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網上的遺書所示,該名關姓醫生自殺的原因,是對一名早前失救的病人感到自責,指事件涉及管理失誤,又認為院方管理層事後向家屬的講解只是「走過場」。 據報,事件涉及屯門醫院今年7月一宗開腦手術,當時負責的麻醉科副顧問醫生被指在手術中出錯,而病人最後要接受「心肺復甦術」近兩小時,最後於手術中死亡。 有指關醫生事後因企圖自殺送院,但院方沒有警戒和及時瞭解事件,最後關醫生更在院內自殺身亡。
警方調查發現現場沒掙扎痕跡,亦沒可疑傷痕,病牀抽屜內有三支針筒,內有不明液體,關手臂有針孔,疑注射藥物致死。 據悉,警方其後在關的手機找到遺書,內容指今年七月四日一名病人進行搶救失敗感內疚而萌生死念。 據悉,關醫生對事件耿耿於懷,本月三日,她在博愛醫院工作期間病發須留院,至本週一凌晨三時許,醫護人員巡房時,關並無異樣,至清晨六時許即發現她不省人事,延至八時三十八分證實不治。
博愛醫院投訴: 新界西醫院聯網聚焦(關注)小組
南區: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高雄榮民總醫院、長庚醫療財團法人高雄長庚紀念醫院、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 消委會敦促牙醫業界,特別是擁有豐富資源的集團,需負責任地為突發情況作出補救措施,不應只着眼處理人手行政問題,而漠視消費者所面對的風險。 博愛醫院投訴2025 例如有個案是因駐診牙醫無法完成療程,竟提議消費者自行延長配戴隱形牙套的時間,有可能直接影響箍牙的進度及效果。
- 口腔手術期間,牙醫表示中心的儀器不足,餘下手術程序需要到B醫院完成,投訴人接納。
- 醫管局總辦事處已成立「齊建和諧工作間小組」,成員包括來自不同聯網和職系的代表,為進一步促進工作場所和諧及互相尊重的策略、措施和宣傳推廣向聯網及醫院提供建議。
- 但彭鴻昌指,如果只授權醫委會代取醫療紀錄,如果涉事醫生更改醫療紀錄,投訴人無從判斷。
- 市民如對持牌私營醫療機構有任何意見或不滿,我們建議先向相關私營醫療機構反映或投訴。
- 博愛醫院現時由醫院管理局所管理,隸屬於新界西醫院聯網,現任醫院行政總監是李振垣醫生。
- 她於今年十月廿三日首次到該中心求醫,向醫師透露雙腳麻痹。
誠然,一般病人及家屬一旦不幸面對醫療事故,但因為對醫療程序陌生,若懷疑有出錯,應該如何處理? 關注病人權益的社區組織幹事彭鴻昌指,方法包括向醫院、醫務委員會投訴,以及民事索償3大渠道。 要投訴或追究在公立醫院的事故,有不同注意事項,以下會詳細解構。 新界西屬下各醫院由獨立之病人聯絡主任負責解答查詢,以及接受病人及其親人對醫院服務的意見,並確保對醫院服務的投訴能迅速獲得處理。 醫院管理局管理的「撒瑪利亞基金」為有需要的病人提供經濟援助,以應付治療過程中的指定「自資購買醫療項目」或新科技的費用。
博愛醫院投訴: 博愛女醫生自殺亡 網傳遺書涉病人失救
醫管局回覆傳媒查詢表示,就網上流傳的一些資料,新界西醫院聯網重申,有關同事於院內離世的個案已報警處理,並轉交死因裁判官跟進,聯網會全力配合相關調查。 醫院亦有恆常機制按需要跟進和審視個別臨牀個案的處理;假如個案屬於死因裁判官條例下需報告的死亡個案,醫院亦會按法例作出轉介跟進。 博愛醫院投訴 袁引述律敦治醫院醫生指,其母有出血性中風,證實死亡的文件亦診斷為蜘蛛網膜下腔出血。 袁與家人曾會見中心負責人後仍滿腦子疑問,包括治療前做過甚麼檢查、為何病人有這種病歷醫師仍決定施針、拔罐等。 思前想後,他覺得日後有相類個案時,香港根本無任何法例監管中醫或任何治療的場所。
- 2020年3月,一名93歲老翁因中風入住醫院5樓5N及8樓8S內科及老人科病房,並曾經出院。
- 投訴委員會祕書處會在10個工作日內以書面通知投訴人其投訴已收悉。
