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過程由扯衫領到教練持刀與學生糾纏結束,歷時大約三分鐘[20] [21]。 保良局屬下超過300個單位遍佈全港各區,由幼至老,為市民提供多元化及優質的社會、教育、康樂、文化服務及醫療及綜合健康服務,平均每年服務超過90萬人次,屬校學生逾4萬5千人。 毛公仔回收保良局2025 各區回收便利點除聖誕及農曆新年假期全年無休,並在營業時間後設有夜間自助回收服務,提供「便利」市民的社區回收支持。 玩具是小朋友成長的好朋友,不少小朋友家中玩具堆積如山,難免貪新忘舊。
不如趁機和有需要的孩子分享,讓玩具「重生」,又可貫徹環保,一舉兩得。 以下4間回收玩具的機構,只要把物品清潔好,就能把它們轉贈到其他有需要的小朋友手上,延續快樂。 不過要留意,大部分的機構都不接受回收二手毛公仔,如果不是全新的毛公仔,可能就無法回收了。 綠色小腳板以5R作為概念進行、透過回收嬰孩用品,經過翻新將可用物資再次重用。 毛公仔回收保良局2025 毛公仔回收保良局2025 綠色小腳板會將收集的物品分類,適合用作二手銷售的產品收益用來支援未婚或年輕媽媽自力更生,而不適合銷售就會捐贈予弱勢社羣,但捐贈者需自行將物品拿到香港工業中心C座3樓15A室捐贈。
毛公仔回收保良局: 回收環保站
帶著食物援助包來到受助者譚婆婆的家門前,隱約看到鐵閘布簾後的譚婆婆出來迎接。 毛公仔回收保良局2025 「係咪吳姑娘呀?好耐無見,好掛住你啊!」隨行的吳姑娘熟練的叫我們踏入家門,然後與譚婆婆一起整理桌椅。 一坐下,譚婆婆又說,「婆婆唔叻,唔識字,好彩你叫吳姑娘,12345我仲識,我識叫你5姑娘。」兩人相視而笑,彷如老朋友相聚。 譚婆婆也算是保良局的「老朋友」,她2014年開始接受本局食物援助。 譚婆婆每月生活只靠長者生活津貼,女兒多年前已失去聯絡,婆婆現在獨力照顧13歲的孫女,屬跨代照顧個案。
- 譚婆婆每月生活只靠長者生活津貼,女兒多年前已失去聯絡,婆婆現在獨力照顧13歲的孫女,屬跨代照顧個案。
- 婆婆受盡病魔煎熬,情緒低落,又擔心受到病毒感染,令抑鬱症加劇了許多。
- 6歲小朋友學懂踩單車,聽來平平無奇,但對患有發展遲緩、自閉症、大肌肉發展、力度、平衡都比同齡小朋友弱的悅悅而言,卻是不折不扣的小奇跡;而教導悅悅踏單車的過程中要與她建立關係和溝通,也需要份外努力細心。
- 救世軍循環再用計劃除了接受二手衣飾外,還有玩具、文具、書籍、禮品等,捐贈物資經分類後,會於港澳兩地的家品店銷售,部分則會直接贈予社會上的弱勢社羣。
玩具是小朋友成長的好朋友,不少小朋友家中玩具堆積如山,難免貪新忘舊。 保良局出動「流動玩具圖書車」,巡迴全港各屋邨免費借出玩具及圖書予小朋友,既環保地爲各玩具延長壽命,亦讓小朋友學懂珍惜。 本局以「醫社連心」為理念,透過轄下社會服務團隊及醫療團隊緊密合作,結合醫療及社會服務,為服務使用者提供多方位的全人治療。 保良局保良局歷史博物館成立於一九九八年,位於被評級為二級歷史建築的保良局中座大樓內。 博物館蒐集、編整、保存及復修本局的文物檔案,並為學者及昔日曾居本局的人士提供檔案查閱服務。
