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由於淋巴結的外觀、大小,在正常狀態下應如同米粒般、不大於1公分,且多埋在人體肌肉深處。 僅有位於人體耳朵前後、頸部、腋下,以及鼠蹊部等處的淋巴結,因為生長在較表層,纔有可能用手觸摸、感覺到它的存在。 再加上,在上述部位裡,又以分佈於頸部的淋巴結數量特別多,大約有200~300顆左右。 一般而言,發現位於下巴部位腫大的淋巴結,通常需先檢查口腔部位有無潰瘍或腫瘤。 淋巴結是人體免疫系統的一環,協助人體對抗外來細菌、病毒等的入侵。 正常成人體內約有 800 ~ 下巴腫塊會痛2025 1000 顆淋巴結,其中約三分之一,也就是200 ~ 300顆,位在頸部,這是因為「病從口入」,人體的感染途徑或後天免疫能力的建立,大多先由上呼吸消化系統感染或侵入,因此臨近口鼻咽喉部位就需要有較多的免疫防衛系統。
張先生平日工作繁忙,較少喝水,常感覺口乾舌燥,有時喫完東西下巴2側還會感到腫痛,但休息一陣子又會恢復正常;直到最近,他發現下巴腫脹拖了好久,都未能消腫,還出現明顯腫塊,趕緊就醫檢查,經醫師診斷,原來罹患唾液腺結石。 下巴腫塊會痛2025 而在甲狀腺手術中,可能產生喉返神經的損傷,喉返神經是控制聲帶的活動,若受損會聲音沙啞,對此廖立人說,不過現在有提供新型喉返神經監測系統,可大幅降低喉返神經的損傷。 另外,若是過度腫大的良性甲狀腺結節,擔心影響美觀或有壓迫症狀,可透過非手術式的酒精注射方法來治療,此療法今年已通過健保給付。 甲狀腺腫大可概分為2種,一是「功能性異常」如甲狀腺機能亢進或低下,亢進會有的症狀如身體燥、怕熱、凸眼症、小腿黏液水腫等,低下的狀況則是怕冷、四肢冰冷、便祕、眼皮浮腫等。 第二就是「結節」也就是腫瘤,外觀上可能有腫起來,或出現壓迫症狀如壓到呼吸道,或造成不好吞嚥的情況。
下巴腫塊會痛: 發現脖子腫該怎麼辦?
當身體出現狀況,頸部淋巴結會出現變化,例如感冒時,這些淋巴結可能會因為身體發炎反應而腫大;而若是其他地方有癌細胞,也可能會經由淋巴循環跑到這些淋巴結。 下巴突然腫一塊會痛 下巴腫塊會痛2025 許嘉方說,腮腺腫瘤不太會疼痛,張先生的反覆性抽痛來自腫瘤旁的膿瘍,造成膿瘍的原因有可能是因為張先生是糖尿病患,免疫力低,造成深頸部細菌感染,也可能是腮腺腫瘤擠壓造成附近組織發炎。 南投一名年約50歲的王姓男子,自己摸到右側下巴冒出一顆2公分大的腫塊大約有三週之久,雖然沒有疼痛感,但在太太的要求下,至耳鼻喉科門診檢查,醫師建議接受切片檢查,診斷是轉移性鱗狀上皮癌,之後再進一步接受相關分期檢查,確診為口腔癌第四期。 下巴腫塊會痛2025 下巴突然腫一塊會痛 一般腮腺腫瘤不太會疼痛,張先生的反覆性抽痛來自腫瘤旁的膿瘍,造成膿瘍的原因有可能是因為張先生是糖尿病患,免疫力低,造成深頸部細菌感染;也可能是腮腺腫瘤擠壓造成附近組織發炎。 感冒或牙痛、咽喉痛時,上頸部與下巴交接處常會淋巴腺腫脹,長輩常說是「牽核仔」。
Heho健康電子報 訂閱電子報享好禮,豐富的內容、正確的健康資訊,還有 Heho 獨家優惠在裡面喔! 癌症連續36年蟬聯國人十大死因的榜首,讓人一聽到癌症就聯想到「死亡」,再加上媒體的報導,一摸到脖子腫脹就很可能緊張兮兮的跑去就醫。 患者會在自己皮膚上看到紅紅的一圈,摸了會痛的腫塊,這腫塊圓圓的、硬硬的,裡面有糊糊、膏膏的內容物。
下巴腫塊會痛: 不會痛最嚴重!下巴2公分腫塊,竟是癌症轉移已四期!
