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海道大名今川義元大兵壓境之際,信長出兵前吟此詩作爲自己的辭世句,以表明自己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決心,之後有了桶狹間奇襲斬殺今川義元。 由此勝利爲契機信長開始了以“天下布武”爲目標的統一全國的征程。 此處更不經推敲,當時德川家康在衰弱大名藩主方面有很多措施,如“參覲交替制”,大名藩主不斷來回於駐地和江戶,根本沒有時間去其他地方祭祀,所以把先人的遺骨移到駐地反而是方便祭祀。 當時日本人的身高都不高,所以可能那個身高在那時候已經算“高大”,至於現代小說家的寫作創作,都是看史料推測,都有自己的想法,將小說家的寫作設定看做事實,並隨意推測,可見是僞說。 流言中記:“那年頭,不少大名、武將都留下了肖像畫。
- (沒有辦法,甲斐金多米少啊,在甲斐米比金貴)信玄在攻下其它國時,總是把當地領主當作盟友來對待,不使那裏的人民受苦。
- 從這種充滿浪漫的行爲中可以透見日本人那刻苦銘心的武士之道,也讓觀者體會到了亂世英豪的真情流露。
- (人無完人嗎!)他最初去投奔駿河的今川義元,希望得到個官職,然而義元由於受到其身體相貌不願收留。
- 永祿四年(1561)3月,謙信以關東管領的名義,集合了關東諸侯共計十一萬五千兵馬,討伐’逆臣’北條。
- 其間,享祿元年(1528)十二月十二日對於爲景來說具有重大意義。
謙信先順路去了鎌倉,在鶴岡八幡宮舉行了關東管領的正式就職儀式,接受上杉憲政的’上杉’姓和’政’字改名爲上杉政虎(同年十二月又受將軍足利義輝賜予一字而稱’輝虎’)。 然而,與進京的成功同時而至的是巨大的花銷,圍繞着這些費用的徵收問題在家臣中出現了爭執。 天文二十三年(1554)十二月,越後刈羽郡北條城主北條高廣在信玄的煽動下自立,但三個月後就失敗投降了。 北條高廣是鎌倉幕府的名臣大江廣元的後人,越後國人中的實力人物,平日自負武略不遜於謙信,常懷異志。
上杉謙信: デジタル版 日本人名大辭典+Plus
大永元年十一月三日(公元1521年),武田信玄在甲斐國誕生,元服後改名爲武田晴信。 日本史學界的權威坂本太郎在其著作《日本史概說》中評價謙信說:’在殺伐無常,狂爭亂斗的諸國武將中間,上杉謙信以尊神佛、重人倫、尚氣節、好學問的高節之士見稱,令人感到不愧是混亂中的一股清新氣息。 上杉謙信,於1530年1月21日誕生在越後的春日山城,是越後守護代長尾爲景的末子。
忍耐,絕不是犧牲尊嚴割地質子,而是將拳頭縮回去,等待下一次揮出的有利時機。 德川家康,永遠不是誰的家臣,因爲即使是在最艱難的情況下,他也能用頭腦冷靜的判斷形勢,保有自己的力量,然後做最聰明的決定。 此處更是無稽之談,當時日本異性癖最出名就是“織田信長”,而且單以衣着判斷性別更是武斷,此處是流言者以片面史料誤導我們,是僞說。 在結束相模方面的憂患後,元龜三年(1572)十月,應與織田信長敵對的將軍足利義昭之請,信玄領兵三萬餘上京,有關進京作戰的情況,以前已有描述,便不再贅述了。
