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在歐洲曾發現現有香港智能身份證的物料、防偽特徵被偽造成假身份證的情況。 入境處亦會為行動不便的長者、殘疾人士、單身長者、居住於鄉郊地區的長者等有需要市民提供協助,例如為非牟利機構帶同到換證中心的人士,辦理換證手續。 入境處亦會安排直接到住院殘疾人士、長者的院舍為有需要人士換證,讓他們毋須前往換證中心。
- 2018年10月,入境事務處宣佈全港市民由2018年12月27日起,分批更換新一代智能身份證。
- 輸入勞工、外來家庭傭工、領館人員以及中央人民政府旅行證件持有人儘管持有有效沒有居留權的香港身份證,但不代表可視為通常居於香港而核實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
- 由於舊款電腦身份證及其電腦支援系統的設計均已老化及過時,使用偽造或非法改動身份證的案件時有發生。
- 香港身份證(英語:Hong Kong Identity Card)是香港特別行政區的身份證明檔案,由入境事務處簽發,為香港居民的主要身份證明檔案。
- 新一代智能身份證最大分別,在於左邊與右邊會有一大一小的持證人相片,位置與現行身份證調轉。
- 每張香港身份證均印有一個身份證號碼,身份證號碼由1或2個英文字母及6個數字組成[27]。
《香港法例》第177章《人事登記條例》規定,凡年滿11歲的香港居民,必須於年滿11歲後或抵港30天內登記領取身份證。 每張香港身份證均有持證人的姓名及出生日期等個人資料,並把持證人的黑白相片印在證上。 在姓名一欄下面,亦印有中文電碼[1],以方便政府或機構作輸入姓名之用。 香港身份證(英語:Hong Kong Identity Card)是香港特別行政區的身份證明文件,由入境事務處簽發,為香港居民的主要身份證明文件。 每張香港身份證均有持證人的姓名及出生日期等個人資料,並把持證人的黑白照片印在證上。 智能身份證的尺寸為85.60 × 53.98毫米(3.370 × 身份證圖片 2.125英吋),即ISO 7810ID-1標準,與不少銀行卡相同。
身份證圖片: 人事登記辦事處
年滿11歲或以上的香港永久性居民若持有香港身份證和已辦理內地和澳門快捷通關,可以憑藉該證在施行兩地一檢的珠澳口岸僅使用香港身份證出境珠海。 不同於其他非永久性居民,在使用公立醫院服務時出示有「R」標記的香港身份證無需查驗香港居民身份有效性。 香港身份證共分為兩類,分別為「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及「香港居民身份證」。 未滿18歲人士所領取的身份證,亦稱為兒童身份證,而年滿18歲人士需於18歲生日後的30天內,更換成人身份證。 更換新一代身份證的原因,政府曾作出解釋,現時智能身份證的物料可使用年期為 10 年,因此在 2013 至 身份證圖片 2017 年就已經到達了這些身份證在正常使用下的可使用年期。
因此,1991年香港政府計劃將「身份」復古為「身分」的時候,容若與陸離等等人士大力反對。 身份證圖片 因而惹起支援「份」和「分」的不同人士展開辯論,最後香港政府維持原有寫法。 此外,「身份證」的「證」字乃最為傳統的繁體字,亦為官方寫法;而非異體繁體字——「証」字。 直至2003年8月,11歲以下兒童獲簽發編號V字頭的簽證身份書會成為其日後的身份證號碼。 此類人士大多為持單程證移居香港,而當時尚未合資格成為香港永久性居民。 輸入勞工、外來家庭傭工、領館人員以及中央人民政府旅行證件持有人儘管持有有效沒有居留權的香港身份證,但不代表可視為通常居於香港而核實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
身份證圖片: 第一代
新一代智能身份證將採用全新設計,使用 9 種新特徵加強防偽,入境處亦建議晶片內預留位置,加入持證人數碼照片與性別資料。 以下將總結新一代智能身份證 wire 民最關心,包括最新設計、分階段換領時期、換證須知等各項要點。 《香港法例》第177章《人事登記條例》和177A章《人事登記規例》規定,凡年滿11歲的香港居民(獲豁免或被排除的人除外),或在香港以外地方申請而獲發永久性居民身份證的持有人,必須於年滿11歲後或抵港30天內登記領取身份證。 身份證圖片 而由1980年起,新簽發的香港出生證明書(俗稱出世紙),採用了與身份證相同的號碼格式 ,將來領取的身份證號碼會與採用與出世紙相同的號碼。
- 在姓名一欄下面,亦印有中文電碼[1],以方便政府或機構作輸入姓名之用。
- 根據香港法例,只要在港(工作、讀書等)逗留超過180天並年滿11歲或以上就必需申請香港居民身份證,但是也並不代表持有香港身份證在港連續居留七年或以上就擁有居港權。
- 此外,「身份證」的「證」字乃最為傳統的繁體字,亦為官方寫法;而非異體繁體字——「証」字。
- 持有智能身份證或新智能身份證的香港居民,如並非透過輸入勞工簽證、外籍家庭傭工簽證和學生簽證維持香港居民身份,可以使用香港各出入境口岸的e-道自助過關,節省等候時間。
