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之如果「世襲制」學生不足,未能用盡30%學額,小學便可把剩餘學額撥予「計分辦法準則」自行分配,亦即所謂的「計分制」學生。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分為2類,第一類被坊間稱為「必收生」,每間學校都會預留約30%的學位予此類學生,只要申請的兒童有兄/姊在該校就讀,或父母其中一人在該校工作,則必定獲取錄。 第二類則是「計分類」,學校以「計分辦法準則」每位申請兒童評分,分數較高者可優先獲分配小一註冊學位3。 「自行分配學位」階段一般每年9 月中開始,家長需自行到心儀小學遞交申請表。 學校會於11 月左右公佈取錄名單,獲取錄學生需要在指定日期內,到小學辦理註冊手續,才能保留學位。 留意一旦註冊確認學位,就不會再經統一派位分配學位,因此家長申請前,一定要審慎考慮選校決定。
- 而且,不同宗教團體對「相同宗教信仰」的要求都不同,某些小學要求小朋友一定要已受洗才計分,有些只要父母受洗已經計分,家長填表前應先向相關學校查詢清楚。
- 千居就為各位望子成龍的家長整理出「自行分配學位」的收生準則、計分辨法及5 大重點位,以及不同分數下的選校策略,讓你走出小一入學的成功第一步。
- 按照現時小一學齡人口推算,整體小一學位需求顯著下降,然後逐漸達至穩定水平。
- 符合條件的學童可獲高達20 分,基本上獲取錄機會極高,獲取錄機會幾乎等同「世襲生」。
- 如果家長為子女報小一中,揀選了2個1、排第首志願,學校也會感受到家長的誠意,即使派不到該校,學校多數都會給予叩門機會。
- 統一派位電腦程序首先會處理甲部的選擇,然後處理乙部的選擇。
但要家長必須留意,申請私立和直資小學的分別,在於:獲私立小學取錄的學生,仍可參加「小一入學統籌辦法」,但接受直資小學學位的家長,就要簽署一份承諾書,答應放棄參加「小一入學統籌辦法」的「派位」。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計分 值得留意的是,該承諾書沒有要求家長放棄其他直資小學的學位,即是家長仍可讓子女參與其他直資小學的面試。 中學學位分配辦法是為符合資格並就讀於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小學的小六學生,分配資助中一學位的機制,分為「自行分配學位」和「統一派位」兩個階段。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計分: 23年度小一自行分配學位策略 學位計分以外的3個重點
因為若是父母的母校,在學位計分方面可獲加10分,總分至少20分,增加獲分配學位機會。 2022/23年度的小一自行分配學位日期將於九月開始報名,適齡學童的家長必須留意,升學專家梁永樂表示,家長別以為尚有許多時間作準備,但原來七、八月份暑假為黃金時期,家長必須把握關鍵三大策略。 學位分配系統包括小一入學統籌辦法、中學學位分配辦法及中四學位安排機制,均由教育局執行,為合資格的小一、中一及中四學生分配資助學位。 小一入學申請表可於各幼稚園及幼稚園暨幼兒中心中領取,家長亦可於各區民政事務處、教育局各區域教育服務處或學位分配組索取,或自行在香港教育局網頁下載3。
家長如希望子女入讀直資小學或私立小學,可自行向有關學校申請。 家長須留意,凡獲直資小學取錄的學生,在接受直資小學小一學位後,將不能透過小一入學統籌辦法獲派小一學位。 統一派位電腦程序首先會處理甲部的選擇,然後處理乙部的選擇。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計分: 父母是小學校董
如同學未能在小一自行分配學位、小一統一排位兩個階段入讀心儀的小學,便要作叩門的準備。 就是在小一自行分配學位階段申請該校,又再統一排位階段是以該校為第一志願,以上種種因素都會影響叩門的成功率。 如果家長實在十分希望子女入讀該校,不妨由小一自行分配學位階段去搏一搏。 不少家長會認為在小一自行分配學位階段,選擇可以比較進取,於是他們會為子女申請名氣顯著的學校。 雖然小一自行分配學位是第一階段,若果落失了機會還有後面的統一排位。 但這亦是唯一一個機會去報讀跨區的心儀小學,因此需要為子女好好的策劃,切勿輕視這個機會。
中三結業生如果希望在主流教育以外另覓進修途徑,職業訓練局及建造業議會所開辦的全日制課程,仍會為他們提供不同的進修機會。 AfterSchool 是一個針對DSE而設的網上補習平臺,課程涵蓋多個 DSE 科目,讓同學足不出戶就可以享有優質教學。 註冊用戶人達 50,000 人,當中超過四分之一學生為應屆文憑試考生,是全港最大型網上補習平臺。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計分: 疑難 5:天主教徒申請基督教小學計「宗教分」嗎?
