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途恙羊無從入手,望而卻步,師尊師母大慈大悲,將浩翰如海的千經萬典,佔繁為簡,濃縮為三寶心法,直指頓悟。 蓋師尊師母所傳約三寶真傳,就是歷代祖師的真傳本體、涅樂妙心,這心印大法,高深莫測,意義無窮,其中道統真傳與天命真傳,皆是依天定十佛掌教而來,而普化三曹,更依彌勒祖師之鴻慈大願與無皇之天命而開;至於心法償傳,實為代代祖師,諸佛諸聖之香火薪傳。 故而三寶真傳對於上上根人而言,則指即悟,即悟即成,不假修持;對三乘根人而言,即授即修。 即修即與彌勒佛結了見佛聞法証果之法緣,即生不受三界所縛,超出五行矣,由此可知天道所傳約三寶真傳,實含蓋千徑萬典的精華,可說是貫穿理、氣、象三天,涵融色空、有無、體用,真心受持,定能明心見性,回歸理天,歸根認母。 皇母降道,明師應運普渡三曹,已歷80年,彌勒祖師,師尊師母奉天承運,繼往聖、開來學,闡明天地間的真理,五教聖人之奧義,天命的流行,連如電報之傳真。
- 所以我們今天修道,要時常持真經,觀想 彌勒祖師那皆大歡喜之慈容,救世度人,行善佈施,多為他人著想,多幫助他人,無心無為使慈心時時溫暖別人而不執功計德,如此理所當然必與 彌勒祖師結上甚深見佛,聞法、證果、了脫生死之大事因緣也。
- 當晚有一位乾道道親也在現場,他被人踩致面部發紫,當時,有救護員把他抬上黑箱車與其他屍體放在一起,但此道親迷濛之際,心中默唸五字真言。
- 其中道統真傳,天命真傳皆是依天定十佛之掌教而來,而普化之力,更是依 彌勒祖師之大願與天命而開,至於心法真傳,實為代代祖師,諸佛諸聖之香火薪傳,其所秉持者皆亦人人俱備,個個不無之「自性真佛」之實相實義也。
- 至於中乘根人,則把三寶當成脫劫避難,通天迴天之信物,雖然能發誠心修行,但離三寶真藏甚遠,枉費師心成全之一片心血也。
- 第二是早晚各用一次(睡前可反省三件心念),早上起牀精神不好用一下三寶五分鐘讓一天精神都很好,另外晚上時用三寶靜坐反省,所謂三省吾身我們人都欠缺反省不知自我的盲點,所以仙佛纔要讓道親藉由睡前時花一點時間用三寶同時存養,並且反省這並不會花很多時間,這就是所謂存養省察了。
因為這期帶髮修行,就是來了結累世的因因果果,該還可以趕快還清,該改的,要趕快改掉,修回原來的赤子之心,才能乾乾淨淨的回到理天。 彌勒佛發願在淨土成佛,人人得享快樂幸福,這象徵著 彌勒佛之慈心宏博,當今白陽弟子持唸真經就要與 彌勒菩薩一樣之發心,隨時隨地,盡自己之力量去幫助別人,使他人得安樂、得幸福。 所以素食、不殺生為白陽法門所重視,因為那是增長慈心的方法,因而白陽弟子信仰 彌勒佛,因持唸彼法號,又修習慈心法門,當然會與 彌勒佛之慈心相應,而不難上生兜率天(天佛院)了。 所以說不識本心(心地,玄關),學法無益,所學的法都是要讓我們放下妄心的,就如同戒煙,是因為有了抽煙的念頭,所以纔要想辦法要戒煙,藉由三乘法的修行漸修法,易懂難修。 不過呢,因應科學昌明的時代不同,引誘與環境比以前實在太困難修了,不出家修行怎麼可能悟道呢?
