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局又新加入馬鞍山恆光街項目,增加860個單位,柴灣常安街/常平街和屯門第54區合共增加約440個單位,總體維持3萬個單位目標不變,市區或擴展市區項目則達約1.6萬夥,佔比逾半。 而「簡約公屋」最新總預算為約247.5億元,較今年2月估算的約264.4億元,調低16.9億元,減幅約6%。 香港房屋委員會網頁顯示,屋邨管理扣分制 公屋單人計分 (扣分制)最先於在2003年推出,當時名為「屋邨清潔扣分制」,3年後擴展至更大的屋邨管理範疇,易名為「屋邨管理扣分制」,適用於公共租住房屋(公屋)和中轉房屋(中轉屋)住戶。 當中涵蓋28項不當行為,違規者將按其行為的嚴重性被扣3、5、7或15分,如公屋或中轉屋住戶在兩年內被扣除的分數累計達16分,其租約或暫準證將被終止。 申請者應為公屋租戶其中一類人士:(1) 必須遷置類別的合住戶 或 (2) 自願合住戶和家庭組合住戶。
第二批「簡約公屋」加入馬鞍山恆光街用地,該處原定興建小學,現時以短期租約形式租出作臨時康樂場地,房屋局預計該處可興建860個簡約公屋單位。 房屋局同時物色5座空置校舍改裝,當中4座在市區,分別在觀塘順安邨、黃大仙、九龍灣,其餘一座位於上水,全部項目附近都有公共屋邨,預計共可提供約600個單位。 連同小欖樂安排項目、柴灣常安街/常平街和屯門第54區等項目,總體維持2027/28年落成3萬個單位目標不變。 通過審查及批准後,分拆戶可獲兩種選擇:(1)選另一公屋單位 或 (2) 以綠表資格(有效期一年 )申請其他資助自置居所計劃,以代替接受公屋編配。
公屋單人計分: 置校舍將變身「簡約公屋」
申請人須填妥公屋申請表(HD300C),連同所有有關的證明文件和聲明書一併寄回房屋署或遞交至房屋署申請分組,以供初步審核登記資格。 能夠住到公屋一人單位,絕對是不少單身人士的渴望,租金便宜之餘,比起市面上大部分一人劏房,環境都要舒適,相對而言較容易負擔。 公屋單人計分 剛剛畢業的年輕人,可能正準備投身社會,未有充裕的經濟能力,所以希望可以獲配公屋,得到政府的住屋幫助。
現時選擇市區的申請已多於可供編配予申請者的公屋單位數量,新登記的公屋申請者只可從其餘三個非市區的區域中選擇一個,作為將來編配公屋的區域。 不過,參加「高齡單身人士」、「共享頤年」或「天倫樂」優先配屋計劃並選擇與申請內所有家庭成員居於同一單位的申請者,則可選擇以上任何一個區域。 非長者一人申請者在「計分制」下,越早輪候,累積的分數越多,最早輪候歲數是18歲,分數會隨年齡增加,直至達到獲分配公屋的分數為止。 直至1984年,政府改變房屋政策,單身人士也獲得申請公屋的資格。 政府之後興建的公屋單位,也慢慢增加小型1至2人單位,例如標準1至2人的和諧式單位。
公屋單人計分: 優先配屋計劃 / 特快公屋編配計劃
房委會指,平均公屋輪候時間於2022年第四季錄得改善,主要是由於過往數季有為數不少的公屋單位可供編配。 在消化了部分輪候年期較長的一般申請者的公屋需求後,於2022年第四季獲分配單位的一般申請者的輪候時間相對較短,令整體的平均輪候時間輕微縮短。 公屋單人計分2025 不少年輕人在18歲未讀完大學時,已開始申請公屋,希望盡早上公屋。 據瞭解,在目前計分制下,非長者一人申請者須達419分纔可獲安排詳細資格審查,隨時花數十年之久纔有望上公屋。
-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社協)去年一項調查,訪問了173名現正或曾獨居在不適切居所的人士,當中近9成(89%)人表示,他們因住屋開支而節衣縮食,有8成人因租金昂貴、擔心被加租而感到普通或極度困擾。
- 消息人士又說根據過渡房屋的經驗,如簡約公屋位於較老舊的社區,可以為區內帶來活力,商戶亦可增加生意,整體有正面影響。
- 申請者除須符合公屋申請的基本申請資格外,亦必須年滿58歲,在配屋時則必須年滿60歲。
