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在2023年6月1日至2024年2月29日期間內,根據《打擊洗錢條例》下的虛擬資產服務提供者制度在網上提交完全填妥的牌照申請。 證監會如認為有關牌照申請符合當作獲發牌的條件,有關虛擬資產交易平臺將由2024年6月1日起自動被當作獲發牌。 回收物方面,全線統一支持「點止三色咁簡單」,主體涵蓋廢紙、膠、金屬、玻璃樽、四電一腦、小家電、充電池、慳電膽/光管/LED燈等「八式回收」,亦乾淨回收紙包飲品盒。
- 市民大眾可善用「綠在區區」智能磅,掃描各自的「綠綠賞」二維碼 自助回收儲積分,簡易便捷。
- 稍後在各區陸續投入服務的「回收便利點」亦會有類似的「綠早鳥」限期優惠安排,以鼓勵市民及早參與積分計劃。
- 在開幕不久的綠在區區,當時的推廣活動是「換卡優惠」和「5 倍積分」兩項,前者是隻需攜帶 1 公斤回收物,而且新申請積分卡需要扣除首 1 公斤回收物的重量,其餘重量才會被計算為累積分數。
- 近一年間,這些入樽機平均每部每天回收約千個飲品膠樽,即日均回樽總量數以萬計。
- 舉例來說,1 號塑膠是飲品膠樽、個人護理膠樽、清潔用品樽,如果包裝上沒有註明就歸類為其他。
先導計劃會分階段在杏花邨及大埔6個地點設置智能資源回收箱,包括回收紙張、飲品膠樽、其他塑膠、金屬,而杏花邨是計劃唯一內設置智能廚餘回收箱地點。 東網記者到杏花邨巡視,廚餘機設置在其他回收機旁,平均3至4座共用1部機,用以回收蔬果菜渣、肉屑、茶葉、穀物、加工食品、內臟、海產、麵包蛋糕等,但不包括湯、粥水、大型骨頭、貝殼、食物包裝袋、園林廢物、動物糞便和醫療廢物等。 只要收集了不少於 2 公斤的回收物,即可簡單登記領取一張「綠綠賞」積分卡,只需選擇自己居住的區域便能完成申請,即時獲得積分卡,方便又快捷。 以後提交回收物時,只需出示「綠綠賞」智能積分卡或印於積分卡面背後的二維碼影像,便可賺取相應的「綠綠賞」電子積分以兌換禮品,例如多款通心粉及即食麵等多款糧食。
綠綠賞積分計算: 回收8種物品:
今日起至11月30日,市民可以在「回收環保站」和已投入服務的「回收便利點」以優惠方式,提交不少於一公斤的回收物,即可登記領取「綠綠賞」積分卡。 另外,我們會不時推出限時推廣,為提交指定種類或數量回收物的市民提供額外積分。 市民可透過環保署網頁、「咪嘥嘢」流動應用程式等途徑獲取有關推廣資訊。
- 市民可憑「綠綠賞」積分換領各款禮物,如印尼撈麵、豆奶、毛巾、香米及芥花籽油等。
- 同時,市民在推廣期進行回收可獲發額外積分,詳情請瀏覽減廢回收網站/tc/community/crn_intro.htm。
- 環境保護署宣佈,為慶祝香港特區成立25週年,明日至7月5日推出全城回收6倍賞活動,到環保署「綠在區區」社區回收網絡回收的市民可獲六倍「綠綠賞」積分,以進一步鼓勵市民養成回收習慣。
- 各類可回收物之中,廢膠值得大家多關注,例如飲品膠樽,因應港人習慣隨行隨飲,廢膠樽易散落於全港各處,例如偏遠鄉郊及海岸,會危害自然環境,包括海洋生態。
- 我們鼓勵市民使用綠綠賞手機應用程式,及與家庭成員分享會員號碼,加快賺取積分。
- 此計劃歡迎各家庭甚至公司團體等,集體共用一張「綠綠賞」入帳,便利合力儲積分,及早揀選心水禮品。
負責營運的環保協進會行政總監邱榮光表示,杏花邨屋苑有十五部智能廚餘回收箱,平均三至四座共用一部,為提供誘因,住戶可憑「綠綠賞卡」,賺取分數兌換禮品。 而進展至今,當前回收鏈的瓶頸主要關乎大家在「上游」分類乾淨回收的配合程度。 故此,請大家日常「揼少啲 慳多啲 識回收」,包括於源頭分類以支持各類乾淨回收,好讓大家的可回收物在本地上、中及下游可「貨如輪轉」,於本地回收鏈中可轉廢為材,撐循環經濟,包括再工業化,並且締造更多綠色就業機會。 2021年初,環保署推出入樽機第一期先導計劃,共設置了60部入樽機供公眾試用「回樽」,並透過電子支付平臺如「八達通」提供即時現金回贈。 近一年間,這些入樽機平均每部每天回收約千個飲品膠樽,即日均「回樽」總量數以萬計。 至2022年5月底,此先導計劃已乾淨回收了共逾兩千萬個飲品膠樽。