三寶心法: 三寶心法(自性三寶) 柯慶宗點傳師整理
師尊 師母乃十八代祖師,所傳之三寶,實乃大開方便普渡收圓之無上法門,不但適合上根人,也適閤中根人及下根人之修持,白陽弟子既然已得之真,若能識悟三寶心法,並依法修持,便是修之真。 此守玄固然是歛心息念方便之法門,然而務必要有明人或明師指點,以防「識神用事,認假為真」,切忌自行摸索,弊多利少也。 當今白陽明師所傳之真經,乃是降魔伏邪之大光明咒,脫離一切苦厄之大清淨咒,修子若能明白其中體用妙意,在妄念不能降伏澎湃心海之時,只要誠誠懇懇地持此真經默唸數遍,而妄念頓時就消失無影無蹤。 猶如太陽之光明一照,自然雲消霧散一樣,修子若能常常持此咒,不但與 彌勒佛結了赴龍華會之聖緣,久久功純,持而無持,妄念一絲不起,則輪迴即止生死即了,而輪迴止,生死了,方是真正之脫劫避難。 三寶心法 所遺憾者是,現今白陽弟子少人深入此寶心法,或把焚香禮視為形式,不知藉此來找尋自身真佛,實是可惜也。 活佛老師所傳關、訣、印三寶、本為千古不洩,非人不傳之祕寶,乃是諸法之王、普被三曹,總攝上、中、下根之心法,故三寶之意,深者會其深,淺者見其淺,三乘根器對三寶真藏之領受,自然各有不同,蓋三寶真藏確為超生了死之心法與密法。
所以我很喜歡默唸真經,也可以持念很久很久。 道親可以試著用郭經理三寶修持講義的方法,三寶養生書中之「三寶光療法」的效果是更強的,不妨試試看。 常常用了三寶之後,自己的某種執著、煩惱、緊張、不良習性,不知不覺消失於無形甚至頓悟(不用講任何道理教化,當然隨著用三寶的功夫強度與時間的長短,煉化識神而頓悟的時間也有所差異,就不是一百天了,可能幾個月或一年以上不等),同時身體上的某些疾病也能獲得改善,這是一舉數得的方法。 心得:請留意,意守玄關就是輕輕的想玄關這一點,行住坐臥都可以,不需花任何時間修持,不易起心動念。 人都有八萬四千種心,用八萬四千種法來教化使其放心實在太困難太麻煩了,但是用守玄法把萬念回歸一念:玄關(三寶)這一念,確實還有一念的存在,離佛還遠,但至少不再造下妄念,至少是正念,我們每一次的起心動念妄念無不是在造業。 當然最高境界,就是守玄守習慣之後,您將不需意守玄關,但只要稍加思考居然發現意念就在玄關,即三官大帝所說久久功純,守而無守的境界,才能到達天然古佛師尊所說回到天然本來的面目。
三寶心法: 先天大道和三教圓通 — 三寶心法
其中蘊含了道統真傳,天命真傳,及心法真傳。 雖然得道佛子是從身擔天命之點傳師領受三寶者,但三寶真藏依然絲毫不減半分,得道佛子若能依三寶真藏修持則今生修持,今生即得解脫,不墜六道輪迴,更能於龍華三會,見佛、聞法、證果也。 一、前 言︰佛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此乃佛傳法與大弟子摩訶迦葉尊者所咐囑之語。 明師指點玄關妙竅,以心印心可達涅槃妙境,真空妙有之隱微奧妙的法門,此心法傳承,不載諸經典文字,亦是一般教化法門所無法承傳者也。
當我們妄念一起,而又不能平息妄念的時候,可以嘗試默唸口訣。 用心觀想呼吸,吸氣時觀想,氣從玄關吸進,再由玄關吐出,而吸氣時要念真經,吐氣時念一次真經或一次氣念一字都可以。 我們道中是真人靜坐,道法自然,平心靜氣,坐的時候,身體要自然,背脊要直,兩眼自然八分閉,舌頂上顎,兩膀輕鬆下垂,自然氣貫丹田,二目守玄真人靜坐,平心靜氣,兩眼守玄關竅,這叫真人靜坐。
