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為豪宅的八文樓後來人流複雜,文景樓在2003年曾為「賊王」季炳雄窩藏之處,飛虎隊大舉圍捕。 八文樓重建討論 倘若計劃全面執行,位於水渠道的「金魚街」、亞皆老街先達廣場,以及旺角街市周邊的市集,未來都有可能消失。 八文樓重建討論 事涉一個社區的巨大變化,只花費一週時間便由特首「一錘定音」,這種做法連跟政府打交道多年的區議員也感到驚訝。
- 他認爲當局應妥善安置受影響居民,「最緊要令大家有屋住,令我哋有瓦遮頭。」另一劏房戶吳生則批評市建局沒有進行洗樓式宣傳,剝奪大眾知情權。
- 在開展擬備標書的工作前,團隊特意與政府相關政策局和部門,以及香港設計中心舉行多次會議,就「基地」的建築設計、空間佈局和設施配套等作深入討論,以瞭解項目的營運計劃及在建築硬件上的要求,並將其列入項目的合作發展協議內,確保發展商可按「基地」所需的設計標準和品質,興建發展項目。
- 市建局又提到,就「八文樓」而言,該樓宇羣是位於《油旺地區研究》所制定的市區更新大綱發展概念藍圖內,其中一個建議發展節點內的部分建築。
- 他表示,若將來有更多項目採用這方法,油旺區重建虧蝕額可望由4000多億元,縮減為1000多億元。
- 在大半世紀前,文華新村的原址為油麻地碼頭倉庫及舊煤氣廠,東連渡船街,可想而知自然是西面臨海。
上世紀六十年代遺留的鹹水樓,俗稱「八文樓」的佐敦文華新村,其中的文苑樓一個低層單位近日不但天花剝落,外牆更出現長約2呎、闊約2釐米的裂痕。 地區人士昨日指出,「八文樓」平均樓齡50多年,過去經常出現滲水及石屎剝落問題,而文苑樓有關單位裂縫下部的外牆有向外移跡象,恐有下塌危機,情況刻不容緩,促請屋宇署從速介入處理。 屋宇署表示,今年1月已向有關業主發出命令規定進行勘測及修葺破損的混凝土結構構件,昨日已安排政府承建商為有關單位露臺加裝臨時支撐,會繼續跟進勘測令及維修令的遵辦情況。 油旺區很多建築都是上世紀50年代,在香港急速發展的大環境下建成:「有些建築物已有70年歷史,不是說要把它們全部拆走重建,而是如何令它們再用50年,這是可能(做到)的,當然要看樓宇的結構。」晴安藍認為,政府應該向市民解釋清楚。 韋志成表示,有四種情況的地盤適合成為「送出地盤」(見附表),「接收地盤」則是擬議增長或增加發展密度的地盤,例如油旺研究建議的五個「發展節點」,「指定接收地盤」可接收的地積比,最多是接收地皮樓面上限的20%。 就地積比轉移,操作方法是把受規劃限制或重建潛力非常有限的「送出地盤」的樓面面積,轉移到策略性位置的大型重建「接收地盤」,以增加重建潛力。
八文樓重建討論: 八文樓重建討論: 油旺地區研究 擬地積比轉移 重建八文樓
由於「八文樓」密度超高,其現時的總地積比率達超過17倍,遠遠超出現行分區計劃大綱圖及建築物條例許可的樓面面積上限,若以現行機制重建,重建後的住宅單位數目會大幅減少,缺乏效益。 觀塘重建項目地盤面積超過57萬方呎,共分五期發展,第一期住宅項目發展成今日「觀月.樺峯」,而第二及第三期發展成今日「凱匯」,將提供約2000個住宅單位及約20萬平方呎商場。 八文樓又稱文華新村,位於佐敦渡船角,樓齡已有約60年,8幢樓均以「文」字起首命名,故稱「八文樓」。 八文樓重建討論 該大廈環境密集,因地積比率已高達約17.6倍,未計及劏房已有3200多個單位,若重建受影響居民不少。 以佐敦渡船角的「八文樓」(八幢名字以「文」字為首的樓宇)為例,在上世紀60年代興建,發展密度已達17.6倍,超過現時規劃標準的九倍,重建後可建約2200個單位,較現時3286個單位,減少1000個,因此重建無人問津。 政府於去年回覆立法會的文件[1]指出,「基地」希望達致三個目標,包括(一)為新晉設計人才及時裝設計師提供培育和交流的地方,協助他們入行或創業;(二)提供展覽及開放予公眾使用的活動空間;以及(三)作為香港設計業界的工作站,牽頭推廣時裝和其他不同設計的項目和活動。