上杉謙信: 日本戰國時代的大名 / 維基百科,自由的 百科全書
信濃人口衆多、資源豐富,又沒有統一的勢力,自然成爲武田擴張領地的突破口;而對於上杉來說,撇開道義上的原因,信濃也是越後聯絡關東的通道之一,更是保護越後安全的屏障。 但是,正因爲謙信與信玄棋逢對手,難解難分,二人把一生的過多時間耗費在信濃,錯過了進取天下的大好時機,從而使織田信長的成功省了不少力。 上杉謙信2025 上杉謙信 天文21年(1552年),北條氏康攻陷關東管領上杉憲政的平井城,憲政逃向越後向景虎求援,景虎將之安置在御館,隨後遣平子孫三郎、本莊繁長等關東諸將反攻上野沼田城,大破之,成功奪還平井城及平井金山城。 直江景綱在《北越軍談》中卻提到,在上杉謙信的家臣中有被稱爲“四天王”的武將,分別爲“甘粕、直江、宇佐神(美)、柿崎”四人。 在《甲越信戰錄》裏的上杉四天王則是“直江山城守兼繼(續)、宇佐神(美)駿河守定行、甘粕近江守員直、柿崎和泉守景家”四人,同書中還提到,上杉四天王在第四次川中島合戰中非常活躍。
日本歷史講師神野正史,近年整理了千古以來不同歷史人物的成敗得失,每個時代、每種處境、每項人事變化多端,深刻覺察所謂成功根本沒有「一成不變」的具體公式,只有抽象的態度和原則加以參考。 上杉謙信2025 從排廢、安全性,到補助優惠等面向分析,長期看來機車汰舊換新無疑是增加安全、減少風險且照顧荷包的最佳投資。 有意願汰舊換新的民眾,絕對要把握今年底最佳時機,不僅有政府補助,更可獲得三陽機車的加碼補助,如此絕佳機會,錯過不再。
上杉謙信: 戰國人物簡談 上杉謙信與武田信玄
天正二年(1574)十二月剃髮而爲密宗法印大和尚,天正四年(1576)正月任阿闍梨權大僧都。 從越後逃亡的大熊長秀到甲斐投靠了武田信玄,上杉、武田間的和約至此破裂。 弘治三年(1557),武田軍進逼櫟尾城,謙信親率大軍迎戰。 素來以戰法穩健著稱的信玄極力避免打硬仗,只是以先鋒部隊作了試探性的攻擊。 上杉謙信 信玄曾趁夜埋伏下騎兵五十和步兵三百,次日清晨故意放出三匹驚馬,意在誘使上杉軍奪馬而騷亂(曹操在延津誘敵戰術的迷你版,但三匹馬也太吝嗇了點兒)。 關於第三次川中島會戰的記載很不明確,大體上是沒有決戰就不了了之了。
因爲上杉謙信出色的才能,讓宇佐美定滿感到敬佩,因而產生了要守護上杉謙信的意志。 永祿七年(1564年)七月五日,宇佐美定滿與長尾政景一同前往野尻池乘船垂釣遊玩,在出行前宇佐美定滿特意鑿穿了船體,再用活塞堵上,等到了野尻池中央時,宇佐美定滿突然把活塞拔出,讓船體進水,與長尾政景一同淹死在了野尻池裏。 《北越軍記》中的說法是,長尾政景作爲上杉謙信同族,長期與上杉謙信不和。 爲了解決長尾家的內鬥,又不傷到上杉謙信的威名以及引起上田長尾家的叛亂,宇佐美定滿只得出此下策,將罪過全部攬到自己的身上。 天文十七年(1548年)十二月,上杉謙信作為長尾晴景的養子繼承家督和守護代職。 上杉謙信 上杉謙信2025 天文二十一年(1552年)上杉謙信開始進軍關東,翌年爆發了對武田氏的第一次川中島合戰。
上杉謙信: 上杉謙信公を知るなら新潟県上越市「林泉寺」へ、墓所へも參拝を!