三寶心法: 我們修的道是什麼 The Dao We Are Cultivating Is…
所以,只有時常守玄,提升自我反省的力量,纔能夠做到聖人的「反求諸己」。 若果不去做的話,就只懂常常要求別人這樣,責怪別人那樣,修行的道路必定會變得阻礙重重。 有說:「二目要廻光,一點真太陽,眼前觀即是,燈下看輝煌。」意思說只要常常迴光返照,就能夠看見真正的太陽,也即是我們的自性,當下即是,不起妄念,就是自在輝煌。 第三寶合同–你們當初來到人世間,是不是乾乾淨淨,無雜唸的來到人間,所以才會說抱著合同像孩兒,目的就是要找回你們的赤子之心,將合同抱在胸口,偉大的母親,是否都把孩子抱在胸中,合同就像是胸口中乾乾淨淨的孩子心,所以三寶心法的落實也是如此。
後來經同事給後學看一本書”人體使用手冊”後才明白,原來我們人的身體真的是小宇宙,經絡自動很奇妙的運行,原來慢性病都可以靠自己經絡來治療的,只是我們不會使用身體而已。 這位彭大哥無法守玄與默唸真經,他在抓狂的期間只有用第三寶合同,合同可以抱的好好的,並且讓他可安心唸完彌勒救苦真經三遍,後學這時才發現到合同的厲害之處。 而 三寶心法2025 彌勒佛之特德,乃側重在修習慈心!
三寶心法: 三寶概說
自心歸依覺: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離財色,名兩足尊。 點傳師代理天命明師借指見月,師尊 師母二老大人大恩大德,借點傳師手指點開玄關竅,讓眾生登堂入室,守玄悟性,見到自性明月,天理良心、至性常皓、清淨光明,則復性初也。 至性本體,磊落光明,乃常而不變,此自性之本來面目也。 後學有將此合同原理與道親分享,其中有一位道親,他就說:合同在放膻中穴時,手指稍微按在子亥處用力一點,就會有一股熱流從手至玄關,玄關有點熱熱的,心念就會有注意到玄關的感覺。 這時纔想到合同讓身體經絡的接通,也能讓心念回到玄關了。
三寶心法: 仙佛慈語 三寶心法
因此這是如師尊天然古佛所說「上根人」的用法。 不過只要持之以恆用三寶,到達守而無守,唸而無唸,叩而無叩的境界時,連三寶都忘記了,就如同三官大帝所說:收一念而率性,把這一念而放下來,率性就是赤子心,佛心時,可到達天然古佛師尊所說:到達天然的本來面目了,即是成佛了。 最後,求道後得到三寶的人,歸空的時候,身軟如棉(信道不誠與反道敗德者除外)。 那就是我們常常聽說的「冬不挺屍,夏不腐臭。」後學的爺爺多年前已經求道,雖然他從來沒有回過佛堂,但因為他求道後得到三寶,所以他歸空以後設靈的時候,後學和家人撫摸他的身體,的而且確身體很柔軟。
三寶心法: 合同的妙用
無論在何處,有事辦則渡人,無事辦則修己。 一個劫數的來臨,對於領導者及所有的修行人來說,都是一大考驗,因此濟公及月慧為此憂心忡忡;你們要多用功,要發慈憫心,平常在家雖不能行善,但也可以多唸經迴向,以善念消弭災劫。 這雖是一個法,但最主要的是要讓你們發出那一份『慈悲心』,讓人間的修行人,把這一份的慈心傳達到無極宮,報之老母娘。 二六時中時時刻刻迴光返照,二目守玄,眼睛閉八分睜二分,看住我們明師所指點的地方,不思善不思惡,就是所謂的真人靜坐。 行、住、坐、臥之間都能夠守住真人之地,就不離本性。 要靜坐可以,你有一訣,比他們更高超的,他們天天坐在那裡,事也不做的去靜坐;你可以做事,也可以靜坐,那就是你這個雙人,『二目守玄,而又能做事』。
三寶心法: 三寶心法應用
