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亦十分認同我們在執行計劃的框架以外,關注居民需要這「以人為先」的理念,並在計劃的總撥款中,預留約2億元支持提供外展服務。 在個案評估的工作上,市建局在與東華三院推出第一階段服務前,曾委聘非政府機構向目標樓宇進行抽樣家訪和問卷調查,就受升降機優化工程影響而有特別需要的居民,作概括性的評估,以釐定日後提供外展服務涉及的居民數目及服務範疇。 正值法團委聘工程承建商準備在本月展開工程之際,林女士剛完成髖關節置換手術,出院後要在未來三個月內使用柺杖輔助行路,以及定期到醫院覆診。 林女士表示,手術後十分擔心大廈需要暫停升降機服務逾兩個月,令日常生活大受影響。
- 「保修」是指,在安裝的升降機安裝完成後一年(保修期)內,承辦商需要自費更換或修補於期內任何時候被發現不符合合約標明的物料或工藝。
- 政府會有序地由本財政年度起的七年內分批提供資助,並會與建造業議會協作,推出合適的培訓課程,以配合優化工程的人手需求。
- 稍後時間,市民亦可於各區民政諮詢中心索取申請表格及申請須知。
- 其後,外展隊社工會主力為只有一部升降機的大廈而有需要的居民,透過家訪瞭解每個需提供協助的家庭情況,例如是否獨居長者、住戶是否行動不便等,以制定相關的服務方案。
- 我們亦留意到,有大廈或許在計劃推出前,便已需要更換老化的升降機。
- 正值法團委聘工程承建商準備在本月展開工程之際,林女士剛完成髖關節置換手術,出院後要在未來三個月內使用柺杖輔助行路,以及定期到醫院覆診。
- 在不會為樓宇維修市場帶來難以負荷工程量的前提下,政府計劃逐步增加每年開展訂明檢驗或修葺工程的樓宇數目,目標是於七年內開展所有參加2.0行動樓宇的訂明檢驗或修葺。
然而,我們在第一階段所得的經驗反映,每一位居民的實際情況和需要各有不同,例如涉及長期病患的長者,他們需要頻密到醫院洗腎或進行復康治療,但這方面的支援方案必須因應其年齡、病情、身體機能情況以至家人的支援等不同因素,交由專業人士作全面評估,度身訂造。 為向長者自住業主提供財政資助,以維修保養物業及改善樓宇安全,政府引進了「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 該計劃為每位合資格的長者自住業主提供最高40,000元的維修津貼。 申請期
升降機資助長者自住業主: 升降機/自動梯負責人的責任
我們考慮到業界的承受力,以及避免相關工程費用飆升,故建議計劃分階段於六年內優化約5 000部舊式升降機。 至於有意參與計劃的業主組織代表,如在首輪申請期屆滿日之前(即2019年7月31日)未能趕及提交申請,可參加稍後推出的第二輪申請,詳情日後公佈。 在增進社交方面,外展隊也會聯絡更多地區團體組織街坊義工隊,透過不同類型的社區夥伴計劃,定期探訪受工程影響而獨留在家的長者,加強社區對他們的關懷,提供社交及情緒上的支援,發揮鄰舍互助精神。
負責人可透過落實各項優化項目,提升現有的舊式升降機/自動梯技術水平,使其更安全、可靠和舒適。 升降機資助長者自住業主 由於市建局現時正推行多項有關舊式樓宇復修及消防設備改善工程的資助計劃,為達至最佳協同效應和便利市民參加,我們會與市建局合作推展此項計劃。 我們明白部分業主在進行優化工程時,或會在財政、技術知識和組織能力等問題上遇到困難。 在檢視有關情況後,政府願意作出政策及財政上的合理承擔。 註三: 升降機資助長者自住業主2025 升降機資助長者自住業主 該聲明只適用於申請2.0 行動資助之用,業主或佔用人不應視之為向相關政府部門提出改變單位用途的正式申請。
升降機資助長者自住業主: 申請表