眼看勝利就在眼前的信玄終究沒有逃過命運的安排, 1573年4月12日因肺癆病死於信濃駒場。 上杉謙信 在敘述謙信作爲戰國大名的歷程前,有必要先談一談謙信的性格特點。 在遊戲中,謙信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一個能力很強卻 ‘野望’(野心)極低的人。 謙信重傳統道義,一生幾乎都在爲維護室町幕府的統治秩序而奮鬥,與北條、武田及後來與織田的戰爭都是基於這一點而發起的。
上杉謙信: 長尾景虎はじめての関東越山
據《甲陽軍鑑》載,當時有一位頭纏白絹,只露出雙眼的越後武士,騎馬突入武田中軍,揮刀直砍坐在折凳上指揮的信玄。 信玄的近侍二十餘人急來救主,原虎義挺槍刺傷越後武士的馬屁股,馬驚而載着武士逃去。 雖然《上杉年譜》說這位武士是謙信的’影武士’(爲迷惑敵人而使用的主將替身)荒川伊豆守,《北越軍記》又說遭突襲的也是信玄的影武士,但民間依然傳說這是謙信與信玄的單挑。 岌岌可危中的武田本陣因別動隊的及時來援而起死回生,後來豐臣秀吉評說道:’卯時至辰時上杉勝勢,辰時至巳時武田勝勢’。 是役乃少見的惡戰,雙方均死傷慘重(儘管諸說不一),戰後信玄一直迴避與謙信的正面對決。 三年後的第五次川中島會戰其實並未交鋒,雙方相持六十餘日,武田與上杉在信濃的拉鋸就這樣結束了。
上杉謙信: 上杉謙信が天下を取れなかった理由
至天文二十二年(1553),村上義清已難以抵禦信玄的攻勢,與小笠原長時一起前往越後投靠長尾景虎(上杉謙信),由此引出了信玄終生的強敵。 上杉謙信2025 1541年放逐爲政暴虐的父親武田信虎繼承家督職位,隨即就展開了攻取信濃的行動。 當時信濃主要有小笠原家(信濃守護)、諏訪家、木曾家和村上家四大勢力。 天文十四年(1545),北條氏康進攻駿河東部,信玄向今川派出援軍的同時,積極策劃今川、北條間的和平工作,終於在三國間締結了和約。 上杉謙信2025 在這時,景虎終於不能再繼續忍耐下去,只有自己起兵討伐叛逆者,結果屢戰屢勝,聲望在外。 長尾晴景不能忍耐這種情況的持續,決定起兵討伐景虎,在三戰三敗後,越後守護代上杉定實站出來調解,雙方議和。
上杉謙信: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也許在學業、事業的瓶頸期,在感到無力應對社會上的紛紛擾擾之時,應當重回500年前的江戶之畔,去東照神宮聽一聽那暮鼓晨鐘,接受一番歷史的洗禮,因爲那隻杜鵑,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流言中記:“當我們逐漸發現了謙信的本來面目,我們就越來越能理解他爲什麼與武田信玄在感情性格上那樣的格格不入了。 謙信確實和義輝頗有交情,但再好的朋友,經常自己跑去和人家的母親、妻子等女眷混在一起,總之是太不避嫌了吧? 然而,將軍本人也好,他的女眷也好,無人對此表示過一絲一毫的不滿,甚至覺得是非常自然之事。 流言中記:“謙信的筆跡是有傳世的,從現存的筆跡看,相當的纖細,與武田信玄剛健強勁的書法恰恰形成對比。 甚至可以說,如果是一個男人寫的字,謙信的筆跡有點兒過於纖細陰柔了,完全不象一個八方無礙的名將。
上杉謙信: 上杉謙信…実は女性だった!? 女性説のある戦國武將&証拠畫像まとめ
