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大工業村迷你倉大火發生於2016年6月21日,當時導致兩名消防員殉職及多名消防員受傷,亦有附近居民受火勢影響不適送院,大火歷時108小時。 記者今午約三時重返火災現場,當時的迷你倉所在位置已變成九龍灣重建住宅項目皓日的地盤。 牛頭角迷你倉大火 現場為舊式工廈,獲法例豁免安裝灑水系統,致難以在起火初期控制火勢,消防員須在200個已上鎖的迷你倉之間於濃煙下逐一爆破灌救,導致4名消防員受傷,一名年僅30歲的高級消防隊長殉職,遺下妻子與新生兒。
[3][4]事件令公眾關注迷你倉的監管問題,以至舊式工廈的消防安全問題。 牛頭角淘大工業村時昌迷你倉2016年發生四級大火,兩名消防員救火期間殉職,時隔六年,今日(10日)死因裁判官裁定兩名事主死於不幸。 《香港01》記者今午再到當日的火災現場,當日時昌迷你倉所位於的工廈,已被大業主恆隆集團重建為住宅項目皓日,現時仍是工地,預計明年入夥,而不少曾贈送物資的店舖亦已不復存在,當日的火災現場,6年間已人面全非。 及至11時10分,劉分配兩名消防隊員作為「煙帽隊」,帶著一條消防喉從正面進入火場,劉從走廊進行快速搜索及救援工作。 牛頭角迷你倉大火 隊員透過對講機向劉匯報火場情況,指倉內有濃煙,分煙層離地下相距1.6米,即代表1.6米以上的地方均不可視。
牛頭角迷你倉大火: 事件經過
消防處副處長李建日指,一隊消防員昨晚灌救時情況突變,整隊人立即撤退,但一名消防隊長與一名隊員期間失蹤。 該名隊員脫困後走到安全地方向上峯呼召緊急求救信息,消防立即派出10隊人入內搜救。 十數分鐘後終將該名消防隊長救出,惟他當時已昏迷無知覺,送院搶救最終不治。 裁判官黃偉權稱,張耀升進入火場前沒有交出個人識別卡,又無法啟動個人監測儀,加上持舊款對講機入火場,遇險後不能求救。 至於許志傑事發時與同僚失散,在火警現場失去意識,消防亦沒有啟動俗稱「Mayday」的搜救程序,或會影響拯救行動。 黎續指,建築圖則規定了淘大工業村每一層必須配備的消防裝備數量及其位置,包括消防喉轆、火警警報啟動掣及警鐘各4個,及3個泡沫型滅火筒。
- 晚上8時31分,消防處移走一條雲梯,現場只剩下一條雲梯戒備,大廈外圍射水降溫暫停。
- 淘大工業村大火雖然撲滅,但因為工業大廈內部各層嚴重損壞,暫時不宜作工業及商業用途。
- 早上7時30分,消防員分批撤離火災現場,留下大約30名至50名消防員在3至5樓作善後工作。
- 大律師隨後質疑劉當時未有測試火場溫度,劉指當時「未有咁既設備」。
- 同時,消防處在消防學院抽調多名消防學員去火災現場協助正規消防員收回過百條滅火紅色喉轆。
上午10時59分,牛頭角道淘大工業村第1座3樓的時昌迷你倉[11]突然起火冒煙,消防員接報到場,並派出煙帽隊及升降臺開喉灌救。 不過由於舊式工廈並無安裝灑水系統,加上通道狹窄,現場有多達200個擺放了貨物的上鎖貨倉,令火場非常高溫及充斥大量濃煙,火場面積約40米乘60米。 評估現場環境後,消防於中午12時14分將火警升為三級,動用3條喉及3隊煙帽隊灌救,並逐一敲破單位之玻璃窗戶。 消防員疏散工廈內最少6人,期間牛頭角道東行線需要封閉,交通嚴重擠塞。 另煙帽隊進入火場後約5分鐘,九龍灣升降臺主管抵達現場,並透過無線電詢問劉及其隊員的位置。 兩組人員經過初步部署,認為由於火場面積大,決定再開一條水防喉從不同入口進入火場進行快速搜索。
牛頭角迷你倉大火: 迷你倉大火│消防隊長:儲物倉緊密相連似多個火場同時發生
