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城5月份僅錄11宗成交,平均呎價15,229元,宗數較4月份的31宗跌逾64%,呎價亦下跌9.1%,是十大屋苑中成交量及呎價跌幅最大之屋苑。 紅磡海濱南岸一夥兩房戶最新以710萬元成交,呎價14,761元,呎價創屋苑同類型單位9年新低。 另有10個屋苑估值按月跌幅介乎約2.08%至5.88%;5個屋苑跌幅不足2%,幅度介乎約0.91%至1.54%,當中月內跌幅最少為馬鞍山新港城A座低層5室,面積579方呎,最新估值652萬,按月微跌0.91%。
- 其次沙田第一城20座中層C室,最新估值約447萬,創近年新低紀錄,對比上月492萬,按月再跌45萬或約9.15%,該屋苑估值已連跌2個月,累計急挫約18.13%。
- 新都城交通配套成熟,毗鄰港鐵寶琳站,主要提供兩房及三房單位,面積介乎420至470呎,大部分客飯廳均設對流窗,而且廳房同向,採光與通風皆好,深受用家歡迎。
- 另美聯統計,週末十大屋苑錄得約9宗成交,按周減3宗或25%,當中4個屋苑成交,包括康怡花園、海怡半島、麗港城、及新都城。
- 青衣居屋青宏苑一夥兩房戶賠訂重售,新近以未補地價520萬元成交,呎價9,051元,新成交價較一週前高出13.5%。
- 中原地產分區營業經理袁顯岸表示,該單位為7座低層E室,實用面積481平方呎,為屋苑兩房園景則王。
- 二手市場頻頻錄得低市價及蝕讓成交個案,導致銀行估價更趨保守;本報統計20個指標屋苑最新銀行估值,11月有多達19個屋苑估值按月出現跌幅,與上月相同,惟估值由上月跌0.45%至9.89%,按月擴闊至0.91%至10.58%。
- 康怡花園有32座住宅,提供6,648個單位,位處港島東鰂魚湧,但幅員廣闊,範圍涵蓋整個山頭,部分單位較遠離港鐵太古站,故一般細分「上、中、下康」,各有特色且價格差異大。
- 中原地產亞太區副主席兼住宅部總裁陳永傑表示,5月份本港疫情持續回落,限聚措施陸續放寬,購買力重返市場,支持樓市繼續復甦向好,各區新盤湧現,搶去二手市場焦點及購買力。
智通財經APP獲悉,中原地產十大屋苑在剛過去的週末錄得7宗成交,較上週末多1宗或升16.7%,零成交屋苑5個。 中原地產亞太區副主席兼住宅部總裁陳永傑表示,香港施政報告落實爲樓市減辣後,市場方向明確,多個一手新盤隨即推出發售,二手交投亦見回暖,週末中原十大屋苑錄得7宗成交,是近8周次高。 按月方面,2021年10月份十大藍籌屋苑的二手買賣合約登記錄得208宗,總值18.58億元,較9月的253宗及22.21億元,分別下跌17.8%及16.3%。 十大屋苑成交2025 登記宗數創2020年1月的143宗後21個月新低,金額亦創2020年4月的18.18億元後18個月新低。 【明報專訊】本月初港銀跟隨美國加息,加上多個新盤搶佔市場,二手屋苑交投低迷。 據中原及美聯兩大代理行數據,十大屋苑已連續三個週末錄得單位數成交量,其中中原指,十大屋苑中就有7個於過去週末2日錄得「零成交」,鴨脷洲海怡半島更是連續三個週末「捧蛋」。
十大屋苑成交: 樓市大事件
細價屋苑嘉湖山莊成交量保持,呎價更按月微升0.6%,但已是連續兩個月跌穿1萬元水平,中原地產高級區域營業經理馬斯力表示,業主普遍願意減價,目前議價空間約有5%。 十大屋苑成交2025 由於年尾屬傳統樓市淡季,預計下月市況大機會維持膠著,業主或需要進一步擴大減幅。 東湧「映灣園」一共分五期發展,合共提供5,336個住宅單位,當中第一至四期全屬分層住宅,共有13座,實用面積由 呎之間,兩房比例佔供應四成。