謙信先拜訪關白一條兼冬、右大臣西園寺公朝,求教歌道的祕訣;又向大納言公光質疑《源氏物語》、《伊勢物語》中的不解之處。 爲景一死,本來就不太平的越後國更加動盪,各地豪強佔據一方,各自爲政,儼然是個’小戰國’。 當時虎千代年僅七歲,穿着盔甲送爲景下葬,國內的混亂可見一斑。 上杉謙信 按照室町時代武家的傳統習慣,沒有繼承權的幼子常常被送去出家。 於是這一年虎千代受戒於春日山麓的林泉寺(長尾氏的菩提寺)名僧天室光育門下,學習禪與文武之道。 享祿三年(1530)一月二十一日,越後守護代長尾爲景的幼子誕生於春日山城。
上杉謙信: 上杉謙信うえすぎけんしん(1530―1578)
不過,直江兼續出生於永祿三年(1560年),是斷然不可能參加次年的川中島合戰的,宇佐美定行也是後世創作的上杉謙信的軍師人物,並不存在。 因而該書中的“直江山城守兼繼”與“宇佐神駿河守定行”,實際上應該是直江景綱與宇佐美定滿,加上柿崎景家與甘粕景持,剛好組成上杉家的四天王。 上杉四天王的活躍上杉四天王之首的直江景綱是越後國與坂城城主,亦曾用名直江實綱、直江政綱,其一直作爲上杉謙信的側近在上杉家負責內政與外交等事務。 在上杉謙信初立時期,直江景綱、本莊秀綱就作爲擁立謙信的有力支持者活躍在政權中樞,儘管上杉家的政權隨着領地的擴大有所變動,但是直江景綱卻仍然長期處於政權中樞中。
上杉謙信: 日本戰國
直江景綱的經歷在前文提到過,因爲是上杉謙信繼承家督的有力支持者,長期活躍在上杉家政權的中樞。 而柿崎景家其實也是上杉謙信的親信重臣,永祿初年柿崎景家就開始在上杉謙信麾下活躍,在永祿末年,又成爲上杉謙信與今川家、北條家外交的取次。 永祿十一年上杉謙信與本莊氏對立之際,柿崎景家也與直江景綱作爲上杉軍的先遣軍隊前往本莊氏的領地。
身為臺灣機車市場龍頭,三陽機車旗下有多種車款選擇,其中全新迪爵125、MMBCU與CLBCU都是最熱機種。 換言之,若錯過了今年底最佳入手時機,明年要入手三陽機車新車,將會直接貴上5,000元(少了三陽汰舊換新加碼3,000元+政府環保署汰舊換新補助2,000元),對於荷包支出來說相當有感。 對於廣大的機車族而言,除了倚重機車的高靈活性以外,相較於汽車更低的入手門檻當然也十分重要,因此為鼓勵民眾提升用車安全、鼓勵汰舊換新,政府也藉由補助來提升民眾汰舊換新意願。 上杉謙信2025 以先前曾推行的ABS/CBS購車補助為例,2020年前停止時就曾掀起一波購車高峯,顯見購車補助對於機車族的重要性。
上杉謙信: 上杉謙信の女性説
他知道百姓爲國家之本,少一個百姓,國力就會減少一分。 (沒有辦法,甲斐金多米少啊,在甲斐米比金貴)信玄在攻下其它國時,總是把當地領主當作盟友來對待,不使那裏的人民受苦。 人們不僅看好他那舉世無雙的軍略水平,但更多的是爲他那’出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般的悲劇人生而深深嘆息。 上杉謙信 上杉謙信2025 武田信玄繼任當主後,改變了父親強攻信濃的戰術,採取遠交近攻的手段,積極的進行信濃攻略。 首先他與信濃豪族高賴遠繼聯合攻滅瞰訪賴重,接着再攻打了高賴遠繼,使勢力達到伊那郡;接着齊襲長圭城,活捉大井貞隆,並一鼓作氣攻陷藤堂賴親的荒神山城和萁輪福城,至此信玄已控制了大半個信濃。 由於長尾景虎懷疑其非己出,所以謙信便在得不道父親的環境中成長。
上杉謙信: 上杉謙信
殆1569年信玄駿河攻略成功,終於迫使「相越同盟」成立,上杉、北條必須聯手對抗武田。 因此,前一階段雙方以北信濃為中心的對抗,可視為以武田方的戰略勝利告終。 上杉謙信(日語:/ Uesugi Kenshin,1530年2月18日—1578年4月19日)是一名活躍於日本戰國時代的大名,後世譽為越後之虎、越後之龍、戰國軍神。 上杉謙信 越後守護代長尾為景幼子,幼名「虎千代」,成年後稱長尾景虎。
