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連接路連接大橋主橋及香港口岸,是一條雙程三線分隔車道,長約12公里,由海上橋樑、穿山隧道和沿機場島東岸的地面道路組成。 港深西部公路為雙程三線分隔車道,全長約5.4公里,由北面近海岸線的鰲磡石伸延至南面的藍地。 為應付大埔、粉嶺及元朗等新市鎮的發展,以及深港過境交通日趨繁忙所帶來的交通需求,當局在一九八零年動工興建一條連接這些新市鎮的高容車量主要幹路—新界環迴公路。
港珠澳大橋位於珠江口伶仃洋海域,全長42公里,是連接香港特別行政區、廣東省珠海市和澳門特別行政區的跨海通道,於二零一八年十月二十四日正式啟用。 港珠澳大橋與香港連接路、香港口岸及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構建成一個連接香港、澳門及珠海的策略性交通網絡。 八號幹線2025 元朗公路於一九九三年七月建成,成為九號幹線屯門至元朗段的伸延部分。 為應付不斷增加的交通流量,當局於二零零六年三月把元朗公路由雙程雙線擴闊成為雙程三線行車道。 以下數據以香港天文臺《熱帶氣旋年報》資料及天文臺網站內的「警告及信號資料庫」記錄為準。 由於天文臺僅提供1960年起之熱帶氣旋的數據,所以1940至50年代風速、氣壓數據,以及死亡/失蹤/受傷人數都沒有提供。
八號幹線: 工程概要
尖山隧道於2005年10月貫通,於2008年3月21日通車,經該隧道從沙田到尖沙咀的時間,較經獅子山隧道節省15分鐘[9],在啟用前於2月24日亦曾舉行新界區公益金百萬行,以慶祝八號幹線通車。 一九八一年建成的東九龍高架公路及一九八二年建成的啟德隧道提供更便捷的道路往觀塘。 而在一九八七年至一九九六年年底分階段完成的西九龍走廊,也縮短了油麻地與荔枝角之間的行車時間。
- 有關工程項目的詳細設計及前期準備工作已接近完成,該署會爭取在本立法年度內就工程取得撥款,以期盡快開展工程。
- 為紓緩港鐵東鐵綫繁忙時段擠迫情況,九巴於2014年8月25日以試辦形式開辦一條新界市區晨早特快巴士路線T270,由上水單向開往尖沙咀東(麼地道)[23][24][25]。
- 而在一九八七年至一九九六年年底分階段完成的西九龍走廊,也縮短了油麻地與荔枝角之間的行車時間。
- 青沙公路是一條長13公里的三線雙程快速公路,連接沙田、西九龍以及青衣,以紓緩獅子山隧道和大老山隧道的交通壓力。
- 此外九巴於《 年度巴士路線發展計劃》建議開辦272X線及280X線,前者作為72X早上特別班次,經青沙公路及西九龍公路直達奧運站及旺角,後者則為全日路線,取代280P的服務,直達佐敦及尖沙咀。
此外,作為中期改善方案,土木工程拓展署已計劃把沙田廣場近沙田鄉事會路至禾輋邨民和樓之間一段長約1.1公里的大埔公路(沙田段),由雙程雙線行車道擴闊為雙程三線行車道。 過往曾有紅Van(紅色小巴)業界希望政府批准行駛八號幹線。 運輸署近日向區議會提交文件透露,擬放寬紅Van使用連接沙田及長沙灣之間的八號幹線沙田段,開放該段路來回方向及往返九龍的連接路,當中包括車流量較少的尖山隧道,藉此紓緩沙田繁忙道路,如獅子山隧道及大老山隧道的交通。 八號幹線 八號幹線 這建議將嚴重影響往將軍澳方向的車輛(包括公共交通服務,例如專營巴士)的行車時間,車龍更會向後伸延,以致影響觀塘道/觀塘繞道的交通。 此外,由於連接將軍澳及九龍的其他道路的路線迂迴,難以對現時使用將軍澳隧道的交通產生顯著的分流作用。
八號幹線: 香港巴士大典