屋苑總佔地達400萬呎,整體綠化空間更達360萬呎,適合一家大細居住。 另外,屋苑設有會所,加上基座有大型商場新都城中心,而且有行人天橋接駁港鐵站,住戶出入也不怕日曬雨淋。 屋苑配套齊全,設有兩個會所、泳池、網球場等,毗鄰有30萬呎的麗港公園,同時自設三個商場,但主要以民生商店為主,購物消閒便需乘車到觀塘的APM大型購物商場。 另外,屋苑設有巴士總站,但並不鄰近港鐵站,從藍田站D1出口出發,步行需時10至15分鐘,但沿途設有蓋天橋遮風擋雨。
十大屋苑成交: 十大屋苑週末成交量再現「單位數」 6個屋苑零成交
按區域分析,中原地產表示,週末3天假期合共錄得2宗買賣成交,包括隨宮閣高層E室三房套,實用面積呎747平方呎,今年5月放盤價爲1,280萬元,累減130萬元,現以1,150萬元沽出,實用呎價15,395元。 十大屋苑成交2025 中原於週末報6宗成交(三天長假期亦同共錄得6宗),按周增加5宗,零成交屋苑有6個。 至於利嘉閣、香港置業則分別錄得2宗、4宗買賣交投,而若包括星期一,前者則總報4宗成交,其它代理數目均沒有增添紀錄。 至於交投量跌幅最大為東湧映灣園,由10月的13宗成交減至11月的3宗,勁跌77%。 美聯物業住宅部行政總裁(港澳)布少明表示,低迷的樓市氣氛,吸引一批剛需用家出動尋寶,惟隨著早前一輪消化,筍盤有待補充,令成交膠著。
- 中原地產資深區域營業董事趙鴻運表示,太古城上半月僅錄5宗成交,部份業主急於放售單位,願意大幅減價,才令下半月成交加快,半個月連錄19宗,惟成交價已回落至2016年水平。
- 據中原及美聯兩大代理行數據,十大屋苑已連續三個週末錄得單位數成交量,其中中原指,十大屋苑中就有7個於過去週末2日錄得「零成交」,鴨脷洲海怡半島更是連續三個週末「捧蛋」。
- 由於區內發展已久,故交通配套齊全,第五至七期鄰近美孚港鐵站,價格最堅挺。
- 中原於週末報6宗成交(三天長假期亦同共錄得6宗),按周增加5宗,零成交屋苑有6個。
- 然而,隨著新界區一手大盤以貼市價登場,相信將會再度鎖起市場購買力,短期內或對十大屋苑市況構成壓力,直至新盤銷售空檔期才會好轉。
- 呎價方面,本月有6個屋苑呎價回落,跌幅由0.7%至9.1%不等,成交量及造價跌幅最大是新都城,5月份成交量只有11宗,平均呎價為15,229元,較4月份的31宗及呎價16,753元,分別大跌64.5%及下跌9.1%。
中原地產亞太區副主席兼住宅部總裁陳永傑表示,5月份本港疫情持續回落,限聚措施陸續放寬,購買力重返市場,支持樓市繼續復甦向好,各區新盤湧現,搶去二手市場焦點及購買力。 上月因為屬轉角市,二手成交明顯轉旺,隨著筍盤已被市場消化,小業主叫價態度轉強,議價空間收窄,部分購買力亦轉投一手市場,導致二手成交正常回落。 展望6月份樓市繼續向好,大量新盤部署開售,預計一手繼續主導樓市,料二手交投平穩發展。 樓市交投持續淡靜,據兩大代理行統計,本週末2天 (11月26日至27日),十大屋苑成交量均回落至單位數水平。 據中原統計,十大屋苑本週末錄7宗成交,較上週末同期減少2宗或22%,當中6個屋苑零成交,包括鰂魚湧康怡花園、鴨脷洲海怡半島、藍田麗港城、紅磡黃埔花園、將軍澳新都城及東湧映灣園。
十大屋苑成交: 業主賠訂重售賣貴13%、賺多20萬 新客搶盤520萬購青宏苑兩房居屋