- 不過,特快公屋編配計劃只會讓家庭申請人優先申請,而計劃下的的單位部份為凶宅,近垃圾房等不受歡迎單位。
- 根據公屋的配額及計分制,單身人士18歲申請,底分為0分;另外輪候時間每多1個月可額外加1分,在新制下滿45歲的申請者可獲加60分。
有單身人士在26歲便排隊輪候公屋,但排了近10年後,政府去年2月改變計分制度,令其他45歲或以上人士可以「打尖」,結果他愈排愈後,估計要多等19年纔有機會上樓。 社區組織協會協助2名非長者單身公屋申請人入稟高等法院,申請司法覆核,挑戰房委會就非長者單身人士申請公屋的配額及計分制,將於明天(15日)在高等法院開庭審訊。 在舊制下,A、B兩個人雖然在不同的歲數申請,在同樣輪候了15年的情況下,兩個人的分數是相同的;而在新制下,由於年屆45歲可以獲得額外的60分,因此B的上樓時間會比A快。
公屋單人計分: 必須遷置類別合住戶
消息人士表示,第一批項目的回標價錢比原先估算少兩成,約為30億元,主要由於中標承建商利用創新方法,優化建造過程和壓低成本,加上不再推展上水蓮塘尾項目,節省額外興建電力設施和污水系統,亦有助降低成本。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顏汶羽指出,其中3個觀塘項目交通便捷,前聖若瑟英文中學相當近觀塘道一帶的巴士站,步行到九龍灣或彩虹港鐵站只需約10分鐘路程。 至於位於順安校舍的兩個項目,他希望政府可以配合東九龍捷運順安站一併興建,避免進一步加重四順區的交通負擔。 造價方面,消息人士表示,第一批項目的回標價錢比原先估算少兩成、約30億元,主要由於中標承建商利用創新方法,優化建造過程和壓低成本,加上不再推展上水蓮塘尾項目,節省額外興建電力設施和污水系統,亦有助降低成本。 公屋夫婦租戶如正在辦理離婚手續,與子女同住的一方,可向社會福利署申請「有條件租約」,暫住另一公屋單位。 公屋單人計分 如果已離婚,單位須要更改租住權,其中一方須要遷出,通常沒有子女管養權的一方須遷離單位,除非同時擁有部分子女的撫養權。
不少香港人都把住屋希望寄託在公屋上,但是競爭激烈,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輕易獲派公屋單位,其實私樓市場也有許多上車機遇,即上千居搜尋各區筍盤,抓緊機會做業主。 公屋單人計分 公屋單人計分2025 公屋單人計分 由於公屋一人單位面積過小,經常批評政府規劃不妥,把一些不規則形狀、面積細小的地盤批給房委會興建公屋,導致難以採用標準大廈設計。
公屋單人計分: 申請公屋的基本步驟
上樓速度加快,兼可自選單位,缺點是計劃提供的單位均有一定負面因素。 房委會亦會以分數列出非長者一人申請的編配進度,你也可參考一下審查完成至獲配房之間的分數相差多少,大約計出相隔需時多長會獲得編配單位。 公屋單人計分 房委會每月都會更新正獲安排詳細資格審查的申請人所達分數,如果數字與你所得的分數相近,證明你離審查不遠了。
公屋單人計分: 通過審查後
根據公屋的配額及計分制,單身人士18歲申請,底分為0分;另外輪候時間每多1個月可額外加1分,在新制下滿45歲的申請者可獲加60分。 公屋單人計分 新修訂的配額及計分制自2015年2月生效後,申請人的分數被重新計算。 雖然每年配額上限由2,000個,增至2,200個、但申請時年齡每增一歲由本來的加3分,改為加9分;同時再新加一條規例,年屆45歲申請人可一次性加60分等,令申請人年齡成為獲配公屋的關鍵因素。 單身人士輪候公屋遙遙無期,社區組織協會早前協助兩名非長者單身公屋申請人入稟高等法院,申請司法覆核,挑戰房委會的配額及計分制,案件11月15日開庭。 根據既定機制,公屋入息限額以住戶開支為計算基礎,當中包括住屋開支和非住屋開支,另加5%的備用金。
公屋單人計分: 香港房屋委員會及房屋署
