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東鐵綫要維持有限度服務,紅磡至大圍為12分鐘一班,大圍至羅湖則為8分鐘一班。 沙田區議員衛慶祥表示,於1月份曾接獲有大圍居民反映,因「八爪魚天橋」出口被封閉,需要多花上3至4分鐘時間前往天橋。 衛議員認為居民可能還未習慣商場內的行人通道和天橋左側行人斜路的使用方式,他表示,之後會落區作視察,若新增設的行人通道,真的為居民帶來不便,會主動與港鐵公司作協商,希望雙方能找平衡,達到共識。 另外,觀塘綫月臺起初曾設有樓梯連接大堂,其後因屯馬綫工程改建為扶手電梯而拆除,但後來港鐵於觀塘綫月臺近東端位置的扶手電梯預留空間增建樓梯連接大堂及月臺,該樓梯於2021年第二季落成啟用,唯不能經付費區前往屯馬綫大堂及月臺。 上述只表列於香港西九龍站附近主要上落客位置的專營巴士及專線小巴路線。 如欲查詢更多有關香港西九龍站附近的專營巴士及專線小巴服務及收費詳情,請使用運輸署「香港出行易」流動應用程式或聯絡巴士公司或專線小巴營辦商。
第1516號公告:〈道路交通(交通管制)規例(第374章)–延長大圍巴士總站臨時禁區的實施期限〉,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憲報第09卷第13期,2005年4月1日。 第8202號公告:〈道路交通(交通管制)規例(第374章)–延長大圍巴士總站臨時禁區的實施期限〉,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憲報第08卷第52期,2004年12月24日。 〈沙田車公廟路與紅梅谷路交界處的行人天橋系統及道路改善工程〉,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2001年1月。 雖然80K線往新翠方向會前往車公廟路東行,惟該出口與翠田街路口過近,需要在極短距離切至最右線方能轉入翠田街,故不改經。 2021年4月26日起,過海隧巴686線投入服務,往返此站及西灣河,是首條使用此站的城巴路線。 該路線在2022年10月3日起改為不再使用此站的986線,同日起新巴798P線投入服務,往返此站及將軍澳工業邨。
大圍站出口: 馬鞍山鐵路發展
需要注意的是,屯馬線為方便乘客轉乘東鐵線列車,因此不同於港鐵其他的路線,列車行駛方向是以右上左落排列的,故此位於東邊的4號月臺是屯馬線的北行月臺。 2014年3月30日,受到黑色暴雨警告信號發出的影響,大圍站與黃大仙站、荃灣西站、九龍塘站同樣出現水浸,雨水湧進露天路軌。 傍晚約9時47分,D出口暫時關閉,乘客需要使用C出口進出車站。
為配合整體綜合發展項目,需要進行一系列的道路工程計劃,包括興建物業相關的連接道路及行人天橋,優化周邊緊接的道路及行人網絡。 記者亦有到現場瞭解情況,「八爪魚天橋」一共有四個出口,連接著車公廟路和美田路交界的四個對角位置。 現時有兩個出口被封閉,其中一邊出口,方便居民往返大圍站一帶;而另一邊出口,則鄰近大圍站公共運輸交匯處,方便市民乘搭公共交通工具出入大圍。 而原先兩個出口均設有扶手電梯和樓梯可直上直落,現時則需經由商場內的行人通道或商場左側的行人斜道及單車坡道進出。 2010年末,港鐵在1號月臺近東端位置增設出入閘機以及簡單的票務設施,並新增兩個出入口,其中E出口經由新建的天橋直接通往車站上蓋物業溱岸8號;F出口則以升降機連接月臺及地面,而非溱岸8號的住客可經此出入口前往溱岸8號正門。 大圍站以南設有一個大型公共運輸交匯處,乘客可利用地面行人通道進出車站。
大圍站出口: 車站歷史
2022年6月24日以及同年8月24日,一名68歲老翁被控在港鐵大圍站外無牌演奏樂器,被票控兩項「沒有許可證而奏玩樂器」。 其後控方申請修改控罪改為「沒有許可證而在公眾地方籌款」,而被告則批評控方「浪費政府的資源、浪費大家的資源」。 大圍站出口2025 2019年9月1日「機場交通壓力測試日」示威後,大批警員晚上在車站一帶截查市民,期間沙田區議員李世鴻高呼一句「黑警暴打市民可恥」後,遭警方指揮官按壓,其後亦有多名防暴警員以身體壓向他,其後李世鴻被送往田心警署。 而警方同時以涉嫌「襲警」拘捕一男一女,而有兩名男警務人員報稱分別胸痛及手部受傷,其後有市民聲援,包圍田心警署。 裁判官指案發地點並非示威現場,假如警員能冷靜處理,可避免衝突。
- )是一個位於香港新界沙田區大圍沙田頭車公廟路,屬於港鐵屯馬綫的鐵路車站,於2004年12月21日啟用。
- 如使用市區預辦登機服務,免費港鐵接駁服務只適用於前往市區預辦登機服務之前一程港鐵車程。
- 需要注意的是,屯馬線為方便乘客轉乘東鐵線列車,因此不同於港鐵其他的路線,列車行駛方向是以右上左落排列的,故此位於東邊的4號月臺是屯馬線的北行月臺。
