荸薺具有清熱瀉火的良好功效;應用於肺熱咳嗽,痰濃難咳:荸薺汁1杯,川貝1.5克(研成粉),拌勻服,每天2~3次。 馬蹄 荸薺球莖約含碳水化合物21%,蛋白質 1.5%,可生食或熟食。 中醫藥學認為有止渴、消食、解熱功能。 莎草科荸薺屬淺水性宿根草本,以球莖作蔬菜食用。
- 荸薺和藕一樣都可以製作成粉,然後沖飲,大家只知道有藕粉,卻很少知道荸薺粉(在安徽無為俗稱果粉),其製作方法與藕粉的方法大致相同。
- 方法:鮮馬蹄500克,洗淨切碎,地榆30克、紅糖150克,大火煮開後小火水煮約1小時,每日分2次服用,連服5日。
- 所以種植荸薺一定要氮磷鉀肥三要素配合,尤其在始花結薺期前後不可缺少磷鉀肥。
- 將香菇洗淨,溫水發開去蒂切絲(保留菇水);將豆腐切成小塊狀;將蔥切碎;將荸薺洗淨削皮,並切成小片。
將催過芽的種薺,按球莖間距15釐米見方,排在秧田畦面上。 排種時將種薺薺芽朝上,按入泥中,保持芽頭高低一致。 夏季高溫時排種,就防止烈日曬枯幼苗。 在畦面澆過泥漿後,搭上棚架,晴天上覆草簾遮蔭,保持土壤濕潤,夜晚揭簾露苗。 10~15天後當葉狀莖長10釐米左右時,去掉棚架煉苗。 苗齊後澆稀糞水1次,並保持1~3釐米水層。
馬蹄: 荸薺
1、荸薺去皮、切丁;胡蘿卜、馬鈴薯分別去皮、切丁,放入滾水氽燙,撈出沖涼;毛豆、洋菇分別洗淨,放滾水燙熟,撈出、切丁;黑木耳泡軟,沖淨、切小塊,大蒜去皮,切末。 新鮮的有時會放在雪櫃或常溫蔬果部,可選擇手感堅硬、顏色深啡及沒有任何軟腍部分的馬蹄。 帶返家中需放進紙袋,可置雪櫃儲存最多一星期。
隨著分櫱分株增多,蒸騰量加大,應逐漸加深水層,促進地上莖羣體形成。 封行後灌深不,控制分櫱分株形成,提早結薺,球莖增多、增大,但應控制氮肥用量,防止徒長。 荸薺整個生長期都不能缺水,如不徒長不應擱田斷水,特別是球莖膨大期,更不宜缺水。 荸薺株叢多而大,結球薺期所需各種養分及同化物質也多,因此基肥要足。
馬蹄: 食譜目錄
敦煌莫高窟302窟壁畫「福田經變」中有部分為釘馬掌圖。 最後,想煮一頓美味佳餚與親朋好友分享,選擇合適的食油對健康更是重中之重! 如果想瀏覽更多食譜,請點擊:家常小菜食譜合集。 馬蹄2025 荸薺在傳統市場和生鮮超市都有販售,市面上可以看到削皮和沒削皮的,一般來說未削皮的會比較便宜,也比較能久放,因此最好購買完整不去皮者回家自己處理。
- 原料:嫩雞肉150克,幹澱粉6克,泡辣椒6克醬油、白糖、精鹽、菊花、姜、濕澱粉、黃酒、香醋、味精適量,雞蛋1隻,荸薺丁。
- 這種物質還對肺部、食道和乳腺的癌腫有防治作用。
- 方法:用30克馬蹄去皮洗淨切薄片,百合3克、雪梨1個去核搗爛,冰糖少許,加2碗水大火煮開,再小火煮15分鐘,之後便可服用。
- 晚水荸薺生長期短,為爭取短期內發棵封行,應根據土壤肥力適當加大施肥量,並以追施速效肥為主。