若條款被認為是懲罰性條款,旨在恐嚇造成不公平和有失公正,將不被執行。 因此除非有很強的原因,及專業的知識,並不建議修改招標文件中的算定賠償金率及最高限額。 於《升降機工程招標文件》範本內闡明的延期竣工的算定賠償金率及其最高限額,是平衡了合約雙方的風險及利益,並且參考現時市場一般水平而釐定。
- 市建局並不建議申請人應用招標文件範本時再作修改,這是因為該範本是由擁有樓宇維修知識及法律背景的專業人士,參考專業團體及政府有關文獻及常用的技術規範,經諮詢業界相關可行性及實用性後編制而成。
- 市建局已為相關申請安排個案主任,陸續協助申請樓宇籌組及進行升降機優化工程,並安排免費顧問協助業主籌組工程,包括為工程進行估值、撰寫標書、透過電子平臺進行工程招標及工程合約的管理等工作。
- 外展隊一般在大廈的升降機工程開始前6至9個月,先派員到目標大廈派發問卷和接觸大廈法團,瞭解在工程期間有實際需要並提供協助的居民數目。
- 最近,團隊向我分享其中一個位於旺角的獲支援個案,該幢大廈的樓齡超過50年,早前已招標聘請工程承建商,並於上週展開工程。
- 故此,市建局去年委託東華三院組織專責服務隊伍,按照居民的需要,提供相應的社區支援和免費外展服務,為受優化升降機工程影響的居民提供協助。
- 市建局會與東華三院從多角度瞭解業主的需要和關注,集合地區力量,在促進更多業主主動優化升降機之餘,亦盡最大努力減輕受工程影響的居民在生活、出行和社交等方面的擔憂。
- 林女士(左圖)感謝市建局及東華三院向她送上食物及生活物資,大大減低她在升降機暫停運作期間的出行需要。
在首輪申請期已遞交申請表的樓宇,若其申請符合資格但未獲納入首輪資助名單內,市建局會去信申請人,要求更新資料,以便安排直接參加第二輪資助計劃,申請人不需要再次遞交申請表格。 這批申請個案會與第二輪合資格的申請個案,一併按風險為本的評估機制進行排序。 市建局預計於本年第四季公佈第二輪資助計劃申請的優先次序結果。 第二類別樓宇
升降機資助長者自住業主: 津貼的內容
視乎受惠樓宇狀況,以及受惠業主數目,增撥至60億元的2.0行動預計可惠及共5 000幢老舊大廈。 在不會為樓宇維修市場帶來難以負荷工程量的前提下,政府計劃逐步增加每年開展訂明檢驗或修葺工程的樓宇數目,目標是於七年內開展所有參加2.0行動樓宇的訂明檢驗或修葺。 優化升降機資助計劃————————— 優化升降機資助計劃的首輪申請已於今年八月一日截止,反應非常踴躍,共收到約1 200份申請,涉及約5 000部合資格升降機。 政府計劃由原有25億元撥款增加額外20億元,令受資助升降機數目增加至8 000部。
由屋宇署按風險評估結果挑選而得出的樓宇,惟其業主或業主組織未能就樓宇公用部分自行籌組訂明檢驗及修葺工程以遵辦強制驗樓法定通知。 針對第二類別樓宇,屋宇署會行使法定權力委聘顧問及承辦商代業主進行所需的檢驗及修葺工程。 居於已參加優化升降機計劃之樓宇,而樓宇內只有一部升降機(第一類樓宇)或每層只有一部升降機抵達(第二類樓宇)之有需要居民, 在升降機停駛期間可能會遇到上落或其他困難。 為了協助他們,市建局已聘請東華三院為計劃經理及以下三間外展社會服務營運機構,提供了一系列外展社會服務。
升降機資助長者自住業主: 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
除了常規打擊圍標的措施外,我們亦為計劃制訂了數項特別措施,包括獲資助的樓宇必須使用市建局「招標妥」電子招標平臺,好讓申請者在一個免受幹擾的情況下委聘承辦商等。 我希望「優化升降機資助計劃」盡快順利展開,為市民的居住環境提供多一份安心和保障。 在參照「樓宇更新大行動2.0」和「消防安全改善工程資助計劃」後,計劃動用25億元推行「優化升降機資助計劃」,現正密鑼緊鼓進行籌備工作,預計2019年3月底開始接受首輪申請,而明年初市建局將進行宣傳工作,機電署則一如既往為升降機安全監管做好把關。
