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華指,通常續約兩年,生約或死約要由業主和租客商討後決定。 他表示,從業主角度來看,希望繼續簽死約,因簽生約,租客或可提早通知後搬走,故不想再搵新租客,亦不想再向代理支付佣金。 只要去土地註冊處查冊,以確認出租物業的註冊業主與見面的業主是同一人,並確定業主持有單位的完整業權,以防止有人冒認業主,收取訂金後消失。 親身到場視察,瞭解物業真實一面,如物業內窗身是否滲水、甩灰等,最重要是預先問業主是否負責維修,抑或要租戶自行維修,又如留意屋內是否有傢俬及電器,以便稍後向業主問是否列內租約內。
如已獲業主授權的物業代理,請在新訂或重訂租賃協議後盡快代表業主提交表格CR109,以免被加徵過期收費。 如你並未獲業主授權,請建議業主在訂立租賃協議時同時提交表格 CR109。 請注意:租賃協議加蓋印花和提交表格CR109的手續可以同步進行,無須分開辦理。
租務釐印: 租金回報計算方法
這份文件會在土地註冊處註冊,需進行俗稱「打釐印」的方式來確立其認受性。 租約印花稅稅率根據租務年期計算,年期逾長稅率愈貴,如果年期不超逾1年,稅率為0.25%,如果超逾1年但不超逾3年,需支付的年租或平均年租的0.5%。 假設租期為2020年1月1日,終止日為2020年12月31日,租期為1年,租約屬於「不超逾1年」,假設月租為$10,000元,印花稅為300元($10,000 x 12 x 0.25%)。 租務釐印 但如果租期為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1月1日,租期便是1年+1日,屬於「超逾1年」,需要支付600元($10,000 x 12 x 0.5%)。
- 如租客接受次租期要約,租客須簽署由業主送達並載有該要約的表格AR1(將於2023年10月起提供),並在首期租賃屆滿前將它送達業主。
- 例子:假設次期租賃於2024年1月內的任何一日開始,有關的要約期則為2023年11月的整個月份。
- 若是主動披露,而且不是蓄意逾期,或可獲按以下公式計算減免後罰款,但罰款額最少為 $500。
- 如果你正籌備資金做業主,可以用使用Junto新盤篩選,查找不同樓價、發展商、間隔、位置的可回贈心水新盤。
- 如業主和租客就保養及維修事宜出現爭議而不能自行解決,任何一方均可透過法律程序來處理有關事宜。
- 有關申請詳情,請參閱差餉物業估價署網頁 /tc/public_forms(表格>租務事宜)相關表格的註釋。
- 香港人口組成以華人為主,佔總人口超過90%,而香港人祖藉以廣東最多,包括廣府人、客家人、四邑人及潮汕人,其次是福建人,包括閩南人、閩東人等。
正常情況下相關金額是由業主及租客每方支付一半,而每份證明書的複製本為 5元,額外繳交。 與業主簽訂租約時,最重要是在租約上簽名並繳付釐印費,這樣纔有法律效力,一旦有訴訟的話,法庭會受理。 據租務局網頁指,租約須於簽署日期後30天內加蓋印花。
租務釐印: 租約遲打釐印 可罰稅10倍
以最高稅率17%計算,每個財年最多可以少交17,000元薪俸稅。 由於印花稅的多寡與租期有關,在決定租期時要注意不同情況。 如你已收到估價署寄來的表格 R1A,你可選擇將填妥的表格以郵遞方式或專人交回估價署,或是按以上第 2 租務釐印 段的指示,於網上提交租金詳情。
- 在土地註冊處註冊文件的主要作用,就是讓公眾得知所有影響香港土地的文件,並就牽涉個別物業的文件設立優先權的制度。
- 即使業主沒有申請按揭保險計劃,大部份銀行都設有按揭或放租限制,若業主擅自放租,銀行或會追加利息,甚至收回貸款。
- 新租客為家庭客,心儀單位整潔企理,故睇樓數次後即決定承租上述單位。
