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痛是膀胱炎的常見症狀表現,正常情況下膀胱對細菌有很強的抵抗力,細菌很難能通過尿路上皮侵入膀胱壁,尿道內遠段的細菌一般也不能進入膀胱,即使進入也會隨尿液的排泄而衝出體外,很難形成繁殖感染。 但在病理情況,下上尿路感染或下尿路梗阻,以及膀胱本身病變抵抗力降低時,正常的膀胱粘膜抗感染屏障遭到破壞引起膀胱內粘膜的感染導致膀胱炎。 膀胱痠痛2025 我幫患者安排了「膀胱內視鏡水擴張」,手術中發現Hunner潰瘍並予以切除,加上肉毒桿菌素膀胱注射,手術後頻尿與下腹脹痛明顯改善。
- 間質性膀胱炎IC是一種罕見病,很多病人和醫生都不清楚這種疾病,特別容易造成誤診。
- DMSO灌注後多數患者會出現大蒜樣臭味,是不少患者拒絕該治療的原因。
- 疼痛也可以被描述爲壓力和/或不適(壓力指的是儲尿期間的膀胱壓力,憋尿感)。
- 雖然與膀胱過動症同樣有頻尿症狀,但「疼痛」是間質性膀胱炎患者最大的困擾。
- 除非經各種治療後,患者均無效,膀胱攣縮、尿頻和疼痛十分嚴重,否則不建議採用。
- 最近研究揭示 美國有270萬~ 653萬女性有 IC/BPS症狀,高達12% 女性有早期IC/BPS的表現。
往往伴有尿頻(92%)、尿急(92%)、尿痛(70%)、起夜(夜尿),而尿培養則無菌。 間質性膀胱炎的症狀可能與其他膀胱功能異常症狀相重疊:如尿道感染、膀胱過度活動症、輸尿管炎、尿道綜合徵以及前列腺炎。 膀胱痠痛2025 該綜合徵往往給患者帶來巨大痛苦,嚴重降低生活質量的程度不亞於類風溼關節炎、慢性癌症疼痛或腎臟透析。 所應用的包括膀胱切除在內的各種治療方法效果均不十分滿意。 儘管最早認爲該病是絕經期婦女的特發疾病,但越來越多的男女在二十幾歲被診斷。
膀胱痠痛: 膀胱脹痛症狀
具體診斷要依據患者的臨牀表現及膀胱鏡檢查,依據檢查出來的膀胱炎症的程度制定治療方案,服用抗炎藥物、輸液、膀胱灌注治療等。 疼痛是間質性膀胱炎(IC)的標誌症狀,它會因爲特定的食物或飲料而惡化,或者當你的膀胱充滿時,小便的疼痛會變得更嚴重。 疼痛也可以被描述爲壓力和/或不適(壓力指的是儲尿期間的膀胱壓力,憋尿感)。
11、二甲亞碸(DMSO)是迄今爲止美國FDA批准用於IC治療的唯一一種膀胱灌注藥物。 膀胱痠痛2025 DMSO灌注後多數患者會出現大蒜樣臭味,是不少患者拒絕該治療的原因。 膀胱痠痛 雖然與膀胱過動症同樣有頻尿症狀,但「疼痛」是間質性膀胱炎患者最大的困擾。 疼痛的位置可能是下腹部(膀胱),但也可能在尿道、後背,或是會陰部、外陰部及陰道。
膀胱痠痛: 膀胱疼痛綜合徵非藥物治療
最近的研究表明,IC/BPS病人的尿內含有一種抑制膀胱上皮細胞增殖的物質,可使膀胱易於感染,從而發生IC/BPS。 臨牀和實驗室證據確認肥大細胞在IC/BPS的發生中起着關鍵作用,因爲該細胞釋放組織胺,導致疼痛、腫脹、疤痕並幹擾癒合過程。 不管初始原因如何,業已明確的是病人膀胱襯裏或輸尿管上皮受損,當表面的氨基糖苷由於感染、過量咖啡或碳酸飲料等原因損傷脫落後,尿中的化學物質滲漏到周圍組織,引起疼痛、炎症和尿路症狀,大多文獻支持這一觀點。 膀胱痠痛2025 口服或通過導管使用硫酸聚戊糖可修復或重建損傷的膀胱襯裏,減輕症狀。 膀胱痠痛 很多研究已經注意到焦慮、應激和高反應性與IC/BPS的關聯。 Hunner潰瘍是間質性膀胱炎的特殊發現,發生原因不明,發生率約5-10%,以手術電燒或切除,對症狀有明顯的改善;第二線包括多種口服藥物,但效果通常不顯著,需搭配其他治療;第三線治療包括膀胱內藥物灌注與肉毒桿菌素膀胱注射。