汀九橋位於青馬管制區,是大欖隧道、屯門公路與青嶼幹線之間的重要連接通道。 大橋為一條長1.177公里的斜拉橋,兩個主跨分別長0.448公里及0.475公里,實施雙程三線行車,並不收取費用。 城門隧道連接梨木樹(荃灣區)及大圍(沙田區),全長 2.6 公里,實施雙程雙線行車,收費為 5 元。
由2023年5月7日起,收費廣場的人手及自動收費亭已被不停車繳費服務「易通行」取代,私家車車主可直接通過隧道並繳交隧道費。 香 港 採 用 的 出 口 編 號 系 統 , 每 條 主 要 幹 線 都 會 將 最 東 面 或 最 南 面 的 出 口 編 號 定 為 「 1 」 , 編 號 然 後 依 八號幹線2025 次 在 下 一 個 出 口 遞 增 。 運 輸 署 工 程 師 陳 振 平 今 日 ( 六 月 三 日 ) 在 記 者 會 上 表 示 , 更 換 幹 線 編 號 交 通 標 誌 及 安 裝 新 出 口 編 號 交 通 標 誌 的 工 作 , 已 在 本 年 五 月 完 成 。 運 輸 署 策 劃 的 新 幹 線 編 號 系 統 及 出 口 編 號 系 統 已 投 入 運 作 。 透 過 提 供 更 清 晰 的 資 料 , 駕 駛 者 即 使 不 認 識 所 駛 經 主 要 幹 線 的 道 路 名 稱 , 亦 能 很 方 便 地 計 劃 長 途 行 程 。 觀塘繞道在一九九一年落成,將分別於一九九一和一九九零年啟用的大老山隧道與將軍澳隧道,以及在一九八九年啟用位於茶果嶺的東區海底隧道連接起來。
八號幹線: 幹線
各地區要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落實屬地責任,加強組織領導,完善工作機制,精心組織實施,因地制宜採取有效舉措,積極探索有效做法,認真抓好消費納統,切實推動各項措施落地見效。 《廣東省進一步提振和擴大消費的若干措施》已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智通財經APP獲悉,11月24日,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廣東省進一步提振和擴大消費若干措施的通知。 八號幹線2025 廣州、深圳進一步放寬小汽車購買指標申請資格,2023年廣州增加5萬個計劃外節能燃油車增量指標配額。
- (一)及(二)現時連接沙田與九龍市區共有三條行車隧道及一條道路,即大老山隧道、獅子山隧道、八號幹線沙田至長沙灣段(包括沙田嶺隧道及尖山隧道)和大埔公路。
- 青沙公路餘下路段於12月20日通車,同日亦標誌着全長33.1公里的8號幹線全線通車。
- 由2011年至2023年間,連續13個風季都需要發出八號信號,刷新二戰後的紀錄。
- 過往曾有紅Van(紅色小巴)業界希望政府批准行駛八號幹線。
- 審計署炮轟運輸署未有善用八號幹線沙田段剩餘容車量後,運輸署「補鑊」,建議放寬讓紅色小巴行經八號幹線沙田段及相連道路往來新界及九龍。
- 尖山隧道和沙田嶺隧道實施雙程三線行車,而大圍隧道則實施雙程雙線行車。
由於車公廟路支路的最左線與大圍隧道匯合的位置已相當接近沙田嶺隧道入口,匯合處提供了250米的切線範圍,所以在沙田嶺隧道大圍入口開始約二百米才開始劃雙白線。 而往沙田方向,在出口前100米,只能行走隧道左線的巴士已經可以切線至中線,以便及早選擇取道往顯田的支路或經大圍隧道前往大圍。 2018年5月13日起,駕車人士可以在尖山隧道及沙田嶺隧道的人手收費亭,以八達通或本地發行的非接觸式信用卡(包括Visa 八號幹線2025 payWave、感應式Mastercard及銀聯閃付[6])拍卡繳付隧道費。 原來的單線行車道已改善為雙線不分隔道路,以應付交通需求和加強交通安全。 落馬洲至皇崗新跨界橋的建造工程於二零零三年十一月展開,並在二零零四年十二月完成。 八號幹線2025 為應付不斷增加的交通,在二零零零年十二月,當局把介乎小欖與掃管笏之間的一段青山公路擴闊為雙程雙線分隔行車道。