沙田第一城於1981至1987年間入夥,是沙田區至今最大型的住宅項目,提供10,642夥,且設有兩座購物商場,同時自設泳池、籃球場及網球場等,消閒食肆俱全。 月內僅有一個屋苑單位估值按月維持不變,為北角和富中心10座低層A室,最新估值按月維持2337萬不變。 就臺中臺中西屯來看,第二季因為水湳經貿園區「親家中央公園」、「雍悅一方」及七期重劃區「紀汎希」三大指標案進場,共挹注近 600 戶成交量,締造該區第二季交易量走揚,第三季在缺乏低總價產品助攻下,表現呈下跌趨勢。 《平均地權條例》修正在 7 月 1 日上路後,預售屋市場買氣下墜,根據市調機構統計,新制上路前後預售屋成交價量變化,預售屋銷售季衰退重災區是北市大安、文山、北投、新北板橋、臺中西屯等蛋黃區等,並非供給量大的重劃區奪得,其中,臺北市大安區的衰退最嚴重。 另外,據美聯物業分行統計,11月首週末(11月4至5日)十大藍籌屋苑合共錄得約8宗買賣成交,較上週末7宗上升14.3%。 藍籌屋苑之一的沙田第一城,被視為新婚家庭或首置客的上車天堂,因為入場門檻不高,面積細小卻實用,間隔方正沒有走廊,而且部分不設窗臺,當中細兩房則(284至327呎)更被視為「經典屋則」。
至於呎價方面,只有兩個屋苑按月上升,為藍田麗港城及天水圍嘉湖山莊,分別按月升1.6%及0.6%,新報12,351元及9,636元。 十大屋苑成交2025 過往沙田第一城主要依賴巴士及小巴,來往沙田港鐵站與市區,故鄰近過海巴士站的20座及23座亦受不少用家歡迎,但其後港鐵「第一城站」於2004年開通後,交通也更為便捷。 身為九龍區規模最大藍籌私人屋苑之一,黃埔花園勝在配套成熟,加上位置處於中九龍核心區域,前往尖沙咀、旺角,甚至港島中西區均是5至20分鐘車程,而且港鐵黃埔站於2016年10月開通後,交通更是方便,故深受中產人士及租客歡迎。 由於十大屋苑規模龐大,戶型選擇多,流通率高,而且發展成熟,已有完善配套,故深受上車客、換樓客,甚至投資客的歡迎,亦是樓市走向的指標。
十大屋苑成交: 黃埔花園
太古城、嘉湖山莊和海怡半島的宗數同樣下跌逾三成,分別按月下跌34.6%、33.9%及30.4%。 相反,杏花村和黃埔花園的登記宗數錄得升幅,分別按月上升7.1%及12.0%。 中原地產太古城區資深區域營業董事趙鴻運表示,港島三大屋苑之一的太古城5月錄得20宗成交,成交量按月大幅下跌45.9%,平均實用呎價19,802元,較上月升3.5%。 九龍區方面,中原西九龍美孚萬事達第三分行副分區營業經理馮健平表示,美孚新邨本月交投可謂價量齊跌,全月最終錄得25宗成交,按月下調47.9%,平均實用呎價亦回落3.7%,最新報12,903元。 至於新界區,中原地產沙田第一城分行區域營業董事黎宗文表示,沙田第一城5月錄約29宗成交,較上月錄約43宗下跌32.6%,平均實用呎價徘徊約17,189元水平,較上月微升約1%。
十大屋苑成交: 樓市走勢|十大屋苑5月錄187宗成交 創4個月新低 新都城量價跌幅最大
至於第五期則為洋房「海珀名邸」,共提供56個排屋,面積由1,778-2,470呎。 樓盤最大特色,跟「麗港城」及「黃埔花園」相同,採用了90年代流行的鑽石形開則,實用面積513-1,338呎,提供兩房、兩房一套連儲物室、三房一套、三房一套連儲物室四種開則。 其次沙田第一城20座中層C室,最新估值約447萬,創近年新低紀錄,對比上月492萬,按月再跌45萬或約9.15%,該屋苑估值已連跌2個月,累計急挫約18.13%。 十大屋苑成交 反觀其餘八個屋苑呎價報跌,當中以美孚新邨跌幅最慘烈,中原地產高級資深分區營業經理黃惠霞表示,屋苑平均呎價按月急跌15.5%,險守1萬元關口,僅報10,070元,惟創六年新低。