- 因此,1991年香港政府計劃將「身份」復古為「身分」的時候,容若與陸離等等人士大力反對。
- 更換新一代身份證的原因,政府曾作出解釋,現時智能身份證的物料可使用年期為 10 年,因此在 2013 至 2017 年就已經到達了這些身份證在正常使用下的可使用年期。
- 此外,所有在香港出生或居住滿7年的人士及其子女獲發永久性居民身份證,證件背面註明持證人擁有香港居留權。
- 隨着入境事務處簽發首批智能身份證至2013年踏進第10年,入境事務處正在對智能身份證的使用進行全面檢討,研究在將來更換第二代智能身份證[7]時,加大晶片容量,預留空間加入更高解像度及可以用作容貌辨識的持證人相片,作為指模以外的另一項生物特徵。
第一代電腦身份證自1988年5月21日起分若干個階段失效,至1992年5月17日起全部失效,而換證中心亦於1991年12月關閉。 1983年3月,人民入境事務處推出第一代電腦身份證,比較舊證加強防偽措施,再套上刻有入境處字樣的塑膠硬膜,並且透過電腦系統令出入境程序簡化。 最後一批換證人士為 1954 年或以前出生(年齡在65歲及以上)的香港市民,他們會在 2022 年開始換證。
身份證圖片: 智能身份證相片的規格
惟該網站並未指明只接受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抑或接受所有的香港身份證。 香港早期並無法例規定香港居民必須攜帶身份證外出,為了阻止香港偷渡潮的問題,香港政府於1980年10月23日起實施即捕即解政策,規定所有年滿15歲的香港居民必須在公眾地方攜帶身份證。 新證將有資料分區儲存有數碼照片以及性別資訊,入境處現時會封鎖此分區的讀取權限。 這個分區會在政府諮詢立法會,考慮所需立法工作後,日後會由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負責統籌,容許銀行等機構使用容貌辨識技術,核實客戶身份。 年滿 65 身份證圖片2025 歲或以上人士(出生年份為 1954 年或以前)被列為長者組別,可在指定期間內任何時間,能與其他年齡組別的人士一同更換新份證。 這個計劃的好處是方便子女或親友,帶同長者組別的父母或親友一同換證。
身份證圖片: 自助出入境檢查系統
基於保安理由,身份證仍採用黑白表示,以灰階激光技術蝕刻在聚碳酸不碎膠卡面上。 相片採用更高解像度,未來可供人臉辨識技術使用,作指紋驗證以外的另一種生物特徵認驗證。 持證人名稱、電碼、出生日期以及身份證號碼等資料的整體佈局沒有改動。 由於智能身份證本身無電池運作,故此在無電源下,晶片根本無法自行傳送訊號,資料亦不能夠在無持證人的同意下遭人隔空讀取;因此外界所指擔憂並不可能存在[10]。 香港身份證之中文名稱曾經惹起爭論,《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中採用「身份證」[2],《人事登記條例》則採用「身分證」[3]。 不過,香港政府從英國屬土時代已經採用「身份證」為中文名稱,而香港立法會亦通過繼續使用「身份證」為中文名稱,香港文字研究者容若亦認為「份」為正字。
身份證圖片: 個人工具
除了可以作一般出入境及身分認證用途外,還可以用作網上電子證書、香港公共圖書館的圖書證。 隨着中英聯合聲明的簽署及實施,確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於1997年7月1日恢復行使香港主權,人民入境事務處由1987年6月1日起推出沒有殖民地徽號的第二代電腦身份證,方便在香港主權移交後繼續使用。 此外,所有在香港出生或居住滿7年的人士及其子女獲發永久性居民身份證,證件背面註明持證人擁有香港居留權。 隨著中英聯合聲明的簽署及實施,確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於1997年7月1日恢復行使香港主權,人民入境事務處由1987年6月1日起推出沒有殖民地徽號的第二代電腦身份證,方便在香港主權移交後繼續使用。 隨着入境事務處簽發首批智能身份證至2013年踏進第10年,入境事務處正在對智能身份證的使用進行全面檢討,研究在將來更換第二代智能身份證[7]時,加大晶片容量,預留空間加入更高解像度及可以用作容貌辨識的持證人相片,作為指模以外的另一項生物特徵。
身份證圖片: 申請所需的文件
[32]任何人士如無合理解釋,而持有已向人事登記辦事處報失的身份證,即屬違法,最高可被判罰款港幣一萬及監禁一年。 1960年6月1日起,香港政府發出第二代身份證,身份證上包括持證人的指模及頭像,資料以打字機填上,並且經過層壓處理。 身份證圖片2025 1973年11月,香港政府發出第三代身份證,身份證上原有的指模取消,而且不再以顏色區分性別。 兩代身份證上均蓋有簽發印章,以綠色代表居留在香港不足7年的居民,黑色代表永久居民。
身份證圖片: 新一代身份證有何好處?