如淋巴發炎的病因是由帶有傳染性的細菌或病毒所致,患者會有機會將體內的細菌或病毒傳染至他人。 但如果淋巴發炎是因為免疫疾病引起,又或者是惡性腫瘤,患者自身的細胞病變時,則不帶有傳染性。 許嘉方說,一般腮腺腫瘤不太會疼痛,張先生反覆性抽痛是來自腫瘤旁的膿瘍,造成膿瘍的原因有可能是與張先生是糖尿病患,免疫力低造成深頸部細菌感染;也可能是腮腺腫瘤擠壓造成附近組織發炎。 淋巴結腫大的病人大多數是因為良性的淋巴結增生所造成,所以不必過度擔心,交由醫師的專業檢查,多數患者均可獲得完善的診治,如有需求,可能需要配合長期的追蹤觀察變化,避免延誤最佳治療時機。 靜脈栓塞會因應受影響範圍及嚴重程度而出現不同症狀,部分患上靜脈栓塞的人士未必會感到不適。
- 對於摸起來硬梆梆、越長越大、單邊不對稱的頸部腫塊,「早期診斷、正確治療」纔不會錯失疾病治癒的黃金期。
- 除了基本問診之外,醫師也會在觸診後決定是否需要切片檢查,以病理幫助確立診斷。
- 另外,也由於口腔癌是臺灣青壯年人常見的癌症之一,因此國健署訂定,若有喫檳榔或吸菸,且30歲以上者,就可以接受每兩年一次的免費口腔黏膜篩檢,只需攜帶健保卡至牙科及耳鼻喉科,在短短一到三分鐘內,就可保障自己的口腔健康。
- 上述3種情況出現的淋巴結腫大,在觸感上的軟硬、摸起來可不可以移動,和腫塊位置深淺,還有會不會痛都會有所差異。
- 不過即使是良性的脖子腫,還是有可能會因為感染而併發嚴重的其他疾病,建議還是要到耳鼻喉科去就診。
- 淋巴結就像是我們身體中的「碉堡」,負責指揮免疫系統對抗病菌,是免疫系統的第一道防禦組織。
如果感冒或牙痛等發炎情況消失,淋巴腺腫大仍未好轉,或是異常痛或是根本不會痛,最好找耳鼻喉科醫師詳細檢查,有可能不是單純的淋巴腺腫大。 若自己摸到頸部有不明腫塊,最好找醫師詳細檢查評估,千萬不要輕忽不治療。 淋巴發炎的部位通常會伴隨發紅腫、灼熱感和疼痛不適等症狀,患者或會有發燒、疲累、食慾不振等問題。 如果觸摸到身體上有明顯的淋巴結腫脹,又或者出現淋巴發炎症狀,如以上情況持久不消或異常嚴重,建議患者盡快接受檢查,尋求專業醫學意見。 「不會痛的頸部腫塊,其實可能是生命中最痛的負荷。」國軍臺中總醫院耳鼻喉科賴文森醫師目前支援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他表示一般頸部腫塊是因發炎反應而產生,良性的淋巴腺炎會有疼痛感,通常在二至三週內慢慢變小、甚至消失。
下巴腫塊會痛: 情況3/癌症淋巴轉移
因為淋巴組織屬於正常的免疫器官,舉凡牙痛、感冒、喉嚨感染等急性發炎時,也都可能導致周邊的淋巴結腫大。 一般像這種因果關係明確,以及腫大速度很快合併按壓時感到疼痛者,惡性腫瘤的機率較低。 若腫塊已存在非常久,卻沒有明顯變大或變多的情形,大部分也屬良性。 李柏穎醫師表示,身體出現腫塊、硬塊原因繁多,從三大方向來看,與皮膚軟組織有關的例如脂肪瘤、表皮樣囊腫、纖維瘤、皮膚癌等。 位置較深的也可能和肌肉、骨關節有關,例如肌肉瘤、骨瘤、軟骨瘤、腱鞘囊腫、腱鞘巨細胞瘤等。 下巴腫塊 腋下痛突然出現讓女士們心慌慌,擔心是乳癌傳來的訊號,但其實腋下痛是一種相當常見的病症,很多時候都是我們日常用力錯誤或皮膚受損而引起,多數可在短時間內康復。
