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代隨著工業的發展而帶來大量車流,香港政府興建地下鐵路修正早期系統(即現今的港鐵觀塘綫)於1979年通車,以觀塘站為東面總站。 昔日於區內林立的舊式工廠大廈現已演變為新型商業樓宇,提供零售、餐飲及娛樂設施,令觀塘區逐漸發展為香港第二個核心商業區。 而且,觀塘區備有鐵路、公路及隧道,與香港其他地區的交通連繫完善,將軍澳–藍田隧道亦剛於2022年12月開通,加上快將落成的東九文化中心,觀塘區將繼續擔當市區東部樞紐的角色。 觀塘民政事務處直屬民政事務總署,是推動地方行政的主要機關,負責確保公共政策得以在地區層面有效推行。 本處提供撥款,用以推行或資助社區參與計劃,並監督地區小型工程計劃下工程的施工情況。
- 瑞和街(英語:Shui Wo Street)是香港的一條街道,位於九龍觀塘區,當地居民稱為瑞和街街市為區內的主要街市,以至觀塘的重要地標之一。
- 明代出版的《粵大記》, 廣州府東莞縣部份有大小官富這地名,歷史學家蕭國鍵認爲就是今天的官塘。
- 當時觀塘區有3個車站,乃香港最早擁有地鐵車站的四個區之一。
- 香港街市(逸東)榮獲「DFA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獎2018」環境設計類別銅獎,表揚了香港街市在活化環境及設計方面的傑出表現。
- 大廈樓高9層,地下至3樓為瑞和街街市、4樓為熟食中心、5樓至6樓為瑞和街公共圖書館、7樓為食環署辦公室。
- 屋邨於興建時,加設安茵街和安秀道,提供了與茶寮坳和安達邨的連接,並設兩條行人天橋連接順安邨及順天邨。
- 去觀塘搵食,除了可以到工廈尋寶,熟食市場也是另一個深藏不露的美食天堂。
當時觀塘區有3個車站,乃香港最早擁有地鐵車站的四個區之一。 觀塘街市2025 1982年1月,香港首個區議會於觀塘區正式成立──觀塘區議會,而觀塘區議會亦取代東區區議會成為全港最大區議會。 4月2日,首次區議會會議在秀茂坪曉光街梁式芝書院禮堂舉行,而香港2號幹線也在1986年9月動工興建,並於1991年全線通車。 觀塘街市 1954年起香港政府進行大規模填海,開發該區為香港主要工業區,並開始使用「觀塘」一名,1955年垃圾池遷移至醉酒灣以配合發展計劃[4]。
觀塘街市: 問題
觀塘區包括觀塘市中心、牛頭角、九龍灣、秀茂坪、藍田、油塘、茶果嶺、茶寮坳、平山及佐敦谷等地方。 觀塘區傳統上以公共屋邨及工廠大廈為主,不過隨着經濟轉型,由觀塘工業區發展為觀塘商貿區,各工廠大廈已經空置或者改裝為其他用途,而公共屋邨亦多已重建,成為新式樓宇或商業大廈。 1970年代觀塘區大規模發展,觀塘區人口由1947年的約1千人增至1979年約72萬人,乃當時香港各區人口之冠。 由於工業區的人流和住宅區居民的增加,港府亦興建首條地下鐵路觀塘綫,並於1979年10月1日通車。
- 屋邨雖然環境優美、景色開揚,不過在政府欠缺規劃下,早期邨內無進駐任何商店,同時與安達邨一樣面對學位不足及交通問題,被網民選為「最差的新公屋」[12]。
- 昔日於區內林立的舊式工廠大廈現已演變為新型商業樓宇,提供零售、餐飲及娛樂設施,令觀塘區逐漸發展為香港第二個核心商業區。
- 展望未來,觀塘民政事務處會加強政府與區內不同持份者的合作和彼此間的夥伴關係,合力提升在區內以至區外居住及工作的市民的生活質素。
