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口站上蓋物業「蔚藍灣畔」為區內最新物業,共由6座合共2,132個單位組成,由信和及嘉裏合作發展,當時標榜戶戶設有環保露臺及工作平臺,主打兩房、三房及四房,面積由 將軍澳規劃 呎之間。 現時一個兩房單位,售價介乎 萬元左右,呎價約17,400元。 另把相關配套設施遷入巖洞或另覓遠離民居的選址,盡用137區發展面積作興建配套,減低對原有社區及居民的影響,讓居民安居樂業。
警方西九龍總區重案組繼續調查大埔龍尾村肢解案,警員到位於打鼓嶺的新界東北堆填區搜索。 西九龍總區刑事總部警司鍾雅倫說,出動百多位警員,包括重案組及機動部隊警員到場搜索,他說找到一些骨頭,但未肯定是否屬於人類或動物的骨,又說預計整個搜索行動需要2至3日。 發展局去年向立法會提出精簡土地發展程序,建議修訂《城市規劃條例》等六條法例,目的在於精簡法定程序,造地時間可由六年縮短至四年,以加快土地供應。
將軍澳規劃: 將軍澳第137區規劃曝光 料建5萬夥供13.5萬人居住
政府和港鐵擬維持通風樓運作的同時,在其上蓋建2棟各27屬的住宅大樓提供約432個單位。 地盤面積4,458平方米,住用總樓面面積26,748平方米。 發展局在《將軍澳第137區及相關近岸填海──初步發展大綱圖》中提到132區「位於相對偏僻的地方」,但其實該區與調景嶺相鄰,並且與最接近的民居維景灣畔只有一公里距離。 將軍澳規劃2025 筆者在調景嶺進行地區工作多年,近日都收到部分居民反對於132區興建大量厭惡性公共設施的聲音,居民主要擔心垃圾臭味、空氣污染、能源輻射、海水污染等環保問題。
而廣義而言則是將軍澳新市鎮第二及三期,即寶琳路以外的將軍澳新市鎮範圍,包括調景嶺至日出康城一帶,屬西貢區民政事務處設有將軍澳南分區委員會服務範圍。 同時為為配合將軍澳第137區的房屋發展,政府建議於將軍澳第132區(即將軍澳華人永遠墳場對出)對出以填海和削坡方式提供約25公頃土地,以容納兩個現時位於將軍澳第137區的建築廢料處理設施、廢物轉運站等公共設施。 當局表示該區的發展密度將會大致偏低,亦會盡可能考慮垂直綠化,以令建築物與周邊環境盡量協調。
將軍澳規劃: 將軍澳137區的規劃想像
將軍澳第137區為一幅具規模的已平整土地,佔地約80公頃(4.21個維園大小),位於將軍澳創新園以南。 現時137區大部分的土地正用作臨時填料庫,貯存公眾填料,待日後填海時重用。 發展局認為隨着未來出現的填海工程,將逐步消化137區的公眾填料,所以政府認為應把握此契機重新規劃將軍澳137區,將該區發展為一個全新的小社區,預期以最高住用地積比率7.5計算,估計區內可提供約50000個房屋單位以供135000人居住。 政府亦傾向於第137區中央範圍興建鐵路站,並正考慮提供機構或社區設施,包括醫療、社福、學校、社區會堂、公共運輸交匯處、體育中心和游泳池場館等設施。 毫無疑問137區的發展計劃正正回應了房屋供應的最大問題,符合坊間對於土地供應「追落後」的期望。
- 根據初步規劃藍圖,會預留起碼10幅用地,合共54公頃,也就是相當於發展項目一半,興建50,000個單位,公營及私營住宅七三比,公營房屋34,500夥,而私樓15,500夥,預計首批34,000人可於2030年入夥。
- 建議中的137區,因為沿海位置會填海,所以你現時望海位置日後就成為內陸,但由「康城站」延伸出來的「將軍澳南延線」,會穿過「將軍澳工業區」對出海域,及「佛堂澳」的地底一直延伸至此位置,成為137區中心地區。
- 路線由寶林寶翠公園出發,途經寶林北路、坑口,以將軍澳單車公園為終點,並於該處舉行集會。
- 2011年位於將軍澳站上蓋天晉旁的酒店項目命名香港九龍東皇冠假日酒店及香港九龍東智選假日酒店,均位於新界東,不過以九龍東命名,引起了部份公眾和網上討論區對酒店所在地的地區爭議。
