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界第一渡輪服務有限公司,〈新渡輪宣佈由2005年6月23日起重整北角-紅磡及北角-九龍城服務〉〔新聞稿〕,2005年6月10日。 「11月11日全港三罷」行動延至11月12日,全港各區交通繼續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九巴和新巴也有不同路線宣佈暫停服務或改道,大家去搵食都難度大增。 營運港九航線的珊瑚海船務就在11日宣佈加開營運班次,其實要來往港島和九龍,還有不少港內線渡輪選擇。 北角至九龍城碼頭2025 購票請以現金、信用卡、支付寶或微信支付,航班時間前10分鐘將停止售票。
2018年4月23日,港島專綫小巴65X線以試辦形式投入服務,只於平日中午時段來往此站及東區醫院,成為首條使用此站的專綫小巴路線。 〈九龍城碼頭對開海面 小輪躉船碰撞 一人墮海失蹤 小輪兩男女乘客在碰撞時受傷〉,《大公報》,1983年8月5日。 〈一月中接掌油蔴地八航線 員工全「過檔」 新巴隹績 助新世界接辦渡輪〉,《香港經濟日報》,1999年11月3日。 〈增強兩渡海小輪航綫 星期例假將有天星小輪行走北角九龍城或北角紅磡〉,《華僑日報》,1967年1月29日。
北角至九龍城碼頭: 九龍城碼頭去北角船期: 中環-榕樹灣(南丫島)
此航線與新渡輪北角至九龍城航線對調運作,例如由紅磡出發的聲威11抵達北角時,便改行新渡輪北角至九龍城航線,前往九龍城,反之亦然。 運輸署於2001年就本地客運渡輪服務未來發展進行檢討,其中重整財政狀況較差的航線,包括此航線、北角至九龍城及北角至觀塘,改善其整體財政狀況。 R8線、S64系、龍運巴士青嶼幹線轉車站、屯門赤鱲角隧道巴士路線及所有與其他公司合作的轉乘計劃,一律不能與此轉乘優惠連續享用。 九龍城到北角 九龍市區巴士路線2E,由九巴營辦,來往九龍城碼頭及白田(北),途經紅磡、佐敦、渡船角、旺角西(海泓道)、大角咀、深水埗(南昌街)及石硤尾邨。
- 前者服務土瓜灣、紅磡地區,後者則途經觀塘市中心、東區海底隧道和北角等地區,而原本淘大花園至宋皇臺沿線的服務,則由101線和111線取代。
- 2012年3月21日9時許,「新輝叄」停泊中環5號碼頭上客,預備駛往長洲,其間「新輝叄」左邊船身下層一組玻璃窗,被另一艘客輪船頭碰撞,玻璃破裂碎片四濺。
- 2000年9月18日,一名失明人士在石硤尾站不慎踏空從闊約一米的車卡接駁罅隙跌落路軌,該失明人士僅及輕傷。
- 70年代中期,噴射船引入,船程大大縮短至1小時,乘客可在快慢船兩者二選其一,直至80年代末期,快達輪、南山輪等大船被市場淘汰停辦後,只剩下噴射船及後期引入的雙體船來往珠江口。
- :乘搭此航線及北角至九龍城航線滿十次(每日只計一次),即可以特惠價購買最多兩張來往尖沙咀及澳門之船票,星期一至五每張特惠船票只需$93.0,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只需$110.0,兩張船票最高優惠總額達$88.0,優惠折扣接近30%。
641線只於星期一至六繁忙時間提供服務,來回程均途經東區走廊往返灣仔及東區海底隧道。 由於屬於不停銅鑼灣至北角一帶的特快路線,故定線較其他同為來往東九龍及中上環的過海路線(如619線)直接,車資亦較高。 現時九龍城碼頭只剩往返北角的渡輪服務,專綫小巴總站和的士站在碼頭公共運輸交匯處東北面近落客站,北面設有公眾停車場,供私家車及非專營巴士使用。 65歲或以上長者使用長者或個人八達通、合資格殘疾人士使用「殘疾人士身份」個人八達通、以及60-64歲香港居民使用「樂悠咭」繳付船費,均可享有每程劃一$2的票價優惠。
北角至九龍城碼頭: 收費資料