如果我們得不到明師一指點,點開我們的玄關竅的話,將來去世的時候,靈性就不能夠從正門而出,反之,會從旁門而出。 三寶心法2025 另外,《聖經》亦說:「你們要進去窄門。因為引到滅亡那門是寬的,引到永生那門是窄的,路是小的,找著的人也少。」而這窄的門亦都指玄關竅。 而找著的人也少,因為能夠求道的人,只是佔全部人的極少數。 相信各位道兄弟姊妹都知道,古人得道比登天還要難,而現在我們卻很容易求道。 那是因為天道的傳承時隱時顯,乃「非時不降,非人不傳」。
三寶心法: 三寶 (佛教)
猶如太陽之光明一照,自然雲消霧散一樣。 修子若能常常持此咒,不但與彌勒佛結了赴龍華會之聖緣,久久功純,持而無持,妄念一絲不起,則輪迴即止,生死即了。 而輪迴止,生死了,方是真正之脫劫避難。 猶如太陽之光明一照,自然雲消霧散一樣,修子若能常常持此咒,不但與 彌勒佛結了赴龍華會之聖緣,久久功純,持而無持,妄念一絲不起,則輪迴即止生死即了,而輪迴止,生死了,方是真正之脫劫避難。 末後收圓佛──彌勒佛之特德,可以從他姓名而知。
三寶心法: 三寶- 第三寶-合同示範Title
仙佛慈訓:為什麼會有是非,因由心起,因為心存著過去的不好,現在的不好,未來也認為不好,這叫三心,過去心不思,現在心不存,未來心不想,才能真正清靜,心無罣礙。 最近天熱媽媽卻發現,一進廚房就滿身大汗,汗流很多,結果煮飯完後,居然完全不會頭痛了,以前的話只有悶熱僅流一點點汗,體溫調節中樞不良故易中暑頭痛,現在汗流得很多,體質獲得很大的改變。 三寶(梵語:त्रिरत्न,羅馬化:triratna;巴利語:tiratana;或梵語:रत्नत्रय,羅馬化:ratna-traya;巴利語:ratanattaya),指佛寶、法寶和僧寶,是佛教的最基本信仰和教義,即佛教的核心和基礎。 之所以稱之爲“寶”,因他們可以救度一切衆生,可使之徹底離苦得樂[1]。 因爲三寶是佛教的基礎,所以皈依三寶是信仰佛教和成爲佛教徒的前提和標誌(參見下面的“皈依三寶”一節)。 後學學習到這裡,深感慚愧,剛纔在學習中,如有錯漏或未圓滿的地方,懇請上天慈悲赦罪,叢點傳師慈悲補充指正,各位多多原諒。
三寶心法: 三寶威德
濟公老師曾在靈隱寺教的『調心』的方法:大意是當有煩惱壓力時,手抱合同在胸前,眼睛八分閉,二分張,舌頂上顎,意守玄關,吸氣時默唸口訣第一個字,吐氣時默唸口訣後四個字,想像著呼吸從玄關進出。 但不可太久,十分鐘十五分鐘,否則會變成頑空。 三寶心法 三寶心法2025 抱合同在膻中穴上,就如同何仙姑大仙所講:帶枷之刑,合同像一個枷鎖般緊緊鎖住我們的身體。
三寶心法: 三寶心法
前賢以前有講合同要放在胸前,但應該要放在胸前的那裏呢? 後學就有想到如同何仙姑大仙慈訓(請參見下篇訓文說明),左手抱右手其實就是抱合同(仙佛在鸞壇不能講明),放在臍上八寸之處,約20公分,後學拿尺來量就在後學膻中穴(雙乳中間)位置。 經查經絡穴道說明:氣會於膻中穴(三焦外:兩乳間),是上焦之所治,號稱氣海,三焦又是原氣的別使,所以氣會於膻中。 從中醫的觀點:水穀之氣與呼吸之氣相合,聚積於人體胸中而形成宗氣。 宗氣聚於兩乳之間的“膻中”(又稱之為“氣海”)。
三寶心法: 三寶心法(自性三寶)
所以,後學今晚跟大家學習的課題,就是《三寶心法》。 此五門足與三寶的精神內涵相應,成就了「修證三寶」—體證真如法性,得一切種智,為佛寶。 皈依是「皈」(歸)投「依」靠的意思,也含有救濟、救護之義。
三寶心法: 三寶- 第三寶-合同示範Title.