- 今年就讀於張沛松紀念中學的六年級學生邱詠禧表示,目前正在努力準備今年的DSE考試。
1860年,清政府於第二次鴉片戰爭戰敗,被迫與英方簽訂《北京條約》,條約指明清政府將界限街以南的九龍半島部份,割讓予英國。 但是,只要我們一想起荔枝角、美孚、黃大仙、觀塘等地方時,理所當然地認為這些地方均屬九龍,但其實這些地方都遠超界限街的範圍。 至於觀塘區議員呂東孩就話,政府依家仲係就重置計劃進行研究,最快去到今年年中先有結果,佢就認為當局效率太慢,就區內3間水泥廠搬遷問題一直用「拖字訣」嘅態度應對,難免畀人「Hea做」嘅感覺。 呂話,近年油塘不斷有新住宅落成,人口差唔多有成10萬人,如果水泥廠仲唔搬走,只會繼續影響居民生活。
將軍澳規劃: 發展局擬於將軍澳第137區設混凝土廠 居民反對憂加劇空氣污染
一個四百呎兩房單位,最新高見800萬元,呎價約18,900元。 在2019年8月遞交項目發展藍圖,就提出更清晰的藍圖,建議把地皮發展為一座住宅,興建594個單位,容納人口1,670人。 以地皮佔地45,209呎計算,,以最高6.65倍地積比率發展,最高可建樓面300,644呎。 項目內還會設17,976呎的休憩空間,以及1,442呎的兒童遊樂區,以一間所護老中心。 將軍澳規劃2025 文件顯示,「將軍澳南延線」將會為將軍澳第137區提供鐵路咻敺⻊眨瑏K以重鐵形式從現有網絡,通過將軍澳創新園對出海底的隧道延伸至137區,有關當局可能需於將軍澳創新園對出填海約2公頃,以提供一小片土地保護在進入水底前的一小段鐵路走線。 將軍澳規劃 香港01報道,特首李家超去年底,發表首份《施政報告》時表示,將啟動將軍澳對出水域的填海工程,包括屬於第137區的將軍澳創新園(前將軍澳工業邨)及132區的將軍澳華人永遠墳場對出水域。
將軍澳規劃: 日出康城 近期成交
平機會委託大學進行的研究發現,8成受訪的在職人士認為,職場對精神病患者的歧視情況,屬非常普遍或普遍;有7成受訪的精神病患者表示,患病令他們獲得較少的晉升機會;68%受訪的患者認為,因為患有精神病而不被聘用。 平機會指出,僱主有否觸犯殘疾歧視條例,視乎聘用時是根據求職者的實際能力,抑或因既定印象而作出決定。 大埔龍尾村肢解案,女死者的部分殘肢仍未尋回,大批警員到位於打鼓嶺的新界東北堆填區搜索。 警方說,搜索行動現已暫時停止,暫未有相關發現,搜索行動明天繼續。 商場採日式庭園設計,地下設有大型人工瀑布,為2000年代香港商場少見的特色之一;一樓中庭亦曾經採用木地板,後來於2018年更換為白色瓷磚。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早宣讀《財政預算案2023》,我們替大家整合今次房屋及買樓政策懶人包,並會實時跟大家更新。
將軍澳規劃: 項目編號:
全屋苑分為8座(第4座改稱第3A座),每座45層(跳層至56層)共2880個單位。 設有會所、商場及街市,並由南豐集團旗下萬寶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負責屋苑管理工作。 起北角、紅磡及啟德幾個居屋盤,將軍澳「昭明苑」少了長遠概念,或較適合用家購入自住,但卻值得留意其景觀。 樓盤現時的一線景觀,也就是向西南方向,可以遠眺「將軍澳運動場」,打側有機會望「藍塘海峽」,但樓盤的前方卻會被未來發展所影響。 因為西南面正是港鐵持有的「百勝角通風大樓」,政府已計劃在2022年第一季推出招標。 項目佔地48,008呎,地積比率6倍,可建樓面288,048呎,預計可建兩座物業,提供432個單位,物業高度130米,也就是說跟現時將軍澳「昭明苑」的高度相若。
將軍澳規劃: 住宅