九龍城碼頭巴士總站(英語: Kowloon City Ferry Bus Terminus )是香港 九龍城區最具規模的巴士總站,位於馬頭角 九龍城碼頭旁,設有兩組坑狀露天車站。 70年代至80年代,海底隧道及地鐵荃灣線相繼通車,汽車渡輪逐漸式微。 1998年,九龍城汽車渡輪碼頭正式停運,見證20世紀後半期香港交通及東九龍的發展。
要收兩程船費的話,揹包豬和小白就決定直接由觀塘乘船去北角,不經啟德,多出來的時間讓揹包豬和小白去了觀塘碼頭一帶走走逛逛。 黃色顯示的票價是富裕小輪於 2020 年 9 月 1 北角至九龍城碼頭2025 日至 2021 年 3 月 31 日期間為三條離島渡輪航線渡輪服務提供折扣票價。 中國客運碼頭位於中港城,交通網絡完善,步行至港鐵尖沙咀站、尖東站及柯士甸站只需十多分鐘,同時有多條主要巴士線、的士小巴均可直達。 九龍城碼頭去北角船期 」個人八達通卡繳付船資,均可享有每程劃一$2.0的票價優惠;若65歲或以上長者或合資格殘疾人士正價船費折半後之優惠票價低於$2.0,則受惠人士只需支付該原來優惠票價。 如60至64歲香港居民的原來全費票價已低於$2.0,受惠人士需支付該原來的全費票價。 因此,九巴一直想改本線的營運模式,甚至多次提出建議取消本線,但全部都不成功,不是遭到市民反對,就是遭運輸署否決建議。
北角至九龍城碼頭: 以下是一個比較偏遠的碼頭 (可能需要額外收費)
1999年4月1日:政府收回專營權,轉為牌照形式營運,並實施以下改動:紅磡的泊岸位置遷往紅磡(北)碼頭。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白田(白雲街)公共運輸交匯處的公共交通安排〉[交通通告],2022年1月19日。 交通事務處佈告:〈香港法例第二百二十章道路交通(道路與標誌)規例第三條 紅磡區交通措施〉,載《華僑日報》,1968年6月4日。 2000年9月18日,一名失明人士在石硤尾站不慎踏空從闊約一米的車卡接駁罅隙跌落路軌,該失明人士僅及輕傷。 為防止同類事件發生,地鐵公司於所有行駛市區綫的列車之間的車卡接駁位置加設三條鐵鏈。
北角至九龍城碼頭: 九龍城北角時間
1993年3月15日:九巴和中巴聯營之141線改經東區海底隧道及東區走廊;同時九龍總站由觀塘(仁愛圍)遷往啟業,編號亦改為641。 2016年4月29日上午,「新超」載有逾四百名乘客,從長洲啟航前往中環時,在青洲對開海面與一艘小艇碰撞,「新超」船頭損毀,小艇船身損毀,渡輪繼續行程駛返中環碼頭,事故造成5名小艇乘客受傷,渡輪上無人受傷。 2009年6月12日下午,「新國」載有逾二百名乘客,從長洲啟航前往中環時,在避風塘出入口與一艘拖網漁船迎頭相撞,兩船船頭均告損毀,渡輪駛返碼頭安排乘客轉搭其他船隻繼續行程,一名女乘客轉船時跌傷,送院治理,漁船上無人受傷。 九龍巴士92線 1955年11月1日,22號線改以馬頭圍道與落山道交界作為臨時終點站,1956年7月4日九龍城碼頭永久總站啟用隨即遷往。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新界專線小巴第77號線路線組合終止服務事宜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2022年2月7日。
北角至九龍城碼頭: 航線全長
新世界第一巴士服務有限公司,〈新巴641號線延長至啟德(啟晴邨)〉[新聞稿],2013年11月7日。 實際航行時間會受維多利亞港範圍的航速限制、海上交通,天氣及海面情況等因素所影響。 70年代中期,噴射船引入,船程大大縮短至1小時,乘客可在快慢船兩者二選其一,直至80年代末期,快達輪、南山輪等大船被市場淘汰停辦後,只剩下噴射船及後期引入的雙體船來往珠江口。 2018年8月26日晚上10時19分,黃色暴雨警告信號當時正生效,「新輝伍」由中環開出前往梅窩,途至喜靈洲對出疑因天氣惡劣及受大雨影響,偏離航道擱淺於喜靈洲北面一處。 船身無入水,亦無乘客受傷,在水警協助下於10時50分安全抵達梅窩。
北角至九龍城碼頭: 灣仔/尖沙咀渡輪 時間表及收費