及至同日早上11時21分,牛池灣消防局局長林有榮到場,劉陪同林到2樓評估火警情況。 此時,火場內已有3隊消防隊分別拉喉進入火場救火,惟早前將水柱折射至倉內的效果不理想,遂決定對金屬倉進行爆破,發現某些倉內有明火並撲熄。 初時,場內煙的濃度及熱力有所改善,但中午12點後又再惡化,且煙霧變得刺眼及刺鼻。
9時半官方儀式開始,靈車10時半前抵達淘大工業村火場對開路祭[39],區內代表及市民獻上花圈。 早上7時30分,消防員分批撤離火災現場,留下大約30名至50名消防員在3至5樓作善後工作。 大部份消防車、雲梯車、消防處救護車、部份消防處指揮車撤離現場,返回自己隸屬的分區消防局。 現場大約留底一輛消防車指揮車、9-10輛消防車、救援車作善後工作之用。 淘大工業村大火雖然撲滅,但因為工業大廈內部各層嚴重損壞,暫時不宜作工業及商業用途。 2016年九龍灣淘大工業村迷你倉四級大火,參與撲救的高級消防隊長張耀升及消防隊目許志傑殉職。
牛頭角迷你倉大火: 牛頭角迷你倉4級火 消防隊長殉職
國際專業保險諮詢協會會長羅少雄則表示,迷你倉沒有對儲存物品實行申報機制,即使有購買個人財物保,亦未必獲賠償;建議若雙方有爭議可先調解。 消防處署理副消防總長潘偉倫指,火場面積約40米乘60米,範圍相當大,加上火場3樓位置有多達200個迷你倉,增灌救難度。 牛頭角迷你倉大火2025 大律師隨後質疑劉當時未有測試火場溫度,劉指當時「未有咁既設備」。 至於有類似功能的熱力顯像機,劉指該機器的運作是以紅外線顯像技術去判斷溫度的差異,藉以找出火源。
- 案發當日,牛頭灣消防局於早上10時21分收到指示,淘大工業大廈發生一級火警。
- 下午3時30分,消防處副消防總長譚龍章公佈在工業大廈不同的層樓,發現第二類及第五類危險品。
- 牛頭角迷你倉四級火於2016年6月21日起火,並升至四級火警,焚燒近五日四夜,期間兩名消防人員在救援中殉職,為本港近年最嚴重火災之一,引發社會關注「迷你倉」的規格及安全問題。
- 2016年牛頭角迷你倉發生大火,導致兩名消防員殉職,死因裁判法庭今(11日)就兩名死者死因進行審前檢討,聆訊將排期於2021年9月1日展開,預計為期40天,將傳召71名證人。
- 恩卹金方面,淘大工業村大業主恆隆地產宣佈為每位殉職消防員各發放200萬港元恩卹金,其中100萬港元為家庭應急基金,另100萬港元為殉職消防員子女成立教育基金。
- 不幸殉職高級消防隊長張耀升(30歲),據悉隸屬煙火特遣隊,遺下太太及4個月大的嬰兒。
- 消防員數分鐘後到場,陳帶他們上樓巡視,並打爆火警鐘玻璃,以發出警報。
劉作為泵車的主管與5名消防員於11時02分到達現場,當時他在地下天井位置望上3樓並沒有見到煙,控制中心亦沒有收到市民的救助。 劉與3名隊員經樓梯上到3樓,見到迷你倉大門有煙滲出,但沒有見到時昌的職員。 劉遂立即指示留守在地下的隊員為大廈消防水缸供水,另指示處理消防隊目到2樓查看迷你倉間隔及打響消防警報。 牛頭角淘大工業村時昌迷你倉發生四級大火,兩名消防員救火期間不幸殉職,他們的死因研訊今(10日)踏入第九天,恆隆保安主任供稱恆隆每一年均會進行一次火警演習,惟時昌作為大廈的主要租客在6年間不曾參與過演習。 另涉案大廈在案發前一個月,剛剛完成年檢,所有消防設施均符合要求。
牛頭角迷你倉大火: 牛頭角迷你倉大火
其後,三黨分別發聲明否認,有網民批評時聞香港「無恥到用不幸事件做假陷害人」。 其中公民黨的聲明又提及之前已決定透過香港消防職工總會及香港消防主任協會,分別捐助港幣兩萬元予殉職消防員的家屬[79][80]。 牛頭角迷你倉大火 屋宇署職員發現三樓天花有局部鬆脫跡象,面積大約三乘五米,吩咐了在場消防員加倍留意,小心工作。 下午5時許,由於有大量救火用的水夾雜垃圾令附近去水渠淤塞,渠務署需進行緊急通渠,觀塘道往東行再度全線封閉。