至於死者前夫鄺港智,多年前涉及盜竊案棄保潛逃,他早上被押送至區域法院提堂,被控7項盜竊罪,案件押後至5月9日再訊;而涉嫌協助窩藏鄺港智的一名47歲女子,獲準保釋,3月下旬向警方報到。 將軍澳規劃2025 大埔龍尾村肢解案,女死者的部分殘肢仍未尋回,大批警員到新界東北堆填區搜索,預計行動維持兩、三日。 政府專家顧問許樹昌關注,撤銷口罩令後,部分呼吸道病毒會再次活躍,近日亦有兒童在感染這些病毒後,病徵較以往嚴重。
將軍澳規劃: 日出康城 第1期 首都:主打大戶型 家庭客最愛
在不影響工程時間表下,當局會盡量削坡而減少填海,將對附近居民的影響減至最低。 132區對出新造土地位置較偏僻,與最近的住宅維景灣畔約有1公里緩衝距離,較最初設計拉遠多200米。 對出土地將以低密度發展,只興建數幢約20米至60米高的低矮建築物,加上進出這些公共設施的車輛可直接通往「將軍澳─藍田隧道」,預料往返九龍的車輛不會經過將軍澳新市鎮現有道路網絡,相信可大大減低對當區居民的滋擾。
將軍澳規劃: 將軍澳137區規劃擬填海20公頃 料可建5萬夥住宅
隨住油塘工業區轉型發展成為住宅區,區內3間水泥廠變得貼近民居,污染問題直接影響居民,過去觀塘區議員都多次表明要水泥廠遷出該區。 轉個頭,發展局就放曬口風,話正在研究喺將軍澳137區重置水泥廠,即係拋個波畀隔籬區,引起區內居民強烈不滿。 至於目前仍在規劃階段的康城期數,則為第11期至第14期。
將軍澳規劃: 將軍澳南延線橫跨至137區中心
有家長表示,在人多地方會繼續讓小朋友配戴口罩,但上學時希望他們除口罩。 有安老業界就表示,為保護院內長者,院舍員工會繼續自願戴口罩,同時會要求訪客與家人佩戴。 大埔龍尾村肢解案,女死者的部分殘肢仍未尋回,大批警員到新界東北堆填區搜索,警方說,搜索行動已暫時停止,暫未有發現,搜索行動明天繼續,預計行動維持兩、三日。 另外,死者的家人早上先到富山公眾殮房認屍,之後到案發現場的村屋外進行法事。
將軍澳規劃: 填海 建電力設施輸入零碳能源
沿著「環保大道」一直行到末端,來到閘口位置裡面標示為137區,也就是日後會發展為住宅的地方,但現場所見暫時就只有車路,沒有人路可出入。 將軍澳規劃 附近了無人煙,但就不時都見到很多重型貨車經過,因為這裡大部份用地都作臨時填料庫,裡面設有80公頃用地,而政府建議會多填海約20公頃,令整個發展項目覆蓋101公頃,當中政府及機構等設施佔地12公頃。 根據初步規劃藍圖,會預留起碼10幅用地,合共54公頃,也就是相當於發展項目一半,興建50,000個單位,公營及私營住宅七三比,公營34,500個單位,而私樓15,500個,預計首批34,000人可於2030年入夥。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強調,政府十分重視青年發展,尤其是生涯規劃,希望能為青年創造更多發展機會。 她表示今屆政府推出「青年發展藍圖」中有160項行動及措施,照顧不同階層的年輕一代,支持他們積極探索自己的未來。
規模跟「煜明苑」相近的,還有「和明苑」,其位置夾在「東港城」與「煜明苑」之間,屬於1999年落成的居屋,由四座物業組成,當中A及B座屬於和諧式設計;而C及D座則屬於康和式,面積由 之間。 一個400多呎單位居二價約422萬元,呎價9,770元,而500多呎則近500萬元,600呎單位則已經要五字過外。 公共設施方面,電力設施可以提升香港通過區域合作輸入零碳能源的能力,達到2035年前把碳排放量從2005年水平減半的減碳目標及於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 安聯投資今天公佈,張煜加入安聯投資亞洲股票團隊並任職高級投資組合經理,同時將會向安聯投資亞太區股票首席投資總監陳致強匯報,並常駐於香港辦事處。
