應可於本年年底停止使用駿洋邨第一至第三座作檢疫中心,並在清空和徹底消毒有關單位後交還房委會。 房委會預計需時數月進行多項修繕工作,最快明年第二季初安排租戶陸續入夥。
駿洋邨: 香港巴士大典
政府發表名為《管制權宜住所居民、徙置及政府廉租屋宇政策之檢討 》白皮書。 政府推出「臨時房屋計劃」,為暫時未合資格入住永久公共房屋人士提供居所。 經多方施壓後,駿洋邨隔離中心最後於2020年9月24日正式關閉 ,第1-3座單位於2020年10月下旬翻修後在同年12月起陸續入夥 。
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於1月通過恆常化「綠表置居計劃」(綠置居)。 「白表居屋第二市場計劃 駿洋邨2025 2018」於7月首次採用電腦攪珠。 12月推出「綠表置居計劃單位2018」,麗翠苑接受申請。 房委會公屋食水質量控制問題檢討委員會向房委會主席提交最終報告,就房委會過往品質檢驗不足之處提出改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