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透過修改拉丁字母創造的新字母,其音值通常和原始字母的音值有關係[18]。 例如,底部帶有向右勾的字母表示捲舌音;小型大寫字母則通常代表小舌音;而其發音的位置則對應到原始字母的調音器官。 但除此之外,國際音標並沒有辦法直接從符號的形狀推測出其音值,符號的形狀和其發音也沒有任何關係[i]。 由於在寬式標音中字母和音值之間不一定是一對一的對應關係,從而導致音標的實際發音和其原先預設的發音可能有所不同,「中前圓脣元音」或「濁軟齶塞音」等發音描述也不見得可靠。 雖然《國際語音學學會手冊》指出其符號不存在正式名稱,但它也承認每個符號都有一個或兩個通用名稱[77]。
變音符號可以與國際音標字母組合,以記錄修改過的音值或次要發音(英語:secondary articulation)。 對於超音段特徵,例如經常使用的輕重音和聲調,也有相對應的特殊符號。 雖然有時對音標的修改會造成多個音標並用的情況,但普遍來說,一個音只會擁有一個對應的音標;而其他不再使用的音標則會被廢除。 對於含有次要發音(secondary articulation)的,這類字母也大多會被拒絕,並且認為這些特徵應該用連結號或變音符號表示,如⟨ƍ⟩就可以用[zʷ]取代。
讀音: 符號
此外,較罕見的清內爆音⟨ƥ ƭ ƈ ƙ ʠ⟩音標現在通常使用⟨ɓ̥ ɗ̥ ʄ̊ ɠ̊ ʛ̥⟩表示。 舊的搭嘴音音標⟨ʇ, ʗ, ʖ⟩雖然已經被官方的新音標⟨ǀ, ǃ, ǁ⟩取代,但由於後者的易讀性較差(尤其在使用[ ]、/ /等括號時),且容易和音標⟨l⟩、韻律符號⟨|, ‖⟩搞混,因此仍然有人使用[67]。 國際音標中,有107個字母用於表示輔音和元音、31個變音符號用於修飾輔音和元音,以及19個用於表示超音段成分(包括音長、聲調、重音、語調等)的特殊符號[d]。 這些符號可以被整理為一個表格;本條目的表格和官方網站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上提供的表格大致相同。 其中還有自稱是老師的網友回應,「現職國小老師路過,注音要以教育部『簡編版』字典為主,重編版是包含了以前到現在的所有讀音,所以並沒有又改注音的問題」、「高中現職國文老師路過,重編版是語音流變的研究用辭典;簡編版纔是教學現場的讀音」。
- 另外,法語中可在每個韻律單位的末尾以「
- 元音圖中沒有省略任何元音字母,但過去一些中央元音被列在「其他符號」中。
- 《讀史方輿紀要》,和「成語彙輯」等新功能。
- 經過了四年,本中心於2018年夏天進一步推出《漢語多功能字庫》加強版,
- 網友見文也紛紛表示不解,回覆「我已經看不懂現場兩個字了」、「第一現場的唸法是現場,犯罪現場的唸法是現場」、「好奇各位Costco都怎麼唸?我是唸『卡斯扣』啦」,更有人怒批教育部「這種東西改來改去真的超沒意義」。
應用程式「SpokenBot」集合練習詞彙、評估詞彙讀音、評估句子讀音三大功能,提供包括新興科技、數碼化、職場等近百個貼近時事及社會的場景、逾8,000組英文詞彙,並分為高中低三組難度,用家可根據能力選擇合適的程度、音速,甚至AI合成語音的口音等。 「SpokenBot」亦會每日更新新聞標題,供用家朗讀及學習英語,為IELTS國際英語測試甚至工作等作好準備。 通常會在複元音中不佔據音節核位置的元音加上非音節性的變音符號,如⟨ui̯⟩、⟨u̯i⟩;或是將不佔據音節核位置的元音寫成上標,如⟨uᶦ⟩ or ⟨ᵘɪ⟩。 複元音也可以使用連結號標記(尤其當難以確認複元音的類型時),如⟨u͡i⟩。 讀音 塞擦音和雙重塞音(英語:Doubly 讀音 articulated consonant)由兩個字母和一個連結號組成,連結號可置於上方、下方或省略[54]。 六個最常見的塞擦音可由連字表示,但若每組塞擦音都需要獨立的連字則需要大量符號,因此官方已不再使用[2]。