疫情創造出新興技術崗位,科技行業亦產生不少空缺,全球就業市場出現結構性失衡。 他認為,消化空缺需要的時間視乎企業能否以提高薪酬等方式,吸引人才。 李政勳說,香港是國際城市,人才進出十分自然,歡迎政府推出不少措施吸引人才,但對僱員來說,工作環境及企業文化更重要,特別是打工仔對工作的要求與疫情前已經改變,工作與生活平衡已成為重要考慮。 不過,他指出,本港打工仔遇到新工作機會時欠缺信心,普遍認為自己的談判能力不足,相信是整體職場文化影響,受僱一方通常對於表達自己要求感到憂慮,認為打工仔應認清在目前環境下在薪酬待遇等方面的談判能力。
筆者從事地區工作十多年,實在有太多「高手在民間」的見證。 建議中的137區,沿海位置會填海,由「康城站」延伸出來的「將軍澳南延線」,將來會穿過「將軍澳工業區」對出海域,及「佛堂澳」的地底一直延伸至此位置,成為137區中心地區。 沿海位置會發展海濱長廊及公園,車站旁則設有社區公園、文娛及商業設施,成為137區主要活動中心。 除此以外,「魷魚灣村以西」一幅佔地317,544呎的用地也會改劃住宅,提供2,500個單位,雖然其位置較捱近「寶琳」,但正如之前所述,長遠會對將軍澳線構成負擔,尤其坑口本身並不是尾站。 以至位於百勝角消防局旁的「香港電影城以東」用地,同樣會作公屋發展,如果日後住客不選擇前往「康城站」,而湧往「坑口站」,也會對交通構成沉重壓力。
將軍澳規劃: 將軍澳少年警訊首辦生涯規劃項目 13間中學共90多人報名參加
因為除了部份由「清水灣道」一帶居民會依賴「坑口站」轉乘外,日後在「影業路以西北」也就是清水灣電影製片場以西,也會改劃作住宅用地發展。 就將軍澳線方面,土木工程拓展署及規劃署正就將軍澳第137區的土地用途方案進行研究,並指會配合研究結果,探討將軍澳線的進一步發展。 特首李家超發表首份《施政報告》時表示將啟動將軍澳對出水域的填海工程,主要包括將軍澳132區的將軍澳華人永遠墳場對出水域及第137區的將軍澳創新園。 區內主要有富寧花園、安寧花園、厚德邨、頌明苑、明德邨、東港城、海悅豪園、蔚藍灣畔、南豐廣場和新寶城。 富寧花園和安寧花園同於1990年落成,為此區最早建成的屋苑。 翠林邨於1988年落成入夥,是將軍澳最早建成的公共屋邨之一,同時是將軍澳新市鎮內唯一不是建在填海土地上的公共屋邨。
將軍澳規劃: 將軍澳第67區的聯用綜合大樓(附設街市)
這些以換地權益書批出的土地後來被發展成為區內的主要大型屋苑,塑造了寶林和坑口兩區的城市面貌。 而且這些地皮的用途均為住宅(甲類)(即高密度發展)或商業/住宅發展用地,形成了將軍澳市區高樓林立、普遍有商場基座的格局。 將軍澳規劃 適逢將軍澳新市鎮在此期間發展,提供大量行使權益書的機會。 自1991年至1994年間,政府在將軍澳總共出售九幅私人住宅用地,其中八幅均以兌現甲/乙類換地權益書(Letter A/B)的形式批出土地,地盤面積總計超過120萬平方呎,可建樓面面積超過約1000萬平方呎。 最初,住宅用地中包括38.55公頃為中低密度(丙類)用地,但現時已經減少至0.66公頃,其土地面積已納入為綜合發展區(38.72公頃)。 而高密度住宅發展(甲類)用地由133.56公頃,再進一步上升至144.97公頃,令將軍澳建築物的密度更趨密集。
將軍澳規劃: 主要道路
將軍澳南的中央大道為該區焦點所在,由將軍澳站向南伸延至新海旁的將軍澳海濱公園,兩邊將有露天茶座和服裝商店零售設施。 不過現時仍然是臨時停車場,原預計2019年內收回用地動工,2021年竣工。 目前該區行人路亦建有單車徑,沿將軍澳海濱公園連接至日出康城一帶。 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討論龍鼓灘填海和重新規劃屯門西地區的前期工程研究,涉及1億7千9百萬元撥款。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說,龍鼓灘位處重要策略位置,可與深圳前海發展成沿岸經濟帶,屯門西地區則可與北部都會區,快速連接,有關工程預計2027年動工,期望於2030至2031年度,出現首批在龍鼓灘填海所得的土地。