綠綠賞積分計算: 初暫停 回收點回收量大跌一半
中證監發文指,試點基金產品的投資者首輪實繳出資不低於1000萬元人民幣,而且以機構投資者為主,鼓勵境外投資者以合格境外有限合夥人方式,投資不動產私募投資基金。 綠綠賞積分計算2025 中證監指,有自然人投資者的,自然人投資者合計出資金額,不得超過基金實繳金額的20%,基金投資方式也將有一定限制。 不動產私募投資基金首輪實繳募集資金規模不得低於3000萬元,在符合一定要求前提下可以擴募。 不動產私募投資基金的投資範圍,包括特定居住用房(存量商品住宅、保障性住房、市場化租賃住房)、商業經營用房、基礎設施項目等。 綠綠賞積分計算 由於不動產私募投資基金的投資範圍、投資方式、資產收益特徵等,與傳統股權投資存在較大差異,證監會指導基金業協會,在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框架下,新設「不動產私募投資基金」類別,並採取差異化的監管政策。 中證監去年11月公佈,支持房地產企業股權融資5項政策措施,包括恢復涉房上市公司併購重組及配套融資等。
另外,8種回收物所獲的綠綠賞積分亦會定期檢討及更新,並於各回收點展示供市民參閱。 市民於提交回收物時,只需出示綠綠賞積分卡背後或由綠綠賞手機應用程式所產生的會員號碼二維碼影像,即可賺取相應綠綠賞積分,累積綠綠賞積分可兌換由環保署提供的禮品。 我們鼓勵市民使用綠綠賞手機應用程式,及與家庭成員分享會員號碼,加快賺取積分。 環保署表示,為協助和鼓勵市民在日常生活中積極實踐減廢回收,並配合未來實施都市固體廢物收費,當局正持續加強地區層面的減廢回收支援。
綠綠賞積分計算: 超過100個「回收流動點」
這樣的解釋貌似空泛,難似理解如何運用在日常生活當中,幸好的是,這本書內有大量例子證實這個理論,以深入淺出的方式為讀者介紹 80/20 法則。 2020 年創辦『生活的基本』生活風格媒體,目前在 Instagram 擁有 13.6K 追蹤人數,致力推廣極簡生活,把有整理的價值傳遞出去。 對生活品質有所追求,喜歡簡單的事物,嗜好是整理收納、縫紉鉤織、閱讀寫作,與你一起有意識地過生活。 印刷編碼需要與製造產品所用的物料相同,最常見的 1 號塑膠 PET 並不耐熱,加入溫度過熱的液體會導致變形,而且有可能釋放致癌物質,所以並不建議盛載熱水,而且樽口過窄難於徹底清潔亦不適合重複使用。
綠綠賞積分計算: 塑膠回收:1-7 塑膠材質回收辨識碼
「綠在長沙灣」開業至今,收集及處理了65.56噸回收物,當中大部份來自市民到場回收,少數來自外展回收街站。 綠綠賞積分計算2025 店舖每月平均回收9.42噸塑膠,比環保署定立的每月7噸目標多三成半;而其他回收物,如紙類、金屬、玻璃樽及電器等的每月平均回收重量為12.44噸,比環保署定立每月1噸的目標多約11倍。 現時「綠在長沙灣」與25個處所合作回收,包括屋苑、中醫診所等,王家智期望未來能與社福機構等合作。 隨着疫情相對緩和,這些回收設施和「綠綠賞」均已全面恢復服務,大眾可善用這些設施乾淨回收,並使用「綠綠賞」積分卡或自今年年初新增的手機應用程式獲取積分,以換取禮品。 黃錦星說,新一代的社區回收設施廣受市民歡迎,即使疫情期間,各回收環保站和回收便利點仍繼續開放收集可回收物,逾百個回收流動點部分則以自助回收模式維持有限度服務。 今個月,我更樂見香港首間轉化達致準食品級的廢膠樽回收設施已進入最後調試階段。
綠綠賞積分計算: 回收環保站