- 安泰巴士總站(英語:On Tai Bus Terminus)位於香港九龍大上託安泰邨安秀道上,安泰邨安泰商場對出,供公共巴士使用。
- 根據《觀塘風物志》的記載,1950年代起,新居民不喜歡「官」字,故改稱「觀塘」。
- 安泰商場樓高兩層,提供16間商舖(及一個整體出租街市),總商用面積為4,400平方米,部份商舖為街舖,於2018年9月30日啟用。
1950年代之前的觀塘區為頗荒蕪的海灣,至1950年代香港政府開始發展衛星城市,觀塘區被規劃及發展。 1954年10月[4],香港政府在觀塘對出海面、今翠屏南邨附近展開展開填海工程,出售土地予廠家,首片填海土地於1956年完成[4],隨即在鴻圖道以北及開源道兩旁興建大量工廠。 此時許多廠商設廠,使這個填海區成為九龍半島最大型的工廠區。 1958年觀塘工業區已經具有雛型,填海範圍更進一步延伸至牛頭角。 觀塘街市2025 初時觀塘工業區只有架空電線,於1960年才更改成為地底電線。 1962年觀塘及牛頭角南部填海工程大致竣工,鴻圖道以南開始有工廠落成。
觀塘街市: 觀塘區委員會
近年活化工廈成為了觀塘區的發展焦點,有不少工 業用地已改作其他用途。 同時,憑著觀 塘區的地理和租金優勢,不少開倉批發、創意產 業、非牟利團體和文化團體亦進佔現有工廈單位, 落地生根,並令區內的工廈用途更多元化。
根據《觀塘風物志》的記載,1950年代起,新居民不喜歡「官」字,故改稱「觀塘」。 1979年香港地鐵通車,設有「觀塘站」,使觀塘成為該區的最普遍稱呼[5]。 觀塘街市 不過現今部份小巴路線牌及路面的道路標記中文仍沿用「官塘」舊名作指示。
觀塘街市: 公共交通
2011年,概念草圖計劃興建12座樓高30層的公屋,提供8,400個單位供23,600人居住。 其中中央地盤B的2棟公屋將建於兩層高的平臺上,兩層高的平臺設有零售及停車場設施。 觀塘街市 獎項包括:最佳街市管理公司、最強肉類街市(金獎)、最強肉類街市(銀獎)、最強海鮮街市(金獎)、最強蔬果街市(金獎)、最強雜貨街市(金獎)、支付寶HK普及率之冠、支付寶HK交易額之冠及支付寶HK交易量之冠。 葵盛東街市及青衣市場於葵盛區議會及香港聖公會合辦的葵青長者友善社區推廣計劃2018中,獲頒葵青區長者友善至「Like」街市/超市,以及讚好葵青區長者友善街市/超市。
觀塘街市: AlipayHK 全港星級智慧街市頒獎典禮
商場設有酒樓、餐廳、超級市場、診所以及其他零售行業[15]。 按照1998年的最初方案,安泰邨用地原擬用作興建私人住宅[6]。 但是,由於發展計劃押後動工,加上公屋需求殷切,此用地最後改作興建出租公屋。 天水圍「天瑞街市」的翻新工程,在2014年獲得「世界批發市場聯盟市場大獎」的金獎,成為該國際賽事首個摘金的香港街市,印證本港街市經提升項目後,已達到國際級水平。 「M.C. BOX隆亨市集」榮獲「ICSC亞太地區購物中心大獎」Retail Concepts組別銀獎,足證集團旗下街市經翻新及提升後,管理及經營均達到世界級水平。
觀塘街市: 觀塘工業區的活化和發展研究
觀塘區長者友善社區計劃 – 「友善街市全城愛」由觀塘區9間長者服務單位成立,致力促進優化公共街市,增加更多關愛長者設施/措施,共同締造長者宜居的社區。 大廈樓高9層,地下至3樓為瑞和街街市、4樓為熟食中心、5樓至6樓為瑞和街公共圖書館、7樓為食環署辦公室。 體育館設施包括多用途主場、1個活動室及3個壁球室,並可改為乒乓球室或多用途活動室。 政府在安達臣道發展區預留四幅學校用地,興建三所小學和一所中學,但只有一所鄰近安達邨的小學校舍最快2019年初落成,而另外兩所鄰近安泰邨的小學更要在2024年後才竣工。
