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 持牌物管公司須向其提供物管服務的員工提供合適的培訓,讓員工能符合有關工作程序及指引執行職務,並對未能按有關工作程序及指引提供物管服務的員工加強培訓。 C(1) 持牌物管公司須設立妥善的工作程序及清晰的指引讓員工提供物管服務時有所依循。 持牌物管公司須定期檢視及/或更新有關程序及指引,以確保符合運作上的需要。 上述申請人須在遞交申請表時,同時附上有關身份證明文件及簽證/進入許可標籤副本,並在入學時提供有關身份證明文件及簽證/進入許可標籤正本予以核實。
物業管理業發牌制度自2020年8月1日起實施,為行業訂立了專業資格,推動業界朝着專業化及優質化發展。 根據《物業管理服務條例》(第626 章)規定,物業管理公司只要向在香港有公契的物業提供多於一個類別的物業管理服務,便須持有牌照。 如需領牌的物管公司而未持有有效物業管理公司牌照,不得作為物業管理公司而行事。 任何人如違反上述規定,一經定罪,最高可被判處罰款$500,000及監禁兩年。
物業管理公司牌照: 專業發展
的而且確,疫情下物管業需要大量人手負責量度體溫、檢疫等額外防疫工作,不少人士亦紛紛入行,為行業提供新血。 物業管理公司牌照 例子:通風、供水及排水、空氣調節、電梯、電力、消防裝置的修葺、更換、保養和維修;維護建築物和護土牆的結構安全。 物業管理公司牌照2025 對於恒大物業是否有足夠業務以支撐上市地位,公司指出,截至今年5月底,其總簽約建築面積約8.17億方米,簽約項目達3152個,並有2759個在管項目,在管總建築面積約5.06億方米。 公司去年淨利潤約14.8億元,截至去年底總資產約71.5億元,認為有足夠業務及資產支持營運。 恒大物業預期,未來收入及淨利潤均可維持與物業行業頭部企業相當的增長水平,財務風險低,可保障持續生產經營。 自去年3月底起,恒大物業因自爆有134億元(人民幣.下同)存款屬第三方提供質押,並已被銀行強制執行,股份一直停牌至今,其後調查發現有關存款是遭違規間接轉劃至母企中國恒大(03333)。
- 只有當課程所涵蓋的職能範疇內的能力單元數目達到或超過監管局規定的以下要求,該職能範疇才會被視為已獲涵蓋。
- 監管局主席謝偉銓表示,,物業管理業發牌制度自今年8月1日實施以來,監管局已發出超過1,000個牌照,其中正式物管人及物管公司牌照佔60%,臨時物管人牌照佔40%。
- 監管局提醒,如物管公司因未及時申領牌照而未能提供服務,或會違法與大廈業主簽訂的合約,市民如面對以上情況,可諮詢法律意見處理。
- 第一級物管人由2024年1月1日開始,每年須參與不少於12小時持續進修。
- 學生有責任確保在學期間持有有效的身份證明文件及簽證/進入許可標籤。
蕭如彬提醒,即使文件齊全,牌照申領程序亦需約25天時間處理,呼籲物管公司及早申請,以免誤墮法網。 恒大物業表示,公司履行了各項復牌指引,包括在6月5日刊發2021年、2022年中期及2022年業績,並解決任何審計上保留意見的事項。 對於134億元存款遭違規轉劃一事,公司已發布獨立調查報告,並採取適當的補救措施,如涉事的所有董事已全部離職,亦加強了內部監控體系及流程。
物業管理公司牌照: 發牌制度
如成功繳費後,請列印繳款確認頁面以作紀錄,並在報名錶格第4部分填上賬單編號(如繳款確認頁面所示)。
- 其他非本地申請人,不能註冊為本學院短期課程學生及修讀短期課程。
- 對於恒大物業是否有足夠業務以支撐上市地位,公司指出,截至今年5月底,其總簽約建築面積約8.17億方米,簽約項目達3152個,並有2759個在管項目,在管總建築面積約5.06億方米。
