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鄭少秋改編自《東京夜曲》(原唱李香蘭)的粵語歌《愛人結婚了》,已薄具名氣。 1973年,用傳統粵樂填詞的港產粵語歌《分飛燕》發行後大受歡迎。 早於三十年代,已有粵語歌曲出現,當中包括1930年由黃壽年主唱的《壽仔拍拖》,以及1935年由李綺年主唱的電影《生命線》主題曲《兒安眠》。 粵語流行音樂深受多種曲風影響,包括爵士、搖滾、節奏藍調、電子、西方流行音樂等,並擁有跨國的樂迷基礎,特別是東南亞國家和地區(包括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泰國等)。
八十年代的歌手無論在音樂造詣、現場功力及曲風多元等方面均有相當的水平,為樂壇後起者樹立了典範,而當時的唱片的發行量及銷售量,亦印證了這段時期的香港粵語流行樂壇已發展成熟。 1980年代不僅是粵語流行曲百花齊放的日子,亦是香港樂壇的全盛時期,影響力遍及東南亞以及世界各地華人地方。 從1970年代中後期至1980年代初,個人風格強烈且能獨當一面的經典粵語歌手輩出,配合幕後音樂人才湧現,成就了經典巨星的時代。 年尾,泳兒推出其入行5年以來首張新曲加精選《Vin’Selection》,收錄了三首新曲及多首泳兒入行以來的精選歌曲,第一主打《有誰來愛我》由伍樂城作曲,令泳兒連續六年奪得《新城勁爆頒獎禮》「新城勁爆歌曲」。 其後於4月20日推出新歌《早上37.2度》,延續《葉落冰川》最後一句歌詞「還熱血的不凍」,正式展開新音樂企劃Bloody Project,以熱血和溫度為主題。
粵語金曲: :參加英皇新秀歌唱大賽奪「最佳型格奬」入行
其後所發行的數張國語唱片如《吻別》和《祝福》等更為他成功打開中國大陸市場,並紅遍臺灣,新加坡等國語地區,正式為粵語流行樂揭開大中華流行音樂時代。 他在1995年全年時間即舉辦了100場的世界巡迴演唱會,在北美、歐洲和澳洲不僅受到當地華人的歡迎,更令許多西方國家的本地傳媒及專業樂評人開始關注亞洲乃至香港的流行音樂。 同年,泳兒憑《早上37.2度》第十度奪得《新城勁爆頒獎禮》「新城勁爆歌曲」,同時二度奪得《新城勁爆頒獎禮》「新城勁爆女歌手」大獎。 其後於《叱吒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更首度奪得女歌手三甲獎項,憑三首亞軍歌及一首冠軍歌的成績,成為該年的女歌手銀獎得主,並向傳媒透露「自覺還有進步空間,希望將來可以攞到金獎」。 2018年,泳兒推出第四張個人翻唱HI-FI發燒碟《Fever》,於2006年出道至2018年的13年間維持每年推出至少一張個人專輯。 泳兒於4月推出全新主打歌《騎膊馬》,令泳兒第八度奪得《新城勁爆頒獎禮》「新城勁爆歌曲」及第五度奪得《勁歌金曲頒獎典禮》「勁歌金曲獎」。
- 其他歌手亦爭相仿效,較深刻的包括王菲、鄭秀文、鄭伊健、陳慧琳的廣告歌。
- 幾乎所有早期的粵語流行曲的歌曲配有降貝斯,而這正是菲籍樂手的普遍風格。
- 接著有張學友的電訊盈科光影歲月系列廣告、劉德華的愛立信廣告及郭富城的百事可樂,影響巨大。
「四大天王」亦有大量參與廣告演出,使廣告歌曲非常流行,由1993年黎明的和記電訊廣告系列掀起熱潮。 接著有張學友的電訊盈科光影歲月系列廣告、劉德華的愛立信廣告及郭富城的百事可樂,影響巨大。 其他歌手亦爭相仿效,較深刻的包括王菲、鄭秀文、鄭伊健、陳慧琳的廣告歌。
粵語金曲: 粵語流行音樂