而且由於政府希望達成公共房屋政策目標,讓輪候公屋申請人能夠於 3 年內獲派單位,所以必須縮小每個單位,以便興建更多數量的單位。 申請人必須年滿18歲,申請人及其家庭成員必須現居於香港,而且在香港無持有任何物業。 公屋單人計分 配屋時,申請表內的成員必須在港居滿 7 年,加上申請住戶的總月入和總資產淨值,不得超過現行限額。
公屋單人計分: 單身者覆核公屋計分制 新舊制計分大不同
除此之外,公屋編配的進度亦會被預留可供編配的單位數目、各區新建成和翻新公屋單位的供應量,以及申請者是否接受編配等因素影響。 因此,我們未能估計在舊有制度下可於二○一五年二月一日後的12、18及24個月內獲編配單位的申請者數目和年齡分佈,以及實施新計分制度對他們的確實影響。 公屋單人計分2025 公屋單人計分2025 在經修訂的配額及計分制下,一般而言,較年長人士會較快獲得編配。 然而,個別申請者的實際優先次序,須視乎其在經修訂制度下的分數而定,並最終取決於公屋供應量和其他申請者的情況。 (二)正如上述指出,改善配額及計分制的建議已經過多番詳細討論。
公屋單人計分: 輪候時間長
以下為今日(四月十五日)立法會會議上王國興議員的提問和署理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邱誠武的書面回覆:問題: 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於今年二月一日起實施經修訂公屋配額及計分制(新計分制)。 公屋單人計分2025 有45歲以下非長者一人申請者向本人反映,他們已輪候公屋單位多年,原本可於一至兩年內獲編配公屋單位,但45歲或以上非長者一人申請者在新計分制下獲一次性給予額外60分,令他們的輪候時間增加,對他們有欠公平。 答覆:主席: 按政府和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的政策,於編配公共租住房屋(公屋)時,一般申請者(即家庭和長者一人申請者)會較非長者一人申請者優先得到照顧。 為此,房委會於二○○五年九月實施適用於非長者一人申請的配額及計分制。 有別於一般申請者,在配額及計分制下—(a)每年編配的單位受限於一個配額;(b)按計分制決定各申請者的優次;及(c)平均輪候約三年獲首次編配單位的目標不適用於配額及計分制申請者。
公屋單人計分: (5)「配額及計分制」下非長者一人申請者
據房委會網頁顯示,在 公屋單人計分2025 公屋單人計分 2023年2月1日以前按「配額及計分制」登記的非長者一人申請者,如分數於2023年2月1日,其分數已達425分,現正 / 將會安排詳細資格審查。 高齡單身人士優先配屋計劃、共享頤年優先配屋計劃和天倫樂優先配屋計劃最早獲得處理,特別是天倫樂優先配屋計劃,較一般家庭提早6個月獲處理,相信申請這計劃的人士是最快上樓。 雖然政府承諾公屋的輪候時間約為 3 年,但是實際上的輪候時間亦需要超過 5 年,才能成功上樓。 至於非長者一人申請者,輪候時間就更加長,可能要用上 30 年,才能達到分配單位的分數資格。
公屋單人計分: 申請公屋分戶理由
申請者可要求加入家庭成員,轉為相關優先配屋計劃的家庭申請,而毋須另行重新登記,並會繼續沿用舊有的申請編號。 申請者原先以單身人士資格輪候的時間,會以半數計算入其家庭申請內,但以三年為限。 公屋單人計分2025 經調整輪候時間後,有關申請會被編訂一個等同於一般申請的登記日期(即相應登記日期),此日期將作為日後編配及執行公屋申請政策的依據。
公屋單人計分: 申請資格
房屋委員會亦會以分數列出非長者一人申請的編配進度,申請者可參考審查完成至獲配房之間的分數差異,大約計算出相隔所需時間。 根據扣分制,被扣的分數自觸犯不當行為的當日起計算有效期為兩年。 在有效期內,被扣的分數不會因租戶轉換戶主或刪減家庭成員戶籍而提早撤銷。 若租戶在分數有效期內因重建等情況調遷單位,被扣的分數會轉移到新居單位的戶籍上。
公屋單人計分: 申請公屋攻略(非長者一人申請篇)
