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內一些指標工廈,如麥士威工業大廈及榮興利工業大廈,已獲批進行重建,預計將成為商廈新地標。 仲量聯行集合的香港聯交所和土地註冊處的數據顯示,2019年,成交價逾2,000萬港元(約260萬美元)以上的觀塘工業物業成交額為31.79億港元(4.102億美元),較2018年的88.85億港元(約11億美元)低。 位於鴻圖道景雲工廠大廈一籃子物業共10個單位於2020年1月以約1億港元(合1,290萬美元)成交。 香港的觀塘區正在升級轉型,從一個老舊的工業區蛻變為本地最新的商業區之一。 位處九龍東,它是香港最具歷史的工業區之一,如今,市中心新舊建築夾雜,工廠大廈、倉庫、重建後的商業大廈和大型購物中心林立,為地區注入新氣象。 政府在施政報告中曾表明會致力研究如何便利工廈轉型,其中包括提供誘因鼓勵業主重建或改裝大廈,以及為個別具發展潛力的產業,例如文化、藝術及創意產業,提供合法及安全的運作空間。
大廈樓高42層,佔地25,977平方呎,於1984年落成,發展商為新鴻基地產、利興置業有限公司、怡華置業有限公司和益新置業有限公司,曾經是西環最高的建築物,前身是香港人造花廠。 貿易公司在經營上需要大量貯物空間,並經常要裝卸貨物,故商業樓宇不能滿足它們在這方面的需求,因此,這類公司適合設於工辦樓宇內。 有鑑於此,只要貿易公司有不少於30%的實用樓面面積用作貯物用途,便有當然權利設於「工業」地帶的工辦樓宇內。 商業大廈用途限制 「工業」地帶內的工業/辦公室樓宇只准從事工業及工業相關活動。 設在工辦樓宇內的辦公室,只要直接與工業經營有關,其面積便不受限制。 自香港政府於2018年重啟工廈活化計劃以來,觀塘區工廈申請個案最為活躍錄逾10宗,其中一半以上已獲批。
商業大廈用途限制: 工業大廈可否作非工業用途?
地政總署通常會發出警告信,要求有關業主在指定時限內糾正違契情況。 如業主沒有在限期前作出糾正,地政總署可把警告信在土地註冊處註冊(俗稱「釘契」)。 如違契情況嚴重,例如對公眾安全構成嚴重威脅,致使需要採取進一步行動,地政總署可重收有關地段或把相關權益轉歸政府。 工廈劏房遭嚴打,但商廈改裝住宅出租卻儼如「無王管」,在網上不乏以「寫字樓」為名的租盤,單位內設備卻與住宅無異,租金卻比同區住宅便宜。 有地產經紀聲稱商廈出租作住宅存在多年,更大拍心口政府部門多年來甚少巡查,惟屋宇署證實批准建築圖則只作辦公室用途,有法律界人士表明,業主若違反批准建築圖則及入夥紙所列明的用途,最嚴重更可被屋宇署收回有關單位。
- 在考慮多項因素後,市建局董事會於2018年通過終止這工廈的重建計劃。
- 不少製造業公司已不再從事生產活動,而多轉為辦公室形式的用途。
- (一) 裝置消防設備難:這幢工廈建於60年代,原有設備未能符合現時消防安全規範,市建局必須在改造作辦公室用途時,為全幢樓宇的公用地方及改造部份提升消防系統的相關裝置及設備。
- 香港缺乏土地資源,惟工廈呎價僅數千元,只要將來政府改變用途,或推出有利工廈的政策,屆時工廈的價值就會反映出來。
公司最近向城規會申請將建築改裝作酒店發展,並要求放寬地積比率和建築物高度限制。 商業大廈用途限制2025 根據現行活化計劃,重建1987年前落成在非「住宅」地帶內的工廈可獲放寬最高覈準非住用地積比率的條件, 上限為20%,申請需獲城市規劃委員會批准。 政府自推出活化工廈政策以來,已有不少舊式工廈,在單一業主持有所有業權的情況下,完成整幢改造或重建,引進更多不同產業的企業和初創公司進駐,為老舊工業區注入新經濟活力,帶來活化更新的效果。 近60年樓齡的汝州西街永康工廠大廈在2013年市建局啟動項目時,呈老化失修(左),經過維修及由市建局改造後,現已是一幢具多元化用途的現代化樓宇(右)。 相關文件顯示,上述地盤佔地約20,224方呎,擬議的商廈位於幹諾道西的一邊,建築物高限由120米(主水平基準以上‧下同),放寬至136米,地積比率為15倍。 至於面向德輔道西的兩個延伸範圍,地盤中間被德輔道西93至97號聯威商業大廈阻擋,故主要作出入口用途,整個項目總樓面約303,357方呎。