這類學童會在錄取所有「世襲生」後再作分配,因此佔學校總學額20%至50%不等,視乎該校「世襲生」數量,不過仍必須佔最少20%。 「私立/直資學校」可以自行收生,不需通過教育局的「小一入學統籌辦法」。 如果家長一心打算為子女報讀「私立/直資學校」,就可以直接向學校申請,並進行面試。 這類學校的入學程序一般會比教育局的「小一入學統籌辦法」早,家長需密切留意。 現時小一入學機制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的「小一自行分配學位」,第二階段的「小一統一排位」。 本文將會整合教育局網頁上的資訊,詳細介紹小一自行分配學位的方式,並列舉一些申請時的策略。
在小學「自行分配學位」這階段,全港所有官立/資助小學(統稱「官津小學」,佔整體學校約九成),會各自把 50% 的學位作為分配,每名學生只可以申請一間小學,但申請不受地區限制。 能在這階段成功獲取錄,關鍵在於你所申請的小學的競爭率,及和你一起競爭的學生是不是比你較有優勢。 「官立、津貼學校」必須通過教育局的「小一入學統籌辦法」收生,收生程序會分為兩個階段,包括第一階段的「自行分配學位」,及第二階段的「統一派位」。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計分: 宗教信仰
第一,父或母在該小學就職,而職位並無規限,所以不必為教師或校長,無論是文員、校工、資訊科技助理,只需是全職被僱用便可。 第二,申請學童的兄或姊於該小學就讀,例如在 2021 年申請 2022 年入學,兄或姊必須在 2022 年仍在該小學就讀。 在例子三裡,由於申請「自行分配學位」少於原本供應的,「計分類」申請者就算只有 10 分,也會被取錄。 而且,剩下的「自行分配學位」會留給「統一派位」用,這大大減少了申請的激烈率。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計分: 統一派位選校貼士:
高分數的學童選擇當然更多,尤其25分以上的家長,成功機會亦相當大,可以大膽嘗試申請熱門的名校,亦可以選擇更穩陣的次熱小學。 如果申請的學童同分,小學又沒有足夠的名額取錄所有人,就會抽籤決定派位次序。 小一入學自行收生階段,如果不符合「世襲」條件,會採用「計分制」決定派位次序。 每年約十一月下旬,每間學校會張貼出其「小一自行分配學位」的取錄名單。 申請「小一自行分配學位」,每年均於九月上旬開始,可向就讀之幼稚園索取表格,於九月上旬直接交回欲申請之學校。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計分: 「自行分配學位」計分證明文件
每年九月教育局會公佈每間小學的自行分配學額數字,這些學額是全部學位的 50%。 「自行收生」結束之後,大約到了翌年一月,教育局會公佈每間小學的暫定統一派位學額。 在例子一裡,190 人競爭 40 個「自行分配學位」,如果你的「分數」不及其他申請者高,自然沒有機會。 例三:「自行分配學位」申請人數只有 20,其中「必收類」有 2 人,由於申請人數少於「自行分配學位」,所有申請者均獲取錄,最後留給「統一派位」的有 80 個學位。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計分: 自行分配學位「必收」與「計分」
在「自行分配學位」中所收取的「必收類」學生,最多佔學校小一學額 30%,如有不足之數,以原本預留作「統一派位」的學額填補。 Ian表示家長在選擇自行分配學位時不宜太進取但亦不需過份保守,首先要看清自己想要機會還是參與派位遊戲! 假如心儀的學校,子女得分都在15分或以下,可以索性把心一橫,申請陪跑作將來叩門之用;如果有屬意學校得分較高,即使非第一志願,家長都可以衡量先把握這個機會,但要留意有些學校即使20分都可能是低分行列。 年度小一派位程序即將開始,教育局預計,明年適齡升小一人口為57,300人,較本學年減1,200人,按年跌2.05%。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階段將於9月26日至30日接受申請,對新手家長而言,想為子女報讀心儀小學,先要了解自行派位的機制和計分準則。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計分: 世襲生侵佔統一派位額?