- 搬屋很難在一至兩日內完成,故租客簽署租約後,便要跟業主商討何時起租,免租期通常是數日,最好是可以向業主爭取較後的起租期,以取得較多的免租日,故要盡早跟業主商討。
鄧 母 若 與 租 客 談 判 不 成 , 只 可 向 租 客 採 取 收 樓 的 法 律 行 動 。 但 事 前 須 向 租 客 發 出 書 面 通 知 書 , 要 他 在 合 理 時 間 如 七 天 內 , 停 止 發 出 噪 音 。 若 租 客 並 無 改 善 , 鄧 母 可 向 土 地 審 裁 處 提 出 收 樓 申 請。 看過心儀的租盤後,當然要跟業主議租,業主有權在簽約前向準租客索取工作證明,以至入息證明及稅單等,當然租客也有權拒絕提供,不過若能證明租客入息穩定,如公務員,而且沒有不良財務紀錄,這或能成為議租的理據。 在市旺時,一般業主取態也會較強硬,租客可再看看單位能否包括額外家電或傢俱,甚至免租期,當然這也要業主同意。 由於特許權並無涉及土地權益的轉移,所以特許權立約方毋須繳納印花稅。
租務釐印: 查看完整版本 : 有關租約的問題, 請幫小弟一答
據悉,業主於2012年3月以約542萬購入上述單位,現享租金回報率約4.2釐。 除租金外,受訪者也要面對業主濫收水電費,多於三成半租戶所繳的水電費未有列在租單上,只得按業主所述價格支付。 67%的住戶繳交12元1度水費;52%住戶繳交1.5元1度電費,均高於水務署及電力公司法定收費。 沒書面租約保障下,業主有權隨時加租或要求租戶遷出,每4名受訪者則有1名,在過去3年間非自願遷出居所,當中八成人表示業主沒按法例要求,向租戶發通知。
租務釐印: 租務釐印: 好處2: 租金收入可作入息一部份
祥益高級區域經理黃慶德表示,屯門龍門居11座低層B室,面積431方呎,2房戶,單位附企理裝修及部分傢電,毋需大量添置即可入住,獲區內客「零議價」以月租1.1萬「即睇即租」,呎租約25.5元。 如果你正籌備資金做業主,可以用使用Junto新盤篩選,查找不同樓價、發展商、間隔、位置的可回贈心水新盤。 租務釐印2025 一類就是鄰近核心商業區,例如中環、灣仔、銅鑼灣一帶,只因不少都是一批較具承租能力的白領階層,往往希望住得較近上班地點,即使晚一點下班也可爭取時間休息。 他們並不介意麪積細,反而最重要是跟工作距離近,最好鄰近鐵路站。
租務釐印: 先取「出租同意書」纔出租
簽署正式租約時,業主一般都會要求租客支付按金與上期,雖然法例沒有硬性規定金額,但金額通常會是「兩個月租金作按金,以及預先支付首個月租金」,即合共三個月的租金金額。 釐印費通常由業主和租客攤分,費用為年租或平均年租的0.25%至1%不等,並可透過互聯網、郵寄或親臨繳交印花稅。 轉讓股份 : 如公司仍然未開業及沒有何資產,手續非常簡單,簽署及文迴文件後,一般只需2.-3天便可完成。 但如果已經開業,除轉股文件外政府要求必須提交一份3個月以內的核數報告或管理報表,以計算釐印費。 租務釐印 租務釐印 1000萬以下的私人住宅最高可以承造6成或500萬按揭,較低者,而1000萬或以上的私人住宅最高可以承造5成按揭。
租務釐印: 出租流程及注意事項
但是若租賃協議含有 續租權 的條款,則即使其租期並不超逾三年,亦應予註冊。 續租權賦予租客在原有租期完結後繼續租用有關物業的權利,所以構成了法定的土地權益,因此也影響了有關通知及優先次序的原則,故包含續租權的租賃協議亦應予註冊。 在土地註冊處註冊文件的主要作用,就是讓公眾得知所有影響香港土地的文件,並就牽涉個別物業的文件設立優先權的制度。 一份文件經註冊後,即被視作已通知公眾有關其存在及其內容。 註冊的日期也影響著附屬於個別物業的眾多權益的優先次序。
租務釐印: 如工業大廈內分間單位的書面租賃協議列明有關分間單位是用作工業及/或貨倉用途,但租客在該分間單位內居住,有關租賃屬「規管租賃」嗎?
