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3年2月1日或以後(即2022/23學年的下半學年)遞交「學生資助計劃綜合申請」及能通過入息審查的申請人,可獲發部分上網費津貼。 關愛基金將延續「為低收入家庭的永久造口人士提供購買醫療消耗品特別津貼試驗計劃」(「試驗計劃」)六個月至2021年2月底,及後將試驗計劃納入政府恆常資助,繼續由社會福利署(「社署」)負責推行。 「香港小童羣益會」推出「數碼能力躍動計劃」,為低收入家庭會員的學童提供專題電腦課程及資訊科技體驗活動、免費電腦及上網技術支援(例如電腦檢查及維修),以及由註冊社工提供「健康上網」的輔導服務。
其中,關愛基金自二○一八/一九學年起推行資助清貧中小學生購買流動電腦裝置以實踐電子學習的援助項目,為期三年,減輕因學校逐步發展「自攜裝置」政策對低收入家庭學生帶來的經濟壓力。 發言人強調,在該關愛基金項目下,這些家庭的每名合資格子女均可受惠,並沒有人數限制,換言之,是可以做到「一人一機」。 香港疫情反覆難料,全港學校停課又復課,近日多間學校再爆上呼吸道感染。 教育局表示,混合模式的學習,即面授課堂、在家以電子或其他模式學習,可能會是教學的新常態。
上網津貼: 香港卓越獎學金計劃申請方法
下表詳列2022/23學年的「調整後家庭收入」組別的資助幅度以供參考。 家庭成員通常是指申請人、申請人的配偶、與申請人家庭同住的未婚子女,以及由申請人及/或其配偶供養的父母。 可是,要留意的是夜校學生、自修生、持學生簽證來港就學、持入境事務處發出俗稱「行街紙」的學生均不合資格。 通常是指申請人、申請人的配偶、與申請人家庭同住的未婚子女,以及由申請人及/或其配偶供養的父母。 要注意的是,二至三人的單親家庭,公式中除數的(+1) 將會增加至(+2)。
- 政府一方面透過關愛基金資助清貧中小學生購買流動電腦裝置;另一方面通過學資處及社署發放「上網費津貼」,支援合資格學生使用市場上基本互聯網服務。
- 此外,學校可為有經濟需要並因居住環境所限而未能獲得合適上網服務的學生,向基金申請額外撥款購置上網設備(包括可攜式無線網路路由器及/或流動數據卡),供他們借用。
- 由於在校本管理的原則下,學校可靈活使用這項津貼或其他學校資源,適時提升和更換學校資訊科技設施,本局並沒有學校電腦設備的相關數字。
- 僱員再培訓局與多個機構合辦的人才發展計劃,透過技能訓練和就業跟進,協助有需要人士增強工作能力、提升自信心,計劃設有就業掛鈎課程和非就業掛鈎課程。
- 另外,基金亦於2011年10月推行新來港人士津貼計劃,向低收入家庭的新來港人士,提供一次性6,000元津貼。
- ),也被稱為強制性上網電價補貼、可再生能源回購電價、保護性分類電價制度或者政府電力收購制度,是一項旨在加速推進可再生能源廣泛應用的政策機制。
運費:學校採購任何物品時,相關的運費亦應被視作採購有關物品的費用的一部分。 因此,在進行任何報價時,學校必須要求供應商提供運費的資料,供作推薦的負責人員一併考慮。 學校須遵循相關指引作妥善管理及記錄,如按《學校行政手冊》第6.6.5段所要求,設立「器材外借記錄冊」以記錄有關資料,並每年至少一次實地檢查各資產,並將檢查結果及記錄妥善保留。 「自在人生自學計劃」鼓勵終身學習,提供一系列特別撰寫供面授、電臺廣播、網上學習和視像學習的課程,涵蓋範圍廣泛,且不設入學要求。
上網津貼: 最新專欄文章