而單位內的情況更是駭人,牆身及天花位置石屎剝落,天花板裂縫處處,暴露生銹鋼筋,單位內物品已經清空,明顯無人居住。 有圍封現場的警員向記者表示,目前該樓宇目測無即時危險,惟1年前上址曾有人求助,早前屋宇署人員亦有到場視察並於門外張貼通告,但未能聯絡業主瞭解,而維修單位亦應屬業主責任。 對於「更新」可能會抹走區內原有特色,施永青解釋,過往政府在條件許可下,都會保留重建地的原有特色,不過這不代表全部都能原區保留,例如旺角以往的「雀仔街」(旺角康樂街),也要搬到園圃街雀鳥花園。 此外,在訂定租用合約方面,市建局亦考慮到深水埗設計及時裝基地需時推展,與香港設計中心簽訂長達10年的合約,並以低於市場價格將該五層的商業基座租予營運者,以支持項目的長遠發展。 此外,香港設計中心亦可以因應無間隔空間的設計,靈活分配空間予設計師作時裝工作室、零售展示室、共享辦公室等多元化用途,切合他們不同的需要。
八文樓重建討論: 學者: 重建發展與更新重建可並存
盧偉國指出,政府應爭取原區安置,集中動用同區單位安置受影響居民,減低重建阻力,如何做到原區安置? 八文樓重建討論 他表示可在屋邨的球場、舊商場等用地興建一兩座樓作安置,亦可以將用地使用期屆滿後的「簡約公屋」組件遷往老舊公屋附近,用作安置,強調這些是興建公屋以外的計劃,不會影響目前公屋輪候隊伍,反而重建後的屋邨提供更多公屋單位,可以加快上樓。 香港工程師學會結構分部前主席劉志健指出,涉事的單位日久失修,或有即時危險,建議整幢大廈也進行檢查和維修。 黃舒明則促請屋宇署加強主動巡查外,市建局對未來重建區域應加碼提供維修基金,令市民不會受制於經濟問題而漠視樓宇失修風險。 對於有指重建計劃新供應的土地,部分會預留給首次置業人士「上車」,施永青同意這項措施:「點解首次置業一定要住新界?首次置業買不到市區是沒有道理。」施永清認為不少首置人士受樓價所限,只能在新界「上車」,但如果發展項目有政府參與,就可以讓他們在市區「上車」。 當局曾容許發展商在古蹟附近的地盤享有更高的地積比,讓他們得到差不多的利潤,以換取放棄清拆古蹟重建。
經民聯主席、立法會議員盧偉國表示,「公屋居民要安居」是老舊公共屋居民普遍的訴求,建議分階段重建全港24個老舊公共屋邨,釋出188.2公頃土地,保守預計可提供142,000個單位,較原有102,500個舊單位多近4萬個,改善居民居住環境之餘,亦可提供更多單位予輪候公屋人士。 Penny坦言住所不時會出現漏水或電力問題,確實需要修葺,惟她苦笑「我哋冇得住返,冇意思㗎(We can’t live here, it’s meaningless.)」她又提到,自己的弟弟近日才搬至八文樓,尚未安頓好又要面臨重建,會無所適從。 她續指,即使在其他地區幸運找到價錢相若的單位,適應新環境及認識當區居民要花費大量時間,少數族裔人士亦容易受人側目。 店外總會看見有幾個人圍著談天,有人送貨到店,有人在附近工作前來放風,有人接小朋友放學剛好路過,亦有人特意到來只為與朋友相聚,例如Manik的十年好友Mehmwod,住在尖沙嘴卻幾乎天天到雜貨店「打躉」。 Manik笑言區內少數族裔大多都和他認識多年,雜貨店就如他們的聚腳地,一星期總有幾天會到場見面,而經營雜貨店亦令他結識不少香港朋友。 八文樓重建討論2025 韋志成說,油旺研究建議引入新的規劃工具,包括:一、容許住用及非住用地積比互換;二、地積比轉移;三、整合街區。
八文樓重建討論: 建築科技加速供應 突破常規再下一城