同時,持牌地產代理相對於物業租買交易上均有專業知識,且受到地產代理監管局的法規所規管,故委託專業地產代理協助,可獲較大保障。 中原分區營業經理盧宏基表示,薄扶林63 Pokfulam第2座低層D室,面積270方呎,1房間隔,景觀開揚,業主以1.65萬將單位租出,呎租約61.1元。 據瞭解,原業主於2018年以699萬買入單位,持貨4年,租金回報2.8釐。
租務釐印: 業主可否在「規管租賃」的租期開始前向差餉物業估價署(“估價署”)提交租賃通知書(表格AR2)?
搬屋很難在一至兩日內完成,故租客簽署租約後,便要跟業主商討何時起租,免租期通常是數日,最好是可以向業主爭取較後的起租期,以取得較多的免租日,故要盡早跟業主商討。 值得留意的是,業主同意租客更改單位結構,亦可能會要求收取較高按金。 另外,入夥前,最好先影單位內的大小瑕疵,寄給業主就更好,以免搬遷時大家有爭拗。 若果首年內租客要中止合約,是需要賠償死約期內的租金。 第二年就可以預先通知業主,到某段時間後中止合約,並可退回按金。 除了多個香港樓盤資訊外,House730亦提供不同類型的樓市資訊,包括地產新聞、成交數據等等,讓你成為精明買家或租戶。
租務釐印: 租約一定要打釐印?如何計算租約的印花稅/釐印費?
第1標準第1部稅率適用於住宅物業而第1標準第2部稅率適用於非住宅物業及某些在2013年2月23日或之後但在2016年11月5日前就取得住宅物業所簽立的文書。 第1標準第2部稅率相當於2016年11月5日前適用的「從價印花稅」的第1標準稅率。 任何在2020年11月26日或以後簽立以買賣或轉讓非住宅物業的文書的「從價印花稅」將會以第2標準稅率徵收。 香港置業高級區域董事胡耀才表示,啟德新樓嘉峯匯2B座中層E室,實用面積約512平方呎,屬兩房間隔,座向西北方。 業主以約22,500元放盤兩個月後,吸引外區客洽詢,雙方經議價後減價3,500元或減幅約15%,以19,000元租出,實用呎租約37.1元。 引入能者多付的概念,的確有利於社會匯聚財富,政府預計引入累進制後,受影響住宅物業約42,000個,佔整體私人住宅物業總數約2%;而政府每年可增加約7.6億元收入,差餉佔政府收入總額約3%至4%。
租務釐印: 租約的印花稅(釐印稅)
【28Hse】「簡約公屋」選址、造價爭議一樣多… 政府計劃在5年內興建3萬個「簡約公屋」單位,並公佈8個選址,啟德世運道項目惹來最多爭議,該區不少居民反對。 受貿易戰重燃影響,香港樓價由高位回落,「美聯樓價指數」10月2日至10月8日報168.02點,連跌11周,創25星期新低,並較紀錄高位累跌約… 你試過來香港找房時,地產仲介滔滔不絕地介紹,自己暗地裡卻一頭霧水聽不明白嗎? 沒關係,地產界確是有不少行內術語,大家聽不明白也是正常不過。
租務釐印: 住宅租賃
美聯物業高級分區營業經理何振榮表示,荃灣海之戀2期3A座高層A室,面積1163方呎,4房套連工人套房,向西南享全海景,以3.98萬成交,呎租34.2元。 業主於2017年12月以2470.4萬購入,租金回報率2釐。 由2016年11月5日起,「從價印花稅」的第1標準稅率分為第1部及第2部稅率。
租務釐印: 業主或租客是否必須將就次期租賃經雙方簽署的表格AR1遞交差餉物業估價署(“估價署”)?