商業大廈用途限制: 查詢
有人租舊式工廈來開工場,也有人租外貌似足商廈的新式工廈作 studio 用。 千居為你整理工業大廈租務 10 大重點,讓你更安心創業,免墮常見陷阱。 於1987年3月1日或之前已建成或該建築物的建築工程圖則是在1987年3月1日或之前首次呈交建築事務監督批覈的。
- 該大廈入夥紙及公契列明,1至5樓單位只作寫字樓及非住宅用途。
- 工廠單位的租約一律為期三年,租約上沒有選擇續約的條款。
- 除東九龍外尺價約2,000至4,000元,視乎質素與面積而定,管理費更低至1元以下。
- 等千居為你重點整理大廈公契的注意事項,讓你閱覽時更得心應手。
- 學校、公園錯落有致,仍然有宮廟、醫院與菜市場或大賣場,但井然有序,各自在各自的區域發展。
非住宅物業,如酒店式住宅單位、寫字樓、工業大廈、零售店舖及酒店等並不包括在內。 根據條例第27條制定的《噪音管制(汽車)規例》,訂有條文管制汽車機器發出的噪音。 政府會繼續跟隨歐洲聯盟等其他已發展地方,收緊噪音標準。 條例第5條賦權當局管制於日間或夜間任何時間在住用處所或公眾地方內發出的某些噪音。 這類噪音源包括動物、雀鳥、樂器、揚聲器、遊戲、經營生意或業務和冷氣機等噪音。 租約可能會包含一項條款,指明出租物業只能用作住宅或非住宅用途(或作法律/規例允許的用途)。
商業大廈用途限制: 政府租契及大廈公契
承租人須自資向有關部門申請在該廠房內經營之業務所需之一切牌照及許可證。 「綜合註冊資訊系統」網上服務讓市民方便快捷地查閱香港物業資料。 你可在此搜尋、瀏覽、下載或訂購土地登記冊或文件副本。 你可進入此網頁查閱搜尋土地紀錄的方法,包括櫃位查冊及網上查詢服務、查冊程序和收費。 商業大廈用途限制 據城規會文件顯示,上述項目位於打磚坪街57至61號,現時屬「其他指定用途」註明「商貿」地帶,申請擬議略為放寬地積比率限制,以作準許的資訊科技及電訊業(擬議數據中心發展)。
商業大廈用途限制: 房屋及社會服務
當中三個工廈單位被改作零售商店,另外一個工廈單位被改作兒童興趣班用途,違反相關地契條款。 此外,預留作工業用途的土地也適宜發展一般貯物用途的多層貨倉。 一些需要經常裝卸貨物的貿易公司,若需要有大量貯物空間設於同一處所或樓宇內(至少佔總實用樓面面積30%),通常無法設於一般商業/辦公室樓宇內。這類貿易公司亦享有當然權利設於工業樓宇內。 觀塘市中心重建項目已經進行多時,1998年,該區的第一棟甲級寫字樓創紀之城落成 商業大廈用途限制2025 ,項目原爲舊巴士廠,由香港地產巨頭新鴻基地產發展。
商業大廈用途限制: 搜尋
屋宇署發言人證實,根據批准建築圖則,上述兩幢商廈除地下為商舖用途外,其餘樓層均為辦公室用途。 法律界人士黃國桐指,若業主違反入夥紙或批准建築圖則所列明的用途,屋宇署可聯合地政總署等政府部門作刑事檢控,違例者可判處監禁及罰款,最嚴重更可收回有關單位。 涉事地產經紀強調單位由業主放盤,她只是代理,又指有關大廈有多個類似單位放盤。 政府有關部門會定期視察工業大廈,一被發現違契,地政總署會向單位發出函,要求於28 商業大廈用途限制2025 天內把單位用途還原,重置作地契限制下的指定用途。 據城規會文件顯示,項目位於青山公路543至549號,現時「其他指定用途」註明「商貿」及「住宅(甲類)」地帶用途,最新申請為放寬地積比率限制,以作準許的非污染工業發展(不包括涉及使用/貯存危險品的工業經營)。
商業大廈用途限制: 香港房屋委員會及房屋署
申請如獲批覈,申請人須繳付豁免限制費用和行政費,並接受批出的其他條款。 分區地政處會視乎收到有關政府部門的意見,以地主身分考慮有關申請。 如獲批准,申請人須繳付豁免限制費用/補地價費用和行政費,並接受批出的其他條款。 另一方面,土地契約則是政府(由地政總署作為地政監督)就個別土地與土地承租人所訂立的私人合約(以下簡稱「地契」),契約條款因應個別私人地段而訂定,亦反映地契訂立當時的情況。 政府售賣土地時,會參考相關分區計劃大綱圖制定該地段的地契用途。
商業大廈用途限制: 土地使用分區的定義是什麼?一次瞭解住宅與商業用地的差別!
