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東鐵線延伸至金鐘站後,觀塘綫九龍塘站至太子站擠迫程度得以舒緩,最繁忙路段變為彩虹站至九龍灣站一段,載客率約76%[11]。 2019年10月13日下午5時半左右,有警員於觀塘站近A1出口的天橋處理一宗「刑事毀壞」案件時,一名防暴警員被一名18歲男生以利器割傷右側頸部。 該名防暴警員頸部受傷流血,被送往基督教聯合醫院救治,送院時清醒。 時任警務處副處長(行動)鄧炳強於記者會上表示,警員在觀塘處理刑毀案件時,遭「暴徒」近距離用利器襲擊頸部,是可致命襲擊[26][27][28]。 往來大堂及月臺升降機曾於2016年10月15日起暫停使用,以更換為較新型號,並已於2017年4月13日重投服務[14]。
比如去年湖北宜昌市推出了專門爲戶外勞動者送清涼的“納涼公交”,就得到輿論的廣泛好評。 宜昌公交集團在該市城區多個流動點開出“納涼公交”,以流動的方式,停靠在市民尤其是戶外工作者最需要的地方,爲包括戶外工作者但不限於戶外工作者的所有人羣,提供了一處陰涼之地。 無論是“節約資源”還是“貪小便宜”,其最初需求都是納涼消暑——滿足市民的納涼需求也應該作爲市政民生工程的一部分,公共部門應該多多想辦法爲老百姓撐起“遮陽傘”。 不過他之後補充,在地鐵站內轉車時,所幸途中遇到2位說中文的年輕女生,教他應該怎麼走,下車離開時亦有禮打招呼,故稱「其實挺暖心的」。 該內地男在小紅書分享到日本東京旅遊,稱「太難了太難了,剛到就想回我們中國了」。
觀塘地鐵站: 車站用途
按當時的計劃觀塘綫油麻地站開始,途經加士居道及穿過公主道,中途在位於老龍坑前山谷道邨的地底設置何文田站,然後經過漆鹹道北及差館裏進入黃埔區,並於德安街或戴亞街作為選址。 根據1970年嘅《集體運輸計劃總報告書》,起緊嘅集體運輸系統共分為4個優先發展嘅早期系統工程及其餘5個稍後發展工程,當時觀塘站係第4期工程嘅其中一個被優先考慮起,同時係成個系統嘅觀塘支綫東面終點站。 觀塘綫觀塘-石硤尾段於1979年10月1日作為修正早期系統第一期啟用,該段為前地鐵系統中首段通車的路段。 1982年4月26日,在地鐵荃灣綫通車前,修正早期系統分拆為兩段,而油麻地至觀塘段則以當時的東端終點站-觀塘站而命名為「觀塘綫」。 觀塘地鐵站 觀塘地鐵站 根據1970年的《集體運輸計劃總報告書》,建設中的集體運輸系統共分為4個優先發展的早期系統工程及其餘4個稍後發展的工程,當時觀塘站為第4期工程的一部份,同時為整個早期系統的觀塘支綫東面終點站[10]。
- 喺1960年代,香港政府已經想起集體運輸系統(Mass Transit Railway)。
- 2012年6月初起,港鐵由日本引入價值兩百萬港元的迷你珍寶鑽挖機,將距離油麻地站下層月臺約400米的兩條共70米長的電纜隧道擴闊作為行車隧道,以連接由何文田站延伸過來的行車隧道,工程須時18個月,其間油麻地站毋須封站,列車服務猶如平常。
- 受工程因素影響,油麻地站及旺角站需要延後至12月22日與同月31日才啟用。
- 2022年5月15日,東鐵綫過海段通車,東鐵綫南行總站延伸至金鐘站,東鐵綫乘客可以直接前往金鐘站轉車往香港島,此站及觀塘綫本站至太子段車廂擠迫情況有所舒緩[17]。
2007年12月2日兩鐵合併,前九鐵及地鐵九龍塘站合併成單一車站。 原有九廣東鐵九龍塘車站重覆的出口編號已被重整,但月臺編號則維持現狀,未有更改。 整項工程耗資2.8億港元,2001年8月動工,2004年4月15日正式啟用,令九廣東鐵九龍塘車站每日可處理乘客量達三十萬人次,足以應付未來15年需要。 觀塘地鐵站2025 閘區合併後,G2出口重新劃為一個微型出入口及出入閘處,僅設三部出入閘機,並無客務中心及其他票務裝置;雖與東鐵綫月臺同層,離站後僅有一條樓梯往返路面,且不設闊閘機,輪椅使用者不能通行。 遇有疑難的乘客或輪椅使用者可改到G1出口,站外則須經真光裏。