毛公仔回收保良局: 回收流動點
所謂的「玩」,底蘊正是對康樂活動的敬業,更是無限的熱情與衝勁。 偌大的營地,每日也有大大小小事情安排打點,營友的需要更是千變萬化。 縱然日常舉目皆見優美環境,又時刻置身遊樂活動,更是要讓營友賓至如歸、好好享受——以人為本,終究纔是營地工作的本質。 學校、團體、企業機構固然是至今不變的常客「基本盤」,營地的定義,有時也超越職員的想像。
- 贊助長者欣賞粵曲演唱會,支持本局安老服務及各項多元化服務,每位「與耆同樂」贊助人獲贈2張愛心券(每張價值$1000)及芳名/公司名稱刊登場刊,同時本局將指定門券派發予長者欣賞。
- 國際十字路會在香港各處收集物資,然後重新分發給本地或其他地區有需要的人。
- 保良局為籌募服務經費,曾在3月,每年9月與無綫電視合作舉行的大型籌款節目,是無綫電視慈善節目之一。
- 玩具是小朋友成長的好朋友,不少小朋友家中玩具堆積如山,難免貪新忘舊。
- 原本認知能力較弱的婆婆看到曾孫們,馬上精神百倍,準確說出每位曾孫的名字,更是感動落淚,「見到你哋真係好開心呀」,又立即戴起兒孫們送來的冷帽,婆婆則將親手編織的冷頸巾送予兒孫們。
- 流動玩具圖書車內有過百款玩具,包括棋類、塔牌等智能玩具;平衡車、滑板車等體能玩具,亦有芭比公仔、LEGO等,另有立體英文圖書、發聲書本、英文繪本書等等,主要服務對象為初生至13歲小朋友。
俊俊在保良局慧妍雅集幼稚園暨幼兒園畢業快將一年,這天放學後與爸爸媽媽一起回到幼稚園探望校長和老師。 「我們是雙職家長,每天都要上班工作,爸爸有時還要OT,好在幼稚園有提供延展服務,我們可以放心將俊俊交託給學校。」俊俊從K1開始,每天課後都會留在學校至六、七時,無奈 疫情突襲,全港學校曾一度停課數月。 毛公仔回收保良局 毛公仔回收保良局2025 「疫情初期,我們的確很懊惱,畢竟家中長輩年紀大難以長時間照顧俊俊,慶幸學校靈活彈性的安排,提供託管服務,讓我和爸爸可以繼續上班。」
毛公仔回收保良局: 二手玩具不去堆填區 7大回收機構環保再用
香港基督教青年會 (港青) 於2009年開展「玩具銀行」計劃,收集社會各界捐贈的玩具後轉贈予來自基層家庭的小朋友。 小朋友只需到玩具銀行開立戶口,便可獲得喜愛的玩具的機會,計劃以「分享就是祝福」為理念。 香港保護兒童會服務對象為0至16歲兒童及其家庭,多半為0至6歲,而旗下童樂居提供嬰幼兒住宿院舍,需要益智安全玩具、教具、圖書、顏色、文具,以及適合0-3歲嬰幼兒日常用品衣物等,留意只接受全新或未開封的物品,但不接受毛公仔。 如果您的子女早已將一些殘舊的玩具打入冷宮,正苦惱這些舊玩具如何處理?
回收物品包括全新及二手傢俬、新舊衣物、鞋、手袋、書籍、玩具、文具、裝飾擺設、禮品、家庭用品及電器等。 香港保護兒童會主力倡導及維護兒童的安全、健康和快樂,其服務主要向兒童及其家庭提供照顧、教育服務等支援。 閒時與三五知己、摯愛親朋相聚閒談,共晉晚餐,看似輕鬆平凡,但自去年初疫情爆發,社交距離一再收緊,大家又有多久沒有與親友相聚?