觀塘街市: 巴士
此外,本處亦向各決策局和部門提供協助,就地區事務以至全港層面事宜安排公眾諮詢,以及確保市民對重要事項的意見得到反映,以供政府在制定政策時加以考慮。 香港政府於1957年完成觀塘對出海面展開填海工程,向廠家提供土地。 因為作為工業重鎮的緣故,觀塘工廠區的道路命名都有工業味道,大部分的街道名稱都包括了「業」字,而啟首的都是寄望祝頌語[12]︰例如成業街、偉業街、開源道、鴻圖道等,當中只有巧明街、巧明裏和海濱道沒有採用。 觀塘區議會負責就該區的社區設施、衞生環境、運輸及交通、房屋政策及居住環境改善等事宜,向政府反映意見。 觀塘街市2025 第六屆觀塘區議會有40名直選議員,現時觀塘區議會主席為柯創盛先生,副主席為呂東孩先生。 觀塘區議會是香港十八個區議會之一,負責協助處理觀塘區的事務,共有40名議員,現屆觀塘區議會由建制派主導,現任16名議員當中2名為民主派議員,建制派議員有14名。
觀塘街市: 觀塘「赤屋中華日式料理店」!父女檔紅色拉麵:胡椒豬骨湯/極上海鮮
自2010年代,香港政府為了重新塑造觀塘成為新的核心商業區,起動九龍東辦事處成立及提出了短期落實措施,包括逐步更換交通標誌,將九龍東一帶26個原有觀塘工業區路牌更改成為觀塘商貿區。 其他措施包括改善街燈照明,完成觀塘海濱長廊第一、二期及設立起動九龍東辦事處臨時寫字樓等[13]。 觀塘街市 安泰邨的綠化率達三成以上,提供多類型休憩用地和休閒設施,包括兒童遊樂設施、球場等。 平臺花園設有地質文化展覽場地和展板,向居民介紹鄰近的前安達臣道石礦場的歷史和香港的地質。
觀塘街市: 社區環境
「香港街市」於2018年「ICSC中國購物中心及零售商大獎」襄括兩項殊榮。 當中「M.C. BOX寶達市場」及「啟業市場」分別獲得「新零售理念(New Retail Concepts)」和「翻新及擴建 (Renovations and Expansions)」組別金獎。 香港街市(逸東)榮獲「DFA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獎2018」環境設計類別銅獎,表揚了香港街市在活化環境及設計方面的傑出表現。 「香港街市」於2016年起獲香港社會服務聯會頒發「商界展關懷」標誌。 計劃嘉許企業和機構於「關懷社羣、關心員工及愛護環境」三方面的成就,推動企業履行社會責任。
觀塘街市: 觀塘區
邨內亦缺乏社區中心,現時只由非政府機構承接短期社工服務隊和區議員服務居民。 觀塘街市2025 觀塘街市 屋邨雖然環境優美、景色開揚,不過在政府欠缺規劃下,早期邨內無進駐任何商店,同時與安達邨一樣面對學位不足及交通問題,被網民選為「最差的新公屋」[12]。 值得一提的,安泰邨是白鶴山美東邨美東及美寶樓重建的次要安置屋邨,但因上述不利因素,僅有14戶選擇提前遷入此邨。 唯觀塘區發展時未有考慮有大批商廈重建和九龍東倒數活動人潮在2005年增加所引起的工作人口大增問題,2006年及2011年兩次人口普查中,觀塘區的工作人口,由252,724增加至289,093,升幅近4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