觀塘地鐵站: 車站歷史
目前觀塘站於早上及傍晚擠迫情況嚴重,在平日繁忙時間乘客更難以前往月臺。 而在2016年6月,民建聯訪問了千多名市民,有約六成的市民認為觀塘站的擠迫情況為所有觀塘綫車站中最嚴重,故民建聯亦建議港鐵應盡快擴建觀塘站月臺,以紓緩車站承載力問題[9]。 此外,觀塘站也有自助服務設施供乘客享用,包括自動櫃員機和自動售賣機[4]。 大堂近客務中心亦設有香港郵政郵箱[5][6]方便乘客在車站內投寄郵件,以及「會員服務站」供乘客登記為港鐵友禮會會員、查閱獎分及換領獎賞[7]。 另外,在觀塘站西面設有單向橫渡線(原為雙向,順向一組已被拆除[8]),現時深夜部分班次會以觀塘站作終點站,當列車在1號月臺下車後會調頭使用該橫渡線返回九龍灣機廠;而東面亦設有袋狀軌,可供列車於該處掉頭或停泊之用。
就此,觀塘綫於繁忙時段的下行列車採用梅花間竹的運轉模式,一半班次以黃埔站為終點站;而另一半的班次則以何文田站為終點站,而以何文田站為終點站的列車會在該站2號月臺下車後會於該站西南的側綫調頭折返至該站1號月臺(往調景嶺方向)開始載客。 港鐵公司於2008年1月決定於所有前地鐵網路的8個地面/架空車站加建月臺閘門及改善現有通風設計,以避免乘客墜軌。 觀塘站(英語:Kwun Tong Station)是一個位於香港九龍觀塘區觀塘市中心觀塘道迴旋處上方,屬於港鐵觀塘綫的鐵路車站,於1979年10月1日啟用,當時屬修正早期系統的終點站。
觀塘地鐵站: 早期規劃
自2009年閘區合併後,觀塘綫大堂大部分空間劃為收費區通道,而非收費區分割成B、C出口與A、E出口兩部分,兩組出口之間不設非收費區通道,行人必須沿站外之沙福道往返兩處。 觀塘地鐵站 現時深夜部分班次會以觀塘站作終點站,再用該掉頭路軌返九龍灣車廠。 觀塘地鐵站 由於該站沿觀塘道路面上面起,因此月臺彎度較高,引致月臺同列車之間嘅空隙較闊,故此港鐵公司喺列車同埋月臺上播放廣播提醒乘客注意月臺空隙,並喺月臺邊緣加上膠條縮窄有關空隙。 2005年,地鐵再為車站外牆殘舊問題,為觀塘站外牆除去舊有深灰色紙皮石,再改以藍色、白色的牆身及灰色柱身;同時亦將出入口混凝土地板改為地磚(除A2出口外),為車站帶來新形象。 由荃灣綫中環站至佐敦站往觀塘綫嘅乘客要喺旺角站轉車;而由荃灣站至深水埗站往觀塘綫嘅乘客就要喺太子站轉車。
觀塘地鐵站: 列車班次
然而,在深夜時份仍有部份列車班次會以此站為尾站,然後透過掉頭路軌收車回廠,此安排一直延續至今。 在同年8月9日藍田站啟用前,往鰂魚湧方向列車離開此站後會直接過海。 觀塘地鐵站 自此,觀塘綫大堂、東鐵綫南面及北面三個大堂各有一間客務中心;東鐵綫北面大堂客務中心更附設城際直通車售票處。 此站共有4個月臺,東鐵綫的位於地面,以側式月臺排列,整個月臺候車區皆有上蓋;觀塘綫的則位於地底,以島式月臺排列,兩個月臺層成直角排列。 有食肆在2015年續租時,租金由13,000港元大幅上調至33,000港元,日後經營更困難。
觀塘地鐵站: 設施更替