將軍澳規劃: 公園
為建設一個配套完善的社區,亦會於將軍澳第137區提供所需的土地,以提供零售及商業設施、政府、機構或社區用地、康樂及休憩用地以及基建設施。 至於較高密度的房屋發展,將圍繞擬設置於將軍澳第137區中央範圍的鐵路站。 《施政報告》提出在將軍澳第137區及第132區填海,發展局表示,將軍澳第137區現時有約80公頃土地,連同即將填海發展的約20公頃,可發展土地將達101公頃。
將軍澳規劃: 日出康城 4期 晉海:1至4房戶均有
其實有啲Plan只要身份證同電話號碼就申請到,唔使交大量文件! ▲2019 六大 居屋 終於有眉目:包括將軍澳雍明苑、荃灣尚文苑、馬鞍山錦暉苑、何文田冠德苑、深水埗凱德苑、火炭旭禾苑。 提到北海道,不少人只會想到冰天雪地的冬日,但其實如果夏天到北海道,也別有一番風味。 接下來,MoneySmart,即從玩及食兩方面,為大家介紹這一個海港城市。
將軍澳第137區發展為一個新社區,將會以公私營房屋七三比規劃,公營房屋佔3.45萬夥,最快2030年入夥。 將軍澳規劃2025 將軍澳創新園(前稱:將軍澳工業邨)位於將軍澳大赤沙,位處東南陲,是香港第3個創新園,於1995年啟用。 並與另兩個創新園(分別是大埔創新園及元朗創新園)不同,將軍澳創新園只容許一些非污染性和高科技行業設廠。 2019年8月4日:將軍澳首次舉行大規模遊行,屬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的一部分,原本與港島西遊行同時舉行,惟最後只有將軍澳遊行獲批出不反對通知書,港島西改為集會。 遊行原定於7月28日舉行,但因應7月21日元朗襲擊事件,主辦方遂宣佈改期以支持「光復元朗」遊行示威活動。 路線由寶林寶翠公園出發,途經寶林北路、坑口,以將軍澳單車公園為終點,並於該處舉行集會。
日出康城位於香港新界將軍澳小赤沙第86區,於處將軍澳創新園以北,港鐵康城站及將軍澳車廠上蓋,是一個包括住宅、商場、公園、海濱長廊的鐵路上蓋發展計劃,整個發展計劃將分為9至14期興建,原預計於2019年全部完成。 其中2009年的報道表示運動天地,以及海濱長廊,分別在2014年,以2015年建成。 2014年12月末,港鐵正式就日出康城的規劃改動入紙城規會,除了單位總數由原來批出21,500個增至25,500個外,亦調整項目的發展時間表,由原來分3期、預計2020年完成項目,改延遲3年,最快2023年完成。 發展將軍澳第137區為高密度住宅發展的同時,我們會利用新增土地提供適切的社區或其他所需設施和服務,盡量滿足將軍澳社區的需要。 為此,我們正研究於附近水域(包括將軍澳第137區、將軍澳創新園及將軍澳華人永遠墳場對出水域範圍)進行近岸填海,以提供所需的用地興建交通配套及其他公共設施。
將軍澳規劃: 日出康城 位置地圖
亦有市民誤將位於寶琳路的寶達邨與寶林邨混淆,以為同屬將軍澳新市鎮的屋邨,雖然興建前是屬於西貢區,但寶達邨在興建時已獲劃入觀塘區的秀茂坪,現時與西貢區將軍澳新市鎮沒有關連。 特首李家超去年底,發表首份《施政報告》時表示,將啟動將軍澳對出水域的填海工程,包括屬於第137區的將軍澳創新園(即前叫將軍澳工業邨)及132區的將軍澳華人永遠墳場對出水域。 將軍澳分區計劃大綱覈準圖編號S/TKO/28現置於城規會祕書處、位於北角和沙田的規劃署規劃資料查詢處、西貢及離島規劃處及西貢民政事務處,讓市民於辦公時間內查閱。 「團結香港基金團體」指團結香港基金有限公司及其作為成員的法團組織(包括但不限於香港地方誌中心有限公司、中國文化研究院有限公司及中華學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