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九龍區名牌校網41校網為例,多間小學均有不少統一派位學額被「世襲生」佔用,包括喇沙小學估算有11個學位被佔用、拔萃小學6個學位已被佔用。 官津小學的收生第一階段,就是「自行分配學位」,家長可向全港任何一間官津小學,遞交入學申請表,不設校網限制。 小學計分2025 小學計分 小學收生可分為兩大途徑:一是學校自行收生、進行面試並錄取學生;或是通過教育局的「小一入學統籌辦法」收生。
想家人安心,FWD富衛香港的自主保定期保障計劃(「自主保」6)可為您提供全面保障,助您應付生活突如其來的轉變。 在同一保費下,身故賠償比有儲蓄成分的終身壽險相對較高,即使投保人在不幸身故時,向獲指定為其保險受益人的家人提供一次性的身故賠償,減輕財政負擔。 「自主保6」設有5、10或20年續保年期,而在每個續保年期7內,保費率8均為平衡及保證維持不變。 「自主保」更提供享悅人生增值保障選項9,讓您可在55歲10或之前可於重要人生里程碑增加投保額,例如買入住宅物業、結婚、子女誕生等,助您籌劃未來。
小學計分: JUPAS 學生學習概覽(SLP)
中學學位分配辦法是為符合資格並就讀於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小學的小六學生,分配資助中一學位的機制,分為「自行分配學位」和「統一派位」兩個階段。 自行分配學位階段的申請時段多在一月份,小六學生可於此時直接向中學報名。 於統一派位階段,小六學生將透過小學於五月初遞交學校選擇予教育局,以獲分配中學學位。 不少直資及私立學校已經開展2023/24年度的小一入學申請,而有意選取官立和資助小學的家長,一般可在9月開始領取小一入學申請表。
如果小朋友9月開學未足5歲8個月大,就不符合小一入學資格,要參加下一年的申請。 小一入學自行收生階段,如果不符合「世襲」條件,會採用「計分制」決定派位次序。 在解釋如何閱讀個別學校的競爭形勢之前,先舉幾個例子,確保你明白以上說明。 假定一間小學有 100 個小一學額,按規定「自行分配學位」便有 50 個,而「統一派位」有 50 個,以下有三個實際例子。
小學計分: Champimom X 香港藝術中心《珍愛地球》填色比賽 得獎結果公佈
既是「家庭中首名出生的子女」(5分),同時又有「爸爸、媽媽、哥哥或姊姊,是該小學的畢業生」(10分),學童只能選分數較高的一項。 非家庭首名出生子女若有兄姊為該小學畢業生,加上「適齡」分,得分與首名子女相同。 計分辧法分為甲、乙、丙類,甲、乙類只可以選一項計分,丙類則是「適齡入學(即9月開學時年滿5歲8個月至7歲)」有10分,家長可參考以下例子。 每所學校都會將一半小一學額,分配給「自行分配學位」階段,即明年9月若有100個小一學額,學校將有50個「自行分配學位」。 若學校未有用盡「必收生」的學額,可將剩餘的名額分配給「計分生」,換言之,若該小學「必收生」人數愈少,「計分生」獲取錄的機會就愈大。 如果申請人未能於正式遴選的時候取得錄取資格,JUPAS將會進行補選及第二輪補選。
- 既是「家庭中首名出生的子女」(5分),同時又有「爸爸、媽媽、哥哥或姊姊,是該小學的畢業生」(10分),學童只能選分數較高的一項。
- 在此機制下,假若學生在這2次考試中失手的話,他們在自行派位的選校能力便會大大降低。
- 而且,不同宗教團體對「相同宗教信仰」的要求都不同,某些小學要求小朋友一定要已受洗才計分,有些只要父母受洗已經計分,家長填表前應先向相關學校查詢清楚。
- 小一入學統籌辦法之主要目的是為消除進入較受歡迎小學的激烈競爭對幼童帶來的壓力,及對幼稚園教育所造成的不良影響。
- 計分制只適用於自行收生階段,如果此階段不獲取錄,進入統一派位後,這個分數就完全無用,因為統一派位是根據「隨機編號」來決定派位次序。