)準備離開九龍城碼頭總站時,失控撞倒一名途人,再撞向前面一輛行走41線往長青方向的富豪B9TL(AVBWU445/TV679)後,失控剷上路邊花糟,1人受傷。 北角至九龍城碼頭2025 1995年初,過海隧巴119線分拆為兩條路線,其中115線以九龍城碼頭為總站,為目前唯一以九龍城碼頭為總站的過海路線。 2016年11月20日中午12時,「新傑」由中環開出前往梅窩,約40分鐘後,當航行至交椅洲對開時,一名女乘客突然墮海,數名男女乘客發現後從上層船艙衝落下層,並向船長及水手求救,立即將墮海女子救起,到達梅窩後由救護車送往醫院。 2015年9月25日晚上近8時,「新英」由梅窩開出前往中環,當航行至交椅洲對開時,一名女乘客突然由下層船艙近船尾位置墮海,其他乘客立即通知船長及報警。 水警輪聯同消防船趕至出事海面搜救,政府飛行服務隊直升機亦飛抵協助,至深夜終在現場附近海面將墮海女子救起,但證實不治。
北角至九龍城碼頭: 航行時間
此航線主要採用2艘鋼製渡輪航行,分別是聲威11(A9693)及裕河(A8983)。 平日繁忙時間會加派「聲威6」(A8813)或「聲威18」(A8173)航行。 1998年中環填海區四個碼頭上蓋發展磋商失敗後,政府決定公開招標競投包括此航線在內共16條航線。
北角至九龍城碼頭: 北角 九龍城 船程
國峯對面增設分站;往九龍城碼頭方向則於渡船街近中電油麻地400仟伏變電站增設分站。 北角至九龍城碼頭2025 另一邊廂,汽車渡輪於1957年10月9日起增至4艘,油麻地小輪曾考慮開辦來往北角至紅磡的汽車渡輪計劃,並交當局研究。 〈北角至九龍城汽車渡海小輪 立法局昨通過準許永久辦理 每月載車五萬輛對交通有貢獻〉,《華僑日報》,1978年11月16日。 2000年1月15日,油蔴地小輪載客服務結束,改由新渡輪營辦8條持牌渡輪航線,包括此航線;2002年4月2日起接受八達通繳費。 汽車渡輪服務取消後,剩下載客渡輪服務;及後於1999年4月1日油蔴地小輪專營權結束,轉為牌照形式營運。
北角至九龍城碼頭: 西灣河/三家村渡輪 時間表及收費
而旅遊巴中段等候接客時,部分更會停泊於新碼頭街兩旁,嚴重影響專營巴士進入及埋站。 另外,遊客一般聚集於翔龍灣廣場或碼頭外的空地,對行人與居民造成嚴重滋擾,甚至令巴士乘客下車後寸步難行。 新界多個新市鎮在1970年代中至1980年代迅速擴展,九巴相繼開辦多條路線,包括41、45、61X、75X、85、85A及85B線,九龍城碼頭公共運輸交匯處現已由新市鎮巴士路線主導。 北角至九龍城碼頭2025 乘客如使用已加入梅窩月票/多程票功能之八達通於當月內登記「八達通假日來回票」功能後入閘乘船,該八達通會自動扣除假日來回票的收費而非月票/多程票收費,新渡輪將不能退還有關差額。 乘客如使用已加入長洲月票/多程票功能之八達通於當月內登記「八達通假日來回票」功能後入閘乘船,該八達通會自動扣除假日來回票的收費而非月票/多程票收費,新渡輪將不能退還有關差額。 香港公交九龍區專線小巴49路 北角至九龍城碼頭 香港公交九龍區專線小巴49路途經站點 編輯 香港九龍區專線小巴49路上行公交站牌1九龍城碼頭站2馬頭角道(煤氣公司)站3欣榮花園站4木廠街站…
北角至九龍城碼頭: 北角一日遊6大好去處 紫藤花海打卡、碼頭睇日落|香港好去處
使用八達通卡乘搭指定的城巴路線的乘客,轉乘住返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及市區可享優惠。 往九龍城碼頭方向於白田(北)開出後,經白雲街、偉智街和偉倫街返回南昌街及原有路線,取消白雲街「深水埗(白田邨)巴士總站」及南昌街「黃棣珊紀念中學」站,並增設白雲街「白田邨第9座」、「白田巴士總站」及偉倫街「白田邨麗田樓」站。 1968年3月23日:九巴重新開辦2E線(九巴發出的乘客通告中,將此舉描述為開辦一條全新路線),往返石硤尾與紅磡碼頭,來回程改經大角咀及油麻地,不再途經何文田一帶,取代第一代11C線原有服務地區。 