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說集體回憶是親身經歷過的話,這裏的一點一滴,都有過幾代孩童的印記。 我餵過大象香蕉,坐過原地自轉的旋轉木馬,慢速轉動的摩天輪,坐過會濺起水花的海船,會擦出電花的碰碰車,遊過不太驚嚇的鬼屋,參觀過宋城內簡陋的蠟像館,也在荔園的遊戲攤位中貢獻過不少銀幣。 擲硬幣贏香口膠,今天聽來簡樸天真,不過,它可說是後來歡樂天地、冒險樂園的前身。 最令人難忘嘅,莫過於鎮園之寶:大象天奴,佢喺1958年跟沈常福馬戲團由緬甸來港表演,之後再運到荔園長住。 於1989年2月3號因為患急性肺炎而被人道毀滅。
- 可能你會好奇,究竟老闆喺邊度搵咁多古靈精怪嘅荔園設備放喺餐廳呢?
- 後來有山友指出,企鵝已下落不明,可能被人搬到另一地方,或掉落山坡,實情就不我而知。
- 1947年6月,聖心英文書院校長石鐘山在荔枝角灣畔興建「荔枝園」,佔地萬餘平方呎,建築費超過100萬元,於1948年5月22日開幕,每天開放時間由早上8時至午夜,入場費成人5角,小童3角。
- 除了安安之外,其實香港有不少為人熟悉但已離世的動物明星,牠們雖皆為明星動物,命運卻大不同,當中更有動物最後的歸宿是堆填區,下場讓人不勝唏噓。
五十年代蕭雲廠獲得漁農署發出入口動物牌照,於是委託各地馬戲團尋找動物,包括日本矢野馬戲團。 動物乘着貨船飄洋過海,到港首站,是蕭家在茶果嶺村最高的大宅「雲臺」。 海威小姐一生情路坎坷,海洋公園曾引入5歲日本殺人鯨「皇子」給海威小姐配種,但皇子後來因感染急性肺炎,導致呼吸系統衰竭,在到園未夠2年就離世。 而海威小姐亦在1997年4月因急性腸出血死亡,享年22歲,海洋公園在海威小姐離世後就再沒有引入殺人鯨。 而海洋公園內的大熊貓現在只剩2007年到港的盈盈與樂樂。
大象天奴: Translation of “大象天奴” into English
他注意到遊人進場時鞋子光亮清潔,離場時卻沾滿泥沙塵土,於是將原始的泥沙地臺,部份鋪上鋼筋水泥,部份鋪蓋紅磚,吸收陽光,降低熱度。 並把阻路的樹木移走,加濶通道,另一方面在空曠地方加種樹木,普植花草,綠化環境。 這樣一改,遊客暴增一倍,新荔園不出三個月,又重現生氣。 而在第二年 (1963 年)也改善全園地下去水系統,用鋼筋水泥建築代替木板建築。 1961 年,與蔣伯英同鄉的邱德根就大約以150 萬元接手荔園,並且帶領著荔園走過全盛時期。
四十年代末期,石鐘山在鐘山臺對下的荔枝角灣畔,興建一個遊樂場,名為「荔枝園」。 初時遊樂場以游泳池為賣點,後來在泳池旁邊陸續加建一些從美國進口的大型機動兒童遊戲,開闢「兒童世界」。 至此,從成人到兒童到年青人都有顧及,荔枝園已具備綜合性遊樂場的規模了。
大象天奴: 大象天奴 荔園之寶
開朗又充滿活力的Mingo,設計的攤位、展品及產品都以好玩及開心為主題,與荔園的形象很合襯。 天奴是一隻雄性亞洲象,亦為本港唯一長期飼養的大象。 天奴來自緬甸,於1958年隨同沈常福馬戲團來香港表演,因馬戲團虧本破產,表演完畢後馬戲團負責人一走了之,天奴及其他表演動物就留了下來,後來得到荔園動物園收養,成為該園永久住客。 3月31日荔園結業,最後一天吸引超過30,000人次入場,園方更特別延長開放時間,以便遊人對荔園作最後的懷緬。 1972年,荔園建成全港第一座真雪溜冰場,翌年更有全港首個人工降雪遊樂設施,使荔園成為一個多元化的遊樂場。
- 我們依然可以在香港某些大型溜冰場的網頁上,找到同款的企鵝扶手相片。
- Mingo表示日後都希望在設計行業發展,因現時除了平面設計外,她還有很多機會接觸產品、攤位及展品的設計,故她希望日後可以修讀室內設計課程,增值自己。
- 品牌的設計及製作經理Mingo更分享以深得民心的大象天奴為包裝禮盒設計的心思,讓這可一物二用的月餅禮滿載大小朋友旳溫馨。