再者,子亥合同的含意,亦是要我們修道人從子時到亥時,也即是二六時中,念念不離這個,性身心終日都保持一貫平和,不會受到外界的影響而起心動念,有絲毫偏差,而違背佛性良心。 從三寶的內涵及其威德來看,可知皈依三寶並非只是形式上的皈依,而是從心徹底的仰信出發,並深切體會三寶確為世間最珍貴的寶物,能令眾生出離生死、入不思議解脫境界。 故在心態上,必須做到心誠意正,相信自身具足佛性,亦可成佛。 因此皈依時的至誠懇切,把自己的身心歸向三寶、融入三寶,是十分重要的。 無他,這完全依靠 彌勒佛之鴻慈大願所加被之結果。
三寶心法: 三寶心法淺說
藉由天佛院遊記中三官大帝對三寶心法之體悟觀想慈悲開示,更深入體會三寶心法之奧妙。 三寶心法2025 ㈠玄關竅一真觀想法︰渾身四大皆為假,唯有玄關一點真。 眼、耳、鼻、舌皆生滅之門,唯有此玄關一點是不生不滅之門。 三寶心法 人在世壽結束後,倘若魂魄(識神)不由此正門正竅,就不能了脫生死,證無生法忍。
因此時時觀想此『一真』,而不讓六賊走旁門,心不隨外境所專,守玄之妙到達關無所關之境。 則久久功純,觀而無觀,想而非想,一切隨心所欲而皆不踰距,如常應緣不變,則六根常靜常應,常應常靜,而超脫六道輪迴,已操在自己之手矣! 若是固執一點之上,死守不放,或藉此輕視其他天心所傳引導法門,如此則又離真門玄關矣。 以上是 皇母娘及南海古佛、活佛師尊、三官大帝、三教聖人、純陽大帝、自然大帝等仙佛慈悲及吳老前人慈語、仁波切之三寶分享,綜合三寶修持慈悲心語叮嚀,後學提綱契領,誠惶誠恐,戰兢履薄,恭敬闡述,藉以提供同修們共勉、共參、共悟、共修、共行、共成佛道。 皇母娘慈訓:「養身法,習要勤,迴天真訣要記忖,呼吸調順先天氣,涵養本來一點真。」即是 南海古佛慈悲加以闡述其中之意—玄關式呼吸及腹式深呼吸。
三寶心法: 三寶心法的殊勝
南海古佛再慈悲雲:合同是一陰一陽融合在一起,正負陰陽磁場能相通,如果手抱合同,平日叩首禮拜,依於自性正門實修實煉,能接收宇宙至清能源,浩然正氣,循環週身。 三寶心法 三寶心法 在叩拜皇母娘當中,全身會引發核子分裂反應,釋放出能量,全身熱呼呼,身障慢性疾病,或傳染感冒,加上佛光照耀,叩拜時暖流流注全身,通暢血液,再加上行功立德,抵償因果,雙管齊下,可一一消解各種病症。 叩首禮拜時,可以引發全身的核子反應,核子反應器,即在你的玄關處,所以叩首時一、意念清靜,二、心神集中,三、散發菩提心,四、無人我對待分別,五、掃除妄想,六、刪除不潔念頭,久久功成,配合行功立德,必定身心健全,久依玄關核子反應器修持,可煉得光能顯現。
所以得道弟子是否也應看看自己的心到底真不真? 大道實相重在覺、行兩字,覺行圓滿即是佛。 三寶心法2025 覺者,覺玄關之真空如來之義;行者,行玄關之妙有率性之意。 口訣:無字真經,通天神咒,正也,法也。 三寶心法2025 三寶心法2025 公正決明,自心歸依正,念念無邪見,以無邪見故,無有人我、貢高、貪愛、執著,名離欲尊。 口訣乃彌勒真言,為彌勒眷屬,慈悲心,慈心觀,默唸真經,傳諸佛密意,身披婆娑。
三寶心法: 三寶心法(自性三寶) 柯慶宗點傳師整理