十大屋苑成交: 最新樓市成交
上週十大活躍成交屋苑中,共有7個屋苑交投量上升,宗數增加介乎1宗至6宗不等,當中太古城交投變化顯著,成交量按周增加了6宗或1.5倍,以總數10宗買賣登上上週最熱賣屋苑寶座。 陳海潮指出,準買家等候千夥大型新盤開售之際,注意力暫於二手屋苑停駐,從上週十大屋苑交投量中可見一斑。 然而,隨著新界區一手大盤以貼市價登場,相信將會再度鎖起市場購買力,短期內或對十大屋苑市況構成壓力,直至新盤銷售空檔期才會好轉。 十大屋苑之一的太古城,5月錄20宗成交,按月大幅下跌45.9%,平均實用呎價19,802元,呎價則較上月升3.5%。 鰂魚湧指標屋苑之一的太古城海景花園39座美菊閣中低層B室,面積1021方呎,最新估值1753萬,料屬近年低位,按月跌7.15%,其估值由今年4月錄2252萬一直級級回落,7個月間共減少499萬,急挫達22.16%。
十大屋苑成交: 中原城市領先指數 CCL
她相信,價位回落可吸引觀望多時的買家趁機「執平貨」,料下月交投會回穩。 另美聯統計,週末十大屋苑錄得約9宗成交,按周減3宗或25%,當中4個屋苑成交,包括康怡花園、海怡半島、麗港城、及新都城。 由21座物業組成的「新都城」,是將軍澳最早期發展的私樓物業,合共提供6,768個單位,是十大藍籌屋苑中將軍澳區的代表。 新都城交通配套成熟,毗鄰港鐵寶琳站,主要提供兩房及三房單位,面積介乎420至470呎,大部分客飯廳均設對流窗,而且廳房同向,採光與通風皆好,深受用家歡迎。 黃埔花園以花園城市概念發展,儼如一個小社區,位置橫跨紅磡德民街、德安街、德豐街及紅磡道等,共有多達88座住宅物業,雖無會所提供,但自設佔地140萬呎的商場「黃埔天地」、戲院、花園平臺、飲食購物應有盡有。
十大屋苑成交: 太古城5月錄20宗 按月大跌逾四成半
業主於5月時叫價570萬元放盤,原本在上週已與買家協議好以未補地價458萬元簽約成交,實用呎價9,051元。 十大屋苑成交2025 而麗港城、美孚新村及沙田第一城的首10個月宗數分別暫時較去年全年少0.7%、2.0%及3.9%。 中原地產研究部高級聯席董事黃良昇指出,2021年首10個月十大藍籌屋苑的二手買賣合約登記共錄得3,437宗,總值302.11億元,較2020年全年的3,355宗及283.97億元,分別按年上升2.4%及6.4%。
十大屋苑成交: 樓市成交數據
作為觀塘區內最大型的私人屋苑,麗港城於1990年至1994年間入夥,前身為油庫及臨時房屋區,沿觀塘仔灣海傍及茶果嶺山而建,背山面海,共有四期38座物業,提供8,072個單位,較同為長實發展、位於毗鄰的匯景花園多近一倍。 前身為「鴨脷洲發電廠」拆卸後,重建成今日的「海怡半島」,共分四期發展,合共由34座物業組成,提供9,812個住宅單位。 康怡花園有32座住宅,提供6,648個單位,位處港島東鰂魚湧,但幅員廣闊,範圍涵蓋整個山頭,部分單位較遠離港鐵太古站,故一般細分「上、中、下康」,各有特色且價格差異大。
十大屋苑成交: 沙田第一城
香港置業行政總裁馬泰陽表示,二手市場因近期美國聯儲局加息問題懸而未決,故準買家入市態度依然審慎,但過去一週各區屋苑睇樓量略見回勇,亦有買家偷步入市覓筍盤。 十大屋苑成交2025 住屋是香港人長久以來的煩惱,配套齊全的屋苑更是歷久不衰,十大屋苑是指成交宗數最多的藍籌屋苑,大部分均具有鐵路網絡效應,屋苑內康樂及會所設施一應俱存,加上社區及交通發展完善,深受置業人士歡迎。 十大屋苑成交2025 屬於全港最大型私人屋苑,天水圍嘉湖山莊提供15,880夥,一直深受分支家庭的首置客歡迎,皆因其呎價較低且空間較大,同時設有會所及大型中央公園。