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家長可以不受校網限制,向全港任何一間官立或資助小學遞交申請表。 學生分為「必收」(俗稱「世襲生」)及「計分」兩大類,兩者分別佔小一學位的30%及20%。 年度小一派位程序即將開始,教育局預計,明年適齡升小一人口為57,300人,較本學年減1,200人,按年跌2.05%。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階段將於9月26日至30日接受申請,對新手家長而言,想為子女報讀心儀小學,先要了解自行派位的機制和計分準則。
小學計分: 指定專業/界別課程資助計劃(SSSDP「資助計劃」)課程
「必收」指有兄或姊於該小學就讀,或者父或母於該小學任職,則必然獲優先取錄,坊間俗稱為「世襲」。 第二,現代香港要求學生十項全能,但人的十隻手指各有長短,故有擅長的科目,亦有不擅長的科目。 但是,假若子女在部分科目表現極差,甚至不合格的話,即使其他科目考取極高分,亦有可能進不了心儀學校。 但幸好,呈分試共有三次機會,若你第一次呈分試失利,知道自己的弱項所在後,及時進行補底,將勤補拙,亦有機會提高呈分試的分數。 本港的小學由不同辦學團體辦學,想增加15分獲錄取的機會,不妨考慮官立小學、保良局、東華三院等團體辦學的學校,減少在宗教信仰分上的競爭。 雖然父/母為該小學主辦社團的成員亦可獲加5分,但我認為,主辦社團的成員人數有限,肯定少過有宗教信仰的學童。
小學的主辦社團,例如順德聯誼總會、東莞同鄉會等都是香港常見的辦學團體。 不過需注意,不同學校對於社團「成員」的定義都有機會不同,家長應在交表前向學校瞭解清楚。 另外,部分基督教學校亦同時接受天主教徒的宗教分申請,只要持有天主教香港教區發出的領洗紙,就可獲5 分宗教分,包括聖公會德田李兆強小學、聖公會聖彼得小學等。 小學校董可由不同身份的公眾人士出任,例如家長校友或獨立人士。 校董的子女同樣可獲20 分,獲取錄機會極高,幾乎等同於「世襲生」。 每間官津小學最多可分配 50% 的學位於此階段,即大約有一半適齡學童會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獲小學取錄。
小學計分: 自行分配學位
「自行收生」結束之後,大約到了翌年一月,教育局會公佈每間小學的暫定統一派位學額。 小一入學申請表可於各幼稚園及幼稚園暨幼兒中心中領取,家長亦可於各區民政事務處、教育局各區域教育服務處或學位分配組索取,或自行在香港教育局網頁下載3。 要注意的是,只要申請人的文憑試覆核成績已經滿足一切有關課程的入學要求,而且成績處於該課程評核結果名單的正式遴選取錄線之上,就不會因為覆核成績而被影響錄取資格。 換言之,只要申請人覆核之後的成績高於正式遴選結果中的最後一人的成績,都會被該課程取錄。
小學計分: 「自行分配學位」收生準則
小一入學流程分為2個階段,一為「小學自行分配學位」,二為「統一派位」。 全港每間官立及津貼小學都可將其約50%的小一學位作自行分配,餘下的學位則會由教育局於「統一派位」時分配。 41校網設有校網外小學統一派位學額,家長為子女申請統一派位後,有可能獲派43校網(黃大仙)的學校,以下為相關資料。 申請人於撰寫學生學習概覽時,可列出自己的學術成績、其他學習經驗(OLE)、主要校內獎項、校外表演或獎項、及個人自述等。
小學計分: 學位分配系統
而且,剩下的「自行分配學位」會留給「統一派位」用,這大大減少了申請的激烈率。 例三:「自行分配學位」申請人數只有 20,其中「必收類」有 2 人,由於申請人數少於「自行分配學位」,所有申請者均獲取錄,最後留給「統一派位」的有 80 小學計分2025 個學位。 「必收生」之所以「必收」,皆因申請小一入學時若符合上述「必收生」的資格,即使申請入學人數超出限額,學校仍可用原本預留給統一派位的學額作填補。 故遁此途徑申請入學是「必收」,子女可肯定在該校完成小一註冊3。 小學計分 進行小一入學計分時,首5項只可選其中1項計分,第六和七項亦只可2選1,所以即使爸爸是在該校小學畢業,哥哥同時又正在該校的中學部就讀,計分時亦只能計算其中一項的分數。