- 尖沙咀中間道海員俱樂部的重建地盤,週四深夜發生四級大火,大量火屑隨風飛,波及5幢大廈,其中國際電信大廈及H Zentre的露臺雜物與外牆一度燒着,共170人需要疏散,大火焚燒超過9小時,於昨晨8時半才…
- 博愛醫院自創立已開始提供中醫診療服務,2004年開始設立綜閤中醫專科診所;2006年開辦流動醫療車服務,並於同年及2009年與醫院管理局及香港中文大學合作營辦中醫臨牀教研中心。
- 博愛醫院董事局向家屬致慰問,該院指分析事件後認為醫師兩次診症都有檢視病人以往的病歷,並再作診斷才施療程,認為事件不屬醫療失當。
由於新界西北人口日增,為舒緩屯門醫院的壓力,博愛醫院的重建計劃於1998年10月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撥款,在原址進行重建。 2007年剛完工的擴建工程主要是興建醫院新翼,該計劃在1998年落實,2001年動工,2007年完工。 大樓於2008年2月14日由行政長官曾蔭權、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週一嶽、醫院管理局主席胡定旭、醫院管理局行政總裁蘇利民、新界鄉議局主席劉皇發等主持開幕。 小貼士:彭鴻昌指,向醫委會投訴並不需要提交醫療紀錄,如果醫委會決定調查,會要求事主授權,醫委會代為索取醫療紀錄。
博愛醫院投訴: 長者日間服務中心
有見及此,本院進一步優化流動醫療車服務,於 年度起增設中醫專科車,在維持中醫基本服務的基礎上,提供創新的專病專治診療服務,持續提升博愛中醫的專業形象。 該遺書內容提及,病人失救事件發生於今年7月4日一宗緊急開腦手術,當時負責的麻醉科副顧問醫生被指在手術中出錯,病人接受「心肺復蘇術」近兩小時,最後搶救無效。 關醫生當時負責處理隔離房另一宗婦產科手術,完成後走來幫手,她不滿副顧問醫生的處理手法一度發生爭執,病人最終情況急轉直下,需要心肺復蘇,使用名為 LUCAS 的自動心外壓機代替人手。 首間正式青少年服務單位,「博愛醫院慧妍雅集新Teen地」於天恆邨停車場大樓A翼5樓2號單位,總面積約五千五百平方呎,設有電腦室,舞蹈室及活動室,可舉辦多元化的體藝及職志課程,讓青少年盡情發揮創意。 同時亦開展各項服務及推廣,配備中心多元化的服務設施,能為區內青少年提供優質的活動場地和支援服務。 博愛現時共有10所兒童及家庭服務中心分佈九龍及新界各區,服務區內的家庭及個人成員,內容包括課餘託管、多元智能興趣小組/專題活動、入校支援/駐校社工服務、親子活動及社區教育和婦女服務。
博愛醫院投訴: 博愛江夏圍村過渡性房屋項目竣工入夥儀式舉行見證政府牽頭 商界支持 慈善團體響應 基層受惠
前立法會議員鄭松泰昨(12日)在網上披露聲稱屬於關醫生遺書,文中透露事件牽涉醫護人員管理失誤,導致病人搶救失敗,亦控訴管理層事後講解只是「走過場」,同時向失救病人家屬隱瞞手術期間的情況。 醫管局回應稱有關個案已報警處理,新界西醫院聯網表示會全力配合相關調查。 近日網傳一封疑是由元朗博愛醫院自殺醫生寫下的遺書,當中提到醫院管理失誤,令病人失救,由於她亦曾參與其中,基於自責而自殺。 有前議員表示收到該醫生朋友的控訴,希望當局徹查真相,還去世女醫生一個公道。 新界西醫院聯網表示對一名醫生同事日前離世感到十分難過,會繼續與家屬保持密切聯絡並提供協助。 而就網上流傳的一些資料,新界西醫院聯網已報警處理,並轉交死因裁判官跟進,聯網會全力配合調查。
博愛醫院投訴: 中醫臨牀教研中心
為照顧居民之起居生活,項目除設有小型超市、社區飯堂及資訊科技資源中心外,博愛醫院將提供一站式醫療及社會服務,包括中西醫療、牙科服務、健康諮詢、長者服務、兒童服務、青少年及家庭服務等,以滿足不同人士的需要。 上述各項服務將同時開放予鄰近社區人士使用,締造「共融社區」。 35歲新界西聯網麻醉科姓關女醫生,本週一(11日)被揭發在博愛醫院病房內疑注射不明液體身亡事件有新發展。 警方事後在關醫生的手機發現遺書,交代因一宗病人失救事件自責而尋死。