毛公仔回收保良局: 玩具是小朋友成長的好朋友
「我將軒源帶到這世界,卻不能給予他正常的家庭生活和關愛,作為母親,這是一輩子的愧疚。」 林太曾經如此感受,如此寫下。 洪姑娘與斌Sir都記得,經歷三年醫院精神病房生活,初轉至鄭翼之中心的軒源也有著推人扯髮等攻擊行為,情緒陰晴不定。
毛公仔回收保良局: 玩具樂園
但注意她們不會收集毛公仔、兒童飾物、各類食物及液體類用品、易碎用品等。 毛公仔回收保良局2025 毛公仔回收保良局 香港保護兒童會於1926年,是全港歷史悠久的兒童慈善機構之一,主力倡導及維護兒童的安全、健康和快樂,其服務主力向兒童及其家庭提供照顧、教育服務等支援。 如想捐贈物品,令它用得其所,可先填寫「捐贈物資表格」,在玩具回收方面,主要是益智安全玩具、教具、圖書、顏色、文具等。 需留意她們只接受全新或未開封的捐贈物品,而其主要服務對象為0至16歲兒童及其家庭,其中多於一半是0至6歲的嬰幼兒,捐贈前可考慮其再用的機會。 香港基督教青年會於2009年開始「玩具銀行」計劃,收集各界捐贈的玩具後,再轉贈予基層家庭的小朋友,受惠對象為12歲或以下低收入家庭之兒童。
毛公仔回收保良局: 玩具回收|4. 香港基督教青年會 玩具銀行
吳姑娘知道我們上門訪問譚婆婆,她也特意調時間來見見婆婆,除為了來探探老朋友,也想親手將這食物包送給她,免卻她來回步行之苦。 毛公仔回收保良局2025 食物援助紀錄表上是一個名字,背後卻是一個為照顧孫女努力生活的長者故事。 香港基督教青年會於2009年開始「玩具銀行」計劃,受惠對象為12歲或以下低收入家庭之兒童。
毛公仔回收保良局: 回收網絡
四十六年前,蘇少娟(蘇主任)中學畢業後經朋友介紹,於保良局嬰兒組開始第一份工作,一轉眼已在保良局工作四十六年。 保良局為籌募服務經費,曾在3月,每年9月與無綫電視合作舉行的大型籌款節目,是無綫電視慈善節目之一。 毛公仔回收保良局2025 近年獲贊助商(如金利豐金融集團、何鴻燊博士基金會、喜運佳鐘表集團)擔任冠名贊助,充裕收益。 毛公仔回收保良局2025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為當然主席的保良局顧問局由不多於15人組成。 毛公仔回收保良局 同時全港紳商再行集議,促請政府順應民情,批准設立「保良公局」,專責防止誘拐,保護婦孺。 得軒尼詩爵士應允轉詳英國藩政院(Colonial Office)核辦。
毛公仔回收保良局: 董事會
市民於使用智能回收設備提交回收物時,只需出示綠綠賞手機應用程式或綠綠賞積分卡,即可賺取相應綠綠賞積分。 《綠綠賞(電子)積分計劃》下的禮品包括日常生活用品及糧油乾貨,也有環保產品。 如要成爲綠綠賞會員,只需下載綠綠賞手機應用程式,或於任何綠在區區的回收點提交2公斤的回收物領取一張綠綠賞積分卡。 毛公仔回收保良局 「每年畢業的學生很多,收到家長的親筆信屈指可數,當接過俊俊媽媽親手寫的感謝卡驚喜又感動,更肯定了我們對學生的付出。」黃老師笑說。
毛公仔回收保良局: 玩具回收4大機構!上門捐玩具超方便 和弱勢兒童分享不浪費