對於有經濟需要的學生來説,電腦設備和上網服務都是需要支援的地方。 政府一方面透過關愛基金資助清貧中小學生購買流動電腦裝置;另一方面通過學資處及社署發放「上網費津貼」,支援合資格學生使用市場上基本互聯網服務。 疫情下電子學習不可少,惟貧困或家住偏遠的學生,家中未必有固網服務。 教育局局長楊潤雄今日(10日)在facebook公佈,教育局決定推出「支援有經濟需要學生上網學習補充津貼」,學校會獲發「補充津貼」購買WiFi蛋或流動數據卡,供有經濟需要學生在家學習時使用。
申請人須於2021/22學年申請學生就讀的課程完結前,或2022年8月15日或以前(兩者以較早者為準)將「學生資助計劃綜合申請」表格交回學資處。 凡於2021/22學年通過學資處的入息審查,並符合資格申請學費減免計劃的幼稚園學生,每人均可根據獲批資助幅度獲發就學開支津貼。 此外,學校可為有經濟需要並因居住環境所限而未能獲得合適上網服務的學生,向基金申請額外撥款購置上網設備(包括可攜式無線網路路由器及/或流動數據卡),供他們借用。
上網津貼: 資助專上課程學生資助計劃
資訊辦已加強宣傳工作,積極向教師、社工等宣傳,讓低收入家庭可從更多途徑知悉計劃。 而二○一六/一七學年「支援計劃」所提供的寛頻服務月費亦較二○一五/一六學年優惠,例如,100Mbps的家居寛頻服務月費調整至每月98元(二○一五/一六學年為129元)。 資訊辦會繼續監察計劃的服務需求及資訊科技教育的最新發展,因應情況繼續優化計劃的服務。 在購置電腦方面,推行「支援計劃」的非牟利社福機構提供價格相宜的電腦設備,包括桌面電腦、手提電腦、平板電腦、顯示器及打印機,供合資格家庭選購。 它們的價格一般較市場優惠,並包括一年到三年不等的保養服務。
上網津貼: 資助金額
學校書簿津貼計劃:申請人必須於2021年10月31日或以前把「學生資助計劃綜合申請」送抵學生資助處,否則,申請人即使能成功通過入息審查及符合申請資格,一般都不會獲發學校書簿津貼。 上網津貼2025 上網津貼 在二○一六/一七學年,上網費全額津貼已由每個家庭1,300元調升至1,400元,半額津貼則由650元調整至700元,足以支付「支援計劃」所收取的家居寬頻服務(年費介乎900元至1,176元)。 (五)為協助低收入家庭的學童可透過互聯網學習,社會福利署及學生資助處推行以家庭為單位的「上網費津貼計劃」,向合資格的家庭提供現金津貼,以減輕低收入家庭支付子女家居上網學習費用的負擔。 上網津貼2025 在二○一五/一六學年,「上網費津貼計劃」的開支約為 2.14億元,受惠家庭逾19萬戶。 政府統計處在二○一五年進行的調查顯示,低收入家庭學生在使用互聯網方面的比率已達到95.2%,與主流社羣家庭學生的96.7%大致相若。 資訊辦相信這結果顯示「支援計劃」有助縮窄低收入家庭學生與主流社羣家庭學生在使用資訊及通訊科技方面的差距。
上網津貼: 學生資助2023|7. 尤德爵士紀念基金高中學生獎
而2021/22學年3人家庭和4人家庭可獲全額資助的「調整後家庭收入」上限分別為港幣50,071元和 46,066元。 就2人和3人單親家庭而言,有關家庭會分別視為3人和4人家庭,以決定可獲全額資助的「調整後家庭收入」上限及計算「調整後家庭收入」。 上網津貼 家庭全年總收入包括左申請人同埋配偶嘅全年收入,以及同申請人家庭同住嘅未婚子女嘅全年總收入嘅30%,以及親友所比嘅津助。 上網津貼 家庭成員通常泛指申請人、申請人嘅配偶、與申請人同住嘅未婚子女,以及由申請人或者其配偶所供養嘅父母。
上網津貼: 學生資助2023|香港卓越獎學金計劃申請資格