在選擇此提示後,你可於預約日期前至少3天更改你的電郵地址或取消提示。
身份證圖片: 電腦身份證
如市民在沒有合理解釋下拒絕換證,有機會觸犯相關條例,一經定罪最高可被罰款港幣 5,000 元。 未滿11歲並持單程證由內地來港的兒童,須在11歲生日後的30天內向任何一間人事登記辦事處辦理首次登記身份證手續。 而根據香港法例,身份證號碼無提及不能更改(符合一些情況是可以更改的)[26]。 每張香港身份證均印有一個身份證號碼,身份證號碼由1或2個英文字母及6個數字組成[27]。 括號內的數字是校驗碼,是為方便電腦處理資料及檢查號碼輸入是否正確而設,並非身份證號碼的一部份。 由於2020年起受到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影響,曾三度暫停辦理換證,全港市民完成換證亦由2022年初延至2023年1月14日。
身份證圖片: 身份證號碼和符號
第一批可換證人士包括行政長官、行政會議成員、立法會議員、主要任命官員、入境事務隊成員、警務人員、指定公職人員,可於 2018 年 12 月 27 日開始換證。 根據香港法例,只要在港(工作、讀書等)逗留超過180天並年滿11歲或以上就必需申請香港居民身份證,但是也並不代表持有香港身份證在港連續居留七年或以上就擁有居港權。 任何人士遺失香港身份證,須在14日內親身往任何一間人事登記辦事處申請補領新證。 身份證圖片 倘若尋回已報失身份證,市民須盡快把該證交回人事登記辦事處或警署。
身份證圖片: 「身份證」和「身分證」哪個正確 ?
身份證號碼用途十分多,亦是重要的個人資料,受到個人資料私隱專員行使第香港法例第486章《個人資料(私隱)條例》所賦予的權力所發出的《身份證號碼及其他身份代號實務守則》所保護。 此外,對於如登記身份證會損害其健康或他人健康的人士需要申請《豁免登記證明書》,作為香港身份證的替代文件。 首階段換證計劃於1987年7月1日展開,設8間換證中心,首批受惠者是1967至1968年出生的男性,其次是1965至1966年及1963至1964年的男性,其中1961至1962年男性的換證期跨年進行。
其次為 1968-1969 年出生之人士(年齡在50-51歲),因為他們在上次換證時屬於最早的一個組別,而他們也是出入境最頻密的組別之一。 你每次最多可預約4人的申請,同一預約內的申請人須於指定時間,一同到指定的人事登記辦事處取籌辦理申請。 此次換證計劃容許換領者連同兩名65歲或以上的親友一起陪同換證,之後更擴展到可連同兩名身心障礙的人士一起換證。 入境處也首度推出外展形式換證服務,並到訪全港的安老及殘疾人士院舍,為居住在這些地方的年長者或身心障礙人士安排換證。 由Z字頭身份證號碼開始,其身份證號碼亦是教育局的學生編號,有別於之前另設一組八位數字作為教育局學生編號。 當你完成預約及選用預約提示服務,預約電郵提示將於預約日期前兩天發送到你提供的電郵地址。
智能身份證上有一塊晶片儲存持證人士的個人資料,包括持證人指紋及電子證書等。 除了可以作一般出入境及身份認證用途外,還可以用作網上電子證書、香港公共圖書館的圖書證。 政府曾經計劃於2007年將香港駕駛執照資料兼備於智能身份證的晶片內,但由是於實際運作上有缺點,例如香港市民及海外機構難以查閱晶片內資料、被吊銷駕駛執照者需重發身份證等,因此有關計劃被擱置[16]。 持有智能身份證或新智能身份證的香港居民,如並非透過輸入勞工簽證、外籍家庭傭工簽證和學生簽證維持香港居民身份,可以使用香港各出入境口岸的e-道自助過關,節省等候時間。 2018年10月,入境事務處宣佈全港市民由2018年12月27日起,分批更換新一代智能身份證。 行政長官、行政會議成員、立法會議員、主要官員、入境事務隊成員、警務人員及勞工督察率先換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