小學計分: 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教資會,UGC)資助課程
基本上呈分試排名可俗稱為「999632」,即各科比重為中文、英文、數學各佔9;常識佔6;視藝佔3;音樂佔2。 需要留意的是,部分小學是由下午校轉為全日制學校的,如北角丹拿山循道及佐敦谷聖若瑟天主教小學,前身分別是北角循道下午校及彩雲聖若瑟小學下午校,校友仍然有分加。 小學計分2025 我自問抗壓能力低,實在無法承受長達半年等候結果的煎熬,我只想在小一自行派位階段,阿仔能夠憑15分穩入一間二綫小學,已經心滿意足。
小學計分: 小一入學|一文看懂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計分辦法
不過,升學專家梁永樂坦言,對於部份家長來說,或許需要精心部署,因為部份學童屬「三無」,即無世襲、非首名子女及非居住於心儀學校於校網本區,在小學計分制下,分數極低,必須具策略地部署申請入學。 家長拿取申請表後,可用藍色或黑色原子筆,根據參閱「小一入學申請表」須知後填寫。 申請表格除了填寫個人資料外,其中最主要的部分是「計分辦法準則」,有關計分準則可往下續閱。 另外,申請人的地址必須為有效的住處,而且家長只可為子女申請一間官立或資助小學的學位,否則,子女的自行分配學位所有申請將會作廢。 每間學校的「自行分配學位」與翌年2月的「統一派位」各佔一半學額。
小學計分: 「自行分配學位」計分證明文件
第二,申請學童的兄或姊於該小學就讀,例如在 2021 年申請 2022 年入學,兄或姊必須在 2022 年仍在該小學就讀。 我們製作了「2022 小學計分 年度全港官津小學學額分佈」網頁,希望可以幫助家長瞭解每間小學以往的競爭形勢。 在例子三裡,由於申請「自行分配學位」少於原本供應的,「計分類」申請者就算只有 10 分,也會被取錄。
小學計分: 計分制
「計分辦法準則」分為甲、乙、丙三類:分別為「家人與學校的關連」、「宗教信仰」及「學童年齡」三大類,家長可於每一類選擇一項子女所符合的條件作為計分方式。 這類學童會以教育局的「計分辦法準則」計算出的分數派位,分數愈高,愈先獲分配學位。 這類學童會在錄取所有「世襲生」後再作分配,因此佔學校總學額20%至50%不等,視乎該校「世襲生」數量,不過仍必須佔最少20%。 「官立、津貼學校」必須通過教育局的「小一入學統籌辦法」收生,收生程序會分為兩個階段,包括第一階段的「自行分配學位」,及第二階段的「統一派位」。 小學計分2025 面對眾多的資訊和步驟,還要在無數學校中選一間來申請,壓力絕對不少。
小學計分: 參加呈分試操卷班操練題型
JUPAS選擇可以按優先次序排列成Band A、B、C、D及E,學生一般會將最希望入讀的3個課程放在Band A。 同時間部分院校會公佈旗下課程被選擇為Band A的人數,學生可以參考相關數字,計算不同課程的競爭是否激烈。 包括由香港大學、中文大學、科技大學、理工大學、城市大學、浸會大學、嶺南大學和教育大學8所教資會資助大學,所提供的教資會資助全日制學士學位課程,以及教育大學提供的教資會資助全日制高級文憑課程。 申請人如果需要申請JUPAS覆核,可以於指定時間內登入JUPAS帳戶,於「My CONFIRMED Programme Choices」提交申請。 JUPAS覆核結果將會於指定時間公佈,申請人如果接受派位結果,就需要於指定時間內繳交留位費及完成註冊手續,以接納取錄資格。 文憑試放榜前後,各大院校都會按課程需要,邀請有意入讀的申請人進行面試、筆試或能力測試。
小學計分: 教育局呈分試在什麼時候舉行?