從邱德根先生過去的訪談中可知他接手的原因是為了讓廣大市民有一個娛樂的場所,因為他認為:「娛樂,人一定需要的。那時在香港大家的環境普通,剛出來香港的人也剛剛夠生活,都沒有娛樂。 Mingo表示日後都希望在設計行業發展,因現時除了平面設計外,她還有很多機會接觸產品、攤位及展品的設計,故她希望日後可以修讀室內設計課程,增值自己。 然而,因為廠房製作的老師傅都有一定經驗,有時未必一時接受到一些新式的設計,故Mingo不時都要哄他們,從而慢慢掌握到與他們溝通的技巧,得到自己想要的成品效果。 「以前試過因為活動而製作一些大型木器,發現上色的顏色有偏色的情況,但當時師傅已經在上色,不肯改,他們有時很惡的,所以我要哄他們。」Mingo笑說。 但為免有相類似情況發生,之後她會提前更多準備,先製作多次的樣板,到大家真正確認時,才進行上色步驟,這樣可以減少磨擦的機會。 大象天奴2025 園內雖然人山人海,但遊人興緻勃勃,秩序井然,各人都在享受著遊樂場的最後一天。
大象天奴: 中環荔園開鑼 吸逾萬懷舊客
天奴於1958年隨沈常福馬戲團由緬甸來港表演,之後再運到荔園動物園長住,一直生活在面積有數百平方呎的圍欄之內,當中有一條小壕溝分隔遊客和天奴。 很多人曾隔着簡陋的圍欄接觸象鼻和餵食牠,是不少生活在城市的港人第一次接觸野生動物的經驗。 在1989年2月3日中午,天奴因染急性肺炎而被園方進行安樂死,之後運往將軍澳垃圾堆填區埋葬。
大象天奴: 新聞資料庫
據資料顯示,大象「天奴」每日食2餐,分量大約有200斤,包括草、生果、飯等。 而全盛時期,賣生果嘅小販,每月可賺二、三千蚊港幣。 天龍過山車架設在商場頂層,為香港首條室內架空過山車場地,軌道其中一段是凌空架於商場八至九樓兩層,由於過山車會以高速傾旋俯衝此段,所以曾有亞洲最刺激的室內過山車之譽。
大象天奴: 結業
園主亦不斷改善設施,例如泳池增設燈光設備,讓泳客晚上亦可暢泳;擴建溜冰場,將之改為波浪型,並向英國購入新雪屐。 還邀請著名劇團 (例如于素秋劇團) 及粵劇名伶 (例如潘有聲、伊秋水、黃金愛等) 在其劇院演出。 天奴每日兩餐,每餐喫約200斤的食物,包括草、生果、飯等,每日膳食費大約100元。 據說全盛時期,賣生果給遊人餵天奴的小販,每月可賺2,000 – 3,000元。 您可以隨時聯絡我們的資料保障主任,免費取消訂閱並要求停止使用您的個人資料作直接促銷用途(詳情見「私隱政策聲明 」中的「直接促銷」一節)。 列車:新巴城巴《開心列車》:由吹漲動物園單向開往淘氣小木馬,車程約90秒,約6-8分鐘一班。
大象天奴: 參加在上海舉行的第一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並向香港特首介紹荔園的最新發展。同年更與華人文化集團公司在中國成都市發佈「華荔娛樂」項目。
據消息指,邱家後人擬在中環新海濱,待目前馬術表演「Cavalia」於5月27日完結後,在同一空地上將荔園重現。 若是機械型的玩意,我總是感覺在小型樂園玩的話,會很沒安全感;要玩要去大型的樂園,小型的安全措施可能沒有那麼好,曾有意外事故發生。 今年很多「十年回望」,當年今日,九七年三月三十一日,是荔園結業之日。 猶記得結業前,一連幾天公眾假期,天氣陰晴不定,前來送別遲暮老人的遊客倒絡繹不絕,算是死得風光。 大象天奴2025 最推介的一項攤位遊戲《荔園一對對》,於限時內,於麻雀埋中抽到一對同圖案的麻雀,即可獲獎。
大象天奴: 為紀念荔園成立70週年,在荔枝角D2 Place二期舉辦「我們的荔園」展覽暨嘉年華。場內除設有多個充滿荔園特色的遊戲攤位和AR互動區,更首次展出由本地著名微型藝術單位TOMA Miniatures製作的荔園遊樂場1:64微縮模型。