此次修法按照行政院版本修法通過,行政院及內政部在立法說明及審查時表示,為使危老建物重建計畫範圍內公私有土地夾雜等類型案件加速重建,提升居住環境安全,鼓勵公有財產管理機關參與重建計畫,使公有財產獲得有效利用,因此提出修法。 在規劃時,市建局更從人流管理方面,考慮到不同樓層同時舉辦不同展覽及推廣活動的可能性,在建築設計上加強不同樓層與行人通道的連接和暢達性,促進訪客在場地內不同空間的流動,擴大接觸面。 屋宇署發言人回覆香港文匯報查詢時表示,經油尖旺民政事務處轉介,昨日已派員到文苑樓一樓23室巡視,雖未能進入涉事單位,惟從室外視察發現單位外牆有若干裂縫,情況與今年初相若,但認為不會對樓宇整體結構造成影響,亦無明顯危險。 八文樓重建討論2025 談到文苑樓,他表示要進一步進行勘察,瞭解石屎硬度及鋼筋受腐蝕程度,才確定文苑樓有否倒塌風險,但姑勿論該建築物是否屬鹹水樓,由於屋苑樓齡已50多年,有必要加強大廈維修和保養。 八文樓重建討論 立法會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議員謝偉銓向香港文匯報指出,存在多時的鹹水樓近年雖已陸續拆卸重建,但為免危樓成為都市炸彈,當局有必要加強巡查。
其中水渠道「金魚街」項目,包括要將現在的暗渠「重光」,重現一條由花墟到康民角(即金都大廈附近)的「城市水道」。 研究提出,在油旺兩區共5個地點進行大改造,但公眾未及消化,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便在10月6日的2021年《施政報告》中宣佈,接納研究報告內容,並指政府會從多方面入手,加快市區更新速度。 八文樓重建討論 林鄭月娥在《施政報告》中表示,市建局會按完成的研究,在油麻地和旺角,「以創新、地區為本方式」加快市區更新,包括在合適重建項目試行轉移地積比、街道整合等規劃手段。 林鄭月娥還說,已邀請市建局在荃灣和深水埗舊區開展同樣的地區規劃研究,以確定更新這兩個舊區的方案。 市建局自2017年起便著手研究重建油尖旺部份區域,早前才完成的「油旺重建規劃研究報告」,提出市區更新大綱發展的概念藍圖方案,主要可分為4大發展方案,包括興建大型水道公園;活化油麻地果欄成旅遊景點;活化旺角街市成為特色市集,將佐敦「八文樓」納入「西九龍門戶綜合發展」等等。 八文樓重建討論 除此之外,市建局又提出放寬彌敦道兩旁商業樓宇地積比,由12去到15,提供誘因吸引發展商重建。
八文樓重建討論: 文苑樓大裂痕 居民憂隨時冧
除了多個香港樓盤資訊外,House730亦提供不同類型的樓市資訊,包括地產新聞、成交數據等等,讓你成為精明買家或租戶。 韋志成表示,未計劏房,八文樓現時有約3200夥,佔地1.5公頃,以現行地積比率9倍計,重建僅能創造約2000個單位,比現有還要少千多個,以重建成本達600多億元計算,要倒蝕300多億元。 韋直指市建局現只有500多億元資產,單靠局方無可能完成八文樓重建,須靠私人市場力量。 佐敦文華新村的八幢樓宇建築羣於1964至1970年間落成,擁有逾半世紀歷史,它曾經是本港早期大型屋苑之一,亦有不少明星住客居住。 而大廈遵從當年殖民時代「街影法」規定建築物樓頂斜面形成斜角的外形,仿如宗教中「Namaste」雙手合什的祝福手勢,成為南亞人心目中的「聖地」,近年吸引大量非華裔人士聚居。
八文樓重建討論: 八文樓重建討論: 旺角暗渠「重光」搞「城市水道」