中三結業生如果希望在主流教育以外另覓進修途徑,職業訓練局及建造業議會所開辦的全日制課程,仍會為他們提供不同的進修機會。 41校網位於九龍城及九龍塘區,共有10間學校,當中包括多間傳統名校。 AfterSchool 是一個針對DSE而設的網上補習平臺,課程涵蓋多個 DSE 科目,讓同學足不出戶就可以享有優質教學。 註冊用戶人達 50,000 人,當中超過四分之一學生為應屆文憑試考生,是全港最大型網上補習平臺。 小學計分2025 從TOPick 新聞製作的圖表可見,計分表其中一項是「與該校的辦學團體有相同宗教信仰」,可以加5分。 不過,如果小學「必收生」的人數少,有剩餘學額,就會撥給「計分生」。
小學計分: 瞭解有關FWD自主保定期保障計劃
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家長可替其子女向一間位於任何小一學校網的官立或資助小學,遞交小一入學申請表,申請該校的自行分配學位。 什麼是「必收類」:根據現行制度,官津小學甄選學童,必須先錄取在校就讀學生的弟妹或在校員工子女,這類學童的申請,必然會被取錄,所以叫「必收類」。 在「自行分配學位」中所收取的「必收類」學生,最多佔學校小一學額 30%,如有不足之數,以原本預留作「統一派位」的學額填補。 孖生子女的家長只要在填寫各自的自行分配學位表格時,在「本人有超過一名子女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向同一間小學申請」一欄,填上另一子女的小一入學申請編號,教育局便會知悉並盡量安排學位。
值得留意的是,有些課程只會邀請Band A申請人面試,或只錄取曾經面試的申請人。 因此,申請人在排列選擇時亦需要留意心儀的學科是否有相關要求。 移民潮下學生持續流失,《香港經濟日報》統計發現,全港官、津小學明年提供逾2.4萬自行分配學位學額,與今年相若,即平均2.4人爭1個小一學位,多間熱門名校學額不變。 惟今年小一減班「重災區」之一東區,將於明年全區推小班教學,令該區自行分配學額大減108個,屯門及沙田區亦有個別校網將全推小班。 小一自行派位,15分都未必完全沒有機會的,視乎你心儀學校的受歡迎程度及學額,愈受歡迎競爭愈大。 其實坊間都有不少網站羅列全港小學過往幾年自行收生的數字,建議可作參考。
小學計分: 小學「自行分配學位」歷年統計資料
有學額佔自行派位最少四成、即總學額20%,如「世襲生」學位有剩餘學額,須撥入乙部派位,在此情況下,總派出學位不多於各校小一總學額50%。 小學計分2025 「自行分配學位」階段一般每年9 月中開始,家長需自行到心儀小學遞交申請表。 學校會於11 月左右公佈取錄名單,獲取錄學生需要在指定日期內,到小學辦理註冊手續,才能保留學位。
小學計分: 自行分配學位計分辦法準則:
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官立、資助、按額津貼及直接資助計劃學校一般於每年一月份接受下年度的入學申請。 此外,學生如欲獲分配資助學校下年度九月的中一學位,可於五月初至八月底向教育局學位分配組申請,本局會把在統一派位後可供分配的學位分派給符合資格的申請人。 小一自行分配學位是小一派位的第一階段,全港官津小學會各自拿出一半學位給「自行申請」,而每名學生只可以申請一間小學。 由此可見,表面上是 53,678 人競爭 24,273 個「自行學位」,但這些學位有約一半是留給「必收生」的。 扣除這些學額,每名申請者實際成功率可能少於 30%,如果加上按「計分準則」所得的分數不及同校競爭者高,成功機會更是微乎其微!