下巴腫塊 張先生因為右邊脖子發現一個無痛性硬塊,經檢查是鼻咽癌轉移至脖子淋巴,因為是第三期鼻咽癌,所以安排進一步的化療及放射治療。 對此,蔡凱喻醫師指出,這主要可以從3個面向來討論,分別是病菌感染造成的淋巴結腫大,以及淋巴癌,或是癌症淋巴轉移。 上述3種情況出現的淋巴結腫大,在觸感上的軟硬、摸起來可不可以移動,和腫塊位置深淺,還有會不會痛都會有所差異。 下巴腫塊會痛2025 身體出現的腫塊,絕大多數都是良性,惡性機率較低,不過一樣還是會有惡性的可能,以脂肪瘤來說也有可能形成惡性的脂肪肉瘤,不過機率非常低,而上述這些還僅是個大方向舉例。 因此建議民眾,若發現身體出現腫塊、硬塊,先不必緊張,先前往醫療院所作個檢查,治療也都是及早治療越有利康復。 廖立人進一步說明,臨牀上初步診斷,會先看腫的部位在哪裡,若是在氣管兩邊、胸骨上緣處,比較偏甲狀腺的問題;若是脖子側面,就是淋巴結腫大;而耳下下頷的地方腫脹,就是唾液腺發生問題,唾液腺腫脹是唾液腺疾病最常見的病徵。
下巴腫塊會痛: 健康 熱門新聞
好痛我的下巴腫起一塊東西好衰阿怎麼會這樣為什麼我的唾液腺會發炎然後腫起來? 東西就會痛就在剛剛喫完晚餐我的左邊下巴突然腫了一小塊抬頭轉頭去拉到那地方就會痛 … 心臟附近的疼痛(例如心肌梗塞、主動脈剝離、主動脈瘤)是可能蔓延到牙齒、下巴、脖子、肩膀和手臂。 下巴腫塊會痛 這是因為分佈在主動脈和心臟上面的迷走神經,會和分佈在下巴和喉嚨的感覺神經在頸部的神經叢會合,ㄧ起進入大腦,當主動脈有病變時,大腦會誤以為是下巴在痛。 下巴腫塊會痛2025 此外,因下頷血流較慢,癌細胞與免疫疾病患者分泌的免疫球蛋白,容易沉積在此處壓迫神經,最終導致麻木問題。
下巴腫塊會痛: 楊聰財/藍白破局後 注意選舉症候羣
一名20多歲的張姓女子洗澡時,無意間摸到左大腿外側,長了一顆雞蛋大小的東西,就醫後,醫師初步判斷是脂肪瘤,建議持續觀察。 裡面的組織也會受傷,如果沒有好好照顧,就像外面的傷口會留下疤痕一樣,裡面的組織也會增生,長出不是原來身體的東西。 寇乃馨跟黃國倫結婚後,一直擔任著賢內助的角色,即便兩人膝下無子,還是珍惜每日的相處時光,好感情讓人稱羨。 下巴腫塊會痛2025 下巴腫塊會痛 「我右邊下巴怎麼突然麻掉了?」一名56歲女性下巴麻木數月,就醫發現是「頷麻症候羣」,排除癌症轉移後,發現是假牙壓迫下頷神經所造成,所幸移除後神經功能已恢復。
下巴腫塊會痛: 「頭頸癌」是最短命的癌症!嘴破、脖子腫…頭頸癌權威告訴你:出現「7大症狀」就可能是罹癌警訊
千萬不要小看不會痛的腫瘤、腫塊,因為它很可能已一步步在影響你的健康。 下巴腫塊會痛 下巴腫塊會痛 下巴腫塊會痛2025 頸部淋巴腺腫大在處置上有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就是不要隨意從腫塊處做切片。 因為若是良性淋巴腺發炎,大多自己會消退,冒然切片只會造成不必要的疼痛以及留下疤痕。 反之若是惡性腫瘤,大多都是來自鼻咽喉部癌症的轉移,若冒然做了切片檢查,不但易使腫癌到處流竄,最後還是要找出原發部位來做整體的治療。 因此切片不但拖延了治療的時間,而且易產生瘢痕及纖維化,進一步會影響日後放射或化學治療的成果及增加手術切除的難度。
下巴腫塊會痛: 頭頸癌會有什麼症狀?