博愛醫院投訴: 【醫療事故】懷疑醫護出錯點處理?專家提病人權益 投訴3大渠道
有前議員在社交平臺稱,雖有指關醫生是因個人壓力而輕生,但其朋友向他透露關醫生事實上是「死控」,控訴一宗涉及上司醫療失誤導致病人不幸死亡的事故,而關則是自責,無法阻止上司的失誤而輕生。 他又認為,關醫生的死不應被列作「送院時死亡」,希望當局徹查真相。 新界西醫院聯網指,醫院有恆常機制,按需要跟進和審視個別臨牀個案的處理。 2021年10月11日早上,警方接獲博愛醫院職員報案,一名35歲麻醉科女醫生於院內自殺身亡。
博愛醫院投訴: 病人聯絡中心
屯門護養院為博愛醫院屬下第一所護養院,於1998年開辦,主要為需要長期護理照顧的長者提供醫療、護理、起居照顧、復康治療及社工服務。 博愛醫院投訴 ,醫院管理局內部代碼:POH)是香港的一間地區的慈善醫院,位於元朗區的凹頭。 博愛醫院現時由醫院管理局所管理,隸屬於新界西醫院聯網,現任醫院行政總監是李振垣醫生。
博愛醫院投訴: 醫療服務
但彭鴻昌指,如果只授權醫委會代取醫療紀錄,如果涉事醫生更改醫療紀錄,投訴人無從判斷。 因此,如果經濟情況許可,可以考慮先索取醫療紀錄,再作投訴。 「卓思廊」為病人、家屬及探病人士提供方便快捷及貼心的復康用品及便利店零售服務。 博愛醫院投訴 銷售產品類別由專業的復康用品及器材,以至食品及日常用品等,超過3,000多種。 宜蘭縣:財團法人天主教靈醫會羅東聖母醫院、財團法人羅許基金會羅東博愛醫院、行政院衛生署宜蘭醫院、國立陽明大學附設醫院。 屏東縣:輔英科技大學附設醫院、行政院衛生署屏東醫院、財團法人屏東基督教醫院、安泰醫療社團法人安泰醫院、寶建醫療社團法人寶建醫院。
博愛醫院投訴: 牙科療程及收費惹不滿 治療前詳細查詢免失預算
你所提供的個人資料可能轉移給公署因處理本個案而接觸的人士或機構,包括獲授權收取有關資料以作出執法或起訴行動的人士或機構。 屯門醫院發言人表示,病人完成手術當日無出現異常情況,翌日出院。 但其後於二十日因傷口腫脹到屯門醫院急症室求診,檢查發現病人傷口有積液,醫生即時為他抽取積液及處方抗生素,避免傷口發炎。 由於病人臨牀情況無顯示需要進行急切性手術,故安排他到外科專科門診覆診跟進病情。 李先生懷疑手術失敗,並指屯門醫院醫生承認「條腸仍被缺口夾住」,惟聲稱無即時危險,若要再做手術,需另行預約及再轉往博愛醫院。
博愛醫院投訴: 社會服務
但以網路搜尋或超連結方式,進入本醫療機構之網址(域)接點閱者,不在此限。 A醫療集團告知消委會,將會直接與投訴人商討安排,亦書面回覆該名牙醫基於健康理由需減少工作日數,顧客於療程中如遇疑問,可直接與集團聯絡,牙醫會因應情況而配合。 去年1月,投訴人購買了A醫療集團的隱形牙箍療程,當時牙醫指療程需時約1年半。 博愛醫院投訴2025 投訴人反映牙套不足以應付額外2個月,惟職員態度冷淡,提議延長配戴牙套的時間,投訴人無奈接受。 博愛醫院投訴2025 房屋局副局長戴尚誠表示,市民安居樂業是共同願景,政府會繼續促進過渡性房屋的落成,以及加快3萬簡約公屋的興建。
:請提供「上學年度第二學期」及「本學年度第一學期」,並須加蓋校章,如未加蓋校章或塗改者,將不予受理;新生以「本學年度第一學期成績單」受理。 由星星地產發展的元朗雨後,早前已獲批售樓紙,旋即部署推售,繼日前上載樓書,大有機會下週開價,首批將不少於67夥,並將同步開放示範單位予公眾。 由政府主導的電子健康紀錄互通系統是以病人為本的全港性電子互通平臺,在此瞭解更多有關這個系統和登記方法。 藥商資料指出,單獨使用過量的利福全很少會危及生命安全,但有反射消失、窒息、低血壓、心臟呼吸抑制及昏迷的案例,若是老年病患,昏迷時間可能更久,還會週期性發生,應小心服用。