在交表前,家長首先要了解「自行分配學位」的機制,也要細閱每間學校提供的學額,以計算取錄的機會。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計分 每個申請人需要在 450多間官立及津貼小學中選擇一間心儀的學校,並在指定日期內親身到該校交表。 每間學校的「自行分配學位」與在翌年1-2月的「統一派位」各佔一半學額,即是說,假如你申請那間小學有100個學位,「自行分配」與「統一派位」便各佔50個。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計分: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計分辦法準則」策略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是小一派位的第一階段,全港官津小學會各自拿出一半學位給「自行申請」,而每名學生只可以申請一間小學。 表面看來,每名申請者都有一半機會獲取錄,但這是錯誤的理解。 由此可見,表面上是 53,678 人競爭 24,273 個「自行學位」,但這些學位有約一半是留給「必收生」的。 扣除這些學額,每名申請者實際成功率可能少於 30%,如果加上按「計分準則」所得的分數不及同校競爭者高,成功機會更是微乎其微! 另外,留意獲派人數最終不等於可供申請的「自行學位」總數,原因有二:一是有些學校會「超收」,即是動用了留作統一派位的學額來滿足「必收生」需求;二是有些學校會「收不足」,即是沒有足夠人數申請「自行學位」。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計分: 自行分配學位
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家長可按自己的喜好申請一間官立或資助小學,學校會根據教育局制訂的準則分配學位。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計分 如子女在小一自行分配學位階段未能獲派學位,家長仍可透過統一派位及叩門,增加入讀心儀學校機會,以下是一些選校、填表及小一叩門的貼士。 孖生子女的家長只要在填寫各自的自行分配學位表格時,在「本人有超過一名子女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向同一間小學申請」一欄,填上另一子女的小一入學申請編號,教育局便會知悉並盡量安排學位。 如沒有填上,教育局便會按一般程序處理,子女就未必能同時入讀相同學校。 於小一自行分配學位的階段,家長可為每名子女遞交最多一張小一入學申請表,申請自行分配學位時可作跨區選擇,不受校網限制。 這兩類學童其實與「世襲生」的條件相似,分別在於「世襲生」的直系親屬,必須在該小學中任職或就讀,而這兩項條件,則包括在直屬學校任職或就讀的直系親屬。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計分: 資助小學
為了子女在統一派位能提高入讀心儀學校的機會,很多父母不惜「孟母三遷」,搬入熱門的校網,如41網的九龍塘及12網的灣仔區等,始終大抽獎靠運氣,所以一般家長都會為子女報讀直資和私小做後備。 2021的11月22日將會是學校公佈「小一自行分配學位」結果日,2021年11月24日及25日獲取錄的申請兒童辦理註冊手續。 1.得分低亦不應放棄,仍到心儀的官津小學交表,因為叩門時校方有機會考慮你在「自行」和「統一派位」時曾否揀選該校,亦即俗稱的「1」。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計分2025 希望這次的分享能夠幫助各位家長策劃子女的小一自行分配學位,祝願各位都能入讀心儀的學校,學業進步、前程似錦。 而且,不同宗教團體對「相同宗教信仰」的要求都不同,某些小學要求小朋友一定要已受洗才計分,有些只要父母受洗已經計分,家長填表前應先向相關學校查詢清楚。