長尾政景因爲長尾政景之死對上杉謙信來說是一件大幸事,使得上杉謙信在與上田長尾家的內鬥中徹底佔據主動權,再加上當事人都死去,因而也有人懷疑宇佐美定滿的舉動其實是受到了上杉謙信的指示也說不定。 上杉謙信 歷史上的四天王在軍記物中,上杉四天王非常活躍,幾乎是上杉謙信的左膀右臂,是支撐着上杉家的重要支柱。 但是,如果從當時的史料中來看,上杉四天王似乎也沒有像軍記物中那樣活躍,許多四天王的事蹟,大多數都是江戶時代形成“上杉四天王”概念後牽強附會的編造而已。
上杉謙信: 山川 日本史小辭典 改訂新版
謙信不像大多數武將那樣使用團扇或採配,而只是隨便拿一根三尺長的竹竿指揮作戰。 與老謀深算,從來都坐在陣後指揮的信玄不同,謙信會親自率領衝鋒。 戰國時代的軍書評價二人,常說信玄以正兵作戰,謙信則以奇兵當正兵。
上杉謙信: 日本大名辭世詩
武田軍平定諏訪地區早就刺激了北信濃的猛將村上義清,村上軍開始沿着千曲川侵入武田領地。 上杉謙信 天文十七年(1548)二月,信玄不顧周圍的反對意見,在大雪中出兵信濃,意在攻取村上的根據地坂城地方。 上杉謙信 然而,二月十四日的上田原會戰,可能是信玄一生中最大的敗陣經歷。
上杉謙信: 精選版 日本國語大辭典
天文五年(1536)八月,爲景進攻越中之前,預計到進程可能不會很順利,先將家督之位讓給了長子長尾晴景。 十二月,長尾爲景在越中楝檀野與一向一揆作戰時中計敗死(另有病死說)。 由於爲景通過’下克上’奪取國政,其一生幾乎都是在與國內外反對勢力的交戰中度過的。
內戰中,謙信雖然兵少,卻以攻其不備之法大敗晴景軍。 天文十七年(1548)十二月,雙方由上杉定實做調解人達成和議:晴景引退,謙信作爲晴景的養子繼承家督和守護代職。 若由戰略層面分析,戰後數年間,武田家在關東方面取得主動權,上杉方據點如武藏松山城、上野箕輪城等一一遭其攻破;上杉謙信則未再出兵信濃,改在飛驒及關東方面與武田信玄角力,亦未有顯著成效,僅得在越中方面擴張其勢力。
上杉謙信: 上杉謙信の家系とその子孫
流言中記:“上杉景勝時代,隨着秀吉一道命令,上杉氏被迫離開多年稱雄的越後,轉封會津。 再到後來,改名景虎的小虎子威脅到了晴景的地位,他只要公佈景虎的真實性別就足以動搖對方陣營的軍心,起到輿論打擊的作用。 但直到被景虎打敗被逼退位隱居,晴景也沒有公佈這個殺手鐧。 是爲景當年走急了忘了告訴晴景那是你妹啊,或者晴景太厚道寧可被揍死也不肯講實話? 大河劇《風林火山》中還啓用視覺系藝人GACKT來飾演上杉謙信,他的英姿颯爽、美豔絕倫終於滿足了人們對“日本第一妖豔將軍”的幻想。 他在上洛的時候,曾經多次去拜訪將軍足利義輝的府邸,有好幾次都是在將軍不在的情況下,和將軍的母親、妻子交談甚歡。
上杉謙信: 上杉謙信はどれくらい強かったのか? 【合戦成績、天下を取れなかった理由】
而且除了描繪自己的形貌外,一般也會在背景中反映自己的特點。 比如武田信玄吧,他的畫像就在背景中畫着紅蓮之火,自己的身貌更宛如不動明王。 我們只有翻查資料就知道,流言是刻意篩選有利史料,反例有:第四次川中島合戰,永祿七年(1564)攻打野尻城,永祿九年(1566)攻打沼田城,永祿11年、12年,越中大規模攻擊,天正五年(1577)的七尾城圍城戰。 都是在流言所言的“生理週期”作戰,而上杉謙信也沒有腹痛之類的記載。 日本古代武家讓庶子出家的目的不是家裏米不夠,而是確保權力交替的平穩進行。 最理想的情況是一父一子交接棒,當爹的不怕兒子造反,當兒子的不怕失寵,家臣也不用糾結擁護哪個少主的問題,豈不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