一如其他公屋申請者,配額及計分制下申請者可以申請「特快公屋編配計劃」,以提前獲配公屋單位。 至於具社會或健康理由而有迫切住屋需要的申請者,可經由社會福利署推薦申請「體恤安置」。 公屋單人計分2025 為了配合經修訂制度的實施,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亦通過採取以下的一次性安排─(a)重新計算在實施日期(即二○一五年二月一日)之前已經遞交申請或已獲登記者在經修訂制度下所得的分數。 目前非長者單身人士輪候公屋是透過「配額及計分制」,而非平均輪候時間,若18歲開始申請,以0分起步,每年長一歲加9分,即19歲時得9分,20歲得18分,如此類推。 當申請人年滿 45 歲時,可獲一次過額外加60分,直至59歲為止(年滿60歲時,申請會自動轉成「高齡單身人士」優先配屋計劃申請)。
公屋單人計分: 香港文匯網
申請者若對其公屋申請被取消資格有任何異議,須於房屋署發出通知信日期起計兩個月內提出上訴,否則房屋署將不會考慮其上訴。 公屋單人計分 在2022年12月底,約有133,700宗一般公屋申請,以及約96,200宗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 在2022年第四季獲編配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約3,800宗,當中獲編配的長者一人申請約680宗。
同時,居住在不適切居所的單身人士壓力水平,在抑鬱、焦慮及壓力三個項目皆明顯高於住在適切居所的單身住戶,有三分之二人確診為抑鬱,另外26.7%人患有焦慮。 亦即是說正常只有公屋申請人只有「3派」,3次機會都不適合的話,只能等一年後再重新申請。 公屋單人計分 近日有網民在Facebook羣組「香港公營房屋討論區(FB版)」發文,指自己一家三口已經公屋輪候6年,最後一派被分配到長康邨康順樓,大呻單位面積「細到爆」,令她十分失望。 留意政府會否推出「特快公屋編配計劃」,但編配的單位是先前不太受歡迎,比方綠置居貨尾單位、甚至凶宅都有,如果不介意這些單位,可以申請。 這項計劃特點,在於計劃中可供揀選的單位⼤部分是受歡迎程度較低的公屋單位。 但要考慮的是,自己是否有心想跟長者同住,因照顧長者生活習慣不易,即使貪快可以提早上樓,惟之後數十年跟自己未必想同住的長者居住,對雙方未必好,可能彼此有衝突。
社協指出,房委會去年修訂配額及計分制,重新計算申請人士分數,令原本夠分上樓的人,反而延長輪侯上樓時間,兩名司法覆核申請人分別被延長3年及7年。 雖然政府承諾公屋的輪候時間約為3年,但是實際上的輪候時間亦需要超過5年,才能成功上樓。 至於非長者一人申請者,輪候時間就更加長,可能要用上30年,才能達到分配單位的分數資格。 房署網頁亦表明,約3年的輪候時間並不適用於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者。
「富戶政策」下的入息及資產限額是公屋入息限額的倍數,每年會按經修訂的公屋入息限額而作出相應 調整。 2023/24年度的公屋入息限額獲得通過後,「富戶政策」下的入息和資產限額也會相應調整。 若嚴格根據既定公式計算,在2023/24年度,6人及以上家庭的公屋入息限額會上調,而1人至5人家庭的入息限額則會下調。 房屋署會在接獲申請表後,按收到申請表的日期先後次序審核申請表及文件,並會登記初步審批合格的申請,將印有申請編號的藍卡寄給申請者。 房委會最新公佈,截至2022年12月底,在過去12個月獲安置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由第三季5.6年微降至5.5年,當中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維持不變,仍為3.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