地藏古佛慈悲:「白陽弟子你們要慶幸有功德可累積,要慶幸有聖業可幫辦,要慶幸有願力可承擔。」佛為一大事因緣而出事,開示悟入,眾生之正知正見。 天道弟子秉承 天恩師德在 老母蓮下,日月燈明佛前,突破塵緣,醒悟迷津,見到自家本來清淨無染真面目。 白陽弟子須知三寶不僅是用來躲災避難,不只是護身符,不僅是迴天之憑証,更不只是五教聖人之心法,三寶是用來修煉成道的。 活佛老師所傳之三寶真傳,包含了天命真傳並貫穿道統真傳,亦隱藏了心法真傳。 其中道統真傳,天命真傳皆是依天定十佛之掌教而來,而普化之力,更是依 彌勒祖師之大願與天命而開,至於心法真傳,實為代代祖師,諸佛諸聖之香火薪傳,其所秉持者皆亦人人俱備,個個不無之「自性真佛」之實相實義也。 後學恭錄: 皇母家書及 南海古佛、 三寶心法2025 活佛老師、 三寶心法2025 三官大帝、 純陽大帝、 自然大帝、 三教聖人等仙佛慈語加以闡述歸納整理成冊,冀望於修辦道路上,乃至成道成佛之路上對白陽天道弟子有所幫助,以達【報天恩永為弟子,了宏願絕無二心】報恩了願之願力,是為序。
三寶心法: 三寶- 第三寶-合同示範Title.
老子說:「不見可欲,使心不亂」簡單來說,就是不貪財、色、名、食、睡、權力、快樂、安逸等等,守住正念。 而諸葛亮在《誡子書》中提及「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意思就是說不追求名利,生活簡單樸素,纔能夠顯示出自己的志趣,不去追求熱鬧,心境才會安寧清靜,纔能夠達到遠大的目標。 所以,看淡一切,可以說是守住正念的基礎。 第三,意守玄關能夠常生正念,所以說「正念眼藏」,眼代表玄關,當中的正念,事實上代表無念,唯有無念,纔是正念。 子亥合同的真實妙義亦在於它是我們迴天的印信。 此印信是履行我們原佛子與上天的盟約,迴天認中歸根的憑證。
三寶心法: 三寶心法的殊勝
易雲︰「一陰一陽之謂道。」更是明示色空合同之真理。 所以子亥相掐,便是抱個無極,故而此寶乃是借身根之領悟而契會真道也。 三寶心法2025 以上所言諸法,乃是求道之後,透過種種法門之觀想與修持,對大道三寶之體悟與認識。 透過如此修持,按部就班,實修實參,將來可以解脫,可以成就佛果。 惟真正上上根人,則在祖師傳授「無上法」之過程,眼見點玄,耳聞真言,手抱合仝。
輕提心念在玄關,再用玄關去聽、去看、去應對一切事物,如此便能與師以心印心。 我用三寶時,都會先放下身邊一切事,坐下來,放輕鬆,然後試著停止一切思緒,一切我們平日每天充滿頭腦的想法都放下。 有時無法完全離念,但我盡自己的能力止念。 三寶心法 淨潔我的心,然後將念頭集中在玄關,剛開始無法守很久,也許五分鐘、十分鐘,慢慢的增加,現在我可以一次守玄三十分鐘。 關於三寶,因為我求道時沒有任何一貫道的背景,也沒有中文基礎,無法閱讀各種深奧的道書,所以我只能依照點傳師告訴我的方法去修。
佛陀在靈鷲山說法華經時,共八年之久,弟子稱百萬之眾,這依然是平等教化而已,真正無上法之傳承卻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中,摩訶迦葉尊者,聆悟是機,破顏微笑,知佛陀試眾弟子之智慧,惟迦葉於此破顏一笑間,大道印心。 三寶心法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唯﹗」此無上法門之傳承,以心印心,無法言說。 所以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真能契悟大道本體,其惟無上法者也。 故佛陀對諸菩薩說法,則以無上法為主,平等法為輔,目的均期能徹悟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