粵語流行音樂於1970年代中期由《鐵塔凌雲》(許冠傑作曲及主唱、許冠文填詞)及《啼笑因緣》一曲(顧嘉煇作曲、葉紹德填詞、仙杜拉主唱)所帶動,因此被視爲本地流行音樂的分水嶺;其後蓬勃發展(另有論者認為是1973年的《分飛燕》)。 2011年,泳兒推出第七張個人大碟《快樂眼淚》,碟內英文歌曲《Move On》為泳兒首次包辦作曲、填詞、監製的作品。 無綫電視於2021年3月起允許星夢歌手亮相ViuTV節目甚至角逐ViuTV主辦的Chill Club 推介榜年度推介之獎項,而ViuTV亦指歡迎無綫派歌上榜,被媒體認爲是「破格」之舉,對樂壇發展亦有幫助。 2021年1月24日ViuTV播出的音樂節目《Chill Club》中正式宣佈將於2021年4月18日舉辦首屆頒獎典禮《Chill Club 推介榜年度推介》,並於2021年3月2日舉行記者會公佈賽制和入圍名單。
- 二人亦與其餘兩位《聲夢傳奇》學員鍾柔美、詹天文組成女子組合After Class,並推出出道曲《要為今日回憶》。
- 陳奕迅連奪多屆《叱吒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叱吒樂壇男歌手金獎」大獎。
- 2009年,泳兒以女高音獻唱的《我的回憶不是我的》傳唱度極高。
- 就是這些熟悉的旋律伴我走過少年時,而如今我已過了不惑之年,每每聽來眼睛是濕潤的,多麼懷念過往的時光。
泳兒推出第二主打「花」系列暗黑曲風《野木蘭》,令泳兒第六度奪得《勁歌金曲頒獎典禮》「勁歌金曲獎」。 泳兒除於6月22日在東莞舉行首個內地個人演唱會《重新感應泳兒演唱會》,也於10月16日在香港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 匯星(KITEC StarHall)舉行《重新感應泳兒演唱會》。 最後憑演唱會極佳口碑首度奪得《新城勁爆頒獎禮》「勁爆我撐歌手」。 1995年以及1996年,張學友取得世界音樂頒獎典禮的亞洲最傑出歌手以及最受歡迎華人歌手大獎;而其粵語專輯《情不禁》,《真情流露》亦讓他攀上銷量高峯。
粵語金曲: 電影配音
2018年7月,ViuTV首播選秀節目《Good Night Show 全民造星》,並於同年10月14日舉行十強總決賽,結果冠軍由姜濤奪得,亞軍為陳卓賢,季軍為楊樂文。
粵語金曲: 音樂新嘗試
整個粵語歌壇的一綫男歌手亦被認爲只有張學友一人是以實力爲主發展的歌手。 黎明憑《那有一天不想你》於1994年度包辦《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金曲金獎」、《叱吒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至尊歌曲」及「我最喜愛歌曲」、《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全球華人至尊金曲」、《新城勁爆頒獎禮》「年度歌曲」。 泳兒於8月推出第三張個人大碟《Close To You》,第一主打《無心戀唱》由楊鎮邦作曲,令泳兒首度奪得《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十大勁歌金曲」,第三主打《世界請看著我》令泳兒第三度奪得《新城勁爆頒獎禮》「新城勁爆歌曲」。 11月於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Star Hall舉行了更大型的音樂會《泳兒Close To You 粵語金曲2025 Live音樂會》。 出道後第二年,泳兒奪得《四臺聯頒音樂大獎》「卓越表現大獎 金獎」。 2021年4月,無綫大型歌唱選秀比賽《聲夢傳奇》播出,節目藍隊導師均為HKRIA歌手。
粵語金曲: 泳兒