「學校書簿津貼計劃」為就讀於官立學校、資助學校、按位津貼學校及直接資助計劃下的本地學校,但有經濟需要的小一至中三或中六學生提供津貼,以支付必須的書簿費用及雜項就學開支。 上網津貼 你可透過此網頁,瞭解為有需要的小學生提供的學校書簿津貼、學生車船津貼及上網費津貼計劃的詳情及申請辦法。 上網津貼 上網津貼2025 (ii)月費服務計劃很多學校會向電訊供應商購買月費服務計劃(涵蓋若干用戶)。 登記負責人在登記過程中需提供個人資料,包括(i)香港身份證號碼(ii)姓名(iii)出生日期; 以及(iv)香港身份證副本。 在某些情況下,若供應商未能提供正式收據,教師可列印網上交易的紀錄或確認電郵作採購的證據,並在紀錄文件上蓋上「認證過的副本」印章,教師亦須在文件上註明沒有其他正式收據作證明,並簽名作實。
上網津貼: 教局倡學校辦活動推廣「國家憲法日」 網上問答賽加強國家安全認識
有關部門完成處理申請後,申請人會收到申請結果通知,獲批的津貼會直接存入申請人的銀行帳戶內。 為鼓勵市民自我增值,「持續進修基金」的資助上限由每人$2萬增至$2萬5千,不限申請次數,並撤銷年齡上限。 此措施將惠及額外76萬合資格人士,已開立基金帳戶的市民亦可受惠。
上網津貼: 津貼2023|港人津貼2023 合資格者最少領72,900元
因為學生買入裝置後,既要學校教師調整課程配合,也要學生家中網絡支持方能成事。 而教育局自14年「WiFi100」計劃開始並逐步在全港學校鋪設WiFi後,部分學校反而出現WiFi只鋪不用的尷尬情形——全校鋪設WiFi,但密碼上鎖、課堂不用。 【on.cc東網專訊】新冠肺炎爆發期間,全港學校停課多時,學校需採用網上教學,但經濟有困難的家庭未必有能力支付上網費用。 教育局局長楊潤雄今(10日)表示,該局將推出「支援有經濟需要學生上網學習補充津貼」,每所學校獲發的「補充津貼」會以800港元為單位,乘以受惠學生人數,再加上10%額外應變撥款,預算開支約2000萬港元。
上網津貼: 最新文章
獲選定的服務營辦者一般會根據有時限的《津貼及服務協議》獲批服務合約,並以整筆撥款的津貼模式獲得資助。 有興趣申請津助營辦福利服務的非政府機構,可定期瀏覽社會福利署網站,查閱有關《徵求建議書》/《意向書》一欄所發放的最新信息。 政府歡迎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推行在家學習網寛支援計劃,從而讓居於分間單位、舊樓及偏遠地區而未能得到高速上網服務的同學亦可受惠。 上網津貼2025 政府鼓勵更多非政府機構、慈善團體或重視企業社會責任的機構,同心協力支援基層家庭學童上網學習。 為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提供的額外學習開支助學金:每名合資格學生於2022/23學年可獲最高額外9,420元學習開支助學金,實際可獲的額外學習開支助學金須按其在「資助專上課程學生資助計劃」下所評定的資助幅度而定。
上網津貼: 申請資格
成功申請者可獲退還6成已繳學費,上限45,000元,最多可申請退還兩個課程的學費,學費會在申請者圓滿修畢一個學期課程後分期退還。 學生資助處在覈實交回的「資格證明書」後,會決定學生是否符合申請個別資助計劃的資格,並以自動轉帳形式向合資格學生發放津貼。 若申請人已提供有效的香港流動電話號碼,學生資助處會向合資格的申請人發出短訊,讓其得悉有關過帳資料。 家長們填寫一份又一份的通告,當中包括學生津貼資助,如書簿津貼、車船津貼、上網費津貼等等。 原來,今年只需填妥一份「學生資助計劃綜合申請表格」,便可以一併申請三項津貼,而且學生學習津貼亦可供申請。 過去不少基層學校因應校情,縱然學生可有政府關愛基金資助,亦不傾向參與電子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