栽後適宜的追肥時期是在分櫱、分株初期進行,以促進植株早發棵。 早水荸薺生長期長,以基肥和追施有機肥為主,可在移栽後15~20天、開花前期各追施1次人糞尿或尿素,追肥量不宜過多,以免植株徒長,容易引起病蟲害和倒伏。 晚水荸薺生長期短,為爭取短期內發棵封行,應根據土壤肥力適當加大施肥量,並以追施速效肥為主。 第2次追肥量不宜過多,以免植株貪青,延遲結薺期,影響產量。 追施時如氣溫較高,糞水濃度宜稀,尿素應在露水乾後撒施,以免燒傷莖葉。 可結合追肥,在薺面封行前中耕和除草3~4次。
馬蹄: 馬蹄
高密度栽植不但不能增產,反而由於地上部分生長茂密而易引起病蟲害和倒伏,造成減產;基本苗不足,單位面積株數不夠,結果產量也不高。 栽植時應深淺適宜,過淺發棵少,結薺也小;過深發棵慢,結薺深,不易挖取。 帶種薺的秧苗,應以球莖入土8~10釐米,根系著泥為度。
馬蹄: 荸薺(馬蹄):荸薺(馬蹄)的功效及用途,荸薺(馬蹄)的營養及保健,荸薺(馬蹄)是泌尿結石清道夫
取香菇、荸薺、豆腐一起置入鍋中煮湯,湯沸後加入油、鹽、胡椒粉、味精,再入蔥花煮片刻即可,佐膳服用。 [功用主治]清熱生津、化痰明目、消積。 用於溫病消渴、咽喉腫痛、口腔炎、黃疸、熱淋,高血壓、肺熱咳嗽等。 用於熱病傷津煩渴,咽喉腫痛,口腔炎,濕熱黃疸,高血壓病,小便不利,麻疹,肺熱咳嗽,矽肺,痔瘡出血。 【去皮】洗淨外皮,用水果刀先將上下兩端切除,再用削皮刀削去外皮皆可。
馬蹄: 馬蹄糕食譜簡易做法!Jacky Yu黃金比例做出晶瑩剔透 香甜爽口
健康人小語:荸薺除了維生素C外,澱粉質含量也非常高,可製作馬蹄粉,且含高量的粗纖維,可防止便祕,還具有清熱解毒,降血壓,利尿等功用。 (二)分櫱與分株:7月底~8月初移植的薺苗,3~5天返青後,發芽莖頂端的保質莖,向上抽生葉狀莖,經不斷分櫱,形成母株叢。 與此同時其側芽向四周發生若干根匍匐莖,伸先3~4節~15㎝後,其頂端肉質莖的頂芽,繼而向上萌生葉狀莖,連續分櫱,又形成新的分株。 如此反覆地分株和分櫱,株叢隨之逐漸擴大,葉狀莖數直線上升,一株地上莖數可擴大到300~400根。 氣溫在25~30℃時,分櫱分株發生最快。 進入9月份後,氣溫逐漸下降,光合產物的積累量則逐漸增多,匍匐莖的生長由水平方向轉而朝土下斜向生長,俗稱「下帶」。
馬蹄: 馬蹄糕食譜 2.黃金馬蹄糕
它的纖維是球狀的,容易吸附雜物,有很好的清理腸道功能。 若要生喫一定要把芽眼和外皮徹底清除,否則易導致薑片蟲卵進入腸道寄生。 馬蹄2025 馬蹄2025 馬蹄 (四)對水、肥的要求:薺苗定植後,要求較高土溫以利返青分櫱,宜灌淺水穩苗。
馬蹄: 馬蹄 (植物)
荸薺是泌尿結石清道夫:提起荸薺(馬蹄),大多數人只知取荸薺(馬蹄)和菜食用,不知荸薺(馬蹄)有利尿、清熱、解毒、消食等功效,荸薺尤其對泌尿結石有奇效。 勿洗浸生冷的水,最好用冷開水洗淨後食下,飯前飯後均可,每天生喫一、兩斤荸薺無妨。 重者七八天,輕者三、四天,膀胱結石即由小便尿道排出。 然而;最天然的預防結石方法就是多喝開水,腎功能正常者一天的飲水量要能維持每日尿量至少二千cc,才能使體內水分循環正常,並產生足夠的尿量,結石復發的機會就會減少。 栽前先拔好薺秧,洗去厚泥,去掉葉狀莖簇生而纖細的秧苗。 因這種秧苗栽植後,不易發生分株,俗稱「雄荸薺」。
馬蹄: 馬蹄糕做法|粉漿完美比例食譜-粒粒爽口三色馬蹄糕 清甜彈牙竅門!