讀音: 現場其實「不念ㄔㄤˇ」?眾批教育部亂改讀音 教師羣跳出曝真相
另外,法語中可在每個韻律單位的末尾以「|」標記正常的韻律重音,而以「‖」標記語調特強的重音:[ˈˈɑ̃ːˈtre | məˈsjø ‖ ˈˈvwala maˈdam ‖](原文:Entrez monsieur, voilà madame.)[59]。 按照國際音標的設計,它用來表示口語中詞彙上的(一定程度上也包括韻律上的)一部分語音特徵:語音、音位、語調間的對立,以及詞語和音節的分隔。 [2]若要表示諸如咬牙、咬舌和由脣齶裂患者所發出的聲音,則有另一套國際音標擴展系統(extIPA)可以補充[3]。
- 本網頁「古文字繫形」方面的工作得以順利進行,首先應感謝本校中國文化研究所劉殿爵中國古籍研究中心主任何志華教授提供該中心開發的甲骨文及金文字形,
- 1993年又進行了一次小修改,增加了四個央元音音標[3],並刪除了清內爆音的音標[10]。
- 這些符號可以被整理為一個表格;本條目的表格和官方網站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上提供的表格大致相同。
- 也有少數例外,如捲舌音,其音標下方都有一個拉長、向右勾的尾巴,如⟨ɳ ʈ ɖ ʂ ʐ ɻ ɽ ɭ ꞎ⟩;而內爆音的音標則有向上的彎鉤,如⟨ɓ ɗ ɗ̢ ʄ ɠ ʛ⟩。
- 在記錄音素時,語言學家習慣上使用更簡單的字母,而沒有過多的變音符號。
- 本中心的運作宗旨始終如一,就是竭盡所能,為未來的漢語漢字教育從事「基礎建設」工作。
- 有網友無奈表示,家人覺得夏天電費很貴,帳單都5千元起跳,要實施省電計畫,規定中午前不開冷氣,晚上則會偷偷設定時關閉,結果就是把他熱醒。
如英語中「went」的[w]就是一個透過圓脣並抬高舌頭來發音的協同調音輔音。 肺部氣流音是通過阻塞聲門或口腔、並同時或隨後從肺部排出空氣而形成的輔音。 讀音 為了避免形近的音標相互混淆(如 ɵ和θ、ɤ和ɣ、ʃ和ʄ等),每個符號都擁有專屬的國際音標號碼(IPA number)。 號碼通常為三位數,如304代表開前不圓脣元音、415代表中央化符號。
讀音: 漢語言學界專用的音標
還有中文系的同學解釋,「如果論實用,以簡編本為主;如果是研究,以重編本為主。很多字是因為語音、讀音的不同纔出現的,並不是什麼改讀音」。 由於國際音標的符號數量繁多,大部分的電腦鍵盤無法輸入所有音標。 一些網站擁有國際音標的螢幕輸入鍵盤,如洛杉磯加利福尼亞大學語言學系提供的鍵盤可完整輸入所有國際音標,包括字母、變音符號和其他記號[84]。 此外,當國際音標系統不可用時,也可能借用大寫字母作為替代方案,如⟨I, E, U, O, A⟩分別代表[ɪ, ɛ, ʊ, ɔ, ɑ]。 儘管IPA提供了超過160個符號,轉寫任何一種語言通常只會用到其中的一小部分。 記音時主要可以分成兩種:嚴式標音(narrow transcription)能精確描述聲音各種細節,而寬式標音(broad transcription)則會省去部分可忽略的部分。
讀音: 辭典檢視
目前已經有幾種將國際音標映射到ASCII字符的系統,包括SAMPA、X-SAMPA[78]、PHONASCII[79]、Praat[80]、UPSID[81]、Kirshenbaum[82]、Worldbet[83]等等。 這些系統允許使用者能較方便地鍵入在標準鍵盤佈局上難以輸入的國際音標符號。 以輔音為例:核心輔音字母之外的輔音通常藉由添加變音符號至相似音值的字母來創建。 如西班牙語的雙脣近音和齒近音通常寫成降低的擦音([β̞]和[ð̞];亦有人建議使用專用字母,如⟨β⟩和⟨ð⟩[74])。 類似地,濁邊擦音可寫作較高的邊近音,如[ɭ˔ ʎ̝ ʟ̝]。
