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的大猩猩數約400多隻,剛好佔幾乎全世界總數量的40%,其餘大猩猩的棲息地分散在剛果和盧安達之間。 以坦尚尼亞北部和肯亞而言,它們每年有兩個雨季,先是四月到五月的大雨季,再來是十一月到十二月的小雨季。 雖然這時候氣候會比平常熱和潮濕,但水是所有生命的起源,因此這時候的南部非洲景色是充滿著綠色和生命,是全年最適合賞鳥以及目睹新生命的誕生。 為了讓團員享有愉快旅程,除了熱氣球以外全程無自費,將所有參觀門票、領隊+導遊+司機小費、簽證稅金…等費用全部包含。
- 在東非的塞倫蓋蒂國家公園和坦桑尼亞的馬拉河保護區,大遷徙的觀看季節大約是每年的7月至10月。
- 本行程以7段航程組合成輕鬆舒適又深度精華的旅程,讓長青族快樂遨遊。
- 此地區為肯亞境內密度最高的野生動物聚集地之一,是私人野生動物保護區。
- 搭車經過⾚道區,徜徉在寬廣無邊的非洲天地,行經地球的中心點-赤道,您可拍照留念及購買赤道證書,感受科氏力等奇妙的大自然現象。
- 韓國最大的航空公司及國家航空公司,機隊數目達169架,航線網絡覆蓋全球44個國家或地區的126個城市,包括13個韓國國內城市。
- • 坦桑尼亞貨幣為Tanzanian shilling,在當地市集可以兌換,而美金及信用卡在大部分酒店及旅遊點都可以使用。
因為板塊活動旺盛,東非擁有非洲第一高峯吉力馬札羅火山和第二高峯肯亞山,非洲最大的湖泊維多利亞湖,以及著名的東非大地塹。 入境肯雅並無硬性規定需要注射防疫針,但若是由肯雅返港後短期內要再出門,或中途會轉往其他國家,就要留意。 到肯雅看大遷徙,最佳月份是七、八月,南半球正值冬季,跟大家想像中的炎熱大相逕庭,相反,晚間可能只有十度或以下,若是乘熱汽球,在大清晨出發,很多時候要帶備羽絨呢! 東非大遷徙2025 日間,氣溫大約二十多度,非常舒適,在這個季節到訪,蚊患較低,感染由蚊傳播疾病的風險亦較低。 相信大部分朋友都會選擇吉普車作為追蹤動物的交通工具,在大草原飛馳纔像樣,拍照亦較「型」,乘吉普車追蹤動物,會較小巴費用為高,但分別不算太大,是可以負擔的金額,很多旅行團都會以吉普車作招徠。 吉普車及小巴均可推開車頂,站著看動物,分別不太大,小巴車身略高,有少少優勢。
東非大遷徙: 非洲赤道地區會否超熱?
瑪沙瑪拉野生動物保護區(Masai Mara National 東非大遷徙 Reserve)是肯雅最大的動物保護區,總面積達1672平方公里。 保護區內有95種不同的野生動物和485種飛禽類,於每年7-8月非洲動物大遷徙高峯期,約有過百萬頭獅子、斑馬和大象等野生動物由塞連格迪平原移遷到此,是非洲草原上難得一見的超震撼奇觀。 東非大遷徙2025 參與動物大遷徙的動物種類繁多,依照規模依序是角馬、蹬羚、斑馬,接續上陣:1. 角馬 Wildebeest 數量最多的角馬接續出發,喫過斑馬啃過的草。
非洲豹 非洲豹身手十分矯健且隱蔽性強,擅 長埋伏在草叢或樹幹上,精準快速的 東非大遷徙 東非大遷徙2025 獵捕。 因屬於夜行性動物,加上他們 的毛皮是絕佳的保護色,需要有點運 氣才能看到牠們。 黑犀牛 因為過度捕獵的緣故,現今全球剩下 東非大遷徙2025 不到四千頭黑犀牛,屬於極度瀕臨絕 種動物(Critically Endangered)。 特別是在8月和9月,動物大遷徙達到高峯,成千上萬的角馬、斑馬和羚羊穿越馬拉河,這是一個壯觀的景象。 在這個時候,你不僅可以觀察到動物們的遷徙,還有可能看到獵食者如獅子、獵豹、花豹等在這個時候進行狩獵。 幾乎每個想去非洲的人,最希望的就是看到上百萬隻的斑馬和牛鈴覆蓋整片大草原的自然奇景,但很多人不知道東非的動物大遷徙是全年無休,無時無刻都在進行。
東非大遷徙: 今年水草充足 遷徙來得晚走得緩
同時也藉由藝術作品,看見飛魚奮力迴遊的追尋與青斑蝶為渡海回臺東的故事,感受這片豐饒土地稻穗滿溢的美好,聆聽原民旋律中的悠遠神話,找回如同南島民族向世界出發時探索的勇氣。 無論選擇哪種觀賞方式,請務必遵守當地的保護法規和導遊的指引,確保不幹擾野生動物的生活環境,並保護這片美麗的自然資源。 東非大遷徙2025 烏幹達有多元的地形和豐富的生態,但每個人來這裡一定會花一兩天的時間去布恩迪難以穿越森林看山地大猩猩。