「商貿地帶」將容納無污染性工業和次級辦公室/商業用途(圖一),至於高級辦公室/零售和酒店等發展則會保留於「商業地帶」,而傳統工業活動亦會繼續保留於「工業地帶」內。 1990年後興建的工業樓宇和工貿樓宇的設計十分相似,有見及此,我們有需要研究目前對工貿樓宇所作的規劃管制是否仍然適用。 局方更提醒,其許可涵蓋的五個用途,不應涉及透過直接提供服務貨品吸引公眾到訪的用途或活動,如營運興趣班、展覽會及銷售活動,或向處所經營者、擁有人及租戶以外的人士提供排練場地。 上述四宗個案的前業權人都已根據上述條例的第8條向行政長官提出呈請,就轉歸的物業給予寬免。
商業大廈用途限制: 物業的面積及四周環境
時下現代人多有毛孩或小動物作伴,如果公契內沒有列明飼養寵物事宜,一般都可視為可飼養寵物。 但公契或對可飼養動物類別設有限制,以公屋為例,住戶全面可飼養小型家居寵物,包括已閹割的貓,但就全面禁止養狗。 大廈公契條款可達一百多頁,買樓前已埋頭苦幹看售樓書,買樓後又要讀一份冗長文件,怎麼辦? 等千居為你重點整理大廈公契的注意事項,讓你閱覽時更得心應手。 雖然價錢及地點是租工廈的關鍵因素,但也不要忽略工廈配套,更重要是,確認有關租賃並無違例,免墮陷阱。 (星島日報報道)由聯僑企業創辦人黃保欣家族持有的觀塘聯僑廣場,新近向城規會申請放寬兩成地積比,以重建為1幢樓高29層商廈,涉及總樓面約16.2萬方呎。
商業大廈用途限制: 荃灣 有線電視大樓 出租 – 高層海景齊間格
如果需要有是住宅區有有一些超商等商業機能存在,那麼住二、住三是首選。 我們走在臺灣的老舊市區,往往會覺得住宅與商店並存,而雜亂的菜市場、學校、宮廟、醫院甚至工廠等等也都在附近,看不出有甚麼設立的規則可言,就這麼雜亂紛擾的存在著。 此外,新鴻基的巧明街前九巴車廠項目獲批重建兩幢商廈及商場,總樓面為120萬平方呎,與一街之隔,同爲集團旗下的創紀之城項目相得益彰。 有見及此,政府已成功得到部分整幢工廈業主的同意,將部分工廈樓層改裝,並會以低於市價的水平,租給文化、藝術及創意產業工作者或用作共享空間,期望能回應文化、藝術及創意產業工作者對工作場地的需求。
商業大廈用途限制: 大廈公契可否修訂?