讀音: 輔音
類似地,元音字母亦可透過前移、後移、升高、降低、央化、中央化等變音符號表示其他音段的發音[76]。 例如,「不圓脣的[ʊ]音」可以寫成帶中央化符號的[ɯ̽];「圓脣的[æ]音」則可寫成帶升高符號的[ɶ̝]或帶降低符號的[œ̞]。 Unicode中有專屬符號,但需要Unicode 4.0及以上版本標準的支援,在一些含國際音標字體(如Lucida Sans Unicode)中不可見。
讀音: 恒大開發英普自學Apps 透過AI糾正讀音
Mac系統的擴展鍵盤(比如基於美國英語鍵盤的「ABC – Extended」、基於德國德語鍵盤的「Deutsch – Standard」)可以透過dead key將變音符號添加到拉丁字母上,從而輸入絕大多數國際音標。 而Mac系統的「表情和符號」中則包含所有Unicode編碼中的國際音標。 讀音2025 由於不同語言或不同研究者的習慣會導致使用的音標有所不同,因此作者通常會給出他們所選用的音標系統以減少歧義[35]。
讀音: 相關活動
有時候,塞擦音也可以使用上標表示,如tˢ相當於t͡s,kˣ相當於k͡x。 為了書寫方便,t͡ʃ和d͡ʒ(或接近的塞擦音)有時會寫成原為硬齶塞音的c和ɟ,即使在國際語音學會的官方出版物中也是如此,因此解讀時需要特別留意。 在肺部氣流音表中,每列代表不同的調音方法(輔音以何種方式產生),每欄則代表不同的調音部位(輔音在口腔中哪個部分產生)。 在1890年代至1940年代符號表的快速擴展之後,國際音標大致上維持不變,直至1989年的基爾大會。 1993年又進行了一次小修改,增加了四個央元音音標[3],並刪除了清內爆音的音標[10]。 最近一次音標表修訂於2005年5月,增加了脣齒閃音的音標[11]。
讀音: ‧ 小哥哥艾理嘴孫生「不孝順」後首同臺 現場氣氛尷尬..他:不會覺得太超過
因此,漢語中最簡單的音節可以表示為/V/(一個無調的元音),最複雜的音節可以表示為/CGVNᵀ/(輔音-滑音-元音-鼻音,帶有聲調)。 大寫字母也可以和變音符號結合,如⟨Cʼ⟩(噴音)、⟨Ƈ⟩(內爆音)、⟨N͡C⟩/⟨ᴺC⟩(前鼻化輔音)、⟨Ṽ⟩(鼻化元音)、⟨S̬⟩(濁噝音)、⟨N̥⟩(清鼻音)、⟨P͡F⟩/⟨PF⟩(塞擦音)、⟨Cʲ⟩(齶音化輔音)、⟨D̪⟩(齒音)等等。 在言語治療學中,大寫字母用於表示不確定的發音,並用上標表示其發音較弱,如:[ᴰ](較弱且不確定的齒齦音)、[ᴷ](較弱且不確定的軟齶音)[15]。 國際音標(英語:International Phonetic Alphabet,縮寫:IPA[a]),又稱萬國音標,是一種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標音系統,19世紀末由國際語音學學會設計以作為口語發音的標準表記形式[2]。 國際音標的使用者包括語言學研究者、人工語言創造者、外語學生和教師、翻譯者、詞典編纂者、歌手等等[3][4]。
讀音: 小哥哥艾理嘴孫生「不孝順」後首同臺 現場氣氛尷尬..他:不會覺得太超過
除了添加和刪除符號之外,對國際音標的更改主要還包括重命名符號、類別,以及修改國際音標的字體[3]。 讀音2025 此外,辭典上還常見「讀音」與「語音」,前者指「讀書音」,後者指「口語音」,以「糙」字舉例,根據《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其讀音為「ㄘㄠˋ」,語音為「ㄘㄠ」。 另還有《異體字字典》,可供語文教語及學術研究利用,包含正字及異體字,但教學利用應以正字為準;至於《成語典》則適用於社會大眾。 若為一般教學利用,會建議以教育部《國語一字多音審訂表》取音之《國語小字典》、《國語辭典簡編本》為主。