- 但監管局認為,其目的在於提升透明度及確保監管局的決定過程客觀、公正,並得到公眾信任。
- C(1) 除守則第E(3)段另有規定外,在接獲投訴後,負責人須在合理及切實可行的範圍內盡快安排編配個案編號予有關投訴、記錄有關投訴的撮要於投訴登記冊5內,及向投訴人確認接獲其投訴並提供個案編號6。
- 他補充,現時領有牌照人士,當中31%屬臨時牌照,領有臨時牌照屬「老行尊」,有經驗但未必合符學歷等要求,他們須在3年臨時牌有效期內,完成報讀監管局的指定課程。
- 扣除同時持有正式及臨時牌照或持有不同級別牌照的重複數目,已有近12,000名物管從業員領牌。
蕭如彬表示,物業管理業監管局已發出約14300個物管人員牌照,扣除重覆不同級別牌照的人數,現時有約1.2萬名物管從業員現已持牌。 他補充,現時領有牌照人士,當中31%屬臨時牌照,領有臨時牌照屬「老行尊」,有經驗但未必合符學歷等要求,他們須在3年臨時牌有效期內,完成報讀監管局的指定課程。 根據《物業管理服務條例》,由今年8月1日起,所有為有公契物業提供多於一個類別服務的物管公司,以及物管經理及主任,均需持有有效物管牌照纔可符合法例要求,繼續提供服務。 無牌提供服務人士,一經定罪,最高可判處罰款50萬及監禁2年。
物業管理公司牌照: 物管局呼籲物管公司盡早領牌 至今累發逾6200個牌照
但於明日(2023年8月1日)起會變成強制性計劃,分階段向不同級別的物管人牌照持有人強制要求參與持續進修。 物業管理公司牌照2025 第一級物管人由2024年1月1日開始,每年須參與不少於12小時持續進修。 而第2級物管人由 物業管理公司牌照2025 2025年1月1日開始,每年須參與不少於6小時持續進修。
F(1) 物業管理公司牌照 持牌物管公司須妥善備存所有與投訴相關的資料8及文件,為期不少於自接獲投訴起計三年的時間(不論投訴是否成立),並須按業主組織的書面要求(如有),提供年度性的投訴統計資料(包括投訴的性質、小計及總數)。 B(1) 持牌物管公司須就其提供物管服務的每一個物業委任一名持牌物業管理人負責監察投訴的處理(「負責人」),並將負責人的姓名、牌照號碼及電話號碼及/或電郵地址展示於有關物業的顯眼地方。 A(1) 持牌物業管理公司(「持牌物管公司」)須就其提供物業管理服務(「物管服務」) 的每一個物業制定一套有效處理投訴2的機制(「機制」),並於有關物業的顯眼地方展示載有有關機制詳情的告示,讓客戶3備悉有關詳情。 K(1) 如持牌物管公司將全部或部份的物管服務分判給分判商或服務提供者,則該持牌物管公司須對有關分判商或服務提供者作出合適的監督,不論有關分判商或服務提供者是否持有物業管理公司牌照。 G(1) 持牌物管公司須持續及有效地監察提供物管服務員工的工作和行為,並定時進行審查,以確保員工依循有關工作程序及指引行事。
物業管理公司牌照: 物業管理業發牌制度
業界對發牌制度反應正面,他亦呼籲業界人士盡早申請領取牌照,一起攜手推動本地物業管理業朝着優質化和專業化發展。 有關名單載有共3,720個持牌物業管理人及持牌物業管理公司的資料。 監管局主席謝偉銓表示,物管業發牌制度實施至今一年,監管局截至8月20日已發出4,000個牌照,其中正式物管人及物管公司牌照佔 56%,臨時物管人牌照佔44%。 物業管理業監管局行政總裁蕭如彬指,現時全港物管持牌從業員年齡介乎22至86歲 ,平均年齡約45歲,年齡中位數有所下降,反映近年投身物管工作的年輕人有所增加,而持有學士學位或以上學歷的持牌人佔近4000人。 若物管從業員在發牌制度正式實施後,並無持有物管人牌照,便不可以持牌物管人身份工作,如違反規定,一經定罪最高可判處罰款50萬元及監禁兩年。
物業管理公司牌照: 版權 © 2023 物業管理業監管局保留所有權利