但面積只有Serengeti 約十分之一的Masai 東非大遷徙 Mara,並不足以維持過百萬頭外來動物的生活,於是在11月短雨季來臨前,動物又折返南面開展新的循環。 在肯亞境內就有數十座國家公園,往返國家公園之間不但路途遙遠且路況顛簸難耐,根本無法逐一造訪。 環球精心嚴選肯亞旅遊最具特色的3大國家公園+波茲瓦納最具代表的丘比國家公園入列,所見所聞不重複,行程天天有特色,精彩極了。 金怡假期推出多條動物大遷徙旅行團,包括到東非洲肯雅(Kenya)、坦桑尼亞(Tanzania)看動物大遷徙、馬達加斯加猴麵包樹大道及烏幹達追蹤黑猩猩等。
東非大遷徙: 動物大遷徙 肯亞+坦尚尼亞12日
蹬羚 Gazelle 經過斑馬和角馬的收割之後,草地剛長出的嫩芽是蹬羚的美食。 動物大遷徙的路線是一個循環遷徙,動物們在乾季和濕季之間來回遷徙,以追尋食物和水資源。 這樣的遷徙提供了絕佳的觀賞機會,因為你可以在不同的季節看到動物羣在廣闊的草原上穿越和覓食的壯觀景象。 總結起來,大遷徙是動物為了追求更豐富的食物和水資源,以及為了繁殖需求而進行的季節性遷徙。 這個壯觀的現象不僅為動物提供了生存的必需品,也成為了生態旅遊的重要景點,吸引著眾多遊客前來觀賞。 動物大遷徙 被視為人生必看的50大自然奇觀之一,每年六月開始,在坦桑尼亞的過百萬頭角馬、斑馬及羚羊,為了尋覓青草,由坦桑尼亞開始,慢步前往肯雅,喫盡肯雅的青草後,又回歸坦桑尼亞,年年如是,由於以角馬的數量最多,所以 動物大遷徙 東非大遷徙 亦有稱為 角馬大遷徙。
一年一度動物千里壯闊旅程7月至9月是肯亞旅遊的旺季,全球大自然愛好者前來,到馬塞馬拉國家公園看大遷徙,國際各大生態頻道,也會駐地觀察攝影。 東非動物大遷徙,指的是每年在肯亞馬賽馬拉保護區及坦尚尼亞賽倫蓋提國家公園一帶周而復始年復一年的大遷徙活動。 每年乾季來臨,動物因為糧草不足,開始陸續往北,到達馬賽馬拉保護區覓食。
東非大遷徙: 旅遊 熱門新聞
為考量旅客自身旅遊安全,並顧及同團其他旅客之旅遊權益,我們特別請您配合下列事項,這是我們應盡告知的責任,也是保障您的權利。 每位團員均投保500萬旅遊責任險+20萬醫療險+海外急難救助險,確保團員最完整保障。 東非大遷徙2025 特別嚴選耐心且經驗豐富的專業領隊,沿途提醒天候變化及安全注意事項,全程細心呵護。 前往東非及往返香港入境時均無須出示黃熱病針紙,若旅客為個人保障,可於出發前最少十天注射 黃熱病疲苗,旅客需致電香港衛生署預訂,注射後五天內有機會出現輕微發燒,疫苗於十年內有效。
東非大遷徙: 草原之王非洲獅 捕殺角馬享盛宴
有別於豪華帳篷,位於Ngorongoro的山林小屋,火山口的景緻給予另外一種獨有的敬意與靜逸。 東非大遷徙2025 室外游泳池與完善的設備,當地的舞樂表演,真正享受體驗非洲風情。 抗議活動似乎取得了成效原本定下的9月28日搬遷日期已推遲,新的日期還沒有宣佈,但當地人表示這是早晚的事。 延續美好意象以動態進行式的「植光」為作品命名,築微光中的綠色之夢,植地球上的點點希望,而讀取網絡訊號的仿生花朵,也暗示著人工賦予生命的植物最終可能成為現實的未來。 10公尺高的作品主體造型發想自蝶蛹,破蛹而出、色彩斑斕的蝴蝶隨著氣流繞圈交錯飛行。 作品中的蝴蝶,有些要出發飛向遠方,有些則正要回到自己的出生地,不同方向的蝴蝶在知本交會,象徵著臺灣與日本在各方面的交流。
東非大遷徙: 長頸鹿動物保育中心
此飯店門口是森林小湖,周圍環繞兩條溪流,擁有異國情調的樹木與魚塘,離馬塞村亦不遠。 甜水國家保護區甜水保護區是黑犀牛的繁殖庇護所,1993年更在珍古德協會的協助下,成立黑猩猩庇護所。 佔地非常廣袤的草原地帶是數量稀少的黑犀牛和黑猩猩們最喜愛的活動草原。 Safari:所謂的遊獵(Safari),指的是每天清晨及傍晚,利用氣溫尚未升高,動物活動力最旺盛的時候,搭乘四輪傳動車深入野外尋找動物的蹤跡。 開車的嚮導都經驗豐富,能向您指出動物的行蹤,是在肯亞觀賞野生動物最舒適的方式。
東非大遷徙: 馬賽馬拉國家公園–馬賽村
但東非是個整年度都適合去看動物的景點,因為肯亞和坦尚尼亞有開闊的平坦大草原,所以它們比較沒有在叢林中找動物的環境,不過每個季節都有它的特色和優缺點,最終還是看自己想追求什麼樣的Safari體驗。 這種年年發生,卻又時間、路線飄忽不定的動物大遊行,相信在東非大草原上已開始了數萬年。 在人類文明侵入之前,這片廣闊土地上的植物、數種大型食肉動物、數十種喫草哺乳動物、數百種鳥類、無數的昆蟲和小動物形成了一套自給自足的生態循環系統。 但隨著人類需要愈來愈多土地放牧、耕種,以及貪得無厭的捕獵,正威脅著這片地球上罕有的、真正屬於大自然的土地。 前往成立於1984年的地獄門國家公園,小巧可愛的國家公園內有一個壯觀的峽谷非常值得參觀,公園內您也可以自費來趟腳踏車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