升降機資助長者自住業主: 第二輪「優化升降機資助計劃」於1月6日起接受申請
第二輪申請亦已於2020年展開,一共收到約920宗申請,涉及額外約3,200部升降機。 有關計劃開展至今已有3年多的時間,不少樓宇已完成升降機優化工程,無論是業主、地區人士、業界以至社區服務提供者,對此計劃提升升降機安全水平和服務質素所帶的成果,皆感到滿意。 升降機資助長者自住業主 何總監表示,市建局將委聘顧問,為參與計劃的樓宇業主提供一條龍服務,包括評估優化升降機的工作範圍;工程成本估算;準備招標文件;透過市建局電子招標平臺進行招標、評標、工程監督、合約管理等。
升降機資助長者自住業主: 政府加強四項與樓宇安全及復修相關的資助計劃(附圖)
如申請人要求免費服務範圍以外的服務,需自行全數承擔相關的顧問服務費用,有關顧問的服務範圍及服務範圍以外的服務收費及方式將詳列於協議書內。 如申請人選擇自行聘請顧問統籌升降機優化工程,有關顧問服務費用亦可獲資助。 升降機資助長者自住業主 如樓宇未有成立法團(包括合作社樓宇),則必須由全體業主或合作社(如適用)作為申請人向市建局提出申請。
升降機資助長者自住業主: 共籌優化升降機 資助計劃要點話你知
外展隊(右圖)每週評估林女士的情況,上門為她送上物資及提供所需服務。 市區重建局(市建局)今天(星期三)與發展局就開展「優化升降機資助計劃」簽訂合作備忘錄。 該計劃將於本星期五(2019年3月29日)接受首輪申請,截止申請日期為2019年7月31日。 升降機資助長者自住業主 住用單位的定義
升降機資助長者自住業主: 優化升降機資助計劃
該大廈的升降機和樓齡一樣,已有54年歷史,平日間中會出現停頓,需要緊急維修。 升降機資助長者自住業主 法團成員劉太表示,業主都希望進行維修升降機工程,但不知從何入手,亦缺乏有關方面的知識。 她歡迎政府提出「優化升降機資助計劃」,並希望政府考慮在計劃推出前的過渡期,彈性處理已聘請承辦商優化或更換升降機的資助申請。 升降機資助長者自住業主 隨著預計更多大廈在今年內展開工程,第二階段的外展服務將在今年底推出,為期三年至2025年。
升降機資助長者自住業主: 申請表填寫指南
申請人必須於屋宇署通知安排顧問為有關樓宇進行檢驗及監督維修工程的通知信日期起計六個月內,或通知安排承建商為有關樓宇進行維修工程的通知信日期起計兩個月內遞交申請表,兩者取較遲的日期為申請限期。 優化升降機資助計劃為期6年,共預留約2億元作外展服務,其中首3年的服務涉及約1億元,在相關服務完結後我們將進行全面檢討。 市建局會與東華三院從多角度瞭解業主的需要和關注,集合地區力量,在促進更多業主主動優化升降機之餘,亦盡最大努力減輕受工程影響的居民在生活、出行和社交等方面的擔憂。 我們建議每部升降機的資助額為優化工程及相關費用/開支的六成,上限50萬元。 業主可選擇安裝指定的安全裝置,或更換整部尚未配備指定安全裝置的升降機。 此外,年滿60歲或以上的長者自住業主,可獲工程費用的額外津貼,上限為每個住宅單位50 000元。
升降機資助長者自住業主: 有關優化的資訊
其後,外展隊社工會主力為只有一部升降機的大廈而有需要的居民,透過家訪瞭解每個需提供協助的家庭情況,例如是否獨居長者、住戶是否行動不便等,以制定相關的服務方案。 專責服務隊伍也會留下聯絡方法讓有需要的居民主動聯絡。 升降機資助長者自住業主 市建局在籌劃計劃的執行細節時,已留意到部份大廈只有一部升降機,或每樓層只有一部升降機抵達,在工程進行期間升降機需要暫停操作,對居民外出會造成困難。 故此,市建局去年委託東華三院組織專責服務隊伍,按照居民的需要,提供相應的社區支援和免費外展服務,為受優化升降機工程影響的居民提供協助。
升降機資助長者自住業主: 優化升降機宣傳短片 – 3 個成功個案分享 –