城巴有限公司、新世界第一巴士服務有限公司,〈新巴城巴31條隧道路線新增過海後分段收費 第二階段試驗計劃〉[新聞稿],2017年9月15日。 九龍巴士(一九三三)有限公司,〈九巴30條過海隧巴路線在過海後新增分段收費的試驗計劃〉[新聞稿],2017年9月15日。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署,〈由2015年11月16日起調整隧巴第678號線 (上水 – 銅鑼灣 (東院道)) 班次開出時間〉[交通通告],2015年11月11日。
北角至九龍城碼頭: 北角/九龍城渡輪 時間表及收費
本文介紹的是2016年啟用、位於北角匯三期基座的「北角碼頭」公共運輸交匯處:關於1958年至2016年期間運作的「北角碼頭」露天巴士總站,詳見「北角碼頭總站」。 〈北角九龍城間新闢兩條航線 一載運汽車一載運行客兩線碼頭工程年內完成〉,《華僑日報》,1962年4月21日。 九龍城碼頭去北角船期 :中午12時05分,此航線的富河往九龍城碼頭方向,在旭日街海心公園對開約200米海面時,有乘客目擊一名男子由船尾位置躍下海中,該乘客立即通知船員及報案。 船長立即停船搜索,並通知水警到場,經翻看閉路電視後,證實一名老翁從下層船尾跳入海中,船長協助警方調查後,駕駛渡輪返回九龍城碼頭落客。 新渡輪在2000年接辦此航線初期,仍然以上述船隻航行;而其後重新調入聲威6號以取代聲威18號,其後於2001年重新調入裕河號,並於翌年起取代海達利號。 黃埔居民鄭先生表示,過往一直乘搭過海巴士到灣仔上班,車程大概為30分鐘;而近日因紅隧未開通,鄭生生表示會步行至天星碼頭,再乘天星小輪過海,車程是過往兩倍時間。
觀塘秀茂坪對上安達臣道前石礦場,地勢居高臨下,可享盡維港海景優勢,預計將提供1900個單位,工程進度同樣受阻,預計2024/25年度才竣工。 而土瓜灣馬頭角高山道高山劇場側,亦正在興建居屋,興建一幢樓高30多層約500夥,項目距離屯馬綫土瓜灣站路程僅3分鐘,2024年第一季落成,該地盤位置背向西為高山道公園,並無阻礙,景觀不錯;但東面則向東九龍走廊,料會有噪音問題。 北角至九龍城碼頭2025 港鐵觀塘綫架空路軌建於六條行車線的觀塘道上方,而有媒體在2014年於現場視察發現近觀塘站的天橋橋身外牆位置出現近50處水泥缺損並露出鋼筋外露,而附近橋身亦有輕微裂紋及發黴。 港鐵指自2014年初開始,已在觀塘綫整段架空橋,進行大型勘測及保養工程。
但由於單月臺設計的寶琳站導致將軍澳綫效率較低,班次較疏落,繁忙時間每兩分半鐘一班,故部分石硤尾站至彩虹站乘客放棄這種方式,改回金鐘站轉車或改為乘搭過海巴士取代;導致荃灣綫太子站至金鐘站在繁忙時間的人流回升。 除此以外,需要轉車亦是另一原因,因此巴士公司便推出告示吸引觀塘綫乘客轉乘巴士免卻了油塘站轉乘的不便。 1975年初,港英政府屬下的集體運輸臨時管理局宣佈,將早期系統略為縮減至15.6公里,並更改部分技術指標,成為修正早期系統。 修正早期系統連接觀塘至中環,於1975年11月動工興建;北段(觀塘至石硤尾)於1979年9月30日完工,並於1979年10月1日率先通車,由地鐵公司(港鐵公司前身)營運。 2001年9月24日:九巴和城巴推出東區海底隧道九龍入口往港島區之「八達通巴士轉乘優惠計劃」,本線與606及671線成為計劃內首批路線。
到90年代,民欣級單頭車雙層渡輪(民達、民耀和民清號)及雙頭車載客渡輪(民福號)亦間中航行。 其後於1997年,油蔴地小輪開始租用小型渡輪航行以取代自家船隊,並於9月派出裕河、聲威18及新華6號航行。 其後於70年代加入雙頭車載客渡輪,分別民榮級雙頭渡輪及黃埔船廠製造的雙頭渡輪(民家及民權號)航行。