同時,地鐵公司亦已擴建九龍塘站大堂及提供相關的新設施,包括於近D出入口的大堂裝置12部出入閘機、1部闊閘機,以及在轉乘通道增設4間商店,以便利乘客。 政府於2009年11月27日在憲報刊登觀塘綫延線鐵路方案,將興建一條全長約2.6公里的鐵路,從現有觀塘綫油麻地站延伸,增設何文田站及黃埔站。 該延綫為全綫於地下行走的鐵路,將為何文田南、紅磡包括黃埔花園一帶的居民提供便捷的鐵路服務[8],該延線原訂於2015年8月啟用,後來延誤至2016年10月23日。 由於觀塘綫油麻地站月臺設置特殊,油麻地站至黃埔站一段列車須採用靠右行駛的行車通行方向,與觀塘綫其餘路段的靠左行駛相反。
觀塘地鐵站: 車站結構
市區重建局觀塘市中心重建項目相鄰觀塘站,重建項目其中一個主要社區建設,是興建接駁觀塘站A/C出口及第四發展區的架空平臺計劃,藉此為車站提供額外流動空間,令大堂及月臺之間的客流更為暢順。 市建局已於2019年第一季提交該平臺接駁方案予港鐵公司考慮,並期望在得到港鐵公司及觀塘區議會支持後,於同年第四季就有關接駁平臺工程相關事項刊憲[2]。 當隧道喺1989年建成啟用之後,觀塘綫嘅終點站喺同年嘅8月6號伸延到香港島嘅鰂魚湧站;新加嘅藍田站就喺同年嘅10月1號啟用。 觀塘地鐵站2025 1986年5月22號,因應客量需求,特別係九龍塘轉車站嘅客量,列車加到去一列八卡,直至而家都係。
觀塘地鐵站: 車站主題
2014年立法會文件披露觀塘綫最繁忙路段載客率和客量,若以每平方公尺四人站立密度計算,得出94%的載客率,現時客量達4.6萬人次[24]。 而《香港01》曾報導,市區重建局向港鐵提出以無償方式提供觀塘市中心重建計畫土地擴建觀塘站,擴闊月臺及車站大廳,同時為環保連接系統提供調頭路軌。 同年5月10日,荃灣綫正式通車,荃灣站至茘景站及太子站轉綫月臺率先啟用,在荃灣綫局部通車的首7天,中環站至佐敦站往返觀塘綫的乘客需在旺角站轉車;荃灣站至荔景站往返觀塘綫的乘客需在太子站轉車。 5月17日,荃灣綫餘下的太子站至茘灣站(1985年易名美孚站)5個車站啟用,自此油麻地站成為觀塘綫的終點站,直到2016年10月23日被黃埔站取代為止。
觀塘地鐵站: 荃灣支綫通車
A2出口於2005年2月重開,由於創紀之城五期內亦包括一個大型商場「apm」,成為地鐵系統上首個純英文的指示牌「APM」,但後來因發展商指出英文字母「apm」理應為小寫,故指示牌亦於後期被改為「apm」[原創研究? 為配合荃灣綫於1982年5月10日通車,修正早期系統油麻地站至觀塘站的路段改稱觀塘綫,而觀塘綫列車亦從同年4月26日起只行走觀塘站至油麻地站,而前往中環站沿途各站的乘客需在旺角站轉乘。 其後,除了小規模的翻新外,車站於1982-1989年間沒有大變動,一直為觀塘綫的終點站。 由於新鴻基地產將舊有的東九龍廣場重建為為創紀之城五期,故原有的A2出口於2001-2005年間封閉,以便拆卸原有人行天橋並與大廈一併重建,新人行天橋設有空調系統及電梯往返地面,並把通道擴闊了約一倍多,以應付商場帶來的龐大人流。
觀塘地鐵站: 列車服務
由於本站是觀塘綫及東鐵綫唯一的轉車站,大量乘客使用本站轉乘鐵路往來新界東及市區。 此站設有一個、亦鄰近另一個公共運輸交匯處,又鄰近筆架山、廣播道等大型住宅區,不少乘客於此站轉乘接駁交通工具。 除此之外,香港城市大學、浸會大學、九龍塘學校區、大型商場又一城均在附近,不少乘客均使用本站出入。 觀塘綫(英語:Kwun Tong Line)是港鐵系統中營運中的鐵路路綫之一,屬於城市軌道交通,路綫色為綠色。 觀塘綫共有17個車站,全程約35分鐘[4],連接位於西貢區將軍澳新市鎮的調景嶺站及九龍城區的黃埔站,主要途經觀塘、黃大仙及油尖旺等地區。 路綫大部分路段為地底路段,而九龍灣站至藍田站之間則為架空路段,油塘站則為地面車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