牛頭角迷你倉大火: 消防高層被指指揮失當
牛頭角淘大工業村時昌迷你倉發生四級大火,兩名消防員救火期間不幸殉職,他們的死因研訊今(14日)踏入第十天,當日首先抵達火場的高級消防隊長指,第一批進入火場的消防員未在迷你倉內發現明火,亦沒有聽到有人求救。 其後多隊消防車到場增援,消防員決定對倉內上鎖的儲存室進行爆破,發現室內有明火。 在明火遭撲滅後,情況一度有改善,惟不久後煙霧變得刺眼及刺鼻,認為這是火勢不受控的訊號,即通知控制中心及把火警升為3級。 牛頭角迷你倉大火2025 他又指前線消防員視線可見範圍,未見有人被困,雖然作為消防員,在任何環境都不能排除有人被困,惟現場太大煙,視野受到影響,人手亦不足以去搜索所有的倉。 劉續指現場溫度不斷上升,消防員能逗留的時間由最初的30分鐘減至最後只能留5分鐘,他當日亦曾因吸入濃煙而要上救護車休息。 淘大工業村迷你倉大火是在2016年6月21日起於香港九龍佐敦谷[註 1]牛頭角道7號淘大工業村第一座時昌迷你倉的四級火警。
牛頭角迷你倉大火: 【迷你倉大火】屋宇署批重建圖則 牛頭角工業村變31層高商住大廈
張耀升:生於1986年3月17日[7],在香港大學接受高等教育。 2010年加入消防處任職消防隊長,因表現優秀,5年後獲晉升為高級消防隊長,並於2016年4月由舂坎角消防局調往派駐消防及救護學院,擔任技術救援教官。 庭上其中一個關注重點,在於張耀升持舊款對講機入火場,遇險後無法即時求救。 此外,張耀升上白車後,消防處才啟動「Mayday」緊急應變程序,而許志傑遇事時亦沒有成功啟動「Mayday」,或影響拯救行動。 另一關注重點,膽則是涉事迷你倉的走廊狹窄,間隔複雜有如迷宮。
牛頭角迷你倉大火: 迷你倉大火|合力拖拉張耀升唯感灼熱需撤出 消防隊長:一度體力不支失去知覺
而若火警現場為有休眠威脅(酒店、醫院)、危險品存放點(油站、危險倉)、水源受限的地方、地鐵站、行車隧道及護老院等,則會立刻視為二級火處理,而涉案迷你倉並不屬於以上種類。 牛頭角迷你倉大火2025 牛頭角迷你倉大火 1984年香港仔田灣大生工業大廈發生大火,是其中一場最具災難性的五級大火,火警焚燒68小時始被撲熄,造成31人受傷,其中27人為消防員。 火警除燒毀數以千萬計之財物外;更影響到田灣邨二幢樓宇安全,逾2000多名居民一度受濃煙影響而要作緊急疏散。 這場4級奪命大火發生於2016年6月21日,牛池灣牛頭角道7號淘大工業村1座時昌迷你倉發生火警,焚燒108小時後終被撲熄,事件中兩名消防員殉職,事後肇事大廈被發出清拆令。
牛頭角迷你倉大火: 牛頭⻆迷你倉大火兩消防員殉職 死因研訊明年9月展開
民政事務總署署長謝小華被問及若大火濃煙對附近民居造成嚴重空氣污染,政府有否計劃撤離附近居民時表示,根據他們的瞭解,目前三個附近屋苑的情況非常平靜,而居民亦向她表示濃煙密佈的情況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謝亦認為當日空氣「非常之好」,因此毋須把老人院的長者撤離至其他地方。 下午近1時靈車到達浩園進行葬禮[45],遺孀及7歲兒子捧着許志傑的遺照,引領靈柩進入浩園墓地,警察銀樂隊的吹奏「最後崗位」曲子,氣氛肅穆。 眾人默哀兩分鐘,許妻拖着兒子按掣,靈柩徐徐降下,兩母子流淚拋下鮮花,望着靈柩良久不願離去,許妻更替淚流滿面的兒子拭淚,場面哀傷。
牛頭角迷你倉大火: 牛頭角迷你倉大火兩消防殉職 死因庭裁2人死於不幸