在「轉移地積比」以外,韋志成稱新規劃手段還有兩招,包括容許重建後的新大廈,可互換住用及非住用(商用)地積比;還有「整合街區」,永久封閉區內橫街窄巷至少兩成,改建成更多行人路及休憩地。 油麻地/旺角重建「鴻圖大計」揭盅,市建局擬區內發展5座摩天大樓,都高過朗豪坊;而渡船角「八文樓」倘拆卸,將重建成樓高逾400米地標建築,勢高過中環IFC。 市建局自2017年起展開「油旺地區規劃研究」,耗時逾四年後,於去年9月下旬提交「市區重建局油麻地及旺角地區研究」至立法會。 研究範圍北至界限街,南至佐敦道,佔地212公頃,涉及3,350幢大廈,部分樓齡逾50年或上。 文件中提出五個發展節點,當中包括「西九龍門戶綜合發展」,即將位處西九龍站及柯士甸站旁的八文樓改建為「高端甲級寫字樓、 零售商業、酒店、文化藝術及住宅」。 八文樓重建討論 (三)提供推廣配套設施 助建立「知名度」
八文樓重建討論: 九龍城重建 議員斥打劫公園 市建局稱創造資源
部份現有地標建築物亦被納入相關範圍內,例如有半世紀的佐敦「八文樓」、旺角先達廣場等,未知有關大廈是否需要清拆重建。 八文樓重建討論 近期比較有知名度的例子,就是尖沙咀香檳大廈一址,被地產商成功收購,未來或搖身一變,成為高檔商廈或商場。 根據法例,市建局收購舊樓,除了須給予業主其物業的市值交吉價(俗稱「現殼價」),視乎單位的佔用情況,另外更會加上一筆津貼賠償,再因應單位狀況(自住或出租),去決定補貼額度。 筆者近日經過規劃研究內的其中一個項目,位於佐敦的文華新村,又名八文樓,當地三鐵匯聚,若能夠轉型成為西九龍門戶,可望媲美日本的大阪難波。 中原地產胡鴻洲指,資深投資者有感年事已高,近日陸續減持旗下物業,當中包括7戶佐敦八文樓,單位實用面積由565平方呎至850平方呎不等,全數連租約,每月租金由19,800元至28,400元,現時叫價580萬元至880萬元,預計租金回報率2.9釐至4.6釐,回報十分吸引。
八文樓重建討論: 增加地積比率吸引發展商
在開展擬備標書的工作前,團隊特意與政府相關政策局和部門,以及香港設計中心舉行多次會議,就「基地」的建築設計、空間佈局和設施配套等作深入討論,以瞭解項目的營運計劃及在建築硬件上的要求,並將其列入項目的合作發展協議內,確保發展商可按「基地」所需的設計標準和品質,興建發展項目。 市區重建局去年9月完成油麻地及旺角地區研究,今年2月再公佈了資料冊,以總結研究結果及建議摘要。 佐敦的文華新村位置於研究建議的西九龍門戶綜合發展,該區將重建成為高端甲級寫字樓、零售商業、酒店及住宅等,「發展成為受歡迎的匯聚點」。
八文樓重建討論: 八文樓重建討論: 旺角
樓宇檢驗中心有限公司總監賴達明表示,該單位老化情況惡劣,鋼筋生銹斷裂,其支撐方式亦不正確,未有以「工字鐵」配合「千斤頂」以支撐騎樓底部,有局部倒塌危險。 令他最憂心的是,由於涉事單位為騎樓1樓,若有倒塌,或會出現骨牌式塌樓,樓上單位亦會遭殃。 面對樓宇老化日久失修,市區重建局曾在油旺研究中提出重建該區,而現有八文樓的位置則會被打造成西九龍門戶綜合發展節點。 八文樓重建討論2025 八文樓重建討論2025 八文樓重建討論 該區區議員何富榮表示,早前亦有接獲有關八文樓的漏水事故求助,居民亦非常期待可盡快重建,但強調希望獲得原區安置。 至於第三街145、147及149號舊樓,佔地約3,491方呎,則以3.66億元強拍成交。
八文樓重建討論: 八文樓重建討論: 油旺地區研究 擬地積比轉移 重建八文樓
菲律賓海岸警衞隊發聲明指,其一艘船隻為駐紮在南沙羣島一有爭議環礁上的部隊執行補給任務時,中國海警試圖加以攔阻,並向船上船員發射軍用級激光。 立法院院會今三讀通過「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規範公有房地除特定情形外,應一律參與危老重建案,特定情形包括已有合理利用計畫、公有土地面積達重建計畫土地面積5成以上、公有土地面積比率達重建計畫範圍3成以上,且重建計畫範圍符合更新單元劃定基準者等三種。 