如果已經有租金收入,可把租金收入的70%當作入息計算;但就算你買入物業後,仍然未有租金收入,部份銀行都可以作出評估後,按評估價計算60%作為收入。 如果選擇好地區、計算好回報後,真的要部署買樓收租,究竟自己要支付什麼費用? 租務釐印 除了要預備首期外,也需要支付經紀佣金、律師費、印花稅、查冊費用外,放租時也要支付租樓佣金,並替租客繳交管理費、差餉、地租、及每年申報印花稅。
租務釐印: 租務釐印費計算: 印花稅如何計算?
只要符合沒有物業條件,都可以申請扣稅,但當中卻要按比例來設定扣除上限,以「合租人數」來按比例扣扣減,如果單位由二人合租,則會把每人的扣稅上限100,000元除以二,每人最多隻扣50,000元。 有關措施旨在減輕沒持有任何住宅物業的薪俸稅和個人入息課稅納稅人的負擔,政府估計可惠及約43萬名納稅人。 因此,業主不可在「規管租賃」的租期開始前向估價署提交表格AR2。 假如分間單位的業主及租客已以口頭達成首期租賃而該租賃已開始,租客可用書面方式要求業主在30日內,將反映有關口頭租賃內容的書面租賃協議送達租客。 假如業主沒有這樣做,租客可選擇將租金扣起,暫不繳付,直至業主送達租賃協議為止;或於上述30日的指明限期後的7日內,藉給予業主不少於30日的事先書面通知,終止該租賃。
根據現時法規定,一旦租約協議簽訂後的30日內未交印花稅,業主及租客都可能迎來罰款,詳情在下段講述。 業主還有一個原因不想打釐印/繳交印花稅,就是他們的物業或單位可能是未補地價的居屋或公屋、非法僭建房屋等,在非法出租等前提下,他們自然不想打釐印/繳交印花稅。 需注意,政府計算年租時,會將1年租金的10位數,約數為下一個百位數。 如年租HK$115,484,會視為HK$115,500(年租HK$115,101,則視作HK$115,200),然後再按租約年期,乘以指定百分比(見表1)。 因此,若年租HK$115,484,其印花稅則是HK$115,484乘以0.25%,約$288.7元。 未經打釐印的租約則不被法律承認,或不可作呈堂之用,如不幸遇上立心不良的業主或租霸,問題就難以辯明。
租務釐印: 業主不想報稅或非法出租
近期樓市離不開政府將最高八成按揭貸款的的樓價上限升至1,200萬元,然而,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於《財政預算案》當中,有兩項租務市場新招,亦是租客和業主都是需要密切留意。 由印花稅署署長發出的印花證明書與文書上的傳統印花,有相同的法律效力。 你可在網上核對證明書的真確性(/estamping) 。 租務釐印2025 為了應對過去樓價高企的狀況,政府將從價印花稅的應用對象劃分為「首置」及「非首置」,兩者所需要繳付的印花稅水平並不相同。 如果超過30天仍沒打釐印而需補打,除需補交原有稅項外,更有機會被罰交更重稅款,最高可達10倍(見表2)。
如果租客在物業內有貴重傢俬、電器,可考慮向法庭申請封租,申請程序較快。 瞭解完以上放租攻略,想避免遇上租霸,選對租客也是一門必不可少的學問,詳情可點擊查看往期推文《內地業主出租香港房產,如何避開雷區?》。 若屬主動披露個案及並非蓄意延誤,通常會按特定公式計算減免後的罰款,但罰款額最少為$500。
租務釐印: 租務釐印: 租賃合約|租約一定要打釐印? 租約印花稅業主租客都要識
最值得商榷的就是月入25,000元至40,000元的一羣,就要好視乎租住的單位是何等價錢。 如果是月入25,000元,而單位每月租金是9,800元內,就應採用住宅租金開支扣稅。 如果是月入30,000元,而單位每月租金是10,000元內,都應採用住宅租金開支扣稅。 如果是月入40,000元,而單位每月租金是11,000元內,都應採用住宅租金開支扣稅。 至於對一些已擁有物業,但同時租用他人物業的人士,不適用於這項住宅租金開支扣稅,即是如果本身屬於「雙租族」,即以租養租的一類,由於已持有物業,即使現在在外面租樓住,也不符合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