步驟1索取自己醫療紀錄、醫事報告 博愛醫院投訴 (見上表)步驟2聯絡律師,律師會為事主給予法律意見,找專家給予意見,以及發信向被索償人士提出索償要求。 彭鴻昌指,市民要留意聘請律師的收費,有需要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 在等待醫療紀錄期間,事主可同步聯絡醫院「病人聯絡主任」,以書面陳述事件及當中疑問,提出查詢、質詢或投訴。
博愛醫院投訴: 醫院及診所
臺北市: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振興醫療財團法人振興醫院、基督復臨安息日會醫療財團法人臺安醫院、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醫療財團法人辜公亮基金會和信治癌中心醫院、國軍北投醫院、國軍松山總醫院。 中區: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臺中榮民總醫院、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財團法人彰化基督教醫院。 ※醫療機構網際網路資訊管理辦法聲明:禁止任何網際網路服務業者轉錄本網路資訊之內容供人點閱。
博愛醫院投訴: 家庭醫學科112年度第一年住院醫師招考錄取名單
(二)如上訴人在醫院行政總監或人力資源主管作出裁決後仍感不滿並擬上訴,可向聯網總監、醫院管治委員會或醫管局行政總裁(視乎何者適用)提出上訴。 博愛醫院投訴 博愛醫院投訴 (一)及(二)醫管局設有員工投訴機制,如醫管局職員就其他職員或管方對其待遇感到不滿或不公,可向其直屬上司、部門主管、醫院行政總監或人力資源主管提出投訴。 一般而言,相關人員在接獲投訴後應在三個月內完成調查工作,並回覆投訴人。 如調查工作未能如期完成,相關人員會以書面形式通知投訴人。
博愛醫院投訴: 博愛X小龍馬慈善活動延伸藝術足跡同遊元朗「博愛江夏圍村」 童畫彩繪傳播創意與正能量
若投訴人或被投訴的私營醫療機構未能就投訴提出新的佐證,則投訴委員會所作的決定為最終決定。 《私營醫療機構條例》第82條列明,投訴人作出投訴時必須附有一項法定聲明,以聲明就該投訴而提供的資料是真實及準確。 投訴委員會祕書處會在10個工作日內以書面通知投訴人其投訴已收悉。 如有需要,投訴委員會祕書處會通知投訴人提交補充資料/文件,或邀請投訴人作閉門會面。
彭鴻昌如果認為醫院有心拖延,遲遲未提供醫事報告,可以向申訴專員投訴。 895元至3580元收取時間40日內 (受私隱條例保障)8星期小貼士1. 彭鴻昌指,深切治療部住院醫療紀錄通常最貴,因為深切治療部每小時都會有紀錄,大概住院一個月的紀錄,收費通常超過1000元。
博愛醫院投訴: 青少年服務
李先生本週往浸會醫院重做小腸氣手術及割除氣囊,並轉述浸會醫院指「之前嘅手術無割氣囊,缺口又補得唔好」。 博愛醫院投訴 李先生已向屯門醫院投訴,只獲院方致電慰問,無解釋手術是否失敗。 如你認為你的投訴未得到妥善處理,希望向本署就調查結果提出上訴,請透過上述途徑與本署聯絡,並提供本署就你的投訴所作具體回覆的檔號和發出日期(如有),以便本署跟進。
醫生叫我坐係度觀察, 大家利是, 真係可以兩三分鐘就可以來睇,,,但我兩三分鐘也可回到去醫院,, 所以纔不坐係醫院觀察,,,小朋友醫院不宜多留. 個醫生attitude係差d, 不過一個專業人士, 比人叫佢做野之餘, 之後仲想complain佢又攞名, 可能又工作了10幾小時…..我諗佢會幾唔開心……. 2.佢叫你bb留喺醫院觀察(起碼有醫生喺度), 你自己又話要番屋企觀察……又唔相信佢地, 一陣如果你番咗屋企bb大吉利事有問題, 你又可能會話佢地點解比你地走唔stop你地……. 2020年3月,一名93歲老翁因中風入住醫院5樓5N及8樓8S內科及老人科病房,並曾經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