為此,市建局於今年初進行深水埗地區規劃研究的基線研究,並從規劃層面探討如何彰顯區內原有的時裝業以及其他地區特色和文化,並將合適的方案融合於更新發展的概念藍圖內。 (二)設梯級式展覽空間 除了提供開放式、無間隔的設計,工程團隊亦為「基地」注入特色建築設計,包括將2樓和3樓部分樓層打通,提供一個樓底高度達9米的展覽空間,可以容納不同體積和形狀的展品,讓場地日後能舉辦多元化的展覽。 此外,團隊更特意在這個展覽空間設置一條主樓梯,除了連接兩個樓層、促進訪客穿梭不同空間之外,主樓梯亦化身為觀眾席,讓觀眾可以在樓梯欣賞例如時裝秀這一類的表演。
八文樓重建討論: 深水埗設計及時裝基地月底首辦活動 棚仔曾批照抄民間方案
報告又建議引入新規劃工具,例如可轉移受限地皮的地積比率到其他地盤,亦可以以「封街」或「殺街」等方式,將小型街區整合成為較大的單一發展地盤。 針對市區老化問題,特區政府2017年委託市區重建局(市建局)展開研究,探討油麻地及旺角兩區土地使用效益及復修模式,希望以更佳方法善用土地,應付社會各種發展需要。 市建局於同年5月展開名為「油旺地區規劃研究」項目,研究涵蓋範圍約為212公頃,涉及大概3,300座樓宇。 歴經4年研究,市建局終於在去年9月28日,將報告提交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市建局提出的油旺改造鴻圖大計才正式曝光。 八文樓重建討論2025 而地標式地盤將命名「接收地盤」,市建局去年完成油旺重建研究後,建議區內可建至少5座摩天大樓,全高過朗豪坊的樓高255米;分別擬座落於太子水渠道、旺角街市、油麻地果欄及渡船角一帶。
個別地區舊樓交投急增,佐敦文華新村(又稱八文樓)於10至11月期間,已錄至少19宗買賣,最高成交呎價已逾一萬元,交投量之多料為近年罕見。 【Yahoo 新聞報道】「八文樓」是佐敦渡船角的標誌,以斜面建築、自成一角的小社區見稱。 文華新村以「文」字開頭,分別為文蔚、文昌、文耀、文苑、文輝、文英、文景與文華樓,所在渡船角原屬三十年代填海地,前身是油麻地碼頭倉庫及中華煤氣公司煤氣廠,其後再發展成大型私人屋苑,其地理位置鄰近碼頭,吸引大批富人入住,著名影星陳寶珠、成龍、洪文寶、元秋等七小福與師傅于占元曾居於文蔚樓。 八文樓重建討論2025 由於「基地」採用了開放式、無間隔的設計,促成香港設計中心運用這個寬闊的場地,設立全港首個以設計為主題的博物館,容納大型展品。
八文樓重建討論: 八文樓重建討論: 市區重建
資料顯示,近期成交當中,以文華樓錄5宗最多,成交價介乎500萬至800萬元,成交呎價約9,756至10,183元。 該廈一個中高層22室單位,實用面積約710方呎,以723萬元售,呎價約10,183元,呎價為八文樓近期最高。 面對重建,兩父子卻有不同態度,父親雄哥已決定告別渡船角;兒子AA則希望八文樓可作復修活化,保留其社區特色。 他指八文樓一帶人口密度高,不少大家庭共住一室;近年劏房湧現,故八文樓多年來吸引不同國籍人士居住,包括80年代的越南人,至之後的臺灣人、泰國人及現時的南亞人。 多年在「糖水雄」與爸爸「拍住上」的AA亦指,由於八文樓的劏房租金較平,吸引不少「過客」,他曾認識一名到八文樓暫住的耶路撒冷人。
八文樓重建討論: 香港文匯網
市區重建局回覆查詢時,表示「八文樓」建築羣是由多個業主立案法團分別負責管理不同橫街樓宇的巨型建築羣。 據市建局資料,建築羣內多個法團已參加由市建局集中管理的多項樓宇復修資助計劃,正籌備維修保養工程。 文華新村的獨特環境亦成為不少電影的拍攝場地,例如由杜琪峯執導的《大事件》,便曾在文華新村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