原業主於2001年1月以125.52萬元未補價買入,持貨22年,帳面獲利394.48萬元,升值3.1倍。 代理指,青衣區本月亦另錄2宗撻訂重售個案,造價亦較原先高,反映剛需用家於息口轉趨穩定及樓市減辣後積極入市。 十大屋苑成交 樓市減辣及息口漸趨穩定,買家入市態度回勇,部份業主賠訂重售賣得更貴。 青衣居屋青宏苑一夥兩房戶賠訂重售,新近以未補地價520萬元成交,呎價9,051元,新成交價較一週前高出13.5%。 十大屋苑成交2025 【大紀元2023年10月04日訊】週末十大屋苑成交普遍略爲回升,但所有代理均仍僅錄單位數成交,捧蛋屋苑6至8個,反映市況持續冷淡。
今年暫錄宗數創2014年的3,449宗後7年新高,今年暫錄金額亦創2010年的349.62億元後11年新高,反映十大屋苑受買家追捧,市況持續暢旺。 十大屋苑成交2025 至於跌幅第二大為鰂魚湧康怡花園,按月跌11.9%至13,603元;紅磡黃埔花園的平均成交呎價急挫逾一成,最新報12,989元;鴨脷洲海怡半島呎價則按月挫8.5%至14,839元。 中原地產十大屋苑5月份錄得187宗成交,較4月323宗急跌42%,成交量創4個月新低,全部屋苑成交量報跌,跌幅介乎16.7%至64.5%。 呎價方面,本月有6個屋苑呎價回落,跌幅由0.7%至9.1%不等,成交量及造價跌幅最大是新都城,5月份成交量只有11宗,平均呎價為15,229元,較4月份的31宗及呎價16,753元,分別大跌64.5%及下跌9.1%。 中原地產分區營業經理袁顯岸表示,該單位為7座低層E室,實用面積481平方呎,為屋苑兩房園景則王。
十大屋苑成交: 綠表客搶高13.5% 業主賠訂重售
代理指,屋苑對上一宗同類型園景兩房單位於今年8月錄得,為一夥面積481平方呎的4座低層E室,成交價813萬元,呎價16,902元,可見同類型單位之樓價於短短3個月內下調了103萬元或13%。 十大屋苑成交2025 而臺中清水與臺南安平則受惠「櫻花市鎮之櫻」與「潤隆鉑悅」兩個單一大量體建案進場,一口氣推升該區第二季成交量,顯示建商為了吸引置產族最後搶購,紛紛趕在新制上路前積極開案,造成各地區第三季預售屋市場明顯冷卻。 新制上路前,預售屋市場出現推案爆量狀況,像是臺南安南第二季有超過 20 個新建案進場,到了第三季僅剩個位數開案,新北板橋第二季則以江翠北側重劃區交易密集,包括「新濠一滙」、「新潤 RIVER ONE」、「甲山林帝景六號」,還有浮洲少見新案「馥華原真」。
中原地產資深區域營業董事趙鴻運表示,太古城上半月僅錄5宗成交,部份業主急於放售單位,願意大幅減價,才令下半月成交加快,半個月連錄19宗,惟成交價已回落至2016年水平。 十大屋苑是交易頻繁的傳統大型屋苑,部分會稱之為「藍籌屋苑」,或「十大藍籌屋苑」,取其二手樓市中的「藍籌股」的意思。 十大屋苑包括太古城、康怡花園、海怡半島、美孚新邨、麗港城、黃埔花園、新都城、沙田第一城、嘉湖山莊、映灣園。 新盤持續低開加上息口高企下,二手市場繼續「捱打」,月內成交以減價及低市價主導,連帶銀行估值取態轉趨保守,屋苑估值級級跌。 本報追蹤20個指標屋苑估價,最新有19個屋苑估值進一步下滑,跌幅介乎0.91%至10.58%,僅1個按月持平。 中原地產高級分行經理黃冠中表示,該單位為青宏苑B座低樓4室,實用面積506平方呎,兩房間隔。