請先參閱「樓宇復修綜合支援計劃」申請表內附錄一《未成立業主立案法團樓宇申請須知》瞭解相關的申請規定和要求。 由於這項服務首次在樓宇復修資助項目中應用,市建局將歸納該項服務的執行經驗,優化第二階段的外展服務計劃。 團隊總結過去數個月的服務實施情況,將從深化個案評估、擴大服務種類及提升效率三方面,為居民「多諗一步、多做一步」。
為此,東華三院將在11月展開的第二階段外展服務時,推行一站式的外展服務支援計劃,於港、九、新界分別設立三隊外展服務隊,由每隊因應不同地區的獲資助個案的分佈、優化升降機工程進度、受影響居民的數目以及服務需求程度等不同因素,以「地區為本」的模式推展服務。 申請人亦可使用該津貼以償還其向政府申請的其他樓宇維修貸款(例如「公用地方維修免息貸款」或「家居維修免息貸款」)的餘數,及/或用作撤銷有關法定押記/押記令。 如需為升降機/自動梯進行主要更改或優化工程,負責人須僱用註冊升降機/自動梯承辦商為其升降機/自動梯進行有關工程。 完成主要更改或優化工程後,負責人須安排註冊升降機/自動梯工程師進行檢驗,方可恢復使用及操作該升降機/自動梯。 香港的升降機/自動梯於不同年代安裝,安裝時滿足當時的設計及構造標準。 然而,升降機/自動梯的技術歷年來不斷提升,舊式升降機/自動梯在安全、可靠和舒適方面仍有改善的空間。
市建局設立了一個工程進度資訊平臺,讓每個地區的外展隊可以適時監察其服務地區內獲資助大廈的工程進度,並於工程展開前一段時間,派員與有關大廈的業主溝通和配對服務。 外展隊在工程施工前,會派訪問員到所負責的大廈進行問卷調查,及針對只有一部升降機的大廈進行逐家逐戶家訪,準確評估在大廈內居住的長者、上落樓梯有困難人士以及缺乏家人或社區支援合共三類目標服務對象的數目。 升降機資助長者自住業主 升降機資助長者自住業主2025 升降機資助長者自住業主 訪問員會深入瞭解相關居民的起居和工作習慣、醫療需求、出行頻率、經濟情況,是否屬於社署正在跟進的援助個案、有沒有家人同住,以至社交、親友探訪的頻密程度等生活上的大小細節。 今次薛署長、何總監探望了業主立案法團主席、司庫及委員,其中兩位為長者業主,居於大角咀建福大廈已超過四十年。
升降機資助長者自住業主: 歸納第一階段服務經驗 優化外展服務
註一: 升降機資助長者自住業主 公務員建屋合作社持有的樓宇,合作社社員可申請2.0 行動的自住業主/長者自住業主資助。 註二: 直系家庭成員指配偶(即合法異性丈夫或妻子)、父母、子女、繼子女、受供養的兄弟姊妹、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孫或外孫、繼父母、配偶的父母或繼父母。 因此,我們要求外展隊發揮創新精神,並參考市場上的經驗,善用科技,提供更具成效和多元化的服務,務求更全面照顧居民的需要。
升降機資助長者自住業主: 優化升降機資助計劃預留2億元 推出外展服務支援受影響居民
第二階段外展服務的規模將更大,可涵蓋超過1,600宗一幢大廈只有一部升降機或大廈每層只有一部升降機可達的獲資助個案,預計惠及接近6萬名有需要的居民。 不單服務規模更大,外展服務的種類亦更多元化及具針對性,按照每一位有需要居民的服務需求,在膳食及日用品派遞、提供樓梯機協助出行、遙距復康、社區夥伴至應急支援以至安排臨時居所等不同層面,提供一站式的支援。 現時全港約有66 000部升降機,妥善保養及維修升降機是業主的基本責任。 一般而言,只要有適當的定期檢驗和保養維修,升降機均可安全運作。 雖然現今的升降機已較舊式升降機具備更全面的安全裝置,但與樓宇、消防設施一樣,均會出現老化、耗損等情況。