2009年3月20日清晨,「新輝拾壹」由長洲前往中環途中,至南丫島以北、交椅洲對出海面時疑因濃霧影響視野,與內地貨船「新會機9」相撞,渡輪上13人受傷。 海事處的調查報告指出,兩船未有適當運用雷達,在低能見度的情況下留意海上交通情況,「新輝拾壹」更未有保持安全航速,以致兩船過度接近時,未能採取行動避免碰撞。 九龍城寨(香港歷史城區) 九龍寨城(或稱九龍砦城,俗稱九龍城寨),是香港殖民地時代位於今九龍城區的一座圍城,屬於香港歷史城區,於1993年被拆除。 啟德郵輪碼頭擁有難以匹敵的地理優勢,坐落在香港中心地帶,維港兩岸迷人的景緻盡覽無遺,交通更是四通八達。 使用AlipayHK支付寶、Tap 北角至九龍城碼頭2025 & Go拍住賞領取消費券可以將 $5000 消費券合併使用,八達通由於有儲值上限限制,所以不能合併使用不同期數的消費券。
九巴獨營路線間轉乘不限地點,373與673系間之大老山隧道轉乘優惠可於東區海底隧道享用;679與682系間之轉乘優惠亦可於大老山隧道收費廣場享用。 中九龍幹線東端隧道工程完成後,九龍城碼頭公共運輸交匯處將會原址重置,建於一個園境平臺下方,以減少對附近居民的影響。 觀塘碼頭區近年重建了很多商業大樓,這一帶距離鐵路站大約有15分鐘步程,說遠不遠,說近不近。 如果校準時間趕上船,不怕堵車,15分鐘到達北角,北角碼頭一下船就是巴士總站,直接轉搭巴士前往港島其他地區,其實也很方便。 舒房 Relax & Refresh的餐廳地址,德朗邨,Oasis Kai Tak,食評,大致位於九龍的中部位置。 北角至九龍城碼頭 九龍城區北望獅子山,詳見「油麻地小輪北角至觀塘航線(危險品車輛渡輪)」。
環保署已聘請顧問設計電動渡輪和充電設施,並協助渡輪營辦商準備建造電動渡輪的公開招標工作。 本地造船工程師和學者會與工作小組代表組成專家小組,參與制訂電動渡輪的設計方案。 〈油蔴地北角九龍小輪 考慮延長時間 北角至九龍城碼頭2025 午夜停航使夜班工人深感不便〉,《工商晚報》,1967年4月12日。 載客渡輪服務營運初期,主要以2艘民敦級單頭車雙層渡輪(民義、民信、民厚及民敦號)及民昌級或民量級航行。 乘客如需攜帶貨物登船(體積少於32吋闊 x 23吋高 北角至九龍城碼頭 x 12吋深的手提行李箱或行李袋除外),須攜同該物品到碼頭貨票售票處購買貨票。
北角至九龍城碼頭: 九龍城北角交通 九龍城/北角
九龍城碼頭旁邊有一個公眾碼頭,高峯期聚集了約500名遊客,分別往返九龍的紅磡,分為東西兩翼。 九龍城碼頭,遂將遺體送往附近海心廟碼頭上岸,會有不少善信來臨挑魚,包括九龍城至灣仔,將其救上船,東九龍走廊以西,除了可搭巴士,是位於香港九龍九龍城區馬頭角的一個渡海小輪碼頭,名為「馬頭角公眾碼頭」。 運輸署交通通告:〈香港島專線小巴第6號線[海洋公園/壽臣山道–中環(民光街)]終止服務〉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2014年5月21日。 乘客如需攜帶物品登船(體積少於32吋闊 x 23吋高 x 12吋深的手提行李箱或行李袋除外),須攜同該物品到碼頭貨票售票處購買貨票。
有見於紅磡和觀塘分別有不同程度的長遠發展,經過詳細研究後,巴士公司決定把119線分拆成兩條新路線,分別是過海隧道巴士115線和619線。 前者服務土瓜灣、紅磡地區,後者則途經觀塘市中心、東區海底隧道和北角等地區,而原本淘大花園至宋皇臺沿線的服務,則由101線和111線取代。 改革後,兩條新線的服務範圍更廣,能夠更仔細的走進各個小社區,漸漸擔起重要角色。 城巴於1997年6月開辦E22線,來往九龍城碼頭及赤鱲角,途經新蒲崗、黃大仙、樂富、九龍塘與東湧市中心,再於一年後延長至赤鱲角碼頭,方便乘客往返香港國際機場。 受路線重組影響,該線於1999年遷往藍田(北),不再服務九龍城及土瓜灣。 香港德福廣場 11B觀塘(翠屏道)總站九龍城碼頭11C竹園村總站上秀茂坪總站11D樂富總站觀塘碼頭13P寶達巴士總站麗閣巴士總站1A中秀茂坪尖沙咀碼頭258D寶田總站藍田鐵路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