八號幹線: 八號幹線沙田段10月20日起放寬公共小巴使用
香園圍公路包括約4.8公里長的龍山隧道、約0.7公里長的長山隧道,以及約4.5公里長的高架天橋和約1公里長的地面道路。 公路共有4個交匯處,方便沙頭角、打鼓嶺及坪輋一帶的居民經香園圍公路,來往粉嶺、上水、大埔及九龍,並於香園圍邊境管制站啟用後,分流現時使用文錦渡及沙頭角邊境管制站的跨境車輛。 北大嶼山公路是機場及北大嶼山對外路線及往返迪士尼樂園必經之路,為八號幹線最繁忙及最多巴士路線行經的路段。 八號幹線2025 南灣隧道及昂船洲大橋雖與長青隧道一樣能由大嶼山或新界西北來往九龍東、中及港島,但現只有8條城巴機場快線、龍運巴士A41P、A47X及NA47線使用。 這條幹線當中包括一條收費路段:尖山隧道及沙田嶺隧道(合併收費)。
八號幹線: 尖山隧道及沙田嶺隧道
於《 年巴士路線發展計劃》,青沙公路將首次出現2條全日巴士路線,分別為來往顯徑至深水埗的286X,及來往博康至佐敦道的287X,兩線並將於青沙公路收費廣場設置巴士轉乘站,方便乘客互轉兩線。 其中286X率先於2012年12月1日起投入服務[21],而287X線經拖延1年多後,最終亦於2014年8月23日起投入服務[22]。 2017年2月20日,過海隧道巴士980X線及981P線開辦,並途經青沙公路。 八號幹線2025 因應新線開辦,途經東區海底隧道的681P線逢星期一至五班次由8班調整為7班[16][17][18][19]。 在2014年9月28日受佔領中環示威行動影響,原本經東區海底隧道,大老山隧道的過海隧道巴士680X線暫時改為經青沙公路來往服務。
八號幹線: 八號幹線: 巴士服務
由於高架路下面本身已有3層車路(連翔道時速限制達80公里、西九龍公路更達100公里)和港鐵東湧綫及機場快綫路軌,參照觀塘繞道使用傳統的搭棚建橋方法不可行,因為高架天橋下的道路和鐵路必須並非繁忙要道纔可使用。 西九龍公路、連翔道和港鐵東湧綫及機場快綫都是繁忙要道,加上週邊地區已陸續發展,因此只能用預製天橋組件,故工程人員先把組件運到工地,再以吊樑車把組件吊到天橋上組合,組件均重達70至120噸,以鋼筋穿好連接。 由於高架路穿越多條繁忙道路如長沙灣道,平日難以封路進行工程,工程人員只能在深宵工作,每日工作約4小時,最終花了9個月,才把新天橋建成。 工程期間,曾有一輛吊樑車在行駛時,吊臂不慎擊中高懸的天橋組件,結果工程人員要鑿開組件,換掉鋼筋、水泥以保安全。 八號幹線2025 沙田T3主幹道路,為連接大圍隧道及大埔公路 – 沙田段的高架道路;部份路段取代原有之大埔公路 – 大圍段。
八號幹線: 途經之公共交通服務
這條雙程三線分隔車道,全長5.5公里,其中香港段長3.5公里,深圳段則長兩公里。 這通道可紓緩現有跨境通道所面對的壓力,同時也進一步加強香港與華南地區的貿易,促進經濟發展─特別是金融、物流和旅遊的發展。 8號幹線途經路段有:機場路、北大嶼山公路、青嶼幹線、汲水門大橋、青馬大橋、青衣西北交匯處、南灣隧道以及青沙公路。 八號幹線 幹線沿途同3號幹線(青衣,荔枝角)、7號幹線(蝴蝶谷)同埋9號幹線(大圍)連接。
八號幹線: 八號幹線15大好處2023!(小編貼心推薦)