不過相對地,學校就不會是熱門的一線小學,但亦不乏校風良好的二線小學。 家長可以參考往年的收生人數,瞭解學校的受歡迎程度及學額,選擇一些較多剩餘學額的小學。 由於學童的父、母、兄或姊是小學畢業生都可於甲部獲10分,想避免與這類學童競爭,家長可以選擇創校歷史較短的小學,減低因父、母是畢業生而得分的競爭機率。 部分小學計,例如聖公會德田李兆強小學、聖公會聖彼得小學,除了基督徒可得分,亦接受天主教徒的宗教分申請。 交表時要帶同小朋友的證明文件,包括由天主教香港教區發出的領洗紙。 當世襲的「必收生」人數多過預留的學額,就會用統一派位的學額補上,不會用到「計分生」學額。
如家長發現子女分數低於15分,但有心儀學校,仍可到校交表,因叩門時,校方有機會考慮家長是否在自行分配學位及統一派位均以該校為首選(即俗稱「1-1-1」)。 家長亦可參考心儀學校過往自行分配學位結果,衡量是否值得一搏。 遇有「計分」類申請者同分,學校可自行抽籤,或交由教育局隨機選出。 教育局〈二○一三年小一入學報告書〉之資料顯示,是年共有近百份之廿一的學童,以「必收」類身份取得小一學位,「計分」類則佔近百份之廿三。 如果兒童只得15分,但心儀學校卻在區外,家長應考慮子女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是不會獲派該校,同時需考慮在統一派位在甲部(不受校網限制)揀選。
「自行分配」階段中,父母可以不限校網,在全港約450間官立或資助小學中, 選取一間心儀學校,並在指定日期前,親身到學校交表。 家長若遞交多於一間小學的申請表,便會被取消參與「自行分配學位」的資格,要留待第二階段的「統一派位」,才會獲派學校。 「計分辦法準則」是用計分辦法決定名單,前題為報名人數多過學額,根據報名學童客觀條件計分,每項5至20分,包兒童父或母是校友、宗教信仰與辦學團相同等,最高可獲35分。 校方在甄選自行分配學位的申請兒童時,不可進行任何形式的面試或筆試,並要以分數高低依次錄取,同分人數多於學額,則會抽籤決定。
小學計分: 小學
小編提醒各位參加小一入學統籌辦法的申請兒童只能使用一張申請表向一所官立或資助學校遞交申請,如家長已取得一式三份的印刷版本申請表,則無須下載網上版本的申請表。 在「自行分配學位」階段,家長可按自己的喜好申請一間官立或資助小學,學校會根據教育局制訂的準則分配學位。 這兩類學童其實與「世襲生」的條件相似,分別在於「世襲生」的直系親屬,必須在該小學中任職或就讀,而這兩項條件,則包括在直屬學校任職或就讀的直系親屬。 符合條件的學童可獲高達20 分,基本上獲取錄機會極高,獲取錄機會幾乎等同「世襲生」。 小學計分 不過要留意直屬幼稚園或中學的校址必須與小學一樣,否則不會計分。
小學計分: 「申請編號」不等於「隨機編號」
另外,不同院校或課程對學生學習概覽的要求有所不同,申請人應該事先了解相關要求。 在JUPAS公佈派位之前,各大院校會在文憑試放榜前有條件取錄(Conditional Offer)部份學生。 小學計分2025 申請人於DSE成績放榜之後,如果發現自己的成績達到有條件取錄的要求,可以考慮是否接受校方取錄。 既然面試對入讀心儀課程十分重要,獲得面試機會的申請人就應該好好準備,爭取表現,為自己加分。 視乎不同院校及課程,面試官向學校提問的問題都會有所不同,不過申請人普遍都會被要求作自我介紹,另外亦應該留意自己的衣着及儀容是否符合場合或要求。 資料來源:小一班數是 2022 年度入學的數據,來年的小一開班數目不一定跟去年度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