2005年,陳家欣於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會計系畢業,同年參加新加坡第一屆《絕對SuperStar》,雖在第一場複賽被淘汰,但之後陳家欣迴流香港且參加了無綫電視與英皇娛樂合辦的2005年度《英皇新秀歌唱大賽》奪得亞軍及「最佳型格奬」。 其後陳家欣加盟英皇娛樂,翌年獲力捧推出個人大碟出道,晉身香港樂壇。 同年5月,於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舉辦共六場的演唱會《MIRROR “ONE AND ALL” LIVE 2021》。 於2009年底開始,香港音像聯盟(HKRIA)就旗下成員唱片公司環球、華納、Sony及EMI的音樂作品版權收費問題,和無綫電視(TVB)引發的爭議。 粵語金曲 2010年12月BMA加入香港音像聯盟而增加為五大唱片公司,因此五大唱片公司旗下歌手無法在TVB演出、露面及接受訪問,在2009及2010年度的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中亦不能獲得任何獎項,而四大唱片歌手則罕見改以亮相亞洲電視、有線電視、Now等維持電視曝光,為香港電視史上的一大突破。 而環球唱片旗下歌星李克勤則成為首位於版稅事件「破冰」後亮相無綫電視節目的歌手,但2015年起,無綫電視再次封殺環球旗下歌星,直至2021年2月曾志偉出任無綫綜藝、音樂製作及節目副總經理後,與音像協會成功斡旋,版權風波才告一段落。
粵語金曲: 精選專輯
九十年代末期電音唱跳歌曲年代,雷頌德採取一式一樣的風格,只以合成器作為唯一樂器,但被指編曲方式過於單調,因此只是曇花一現。 同期吳國敬、伍樂城、陳輝陽、Johnny Yim將傳統樂隊編排重新融入歌曲,自此樂器及裝置的常規亦開始固定。 8月10日推出Bloody Project第二主打《18部半》,歌名象徵自己出道17年內已推出十八張專輯,同時宣佈將於同年10月2日在九展Star Hall舉行相隔三年的演唱會《VINCY CHAN BREAKING LIVE 2022》,演唱會主題「Breaking」寓意自己於近年來在音樂上的突破,衝出舒適圈。 演唱會由過去三年合作無間的創作總監及MV導演Sheng Wong、填詞人周耀輝、作曲人馮穎琪與歌曲監製及編曲人CM Groovy共同主理,泳兒於演唱會中感動落淚,表示入行17年內經歷無數高山低谷,終於完成一個最代表自己的演唱會。 10月10日推出年度壓軸派臺歌及Bloody Project第二部曲的上集《Little Fires Everywhere》,率先於演唱會中首唱此曲,並取得三冠一亞的佳績。
粵語金曲: 音樂作品
2022年,泳兒於1月推出相隔九年的第十張個人大碟《Dark Light Of The Soul》,碟內歌曲全為「花」、「溝渠」及「海洋」系列之暗黑曲風廣東歌,銷量口碑俱佳,令泳兒奪得《香港唱片商會銷量榜》第5周冠軍寶座,更乘勢推出紅色彩膠唱片,限量600隻。 泳兒推出第九主打「海洋」系列暗黑曲風《葉落冰川》,成為泳兒四臺冠軍歌。 以往泳兒推出的4張專輯主要由音樂總監陳永明監製歌曲,泳兒於10月推出第四張個人大碟《Pieces of V》,開始與其他歌曲監製合作,碟內歌曲《生理時鐘》為泳兒入行以來首次作曲的廣東歌,令泳兒首奪《IFPI香港唱片銷量大獎》「十大銷量本地歌手」。 2018年,HANA菊梓喬首奪「最受歡迎女歌星」亦備受坊間爭議,原因為菊梓喬於2016年出道,年資僅三年,論資排輩未能奪得該獎,於該年度並未獲得任何香港電臺及商業電臺頒獎禮獎項;而且「最受歡迎女歌星」的候選名單只有8位歌手,當中5位為TVB藝員,大部分唱片公司的歌手未有候選。 事實上,HANA菊梓喬奪獎時,其主唱《使徒行者2》片尾曲《忘記我自己》已達1100萬點擊率。 在2010年代起,儘管普及網絡數碼化收費下載音樂,但仍然由於香港樂壇的生產力下降、樂壇巿場萎縮情況嚴重、樂壇頒獎典禮公信力下降、獎項被壟斷、青黃不接 (斷層)、韓國、日本等亞洲週邊國家的綜合流行文化崛起、最終導致年輕聽眾嚴重流失、被大眾聲稱 “香港樂壇已死” (即香港的粵語流行音樂已完了)。