為穩定整體小學,由2019/20學年的小一年級開始,如資助及官立小學根據9月點算學生人數的結果,需要減班而出現超額教師,相關的批班準則將由現時25人一班下調至23人一班,並會隨該屆別學生逐年推展至小六 。 Ian指他接觸到有一個案例,對方住在將軍澳,但覺得這區的中學校網不理想,希望到其他區讀小學。 「當你不想派到將軍澳區的小學而選擇別區,要做的不是去博,應該穩入心儀校網的小學。」不過Ian指還是有家長會跨區去搏一些熱門的小學。 要評估能否入讀該學校,我們必須要首先了解小一自行分配學位的計分方式。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計分: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計分方法
小一入學申請表左上角的「小一入學申請編號」只代表表格的編號,方便家長日後翻查記錄。 而「隨機編號」是統一派位乙部用來派位的,由電腦隨機分配給每個學童,家長不會知道自己編號。 而「適齡入學」的分數,家長不用填寫,電腦審核申請表時會自己計算小朋友年齡。 如果小朋友9月開學未足5歲8個月大,就不符合小一入學資格,要參加下一年的申請。
若計算私立、直資及國際學校每年可提供約萬多個小一名額,預計適齡學童升讀心儀學校的競爭情況會與今年相若,而為了應付前兩年學童上升而增加學位的大班,亦有機會改成小班教學。 而隨著今年有不少新屋苑落成,亦可補充部分學生來源,故各區開班數目並未出現大幅度下降。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計分 值得留意小一自行分配學位「計分辦法準則」的一些細節記得要和學校確認清楚,避免因為字眼問題而錯失機會。 在必收類下入讀的人約佔學校小一學額20% 至 50%,小學會根據教育局的「計分辦法準則」計算學生的分數,然後按照分數高低決定排位的優先次序,直到50%的學位被分配為止。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計分: 計分制
在解釋如何閱讀個別學校的競爭形勢之前,先舉幾個例子,確保你明白以上說明。 假定一間小學有 100 個小一學額,按規定「自行分配學位」便有 50 個,而「統一派位」有 50 個,以下有三個實際例子。 請在甲類條件及乙類條件各選一項,便會知道你子女所得的分數。 「計分生」的學額則不會「超收」,如獲同一分數的學生人數超過學額,學校便須自行或交由教育局以抽籤方式來決定收生的先後次序5。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計分: 學位分配系統
面對眾多的資訊和步驟,還要在無數學校中選一間來申請,壓力絕對不少。 千居就為各位望子成龍的家長整理出「自行分配學位」的收生準則、計分辨法及5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計分2025 大重點位,以及不同分數下的選校策略,讓你走出小一入學的成功第一步。 而深受家長歡迎的41九龍城校網喇沙小學及瑪利諾修院學校(小學部)的自行分配學位學額分別是90及75個,跟往年一樣。
小學自行分配學位結果一般會於11月底在該校公佈,如成功獲分配學位,家長須於指定日期親臨學校為子女辦理小一註冊手續。 為免幼稚園或家長過分操練小孩,自行分配學位不設任何面試4,除了必收生外,自行分配學位階段會採計分方法來分配學額,分數較高者將可優先獲得學位。 若申請的同學們得分相同,而他們的數量有超過剩餘的「小一自行分配學位」限額時,學校會以隨機方式去作決定。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計分2025 可以是學校自行抽籤,或交由教育局代為抽籤,以檢視申請學生的取錄先後次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