[5]而發生大火的第一座,為1961年興建的唯一一座工業大廈,雖然編配為第一座,但從未興建第二座七層工業大廈。 牛頭角迷你倉大火 牛頭角迷你倉大火 牛頭角迷你倉大火 [6]隨着1978年恆隆集團收購整個豉油廠土地重新發展,只有在邊陲位置的第一座未被清拆,其餘已發展成住宅及商業用地。 牛頭角迷你倉大火2025 下午3時30分,消防處副消防總長譚龍章公佈在工業大廈不同的層樓,發現第二類及第五類危險品。
牛頭角迷你倉大火: 現場溫度不斷上升只能逗留5分鐘
死因庭由2021年9月起展開研訊,傳召共71名證人出庭作供,經過逾8個月研訊,今日死因裁判官黃偉權裁定兩名事主死於不幸,又形容兩人英勇殉職,表現令人欽佩。 昨晨10時59分,消防處接報發生火警,到場後發現濃煙密佈,至下午12時14分將火警升為3級,坍塌搜救隊(USAR)及煙火特遣隊亦到場支援。 牛頭角淘大工業村1座於2016年曾發生四級奪命火警,兩名消防員不幸殉職。 牛頭角迷你倉大火2025 據屋宇署資料顯示,大業主恆隆已獲批重建一幢31層高的商業連住宅大廈,料提供超過15萬平方尺的住用面積,以及逾2.6萬平方呎商業面積。 早上10時,消防署理助理處長(新界)梁世雄在火警現場表示,3樓及4樓的迷你倉已全部爆破,現時主要集中清理火場的雜物,避免死灰復燃,並且開動4條喉繼續降溫。
牛頭角迷你倉大火: 迷你倉環境惡劣阻消防救援
香港保險業總工會理事長張偉良指,一般迷你倉公司及租客均需買「產物意外保險」及「公眾責任保險」,但大部分租戶均沒有購買。 他又稱部分迷你倉公司與租戶簽約時雖然寫有「免責條款」,但若證明事故發生的責任在迷你倉公司,仍需向租戶賠償。 時昌迷你倉行政總裁時景恆接受本報查詢時強調,現場有配備滅火筒及符合消防條例。 牛頭角迷你倉大火 牛頭角迷你倉大火 他續指,迷你倉有購買第三者意外保險,與租戶簽約前亦有勸喻他們自行購買產物意外保險,暫未知波及多少迷你倉租戶。 據悉,死因研訊將於2021年9月1日展開,預計為期40天,10月29日審結,將傳召71名證人,不設陪審團,由死因裁判官黃偉權審理。 牛頭角迷你倉大火 恆隆作為淘大工業村的最大業主,在大火發生後曾向土地審裁處申請將大廈強制拍賣,土審處早前亦已批准其申請,並將最低拍賣價設為20億元,最後成功拍出。
消防處職工總會主席聶元風出席城市論壇指今次四級大火受傷的消防員,大部份是熱衰竭,希望消防處管理層可以改善前線消防員服飾及救火裝備。 晚上8時31分,消防處移走一條雲梯,現場只剩下一條雲梯戒備,大廈外圍射水降溫暫停。 消防人員在爆破期間發現三樓近第四號梯的迷你倉非常高溫,遂移走迷你倉靠近街道的鐵皮,以便散煙和降溫,現時情況已改善。 兩名死者為高級消防隊長張耀升(30歲)及消防隊目許志傑(37歲),死者家屬今由律師代表出席研訊前檢討,有關程序非公開進行。
林見狀通知控制中心,於中午12時14分將淘大工業村升級為3級火。 兩名死者:高級消防隊長張耀升(30歲),及消防隊目許志傑(37歲),分別於2016年6月21日及23日,在九龍灣淘大工業村時昌迷你倉救火時殉職。 該場大於同年6月21日早上起火,並很快發展成四級大火,焚燒了5日4夜至6月25日才把火救熄,死因庭正就二人的死作研訊。 當日首先抵達火場的高級消防隊長劉勁男供稱,香港所有前線消防局均採用「三更制」的編更方式。 全局消防員分為A、B、C三隊輪流當值,每隊當值24小時後再休息24小時。 火警則可分為一至五級,一開始接獲報警會先視作一級火警,消防局出動升降臺、泵車輕型搶救車、降梯車及救護車,俗稱「四紅一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