粵語金曲: 歌手難以每年出實體唱片
五日後推出首張個人國語大碟《多想認識你》,開拓大中華市場,第一主打《喜歡一個人好累》令泳兒首奪《十大中文金曲頒獎音樂會》「優秀流行國語歌曲獎」及《新城國語力頒獎禮》「新城國語力歌曲」,碟內國語歌曲《找自己》為泳兒入行以來首次作曲兼填詞的歌曲。 7月在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舉行《叱吒903 粵語金曲2025 ID 粵語金曲2025 Club泳兒@拉闊變奏廳第四場》,在這場音樂會中,泳兒大唱歌神張學友的歌曲,而張學友亦以錄像方式奠定其樂壇地位,對僅出道約三年的泳兒無疑是個事業里程碑。 同年,泳兒推出第七主打「海洋」系列暗黑曲風《荊棘海》,成為泳兒「四臺冠軍歌」,令泳兒第九度奪得《新城勁爆頒獎禮》「新城勁爆歌曲」、首次奪得《叱吒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專業推介.叱吒十大」及首奪《香港金曲頒獎典禮》「香港金曲金曲奬」,令泳兒成為唯一一位獲齊五臺金曲獎的女歌手。 泳兒也憑高難度演繹首度奪得《新城勁爆頒獎禮》「新城勁爆女歌手」壓軸大獎,躋身一線歌手之列。
粵語金曲: 獎項
其後在2022年1月12日舉辦的記者會中宣佈女子組合名為COLLAR,並公佈另外五名成員李芯駖、蘇芷晴、陳泳伽、蘇雅琳及王家晴,之後八人上臺演唱出道曲《Call My Name!》。 早期的粵語時代曲,有兩種填詞現象:一部份像粵曲一樣,或稱為鴛鴦蝴蝶派,用較嚴謹的書面語甚至文言文寫作歌詞。 這一類比較文雅的歌曲至今仍為人熟悉的,有《天涯孤客》、《啼笑姻緣》與《一水隔天涯》等等(部分歌曲的填詞風格,也深受日本演歌的影響);另一類就是人們所說的「鬼馬歌」、廣東民間小調,以香港地道的粵語口語填詞,內容每每幽默詼諧,描寫一般市民大眾的生活和感受,所以得到草根階層的共鳴。
粵語金曲: 歌唱事業
1973年無綫電視播映劇集《煙雨濛濛》,其同名主題曲(顧嘉煇作曲、蘇翁作詞、鄭少秋主唱),開粵語音樂界一先河。 此後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作曲家顧嘉煇、黎小田以及填詞人黃霑、盧國沾、鄧偉雄、鄭國江等音樂人,譜寫了大量電視歌曲,當中不少傳頌至今,如:《楚留香》、《萬水千山總是情》、《小李飛刀》、《風雲》、《萬水千山縱橫》、《上海灘》。 1972年4月,許冠傑主唱的《鐵塔凌雲》更是近代粵語流行曲先例。
粵語金曲: 歌唱選秀節目開播
2010年代初,多位歌手開始走出香港,如陳奕迅成為首位在高雄巨蛋開演唱會的香港歌手以及首位在O2 Arena開演唱會的華人歌手。 楊千嬅、容祖兒等人亦於2010年代末開始將發展重心轉移至中國內地,但四人仍不時推出廣東歌。 粵語金曲 兒歌天后歐倩怡於1997年主唱日本動畫《櫻桃小丸子》的香港版片尾曲《問題天天都多》,大受歡迎,奪得《1997年度兒歌金曲頒獎典禮》「十大兒歌金曲」兼「至NET兒歌大獎」,以及「最受歡迎兒歌女歌手」。 1982年,無綫電視舉辦首屆新秀歌唱大賽,冠軍由梅艷芳奪得。 該比賽為香港發掘出不少流行歌手,當中除了1980年代的天后級歌手梅艷芳之外,有部分歌手更是1990年代至2000年代香港流行音樂的中流砥柱,例如周慧敏、關淑怡、鄭秀文、楊千嬅、何韻詩、蘇永康、李克勤、黎明、許志安、鄭伊健、梁漢文、陳奕迅、草蜢等。