一進餐廳,便聽見場內播放著70、80及90年代初的兒歌,IQ博士、叮噹、忍者小靈精、小太陽、美少女戰士等等,懷舊氣氛十足。 餐廳的設計及顏色亦充滿童趣,單純的紅、黃、藍、綠枱凳,有點舊快餐店的感覺。 無論男女,當意識到青春為何物之時,青春其實已遠離我哋,近期又再被炒起的多啦A夢熱潮,正正是港人追尋八、九十年代回憶的證明。 繼續使用我們的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 Cookie 和 隱私政策。 外界曾誤傳現時存放在石澳鶴咀海岸保護區的鯨魚白骨為海威小姐,但事實上當時海威小姐死前所感染的病毒會由動物傳給人類,因此牠離世時經解剖後就直接焚化,而鶴咀海岸保護區內的是另一條長鬚鯨的白骨,與海威小姐是完全不同品種。
大象天奴: 中國新聞
由於筆者試了四、五次都擲不入洞,攤位人員看不過眼要教路。 《盞鬼碰碰車》成人要 大象天奴 大象天奴2025 6 個代幣,小童要 3 個代幣,每輛可以載兩人。 現在的碰碰車,底下的黑色防護膠還比車身的大,撞起來不夠衝擊力,很不過癮。 《荔園》的碰碰車,極具懷舊韻味,每一架都是《荔園號》,撞起來特別刺激,大人細路都可以一起玩。
大象天奴: 昔日香港 – 荔園
特別是去玩鬼屋,坐著架機動車,初時感覺到會驚,但當看看一些假到無論的鬼,你就笑到反肚。 3日下午由於入場市民眾多,大會實施人流管制,輪候入場或需時逾一小時。 大會亦在入口免費派發逾4萬把主題卡通人物撥扇,並於樂園出口免費派發逾10萬排綠箭香口膠,深得市民歡迎。 要說最著名的山野神獸,當然是大蛇灣動物園,這裏要說的不是一隻神獸,而是一羣神獸。 現已荒廢的大蛇灣內擺放着各式各樣的動物模型,包括大猩猩、長頸鹿、大象等等。
大象天奴: 【中秋節】荔園月餅 天奴作包裝主題 設計師:紙料都揀咗好耐…
荔園在2015年再次重現香港,以短期遊樂場的形式營運了70天,我依然記得遊人走來跟我道謝的每一個畫面。 大象天奴 這些畫面觸動了我,令我確切體會到荔園與香港人的那份情。 請在本文下方空格內加上✓表示同意我們使用您的個人資料(如姓名及電郵)作直接促銷用途,例如向您發送電子新聞、我們舉辦或安排的活動及/或宣傳推廣通訊資料或促銷資訊。 1977年,位於港島黃竹坑的香港海洋公園落成,對荔園構成較大競爭威脅。 為了抗衡海洋公園,荔園斥資1,500萬以《清明上河圖》為藍本興建「宋城」,宋城於1979年6月16日開幕,由新界政務司鐘逸傑主持儀式,6月23日正式開放予遊客。
大象天奴: 可能史友們都留意到,著名歌手、有「黃梅調…
佢喺1958年隨同沈常福馬戲團由緬甸嚟到香港表演,之後再運到荔園動物園長住,一直生活喺面積只有幾百平方呎嘅獸籠入面,過住跪地乞食嘅辛酸生活。 大象天奴2025 響1989年2月3號因為染上急性肺炎而被人道毀滅,後嚟被運去將軍澳垃圾堆填區埋葬。 呢點已成為1950年代至1970年代香港人嘅重要嘅集體回憶之一。
大象天奴: 經營困難 不止海洋公園
荔園那時的動物園更是十分原始,鐵籠的設計只為滿足一般人的好奇心,根本不管動物的健康,只考慮怎樣讓參觀者看得更近、更清楚一些,籠子裏除了鐵欄杆,沒有什麼設施,動物連藏身之處都沒有。 1952年下半年,荔園從越南運來一小批野生動物,包括斑豹等猛獸,放在籠裡,由一位法國人打理,據說這位法國人能徒手捕捉老虎。 荔園動物園 大象天奴 大象天奴2025 (又稱『萬牲園』) 最初只是試辦形式,後來覺得成功,決定繼續辦下去,而且還引進更多動物。
大象天奴: 香港回歸儀式當中,中國升旗手朱濤響…
荔園在50年代至70年代初,一直不乏捧場客,更為邱德根賺來不少金錢。 荔園一直未有遇上太多競爭者,即使1965年位於新蒲崗的啟德遊樂場開幕,對荔園亦未有造成太大威脅。 直至1977年,黃竹坑的海洋動物為主題的海洋公園出現,成為荔園的強大勁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