及後在2008年3月,青沙公路沙田至長沙灣段開通(包括尖山隧道及沙田嶺隧道、大圍隧道);2009年12月20日,青沙公路長沙灣至青衣段開通(包括昂船洲大橋及南灣隧道),標誌着8號幹線全線通車,同時成為途經最多隧道的幹線(4條)。 政府一直探討不同的交通改善措施,以期將大老山隧道及獅子山隧道的部分交通分流至尖山及沙田嶺隧道。 八號幹線 短期措施方面,土木工程拓展署已在二○一五年於大埔公路(沙田段)通往八號幹線的引道(近蔚景園)新增一條行車線,以吸引駕駛人士使用八號幹線,改善八號幹線的引道及附近一帶的交通。
八號幹線: 八號幹線: 紅隧有幾塞車? 隧道出九龍平均時間36分鐘 西隧車程只要……
小欖至荃灣之間的青山公路擴闊工程亦已於二零零七年六月完成。 八號幹線 屯門公路是一條連接荃灣及屯門的主幹道路,在一九七八年五月部分完成並開放通車。 八號幹線2025 這條道路依山而建,沿線須興建多條橋樑及暗渠,對道路工程人員是個極大考驗。 八號幹線 各有關部門要強化政策協同聯動,加強督促落實,結合實際細化出臺工作方案和配套政策。
八號幹線: 九龍道路
2018年1月22日,九龍巴士38B線(原訂稱48A線,後為與海濱花園38系的編號統一而改為現稱[31])投入服務[32],成為首條以荃灣為總站,並途經青沙公路的巴士路線;亦成為迄今編號最小及唯一一條3字頭的沙田區巴士路線。 八號幹線 2018年9月23日,隨高鐵香港段通車,九巴開辦九龍巴士W3線往返上水、大埔、沙田及西九龍站,為首條北區巴士全日取道尖山隧道的路線,惟本線不在此站設轉車優惠。 興建目的主要有二;其一是紓緩獅子山隧道、大老山隧道、城門隧道及大埔公路的車流;其二是為前往西九龍、葵涌貨櫃碼頭、青衣島或香港國際機場的道路使用者提供更快捷的路線[7]。 八號幹線 全長33.1公里的8號幹線,是香港第二長主要幹線,不但可讓車輛經青衣和長沙灣直接往返機場與新界東北,還可擴大道路容車量,應付獅子山隧道、大老山隧道、城門隧道、長青公路、長青隧道及青葵公路沿線不斷增加的交通量。
九巴已於2010年7月26日開辦249X(前稱49S),來往沙田市中心及青衣站,經長安、長亨、長青、長康、八號幹線、大圍,終點站在博康邨,開辦後成為首條途經昂船洲大橋及來回程均途經尖山隧道和沙田嶺隧道的九巴路線[20]。 公主道天橋於上世紀八十年代重建,局部增加了交匯處南北行方向的容車量,以應付因發展新界區而大幅增加的交通量。 這條天橋是一號幹線在九龍一段中的重要部分,這一段幹線由海底隧道伸延至獅子山隧道,直達新界。 南灣隧道位於青沙管制區,隧道全長1.2公里,實施雙程三線行車。 尖山隧道、沙田嶺隧道及大圍隧道位於青沙管制區範圍內,為八號幹線的一部分。 香港口岸坐落香港國際機場東北水域一個面積約150公頃的人工島(香港口岸約佔130公頃,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南面出入口填海地約佔20公頃),經香港連接路及港珠澳大橋主橋與珠海及澳門連接,並經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南接線與北大嶼山連接。
八號幹線: 巴士分站
現時8號幹線路段於1990年規劃,配合1989年的機場核心計劃。 赤鱲角至青衣一段稱為9號幹線;青衣至沙田一段則稱為16號幹線。 八號幹線 前者於1997年5月22日通車,包括北大嶼山公路、汲水門大橋及青馬大橋。 警方會視乎該區當時的交通及人潮情況,實施合適的交通安排及人流安全管理措施,並呼籲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前往上述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