長假期將至,不少市民也會遠赴外地旅行,建議各位可於乘坐長途飛機或火車時,多在座位進行下肢運動,並適當補充水分,以預防深層靜脈栓塞。 如發現有任何不適,應及早尋求醫護人員意見,盡早接受治療,便可大大減低患上併發症的機會。 人人也有可能患上深層靜脈栓塞,但部分長者及肥胖或吸煙人士可能會較一般人更易患上此症。 本身患有靜脈曲張、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或癌症的病人,患上深層靜脈栓塞的機會亦會增加。 黃啟訓表示,頷麻症候羣是一種臨牀上相對罕見的疾病,是指急性或亞急性不明原因造成的下巴麻木現象,有90%都發生在單側。
下巴腫塊會痛: 淋巴發炎成因
彰化醫院耳鼻喉科主任許嘉方表示,「牽核仔」是淋巴腺腫大的臺語俗稱,頸部、腋下、鼠蹊部的淋巴腺較容易觸摸到,當這些部位淋巴腺有腫大現象時,老人家常會說那是「牽核仔」。 但也不能排除是腫瘤的情況,如果喫藥後淋巴腺腫大仍未消退時,就要特別注意。 1.只有身體單邊出現的腫塊:若是新陳代謝或免疫問題方面產生的腫塊,位置是對稱性的,例如感冒喉嚨發炎,脖子兩邊都會出現淋巴腫脹,但如果是單邊腫脹,就要特別注意。 許嘉方強調,感冒或牙痛等發炎情況消失,淋巴腺腫大仍未好轉,或是異常的痛或是根本不會痛,最好找耳鼻喉科醫師詳細檢查,有可能不是單純的淋巴腺腫大。 當淋巴結大於一公分以上就可定義為淋巴結腫大(Swollen glands, Lymphadenopathy)。 下巴腫塊會痛 淋巴結主要集中在下巴、頸部、腋下或腹股溝(鼠蹊)的人體表層,存在著大小不一、約 0.5 ~ 1 下巴腫塊會痛2025 公分的正常淋巴結,平時雖不易察覺,不過一旦觀察到這些淋巴結所在位置逐漸腫大時,就得注意其大小變化及相關症狀,如疼痛、發燒、發炎、體重減輕等。
下巴腫塊會痛: 下巴突然腫一塊會痛: 可能不是痘痘?很容易搞錯的粉瘤
最後,黃啟訓呼籲,倘若出現不明原因的下巴麻木,應到神經內科門診進一步檢查,當麻木範圍跨擴下巴中線或有持續擴大現象,表示有癌症轉移的可能,應及早開始治療。 而鑑於近年來植牙風氣興盛,他也提醒患者應先評估下頷骨的厚度及神經走向,以免不慎壓迫下頷神經,導致併發症發生。 不過即使是良性的脖子腫,還是有可能會因為感染而併發嚴重的其他疾病,建議還是要到耳鼻喉科去就診。 除了讓醫師觸診之外,在門診也可以進行鼻咽喉內視鏡檢查、超音波檢查,都是無痛而且快速的。 下巴腫塊會痛 通常還要再搭配其他特徵,例如軟硬度、可移動性、會不會痛等特徵,來判斷。 國健署107年癌症登記報告指出,十大癌症發生人數中,甲狀腺癌排名第7位,罹甲狀腺癌機率女性高於男性,發生率男性第13位,女性第4位,年齡中位數男女皆為50歲。
下巴腫塊會痛: 淋巴系統是人體重要免疫防線 脖子出現淋巴結腫大,原來是因為…
3.下嚥癌:咽喉疼痛,且當症狀持續超過兩週,甚至加劇,有些疼痛也會傳至耳朵,產生所謂的「輻射性耳痛」,還有咽部有異物感、聲音沙啞,以及頸部腫塊。 通常唾液腺結石只要補充足夠水份、改善口腔衛生、反覆唾液腺按摩,並搭配抗生素治療, 於24至48小時內,輕微的唾液腺結石症狀會有明顯改善;若結石未卡住,且顆粒較小,即可於唾液腺內視鏡檢查時,透過機械嘗試取出。 廖立人提到,我國甲狀腺癌發生率逐年增高,不過死亡率低,好發於50歲,且女性是男性的3倍。
3.沒有傷口或感染,卻持續不停的變大,直徑超過2公分:正常的淋巴結摸起來約像米粒般的大小,即便感冒發炎腫起來,也不會超過2公分,所以如果摸起來直徑超過3公分就要當心。 2.腫塊硬硬的不會動:摸起來不會痛,甚至硬邦邦像石塊,不會移動,就要擔心是不是有腫瘤轉移引起的淋巴結腫大。 邱正宏補充,像是腋下的淋巴結,如果女性在這個位置有淋巴結腫大或是硬塊,就要小心可能是乳癌。
下巴腫塊會痛: 淋巴結腫大的原因