這3組設施,加上「社區智能回收車」,可接收多種回收物包括廢紙、金屬、塑膠、玻璃樽、四電一腦、小型電器等。 環保署發言人提醒,登記換領「綠綠賞」積分卡所提交的回收物不能同時獲發「綠綠賞」積分,鼓勵市民以家庭作為單位,共用同一張積分卡,加快賺取積分;而換領禮物時,必須出示積分卡。 環保署由今日起推出為期兩周的推廣計劃至11月30日,市民可以在「回收環保站」和已投入服務的「回收便利點」以優惠方式,提交不少於一公斤的回收物,即可登記領取「綠綠賞」積分卡。 環保署重新塑造「綠在區區」品牌,把現有的九個社區環保站會改稱為「回收環保站」;22個提升規模的社區回收中心會易名為「回收便利點」;超過100個「回收流動點」會以街站形式,在全港各區每週定時定點運作。 這三組設施加上「社區智能回收車」構成全新的「綠在區區」社區回收網絡,接收廢紙、金屬、塑膠、玻璃樽、「四電一腦」、小型電器、充電池、慳電膽及光管。 綠綠賞積分計算 2018年中,環保署轄下與非政府團體合作的社區回收網絡訂下新里程。
綠綠賞積分計算: 綠在區區回收懶人包!8 項資源回收、7 種塑膠類別,免費申請「智能積分卡」換領獎賞
「綠在天后」的前身為 121C 回收社在同區所經營的回收點,本來每月回收量約只得 5 噸,但在與環保署簽約合作後,每月回收量提升一倍達 10 噸。 綠綠賞積分計算2025 自 11 月開始營運以來,人流眾多,單日到訪人數最高可達 綠綠賞積分計算 500 人次,每日平均也有約 綠綠賞積分計算2025 200 人次。 「綠在區區」現設有11間回收環保站、32間回收便利點和超過120個以定時定點街站模式運作的回收流動點。 智能回收箱可回收辦公室用紙、報紙書刊、瓦通紙皮及膠樽,市民申請了「綠綠賞」積分卡後,拍卡自動打開回收箱入口,投放回收物後,回收箱會自動為廢紙同膠樽磅重及計算積分。
綠綠賞積分計算: 香港旅遊團時隔三年再經水路入珠海 啟深度體驗遊
環境保護署(環保署)保留修改或終止上述優惠之權利,而毋須事先通知。 訂閱後能閱覽名家專欄及專題報道,更可參與會員Live Chat。 因此,她再三強調,從大眾每天途經的屋苑回收箱著手改善回收設施,方能長遠維持成效;亦唯有充分利用現有資源配套,纔是真正的環保。
綠綠賞積分計算: 登記帳戶
我們鼓勵市民建立廢物源頭分類的習慣,把更多種類的可回收物進行乾淨回收。 證監會建議容許各類投資者(包括零售投資者)使用由持牌虛擬資產交易平臺營運者提供的交易服務,但持牌平臺應評估客戶的風險承受水平及風險狀況,並據此為客戶釐定風險狀況,以及評估客戶是否適合參與虛擬資產的交易。 營運者亦應為每名客戶設定上限,以在參照客戶的財政狀況及個人情況的前提下,確保客戶就虛擬資產所承擔的風險根據平臺營運者的判斷是合理的。 故此,回收便利點的角色:「點止回收咁簡單!」在支持乾淨回收的同時,亦肩負推廣源頭減廢及惜物重用的工作。 例如,全線回收便利點均設置加水機,方便市民自己水壺自己帶,源頭減廢「走塑」,善用加水機可免費補水,尤其適合香港炎夏所需。
綠綠賞積分計算: 收集
然而回收箱僅在下午6時至晚上10時開放,期間會有職員在15個地點協助廚餘回收。 8 種回收物均設有獨立的回收櫃,包括廢紙、金屬、膠樽、其他塑膠、玻璃樽、小型電器、充電池、光管、慳電膽、紙包盒、膠袋及發泡膠。 每個櫃上均寫上了接受的回收物、不可回收的物件及需注意事項,例如紙包盒需要先剪開及沖洗,並去除塑膠部分;有塑膠成份的紙張亦不可回收。
綠綠賞積分計算: 回收環保站 資訊專頁及地址
市民憑「綠綠賞」積分,可換領各款禮物,包括印尼撈麵、香米及芥花籽油等。 綠綠賞積分計算 有街坊表示,現時膠樽已不值錢,反而在這裡可換到禮物,最愛換米和油。 此外,廢塑膠回收先導計劃下提供的中央收集非工商業廢塑膠服務自3月底起逐步擴展至九區,包括新增的大埔、西貢、中西區、深水埗、荃灣、屯門六區,以覆蓋全港逾半人口,預計此服務的回收總量將提升至每年約5,000公噸。 如同回收業界人士所言,近年來,在政府、商界及市民的共同努力下,香港一般的回收意識及行為已成形。