- 然而,為盡快向沙田新市鎮南部大量居民提供鐵路服務,該公司在永久車站落成之前,在永久站選址對岸設置臨時車站,以解燃眉之急。
- 2021年8月10日下午5時30分左右,屯馬綫3號月臺(往屯門)位置有一塊假天花突然塌下,事件中沒有人受傷。
- 其他巴士路線54,64K,64P,68X,76K,77K,264M,268B,268C,269D,276,276P,968,E34,B1。
由於僅屬臨時性質關係,車站各項設備因陋就簡,月臺以木材築成,僅能容納六個或九個電氣化火車車卡,售票處及洗手間則以貨櫃權充,因此有「木頭站」之稱。 話雖如此,車站東南面仍設有停車場,方便附近居民泊車轉乘鐵路。 九廣鐵路局在大圍城門河西岸(即大圍站現址)設立臨時車站,作為鐵路南段的臨時終點站,北行列車駛至此臨時站後,乘客須全數下車,並轉乘緊急接駁巴士到沙田車站乘搭北段北行列車,反之亦然。 所有合資格學生使用「學生身分」個人八達通,可於港鐵本地服務(包括輕鐵及港鐵巴士(新界西北))全綫享有特惠車費,但不包括機場快綫、港鐵接駁巴士、往返羅湖站或落馬洲站的車程及東鐵綫頭等額外費。
大圍站出口: 車站用途
另外,車站設有兩個客務中心,但屯馬綫大堂客務中心僅於繁忙時間開放,其餘時間乘客只可使用觀塘綫大堂客務中心。 不過港鐵指出為配合整體綜合發展項目的發展,需要進行一系列的道路工程計劃,當中包括行人天橋,認為可“優化周邊緊接的道路及行人網絡”。 大圍站出口 港鐵又指早在2010年已經諮詢沙田區議會,並在同年刊憲,而發展商亦需要根據刊憲內容及地契條款,於期限內拆卸行人天橋部分範圍。 大圍站出口2025 但事實上每逢繁忙時間扶手電梯和升降機均出現現排隊情況,引起市民不滿。
大圍站出口: 街道及位置
而在新年的時候,車公廟會有較多人前往,而乘客多選擇在大圍站落車然後步行往車公廟,因為車公廟較近大圍站。 港鐵公佈截至2019年2月1日的最新沉降數據,大圍站自2018年出現沉降,達預設停工指標20毫米,毗鄰的發展商新世界住宅發展工程一度停工,直至2019年1月5日復工,且沉降的停工指標修訂至40毫米。 東鐵綫過海段通車後,本站變成屯馬綫(原稱東西走廊)及東鐵綫(原稱南北走廊)兩條策略性鐵路走廊的交匯點之一,另一個為紅磡站。 小童八達通特惠車費只適用於3-11歲的小童;而特惠單程票或二維碼車費則只適用於3-11歲的小童及65歲或以上長者。 車票二維碼(下稱「二維碼」)成人(12-64歲,包括學生及殘疾人士)車費與成人八達通相同;二維碼特惠車費(小童及長者)則與小童八達通相同。
大圍站出口: 沙田至中環綫
除以上特快路線,乘客亦可選乘香港西九龍站附近的現有專營巴士路線前往目的地。 如欲查詢更多有關香港西九龍站附近的專營巴士服務,請使用運輸署「香港出行易」流動應用程式或聯絡專營巴士公司。 2019年9月7日:下午11時19分,因港鐵沙田站發生警民衝突,期間車站設施被破壞,沙田站隨即啟動疏散程序並關閉沙田站,東鐵綫火炭站至大圍站列車服務暫停。 大圍站出口 大圍站出口 及後大埔墟站亦發生警民衝突,延至下午11時25分,大埔墟站隨即關閉,東鐵綫火炭站至太和站列車服務暫停,紅磡站來往大圍站8分鐘一班車,火炭站來往羅湖站8分鐘一班車。 黃大仙站大堂設有兩個收費區,其中一個近E出口的收費區因使用量偏低及環保前提下,該收費區曾祇會於平日早上繁忙時間、農曆新年假期及黃大仙誕將會開放作入閘用途,以疏導人潮。
大圍站出口: 馬鞍山綫月臺閘門安裝工程
此列車塗裝是由本地藝術家黃鼎豐先生、鄭健業先生、東鐵綫沿綫中小學生以及香港單車手李慧詩共同設計及創作。 兩鐵合併後,港鐵公司為東鐵綫各非過境車站月臺進行較低成本的翻新工程,以遮掩東鐵綫車站月臺殘舊的觀感。 此站被配色為淺紫色,主題植物為紫竹,街景為舊北區理民府。 當時車站部分路軌尚未完工,只可使用中間的路軌(相應地使用2、3號月臺),同時只開放兩部扶手電梯和一行人隧道。 此外亦有兩部傷殘人士專用的電梯和洗手間;而通住大堂出閘機的路標則以紙條作臨時標記,以指示乘客出閘。
大圍站出口: 車站構造
而警員在撤退及離開途中,部分警車未及離開,加上市民要求警方釋放無辜被捕青年,因而不讓最少2輛警方車輛離開,當中包括一輛警方私家車。 大圍站出口 現時,黃大仙站內提供不同類型的商店供乘客購物或進食,例如有便利店、麵包糕餅店、銀行及零食店等。 大圍站出口 由於港鐵的收費區是不能進食,因此大部份售賣食物的商店均不會設在收費區內。 大圍站出口2025 於1983年9月11日投入服務,途經大圍站、美林邨、沙田市中心、瀝源邨、禾輋邨、沙田第一城及威爾斯親王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