十大屋苑成交: 太古城
在十大屋苑中,2021年10月份嘉湖山莊錄得最多買賣登記,錄37宗,總值2.18億元。 中原樓市成交及樓價走勢涵蓋全港各區屋苑最新成交及樓市資料,公開過往多年香港樓市走勢資料,同時公開各熱門屋苑的個別單位歷史成交紀錄及樓價走勢,提供全港各區的樓市走向分析及土地註冊處各類物業買賣註冊統計。 綜合利嘉閣地產分行數據所得,全港十大活躍指標屋苑在上週 (11月13至19日)錄44宗買賣個案,較前周(11月6至12日)的29宗增加52%,每個屋苑平均錄約4至5宗成交。 利嘉閣地產研究部主管陳海潮表示,大型新盤即將開售,二手屋苑交投熱度未減,整體樓市走勢平穩,十大屋苑緊隨大市步伐造好。 二手市場頻頻錄得低市價及蝕讓成交個案,導致銀行估價更趨保守;本報統計20個指標屋苑最新銀行估值,11月有多達19個屋苑估值按月出現跌幅,與上月相同,惟估值由上月跌0.45%至9.89%,按月擴闊至0.91%至10.58%。 十大屋苑中,只有鰂魚湧太古城的成交量按月有上升,由10月的15宗,大增60%至11月的24宗,不過平均成交呎價15,952元,按月跌2.9%。
全個屋苑合共有八期,總夥數高達13,149個,單計兩房則至少有八種不同間隔。 由於區內發展已久,故交通配套齊全,第五至七期鄰近美孚港鐵站,價格最堅挺。 屋苑內亦有巴士總站、民生商場與街市,照顧日常所需,同時毗鄰荔枝角公園、公共泳池及體育館等,但不設會所。
中原地產亞太區副主席兼住宅部總裁陳永傑表示,11月市場欠缺好消息,疫情及加息影響持續,股市亦波動,買家入市意欲維持低企,致成交維持膠著,樓價持續向下尋底。 近日中港兩地疫情升溫,他相信短期內通關無望,12月美國議息,料會再次加息,加息影響持續,如市場繼續缺乏好消息,預計12月成交維持低迷,樓價繼續向下調整,跌幅恐再擴大。 據中原地產統計,十大屋苑11月錄得153宗成交,較10月份的177宗,按月減少13.6%,成交量創四個月新低,亦是連續七個月少於200宗成交。 至於呎價方面,月內有八個屋苑呎價報跌,跌幅最大為美孚新邨,樓價按月急挫15.5%,險守一萬元關口。 中原地產亞太區副主席兼住宅部總裁陳永傑表示,樓市跌勢持續,買家看淡後市,不願入市,令現時一、二手樓市同樣低迷;市場關注政府會否推出刺激樓市措施,如無新措施出臺,相信樓市低迷狀況會持續。
十大屋苑成交: 樓市走勢|十大屋苑5月錄187宗成交 創4個月新低 新都城量價跌幅最大
臺南近年房市受到南科議題帶動,鄰近的新市與北區,第二季分別在「世界南科A」、「欣府城 十大屋苑成交 – 十大屋苑成交2025 進士樓」開案下,吸引南科新貴搶先卡位,拉抬兩區第二季交易量,第三季房市則受新制上路影響,買方態度轉向保守觀望。 市調機構推估其中原因,在於建商搶在新制上路前大量推案,拉抬各地第二季基期,然而蛋黃區房價高昂,買方第三季追價力道薄弱。 但相隔不足一星期後,有另一組綠表公屋客出價520萬元遊說業主重售,業主考慮兩日決定賠訂重售,以520萬元售予新買家,摺合呎價10,277元。 最新造價較原先高出62萬元或13.5%,即使扣除近40萬元訂金及使費後,估計原業主仍多賺逾20萬元。 九龍區方面,黃埔花園錄得1宗成交,爲5期5座高層G室三房套,實用面積呎680平方呎,以890萬元易手,實用呎價13,088元,屬週末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