讀音: 相關新聞
寬式標音可能只記錄下容易聽見的聲音細節,或只記錄與討論主題有關係的語音細節,但亦不保證轉寫中的任何語音區分在理論上都具有意義。 若要修改音標或字母表,可在《國際語音學學會期刊(英語: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ssociation)》中提出申請。 如2008年8月和2011年8月分別有針對開央不圓脣元音和中央近音的提案[29]。
讀音: 語言學習
然而,為了讓英語讀者更容易適應,大部分美國字典(和部分英國字典)傾向使用發音重拼法作為標音系統。 讀音2025 例如,許多美國字典(如《韋伯字典》)使用⟨y⟩表示IPA的[j]、使用⟨sh⟩表示IPA的[ʃ],這樣的表示法較為接近英語的拼字習慣[39]。 但在國際音標中,[y]相當於漢語拼音的“ü”;[sh]中的s和h則是獨立發音的兩個字母,如英語grasshopper。
讀音: 字母形式
國際音標字母的選擇可能反映了作者的理論主張,也可能僅是為了排版上的便利。 例如,在英語中,pick或peak的元音可以記為/i/(即寫作/pik, piːk/或/pɪk, pik/),而此二者都和法語單詞 pique的元音不同,儘管後者也寫作/i/。 也就是說,以斜線夾註的寬式標音,其音標並沒有絕對的音值;但以方括號夾註的嚴式標音則會對其區分:[pʰɪk]、[pʰiːk]、[pikʲ]。 這套系統可透過草寫字母、翻轉字母、大寫字母小型化、加上變音符號等方式使符號與可表示的音值增加。 還有一些符號源自希臘字母,如⟨ʋ⟩,但它在希臘語裡是元音,在國際音標中則是輔音。
讀音: 使用
對於這類型的字母,即⟨ɑ⟩、⟨ꞵ⟩、⟨ɣ⟩、⟨ɛ⟩、⟨ɸ⟩、⟨ꭓ⟩和⟨ʋ⟩,國際音標都已經為其設計了較能和其他拉丁字母匹配的字形,且在Unicode中有獨立的碼位[h];唯一的例外是直接使用希臘字母的⟨θ⟩。 此外,希臘字母⟨β⟩和⟨χ⟩也常常直接用來代替音標⟨ꞵ⟩和⟨ꭓ⟩[17]。 舉例來說,將輔音記做⟨C⟩、元音記做⟨V⟩是非常普遍的做法。
雖然國際音標傾向於使用拉丁字母,但協會偶爾也會接受其他字母。 例如1989年之前,搭嘴音音標包括⟨ʘ⟩、⟨ʇ⟩、⟨ʗ⟩和⟨ʖ⟩,這些字母既非拉丁字母或希臘字母,也不是從其他現存的音標衍生而來的。 然而,除了⟨ʘ⟩以外,其他字母都沒有被廣泛使用於研究科依桑語系或班圖語支的語言學家之間,因此其他音標在1989年分別被更為常用的⟨ǀ⟩、⟨ǃ⟩、⟨ǂ⟩和⟨ǁ⟩所取代[13]。 由左至右的各直排依序為口腔外側(雙脣、脣齒…)至口腔內部(…咽、聲門)等不同的調音器官;不同的橫排則代表不同的調音方法。
CWN 的語料是公開的請到搜尋引擎尋找 CWN 即可下載得到,所以請勿大量查詢導致系統負荷增加。 傳統的變音符號直接使用既有的名稱,如é為「尖音符」(acute accent),源於法語和英語對此符號的稱呼。 讀音 非傳統的變音符號則通常以和音標相似的形狀命名,如d̪被稱作「橋型符號」(bridge)。
近日有網友查辭典時,注意到「現場」的「場」原來是二聲「ㄔㄤˊ」? 讀音 當相同高度、舌位的元音成對出現時,右側的是圓脣元音,左側的則是不圓脣元音。 發圓脣元音時,嘴脣形成一個圓形的開口,使嘴巴內側的表面露出,如[y];而不圓脣元音發音時,嘴巴四周向後聚集,嘴脣亦向後壓縮,僅露出嘴脣的外部表面,如[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