綠綠賞積分計算: 綠領行動「綠在長沙灣」3個月收65噸廢物 回收儲分街坊愛換糧油
除了聖誕節及農曆新年假期外,全年開放,還有夜間自助回收服務,十分便利。 環保署積極提升綠在區區的規模,「環保回收站」及「回收便利點」遍佈全港18區(即「綠在乜乜」的實體店),當中「回收便利點」更有夜間自助回收服務,非常方便;除此之外,更有超過100個每週定時定點的街站「回收流動點」,方便居民落街就能參與回收。 綠領行動去年底在青山道開設「綠在長沙灣」,至今成功回收逾65噸廢物,遠超政府定立的目標。 街坊平日攜帶回收物進店,職員會磅重提供「綠綠賞」儲值積金,然後教育市民自助分類。
剛剛過了2022年世界環境日,年度主題為「只有一個地球」,聚焦更潔淨、更綠色的生活方式,請大家日常身體力行致力於實現與自然和諧共生。 雖然回收便利點的服務時間只有早上九時至晚上七時,但同時附設夜間自助回收,在開放時間以外於門外設回收桶,讓一眾打工仔收工以後都可以回收。 綠綠賞積分計算 新品牌以「綠」字為概念,取諧音數字「6」為標誌,其設計亦與英文「GREEN」的字首「G」及常見回收循環再造標誌的形態相近,寓意綠色生活在區區,「綠綠」無窮。
自2020年底,環保署已逐步開發「智能回收系統」 的應用,透過物聯網 技術聯繫各相關回收設備,以提升整體回收系統的使用、營運及管理效益。 計劃隨後將會在大埔香港青年協會宿舍、大埔嵐山、大埔南華莆、大埔頭村與華樂豪庭,回收紙張、金屬或其他塑膠,每公斤可分別賺取10積分,飲品膠樽每公斤有80分,服務將會24小時開放,料月尾開始實施。 由 2020 年起,環保署為原本由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資助的社區回收中心項目提供常規化撥款,以合約形式委聘合資格的非牟利機構在全港 18 區設立並營運 22 個「回收便利點」,以強化社區回收網絡。 全港現時已有 9 個回收環保站,18 個回收便利點,剩餘 4 個預計將於今年第一季或之前投入服務。 環境保護署(環保署)上週六宣佈由即日起至7月5日推出「全城回收6倍賞」活動,市民只要到環保署「綠在區區」社區回收網絡進行回收,便可獲取6倍「綠綠賞」積分。 而6倍積分後,回收膠樽可得到的積分便由80分增加至480分,若回收25個膠樽就可以換領一瓶900毫升的芥花籽油以及廚房抹手紙。
在綠綠賞回收積分兌換率中,可賺取積分的最低回收物處理量為0.1公斤,如最1份報紙、6個鋁罐、5個膠樽、13個外賣月膠盒、1個破璃樽等。 根據回收物品對應獎賞兌換表,以450分便可換取日常獎賞中的一包梳打餅或一包450克砂糖,所以在6倍積分活動下,市民只要回收5個膠樽便可選擇換取一包梳打餅或一包450克砂糖。 綠綠賞會員亦可於各「綠在區區」,包括「回收環保站」、「回收便利點」及「回收流動點」向職員查閱綠綠賞積分。 碧瑤綠色集團宣佈,集團獲得政府環保署批出一份為期2年的服務合約,為政府提供智能回收機及1個大數據分析平臺。 攜帶以下8種物品到「綠在區區」進行乾淨回收,可以獲取積分換取小禮品。 每種回收物都有獨立的回收隔,收集到的回收物會經過篩選及分類,再運送至合適的下游回收商作後續處理。
下面會以「綠在裕民坊回收便利點」作例子,其他「回收環保站」及「回收便利點」大同小異,但是基於由個別不同的團體運作,要留意回收點的要求可能略有不同。 註:綠在區區不能回收所有塑膠製品,例如包裝內層有銀泊不可回收,常見於即食麵或零食包裝,或是橡筋和矽膠產品都不可回收。 回收前確保乾淨回收,盡量拆除包裝紙、樽蓋、標籤,要是真的很難清除,回收服務營辦商的機器也可以分離不必要的物料。 回收便利點為全年開放(除聖誕節及農曆新年假期外),每日由9am開放至7pm,另增設夜間自助回收服務。 港府於去年制定虛擬資產交易平臺的發牌制度,並將於今年6月1日起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