至於色澤紫黑、頂芽較長的「鐵皮馬蹄」品質略遜,皮厚、肉粗、多渣、味淡。
馬蹄: 馬蹄糕食譜材料:
功效:荸薺中含有磷是根莖蔬菜中最高的,能促進人體生長發育和維持生理功能,對牙齒骨骼的發育有很大好處,同時可促進體內的糖、脂肪、蛋白質三大物質的代謝,調節酸鹼平衡。 英國在對荸薺的研究中發現了一種不耐 熱 的抗菌成分——荸薺英。 這種物質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產抽桿菌及綠膿桿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對降低血壓也有一定效果。 這種物質還對肺部、食道和乳腺的癌腫有防治作用。 荸薺還有預防急性傳染病的功能,在麻疹、流行性腦膜炎較易發生的春季,荸薺是很好的防病食品。
馬蹄: 馬蹄降血壓、抗氧化
如用分株,應先將根部理齊,栽入泥中12~15釐米為宜。 馬蹄2025 馬蹄2025 荸薺口感甜脆,營養豐富,含有蛋白質、脂肪、粗纖維、胡蘿卜素、維生素B、維生素C、鐵、鈣和碳水化合物。 可以生喫,也可以用來烹調,並可制澱粉。
馬蹄: 功能主治
取雞蛋放入碗內,投入蘑菇、荸薺、油、鹽,用筷子打攪拌勻。 再放入燒熱的油鍋中,不停翻炒,待成小塊狀時即可,佐膳服用。 5、治癌症病人肝腎陰虛:荸薺150克,大鮮蘑菇14朵,杞子15克,醬油20克,鮮番茄1隻,白糖、米酒、精鍊油、芝麻油各適量。 將荸薺洗淨切片,蘑菇蒂削平後洗淨,放沸水鍋中煮25秒鐘撈出,用冷水漂涼。 4、治癌症術後、放化療中脾胃虛弱:荸薺60克,香菇30克,嫩豆腐400克,蔥花9克,油、鹽,胡椒粉、味精各適量。 將香菇洗淨,溫水發開去蒂切絲(保留菇水);將豆腐切成小塊狀;將蔥切碎;將荸薺洗淨削皮,並切成小片。
馬蹄: 馬蹄糕
李時珍所著《本草綱目》對其植物形狀及栽培法有詳細描述 。 安徽無為、廣西桂林、浙江餘杭 、江蘇高郵和福建福州為著名產地 。 萌發後,先形成短縮莖,其頂芽和側芽向上抽生的綠色葉狀莖細長如管而直立。 葉片退化成膜片狀,著生於葉狀莖基部及球莖上部,光合作用靠綠色葉狀莖進行。
馬蹄: 馬蹄鐵
當薺秧高20~25釐米,並有5~6根葉狀莖時即可栽植。 早水荸薺都用分株繁殖,球莖在室內催芽育苗後,於立夏到小滿期間移入秧田,苗距適當稀些。 夏至以後,球莖四周抽生分株,即可拔起分株栽植。 英國在對荸薺的研究中發現一種「荸薺英」,這種物質對黃金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產氣桿菌及綠膿桿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對降低血壓也有一定效果。 荸薺去皮後裡頭是白色的肉,喫起來脆口微甜,故亦被稱做「地下雪梨」。 雖然屬於帶有大量澱粉的根莖類蔬菜,熱量卻較一般碳水化合物低上許多,且含有纖維素、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以及大量的水分,營養價值深受重視,有些人也會把荸薺當作中藥食用。
馬蹄: 馬蹄糕【傳統賀年糕點】Water Chestnut Cake
種薺於15℃萌芽 ,25℃ 開始分櫱 ,30℃植株旺盛生長,氣溫降至20℃以下時球莖形成。 一般在早春選頂芽和側芽健全的種薺在室外苗牀育苗,經常保持濕潤。 約15~20天即可成苗,供大田栽植。 株行距一般 30 釐米×60 釐米,畝栽約3000穴。 分櫱和分株期間保持一定水層並追施氮肥。
荸薺喜溫愛濕怕凍,適宜生長在耕層鬆軟,底土堅實的壤土中。 在栽培上,要求有20—25釐米的耕作層,這樣既利於球莖的生長發育,又不致球莖深鑽 ,個體發育大小均勻整齊一致,也有利於掘收。 耕層過粘,不利於球莖的膨大,腐殖質過多,球莖的含糖量降低,甜味差。 它適宜在淺水中生長,在營養需求上,要求氮肥較少,磷肥較多。 荸薺唸做「ㄅㄧˊㄑㄧˊ」,又名馬蹄,你可能喫過也聽過,卻從來沒看過他「本人」。
馬蹄: 荸薺的栽培
荸薺不宜連作,連作球莖不易肥大,產量較低,同一塊田地一般2~3年栽植1次。 荸薺不可生喫,但因為荸薺生長在泥中,外皮和內部都有可能附著較多的細菌和寄生蟲,所以一定要洗淨煮透後方可食用。 荸薺屬多年生草本水生植物,喜生於池沼中或栽培在水田裡。 它的繁殖採用球莖亦稱果球進行無性繁殖。
馬的蹄子有兩層構成,和地接觸的一層是大約2-3釐米厚的堅硬的角質,上面一層是活體角質。 馬蹄和地面接觸,受地面的摩擦,積水的腐蝕,會很快的脫落,釘馬掌主要是為了延緩馬蹄的磨損。 馬蹄鐵的使用不僅保護了馬蹄,還使馬蹄更堅實地抓牢地面,對騎乘和駕車都很有利。 方法:鮮馬蹄500克,洗淨切碎,地榆30克、紅糖150克,大火煮開後小火水煮約1小時,每日分2次服用,連服5日。
馬蹄: 生長環境
準備食用時,以小刀如批蘋果一樣的去皮,切除頂端及底部後,內部會呈現鮮白色。 方法:洗淨馬蹄,去頭尾,中間不削皮(但要洗淨防寄生蟲)。 如果3天排便1次,每天喫60個;如果2天排便1次,每天喫40個;如果大便乾結,每天可喫30個。 賀年糕點之一馬蹄糕,寓意「馬到功成、步步高陞」,晶瑩剔透的馬蹄糕,夾雜著爽脆的馬蹄粒。 馬蹄鐵踏桂花香,馬蹄糕加入桂花,使馬蹄糕飄來陣陣清香,沁人心脾。 挑選荸薺,以形狀完整、顆粒大、紫黑發亮,果實堅硬、無破損者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