這種皮膚膿瘍可以發生在身體的各處,最常見於腋下、腹股溝、會陰處及肛門附近。 他提到,門診常有患者因為瘀青、出血,懷疑自己罹患血液疾病或凝血功能異常,不過在檢查、診斷後,其實8~9成的人都沒問題,民眾不必過於擔憂。 深頸部感染:當感染或膿液較嚴重的時候,擴散出去到脖子,壓迫到食道、氣管、神經血管、甚至影響我們重要的心臟,這是有危及生命的。 此時淋巴結在受到刺激下為了對抗外在細菌、病毒的威脅,便會進一步增生腫大。 但值得注意的是,正常狀態下的淋巴增生直徑很少會超過1公分,除非是免疫力尚未成熟的小朋友,淋巴結腫大時往往會比大人來的更加明顯。
下巴腫塊會痛: 注意!這種嘴破恐是口腔癌的癌前徵兆
需要長期臥牀的病人或需長期維持同一姿勢的人士,會容易出現血液循環不良,亦會增加患上此病的機會。 當血栓脫落後流入肺動脈並形成肺栓塞,患者會出現胸痛、呼吸困難、心跳過快、咳血、血壓下降等徵狀。 市民若懷疑自己患上深層靜脈栓塞,應及早尋求醫療協助,避免出現嚴重併發症。
如果症狀持續超過一兩個月都沒有減緩消退的跡象,建議前往專業院所尋求耳鼻喉科、腫瘤科或血液腫瘤科做進一步檢查。 除了基本問診之外,醫師也會在觸診後決定是否需要切片檢查,以病理幫助確立診斷。 在公視史詩新劇《斯卡羅》中擔綱演出瑯嶠十八社大股頭「卓杞篤」的查馬克・法拉屋樂,日前因淋巴癌病逝,享年42歲。 而根據衛生福利部107年癌症登記報告指出,非何傑金氏淋巴瘤位居男性十大癌症發生率第10位。 下巴腫塊會痛 以下將由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白禮源醫師為大家解析。
下巴腫塊會痛: 淋巴結腫大的外觀警訊:直徑逾兩公分、持續變大
若反覆出現唾液腺腫脹與疼痛,就應盡快至耳鼻喉科就診;醫師可能先藉由問診,確認患者是否出現上述症狀,再以觸診輕輕按摩腫脹的唾液腺,察看是否會有混濁膿樣的唾液流出,以得知是否有唾液腺結石,以及結石在唾液腺中的位置與大小。 下巴腫塊會痛2025 64歲的張先生右後下巴不斷抽痛,難以入睡,原本也以為是「牽核仔」,治療20多天不見好轉,到大醫院耳鼻喉科檢查,確診為腮腺腫瘤合併膿瘍,清創切除腫瘤後纔好轉。 惡性腫瘤
下巴腫塊會痛: 脖子腫塊「不會痛、偏硬、不會移動」恐是惡性
人體內一粒粒的淋巴結遍佈全身,大大小小有如沙粒、米粒,最容易用手觸摸到的淋巴結,是位於耳朵前後、頸部、腋下、鼠蹊部的淋巴結。 遍佈全身的淋巴系統與運送血液的靜脈系統、動脈系統,並列人體三大循環系統。 淋巴系統,包括淋巴管、淋巴結跟淋巴組織,能抵抗外來病菌等微生物或抗原的入侵,跟皮膚、黏膜、白血球一樣,都是人體重要的免疫防衛系統。 下巴腫塊會痛2025 照護線上是個醫護人員所組成的團隊,由醫師擔任編輯,並邀請各專科醫師撰稿,提供給您高品質、具有實證、符合世界醫療指引的健康資訊。 只要免費註冊會員就能使用整合診所、藥局等醫療機構的地圖資訊,便捷的搜尋功能,是您的就醫好幫手。 《優活健康網》為一具專業性的健康生活媒體,內容整合醫學專業、自然生活,乃至心靈健康等相關文章,提供網友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廖立人提醒,當脖子有腫塊時,民眾一定要找耳鼻喉科醫師做檢查,尤其還要注意另一個癌症「鼻咽癌」,因為它不容易發現,國人鼻咽癌以頸部腫塊為初始表現的比例約有60%~90%,早期診斷治療,治癒率8成以上。 甲狀腺的治療上,廖立人說明,如果是甲狀腺「功能性異常」,通常會給患者藥物治療並定期追蹤;若有結節會先看良性還是惡性,此時就要靠超音波來幫忙。 做超音波時,判斷惡性機會較高的話,會建議患者進行細針穿刺抽取細胞化驗,一旦發現是惡性,就需要進一步手術。 由於頸部腫大的原因多元,除了小毛病引起之外,大家最怕就是跟癌症有關。 廖立人指出,最需要注意的頸部腫塊有3個:甲狀腺腫、淋巴腺腫及唾腺腫大,其中甲狀腺問題是最常發生、但也是預後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