粵語金曲: 粵語流行經典金曲130首回顧 1999-2009 精選
新歌《早上37.2度》為第一部曲的上集及新企劃第一主打,並成為泳兒第二支五臺冠軍歌。 粵語金曲2025 2012至2013年,泳兒尋求突破,連續兩年找來人山人海籌備2張個人大碟《接近天空的地方》及《我自在》,打造全新曲風,其中《通電》令泳兒第七度奪得《新城勁爆頒獎禮》「新城勁爆歌曲」。 2013年開始作多方面嘗試,於2013年2月2至2月3日在澳門威尼斯人劇場舉行天狐變音樂舞臺劇,是泳兒入行以來首次擔任舞臺劇的女主角一職。
粵語金曲: 粵語流行曲的前夜
2000年起,由於音樂界人才青黃不接,唱片公司陸續出現裁員和結業潮。 唱片公司為尋找賺錢途徑而嘗試邀請電影界受歡迎的演員成為歌手,或者物色模特兒成為歌手,令香港樂壇變得只重視市場和形象而不重視歌唱實力,大量偶像派歌手紛紛出道,可是,大部分在這個時期出道的新歌手都沒有什麼影響力,出道不久就很快於樂壇銷聲匿跡。 其時活躍於香港樂壇的著名實力歌手陳奕迅亦在2003年底公開表達對本地樂壇和歌曲質素的不滿。 1990年代的香港女歌手以王菲為主要代表人物,王菲亦是華語樂壇的女歌手代表之一,被海內外譽為大中華地區的「樂壇天后」「The Diva Of 粵語金曲2025 Pop」。 粵語金曲2025 王菲是最早將夢幻流行、神遊舞曲、人聲實驗、嘻哈音樂等音樂風格引入華語樂壇的歌手之一。
1982年,梅參加無綫電視舉辦的第一屆新秀歌唱大賽奪冠而入行成為歌手,首支歌曲《心債》 推出時已廣受注意。 及至1985年,專輯《似水流年》和《壞女孩》令其登上「十大勁歌」「最受歡迎女歌星」的寶座;1985至1989年間,她更五度奪得此獎,直至1990年宣佈不再領獎為止。 而張國榮出道初期(寶麗金時期)曾被指聲線過尖,模仿前輩羅文,發了《情人箭》專輯後更被唱片公司解約,此後一度在麗的電視電視劇及偶像電影混面熟。 直至1983年由黎小田製作的《風繼續吹》開始確立低沉的唱法,才開始初嘗走紅滋味,1984年憑專輯《Leslie》中的主打歌《Monica》榮登一線歌手,與譚詠麟力爭一日長短,譚、張兩人於1984至87年間之爭可算是相當白熱化,雙方歌迷關係緊張,更發生雙方樂迷打架的事件,成為他宣佈不再領獎的導火線。 譚詠麟退出領獎後,張國榮亦在毫無懸念下大熱奪得1988年及1989年的「最受歡迎男歌星」獎項,隨後處於事業巔峯期的他宣佈「封咪」告別歌壇,並舉行了多場賣座的告別演唱會。
粵語金曲: A.82 羣星(真發燒 – 粵唱粵經典 – 3CD 精選金曲54首)Wav Format
加上少數香港煽情的傳媒不重視香港歌手,而是被焦點在自2006年起少女模特兒 (俗稱靚模) 嘩眾取竉的報導取代,令香港新歌手入行更艱難。 同時,歌手涉足另類音樂風格抑或創作完整的概念專輯(甚至是社會民生這類以往甚少出現在香港主流音樂的題材)的現象亦開始頻繁起來,最突出的莫過於2005年盧巧音的《天演論》與何韻詩的《梁祝下世傳奇》。 除此之外,一線歌手的高評價專輯如楊千嬅極富文學概念的《電光幻影》、陳奕迅的引起樂迷極大共鳴的《U87》、古巨基以「人生」概念為主題,細說人生過程及道理引起樂迷極大回響的《Human我生》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不僅各自獲得了當年四臺聯頒大碟獎,而且至今被仍是被許多的樂迷倍受推崇的大碟。 而王菀之、謝安琪、何韻詩、黃耀明、麥浚龍和盧巧音等在主流樂壇別樹一格的歌手也被越來越多的聽眾談及,而一些不滿足於只聽K歌情歌的聽眾更樂於選擇這類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