保良局總部當中最具歷史的建築物中座大樓建於1932年,已獲評為二級歷史建築。 毛公仔回收保良局 重建其他大樓重置服務後,將會活化此中座大樓擬用作社會企業等,開放公眾使用。 流動玩具圖書車內有過百款玩具,包括棋類、塔牌等智能玩具;平衡車、滑板車等體能玩具,亦有芭比公仔、LEGO等,另有立體英文圖書、發聲書本、英文繪本書等等,主要服務對象為初生至13歲小朋友。 小朋友借用玩具或圖書前需申請加入成為會員,憑會員證每次借用玩具兩個星期,並可於玩具圖書車下次到訪時歸還,之後再借用其他玩具。
毛公仔回收保良局: 玩具回收|3. 救世軍 物資捐贈
Rosita回憶,早年本地樂壇興盛時,歌手的粉絲俱樂部不時組團入營,舉辦活動共聚,甚至劉德華、張學友等歌星都會親身入營與歌迷見面,儼如巨星表演現場,當年場面的興奮狂熱,至今她仍歷歷在目。 在2019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緊張之時,北營固然曾一度徵用作隔離觀察設施,早在2003年的沙士疫情,當年亦讓醫護人員暫居營地。 疫情席捲至今,康樂服務經歷著前所未有的環境變化,到抗疫最緊張之時更須全面停運,到稍微逐步放鬆限制,Rosita與同事就時刻留意,靈活應變,不斷注入各種巧思見招拆招。 面對人數設限,她與同事當時想出「二人野餐」;室內設施需要停運,就再將遊樂重點重置到戶外,因而首創汽車露營;學校機構暫停組織宿營,營地同事就施展逆向思維,踏出營地山野入校推廣,帶團率領同學一同行山「小出走」。
保良局為籌募服務經費,每年推出慈善獎券,保良局慈善獎券每張十元,在全港公開發售,為期八星期,慈善獎券獎品豐富,包括有足金金飾、百貨公司禮券、酒席、機票、鑽石首飾及餐飲禮券等。 董事會轄下的委員會有「策劃及管治委員會」、「教育委員會/校董會」、「社會服務委員會」、「校董會(幼稚園暨幼兒園)」、「產業及工程委員會」、「籌募委員會」、「醫療服務委員會」、「康樂服務委員會」、「文化服務委員會」、「資訊科技委員會」和「稽覈委員會」。 「綠在區區」品牌以「綠」字爲概念,取諧音數字“6” 爲標誌,其設計亦與英文“GREEN” 毛公仔回收保良局2025 的字首“G”及常見循環再造標誌的形態相近,寓意綠色生活無處不在,「綠綠」無窮。
毛公仔回收保良局: 玩具回收|1. 玩具樂園
但當軒源初見寬敞的課室設施、花園環境,職員與年紀相仿的同儕……這些前所未見的事物令他心生好奇,在中心同事的教育照顧下,軒源的表現亦開始漸見穩定。 今日的軒源,偶爾也會有脾氣與突發行為,但只要中心同事介入導引,不久就能平復冷靜。 手握感謝信,林太與斌Sir、洪姑娘再次感謝彼此的耐心、努力與信任。 或者軒源未必能夠將「愛」與「多謝」宣之於口,他的步伐,他的笑顏,未必需要事事說白,看見軒源的生命改變,他們已經心有答案。 香港基督教青年會 毛公仔回收保良局 毛公仔回收保良局 (港青) 於2009年開展「玩具銀行」計劃,收集社會各界捐贈的玩具後轉贈予來自基層家庭的小朋友,小朋友只需到玩具銀行開立戶口,透過訂立個人成長計劃,便可獲得喜愛的玩具的機會。
保良局出動「流動玩具圖書車」,巡迴全港各屋邨免費借出玩具及圖書予小朋友,既環保地為各玩具延長壽命,亦讓小朋友學懂珍惜。 保良局近年推進兩項大型計劃,包括提供由恆基主席李兆基博士所捐出的元朗地,以興建全港最大的青年宿舍,將有逾 1600個宿位(有單人房及雙人房)供 18至30歲在職青年用市值半價租住。 保良局亦充分「保護」年輕人安全,包括家人於晚間探望亦需逐次收費。 保良局亦會不定期或為特定的籌款目標而舉辦不同的籌募活動,主要有粵劇晚會、一人一願安老籌募計劃、慈善步行、慈善盆菜、慈善餐舞會、電影慈善首映禮等。