這制度實際上可逐步取締多類噪音特高的設備,並可把地盤造成的噪音滋擾減至最低。 現時,《噪音管制(手提撞擊式破碎機)規例》及《噪音管制(空氣壓縮機)規例》訂明,只有符合噪音標準的設備,方可獲準輸入、製造或供應給本港使用。 住用處所或公眾地方發出的噪音,包括源自住用處所內的電視機、冷氣機或狗隻等的噪音,以及源自公眾地方的收音機、小販或揚聲器等的噪音。
商業大廈用途限制: 樓宇常見的消防安全設施
這文章羅列承租住宅物業時須注意的事項,由委託地產代理、簽訂租賃協議、繳交租金,以至續租或終止租賃等事宜。 商業大廈用途限制 透過此網頁,你可以瞭解有關大廈的財政預算、帳目管理、招標程序包括供應品、貨品及服務採購工作守則及第三者風險保險等。 透過此網頁,你可瞭解成立業主立案法團的程序,以及民政事務總署所提供的建議和協助,你亦可下載有關文件範本及政府表格。 屋邨範圍內進行修葺或涉及挖掘地底工程,不小心處理可能損毀氣體喉管。 此單張向管理公司提供指引,如何對有關工程作出足夠監管,保障公眾安全。
就上述地契及城規事宜之細節,可諮詢相熟之測量師或專業人士,就個別物業提供適當之建議。 而計算改造工程成本後,改造單位所創造的物業增值仍甚具效益。 在安排樓宇復修部使用改造後的辦公室時,我們亦顧及應盡量避免吸引非大廈使用者到訪上層單位,因此,我們將需要面見已預約的樓宇復修資助計劃個案申請人的業務,例如辦理手續和宣誓等,集中在地下單位進行。
我們在改劃工業用地時將會考慮各區的地區規劃意向、鄰近的土地用途、環境及交通狀況、社區及基建設施、建築物的樓齡及重建潛質等等。 為了盡量減少對經濟及就業機會的影響,適當的工業用地應繼續保留在「工業地帶」內,以確保生產工業有足夠的地方繼續經營。 然而,為了提高靈活性,現擬在「工業地帶」內可容許與工業直接相關的辦公室用途,而無須再作申請,此外,這類辦公室在「工業地帶」內亦不會有樓面面積比率的限制。 表一列出了一系列建議中可設於「商貿地帶」的用途範例。
正如上述,有關規劃用途修訂並不會取代個別地段原已訂立的地契的用途條款。 與此同時,對於地契內的「工業用途」,香港的現存案例已有所解釋。 商業大廈用途限制 商業大廈用途限制2025 地政總署作為地契的契約一方,不可亦不會單方面修訂早前已訂立的地契,或對地契訂下的用途作出有別於地契原意和普通法適用案例的演繹。
商業大廈用途限制: 查 冊
地政總署以同樣準則處理於工廈涉及違反地契條款的個案,並有責任跟進違契個案。 在處理違契情況時,該署在切實可行範圍內容許一定彈性,例如先行發出警告信和在「釘契」前給予寬限期,並在必要時才採取比「釘契」更嚴厲的轉歸行動。 然而,倘若發現某些用途不但違反地契條款,而且構成較大安全風險,例如引來較多人流、涉及幼童或長者出入工廈的情況,地政總署便有必要加強執管工作,包括要求業權人在短時間內糾正違契事項。 若業權人沒有在短時間內糾正違契事項,該署便會採取迅速及果斷的行動,包括重收或轉歸行動。 申請人指,擬議發展將會釋放「新」樓面面積作非污染工業用途並解決工廈空置率下降,可加快青山公路/和宜合道商貿區的轉型;亦符合現時「其他指定用途」註明「商貿」地帶的規劃意向及兼容周圍土地用途。
商業大廈用途限制: 香港商業中心
另外,亦改善建築物的街道行人環境,全面改善行人路的暢達度、連繫度及舒適程度。 規劃署已完成有關「藝術工作室」的檢討,並建議容許一些沒有直接提供顧客服務或貨品的「藝術工作室」於工廈內經營。 相關部門已就該建議諮詢相關持份者包括藝術發展諮詢委員會轄下的視覺藝術小組委員會等意見,並獲得普遍支持。 自二○一五年年初至今,城市規劃委員會已根據建議就沙田、馬頭角及青衣三份分區計劃大綱圖作出有關修訂。 此外,活化工廈措施自二○一○年四月一日起實施,申請限期至二○一六年三月三十一日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