按大廈公契為業主、住戶、租戶、用戶或訪客提供與物業管理有關的一般服務(第2至7類別的物業管理服務除外)。 例子:協助業主委員會、管理委員會及業主舉行會議;提交工作報告;處理及跟進查詢及投訴。 物管業發牌制度實施至今年2月中旬,監管局已發出6,200多個物管人及公司牌照,其中正式物管人及公司牌照佔 61%,臨時物管人牌照佔39%。 監管局主席黃江天博士表示:「根據監管局掌握資料,現時已知於法例下須領牌的物管公司均已遞交牌照申請並全數已成功獲發牌。」他指並無於法例下須領牌的物管公司於過渡期完結前遞交牌照申請但未能於7月31日前獲發牌的情況出現。 物業管理公司牌照 蕭如彬又說,推出相關發牌制度,是希望提升物管業的地位和水平、更專業化及優質化。 而物業管理業監管局會接受所有有關物管事宜的投訴,今年1至6月,監管局接獲430多宗投訴,當中主要屬溝通問題,物監局已作出調解。
物業管理公司牌照: 物監局發逾740間持牌物管公司牌 1.2萬名持牌物管人 過渡期已完
物業管理業監管局於昨(21日)根據《物業管理服務條例》規定,刊憲公佈物業管理業發牌制度下,截至7月31日的持牌人名單,以供公眾查閱。 物業管理業監管局主席黃江天提醒市民,可透過監管局網站查閱登記冊,查覈所聘用的物管公司有否持牌,亦可以留意物管公司有否於物業內展示由監管局發出的牌照或「持牌物管公司」標籤。 關於業主或業主組織就提供物業管理服務聘用的個人的人力資源管理服務。 例子:管理業主或業主組織所聘用的人力資源,包括人手編排和調配、員工聘用和解僱、勞工保險的安排。 另外,針對近期有樓宇外牆出現石屎剝落情況,黃江天說,該局未來會與屋宇署就建築物保養商討物管從業員可擔當的角色。 並表示落實發牌制度後,物業管理是一種專業資格,與律師、會計師一樣都受到專業規管。
物業管理公司牌照: 香港文匯網
物業管理從業員在須持牌物業管理公司中,就該公司提供的物業管理服務,擔任管理或監督的角色,亦須領牌。 物業管理公司牌照 物業管理業發牌制度實施後首三年(即2020年8月1日至2023年7月31日)為過渡期。 「物業管理業監管局指明課程」(「指明課程」)是在《物業管理服務條例》(第626章)(《物管條例》)的附屬法例實施後的三年過渡性安排的課程。
物業管理公司牌照: 「指明課程」的承辦院校
物業管理業監管局今日指,現時仍有近一成需領牌物管公司未申領牌照,呼籲有關公司及早申領;如業主發現聘請的物管公司,在8月1日後因未領牌無法提供服務,或可循法律途徑追討。 根據《物業管理服務條例》(第626章),持牌物業管理公司及持牌物業管理人分別須於牌照有效期屆滿前的6至9個月及3至6個月內,向物業管理業監管局提出續期申請。 物業管理業監管局明日﹙18日﹚刊憲,公佈物業管理(物管)業發牌制度下截至2022年1月31日的持牌人名單。 有關名單載有共 6,115個持牌物管人及公司的資料,以供公眾查閱。 監管局主席謝偉銓呼籲物管公司盡早領牌,避免物管服務受到影響。 物業管理業發牌制度之目的是透過制訂及執行一套專為香港物業管理服務業而設的規管制度及相應配套措施,鼓勵及協助物管業及從業員朝着優質化及專業化發展。
物業管理公司牌照: 課程內容
牌照費只在申請人在獲批牌照前撤回申請,或申請被拒絕,纔可獲退回。 根據《物管條例》,監管局要求其成員披露其屬於監管局決定的類別或種類的利害關係。 《物管條例》亦規定監管局成員就須作出的披露,備存一份登記冊,有關登記冊須上載於互聯網以供查閱。 H(1) 持牌物管公司須定期對提供物管服務的員工的工作表現作出評核,以確定員工有否依循有關工作程序及指引行事,並考慮是否需要加強培訓或提供進一步的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