美國泌尿學會指南建議仔細檢查病史、查體和實驗室檢查評估IC/BPS症狀和其他潛在異常。 對於複雜病例,經過膀胱鏡下膀胱灌水膨漲試驗有助於診斷,但該試驗對IC/BPS並非特異,而且試驗本身可能導致與IC/BPS相似的膀胱出血點。 膀胱痠痛 治療方面包括:減緩生活壓力、避免讓症狀加劇的食物或飲料。 「膀胱內視鏡水擴張」將生理食鹽水灌注於膀胱,如果發現Hunner潰瘍,以內視鏡切除。 間質性膀胱炎IC是一種罕見病,很多病人和醫生都不清楚這種疾病,特別容易造成誤診。 它可能伴發多種併發症如尿失禁、膀胱過度活動、尿中血或膿、子宮內膜異位症、胃腸道疾病或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綜合徵(CP/CPPS)。
膀胱痠痛: 膀胱疼痛綜合徵疾病治療
今天我們講的膀胱疼痛是一種有“不死的癌症”惡名的疾病引發,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因爲在國內80%的人不瞭解它。 早上起來膀胱漲痛有尿意,有點急,但尿量又不多,解手完後膀胱也有種說不出的感覺,一般來說膀胱脹痛都是膀胱炎引起。
膀胱痠痛: 膀胱疼痛是怎麼回事?嚴重嗎?
事實上,IC/BPS影響所有年齡、性別、社會經濟背景的人羣,其發生並不少見。 這一百餘年來,人類對間質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綜合徵的認識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變化。 最近研究揭示 美國有270萬~ 膀胱痠痛2025 653萬女性有 IC/BPS症狀,高達12% 女性有早期IC/BPS的表現。 儘管如此,醫學界研究已經提出了一些解釋,其中包括:自身免疫學說、感染學說、神經學說、肥大細胞學說、襯裏滲漏學說和尿毒物產生學說,其他的發病原因涉及到變態反應、遺傳和應激-心理機制。
膀胱痠痛: 膀胱疼痛綜合徵
您的疼痛可能位於下腹部恥骨區域如下圖所示,尿道或陰道區域。 疼痛也經常與性交有關,而男性可能會有生殖器/或會陰疼痛以及射jing的疼痛。 8、 膀胱全切術和尿流改道,這類治療會切除膀胱,屬於不可逆性治療,需要非常慎重。 除非經各種治療後,患者均無效,膀胱攣縮、尿頻和疼痛十分嚴重,否則不建議採用。 7、鎮痛藥物:曲馬多、嗎啡、芬太尼、顛茄等阿片類藥物以及罌粟鹼均可暫時緩解症狀,但爭議較大。 3、羥嗪爲H1受體拮抗劑,抗過敏藥物,在使用鹽酸羥嗪治療IC/BPS的過程中,患者的偏頭疼、腸易激綜合徵和變態反應性疾病也可以得到改善。
膀胱痠痛: 膀胱疼痛綜合徵流行病學
大家可以看到,上述這些種類繁多的治療方法,僅屬於治療IC/BPS的部分方法,沒有一種上述治療會對患者肯定有效,但是暫時的治療失敗也絕不等同於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 通過換用其它治療方法或者是選擇聯合治療方法,我們對一些重症間質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綜合徵患者的症狀顯著改善率高達70%。 膀胱痠痛 3、 骶神經調節(SNM)爲治療膀胱疼痛綜合徵提供了一條嶄新的途徑,通過植入神經調控系統(膀胱起搏器)調節傳入神經通路,達到改善症狀的目的。 有文獻報道,骶神經調節術對於間質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綜合徵)的長期有效率達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