保良局轄下兩所度假營,獲政府撥地於郊野公園範圍興建,環境優美,設備完善,提供非牟利康樂度假營服務予廣大市民。 保良局度假營成為全港營舍服務中最受歡迎、最多樣化、最具創意的康體、消閒、培訓的好去處。 本局教育服務多元化,屬下教育服務單位包括社區書院、資助及直資中學、資助及直資小學、私立小學、獨立優質私校、特殊學校、宿舍、幼稚園、教育服務中心、教育研究及測試中心、中央圖書館暨教案資源中心、英語學習中心、學前教育服務中心及中央電視臺合共95個單位。 回收物品經分類後,會於「勵行站」義賣,其餘的回收物品會售予環保回收商業夥伴出口到發展中國家。 回收的舊玩具會轉贈基層小朋友和地區團體,部份玩具亦以廉價發售,收益將會支持組織運作,包括運輸、存倉費等。
香港基督教青年會轄下的「玩具銀行」,是本港目前最大的回收玩具組織。 玩具銀行會將回收的玩具轉贈給12歲以下的低收入家庭孩子,他們需填寫一本玩具銀行存摺,並每月為自己定立一個目標,經家長簽名核實達到目標後,便可去玩具銀行任意挑選一份二手玩具。 不過,可惜目前在香港只有東湧、長沙灣及尖沙咀玩具回收點,收集的地點不算多。 毛公仔回收保良局 香港聖公會九龍城青少年綜合服務中心設立的「愛心玩具銀行」,受惠對象為2至14歲綜援家庭兒童或經社工轉介有特別需要之兒童。 保良局目前位於銅鑼灣的總部,重建計劃希望增加服務空間,以增設服務,包括:增加育嬰院、幼稚園、幼兒中心及特殊兒童發展中心名額,以及其他可供社區人士使用的服務。
毛公仔回收保良局: 慈善獎券暨屋邨籌款
計劃以「分享就是祝福」為理念,旨在培育兒童學習與人分享的美德,並讓更多兒童享有玩玩具的機會,透過玩具及遊戲發展他們的想像力及創造力。 香港基督教青年會「玩具銀行」計劃,收集各界捐贈的玩具後轉贈予基層家庭的小朋友,受惠對象為12歲或以下低收入家庭兒童,主要收集玩具包括益智及有助腦力發展的玩具、運動及音樂器材、文具及電子遊戲產品。 自1995年畢業起投身保良局賽馬會北潭湧康樂營,2016年再轉職至保良局賽馬會大棠渡假村,作為助理營經理(活動)陳淑媚(Rosita)至今的整個職業生涯,就奉獻在保良局的康樂服務中。 山環水抱、綠意盎然、樂而忘返、笑聲處處……這些大抵也是人們對營地的印象;「應接不暇」、「與時並進」,就是Rosita對營地工作的形容。
董事會下設委員會,一般由主席或副主席擔任主任委員,其他委員由當屆董事會成員出任,定期與行政總監及部門高級職員舉行會議,商討局務運作及政策。 倡設保良公局之20位紳董接奉擬就之章程制度後,經商議決定,通請闔港街坊於1880年8月15日(農曆庚辰七月初十)星期日齊集商設公局事宜,將章程當眾宣讀,眾感合意。 凡當日與會簽名者,便為勸捐值事,合共88位紳商,日後再從眾值事中公舉值理(即今之總理)10名。 保良局初期的創辦者多爲東華醫院的總理,保良局亦曾借用東華醫院作爲辦公場所。 所以在早期有東保一家之説法,後期隨著保良局事業的擴大以及獨立辦公地點的建成,兩家機構逐漸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