政府會有序地由本財政年度起的七年內分批提供資助,並會與建造業議會協作,推出合適的培訓課程,以配合優化工程的人手需求。 此外,因應一些樓宇只有一部升降機或各樓層只有一部升降機能直達,政府會為有需要的住戶,例如長者和殘疾人士,提供適切的外展服務,以減低優化工程對他們帶來的不便。 消防安全改善工程資助計劃———————————— 消防安全改善工程資助計劃原有撥款20億元,預計可惠及約2 000幢舊式綜合用途樓宇,遵辦香港法例第572章《消防安全(建築物)條例》的要求,提升消防安全水平。 申請期內收到約2 430宗符合基本資格的申請,涉及約2 600幢樓宇。
升降機資助長者自住業主: 申請表填寫指南
為鼓勵樓宇業主籌組法團以進行樓宇維修工程,若申請人的法團證書簽發日期為遞交本計劃申請表前12個月內,而該申請已獲批本計劃的《原則上批准通知書》,申請人可獲籌組業主立案法團資助港幣$3,000。 然而,每次使用這項服務需要至少兩名操作員為一位有需要的居民服務;每上落一層樓梯,更需時約5至10分鐘,對於一些住在較高樓層單位的長者,即使有樓梯機輔助落樓,也需要花超過一個小時,纔到達地下,十分費時,因此樓梯機服務會主要集中服務有醫療需要的住戶。 市建局並不建議申請人應用招標文件範本時再作修改,這是因為該範本是由擁有樓宇維修知識及法律背景的專業人士,參考專業團體及政府有關文獻及常用的技術規範,經諮詢業界相關可行性及實用性後編制而成。 當中的投標條款、項目清單、合同規範等內容,確保符合公平合理原則,亦屬市場實際做法。 計劃會針對平均應課差餉租值較低的私人住宅或綜合用途樓宇的舊式升降機,市區樓宇(包括沙田、葵青及荃灣區)平均應課差餉租值上限為每年 元;而新界區的樓宇(除沙田、葵青及荃灣區外),上限則為每年 元。 市區重建局(市建局)公佈由今天(2020年1月6日)開始接受第二輪「優化升降機資助計劃」申請(資助計劃),截止申請日期為2020年6月30日。
成功申請,可獲優化升降機工程費用的六成資助,上限為每部升降機50萬元。 年滿60歲或以上的合資格長者自住業主,可獲全數資助,每個住宅單位上限為5萬元。 為免生疑問,合資格自住業主只可在其樓宇獲準參加2.0 行動的情況下,就其住用單位內屬私人擁有的伸出物的檢驗及修葺工程申請資助。 升降機資助長者自住業主 第二類別
外展隊社工其後探訪林女士,並就她手術後的生活情況、復康進度以至覆診安排等細節作全面跟進。 為了照顧其日常需要,在工程期間,外展社工會派人每星期會步行16層樓梯到其單位,送遞物資包,提供包括經冷藏處理的飯盒、乾糧、罐頭和日用品等,滿足一星期的必需品,減少她外出購買食物和生活物資的需要。 外展隊一般在大廈的升降機工程開始前6至9個月,先派員到目標大廈派發問卷和接觸大廈法團,瞭解在工程期間有實際需要並提供協助的居民數目。
升降機資助長者自住業主: G. 長者維修自住物業津貼計劃
《升降機工程招標文件》範本中的付款階段和百分比,是由專家制定,並且參考市場實際做法釐定。 升降機資助長者自住業主 非標準的條款,或會引發投標過程延長、投標者數量減少、工程費用增加等負面影響。 因此除非有很強的原因及專業的知識,並不建議修改招標文件中的付款階段和百分比。 升降機資助長者自住業主2025 若已收到機電署改善令的升降機,以及沒有配備現時最新安全裝置的升降機,將獲優先資助。 註5︰有關計算資助的範例,請參閱第二輪升降機資助須知附錄一。 註6︰資助須按第二輪升降機資助須知第7.15段釐定。
於《土地註冊記錄冊》內登記或覈準建築圖則內列明的獨立單位,而該單位須用作住用用途。 如申請人居於綜合用途樓宇內,由非住用改作住用用途的單位,申請人須按《宣誓及聲明條例》規定,聲明該單位現作純住宅用途(不包括前舖後居或涉及任何形式的商業用途)註三。 這幢大廈共有40戶居住,估計其中4至5戶涉及長者或行動不便的居民。 獨居在16樓的林女士是其中之一,她分享說,大廈升降機老化,更不時發生故障,非常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