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完善選舉制度本地立法工作能夠快速完成,便是治港者需要和有能力克服草擬法律難題的最佳佐證;更何妨「一手樓空置稅」本身的草案內容早已備好,增補相關條文不可能去到「非常困難」的程度。 更甚者,政府亦無明言會趕緊於下一屆立法會任期開始重啟立法,反而態度模糊,指會因應市場情況,考慮重新提交草案至立法會審議,與其當初矢志立法的態度截然不同。 有評論指,政府為爭取商界支持,未必會於10月重新提交空置稅草案,以釋出善意。 立法會最近宣布終止審議《2019年差餉(修訂)條例草案》,意味著一手樓空置稅的立法最快須待立法會換屆後方能再續。
香港是一個資本主義社會,香港的發展與進步,極需要商界的參與,若把商界隨便拿來「祭旗」,又處處為公私營合作設限,香港的前程一定會打折扣。 地產商聽了我的分析之後,亦覺得有道理,說會在下一階段先把那些陳年貨尾盤拿出來推售,至於那些新盤樓花則遲一些推也沒有問題,因為樓花是一定不會徵收空置稅的。 香港空置稅 我擔心推出空置稅的實際後果,是導致新盤發售要讓路給清空置單位,反令買家的選擇減少。 香港空置稅 另外,本港9月發出破產令及清盤令創約4年新高,許正宇指數字反映本港宏觀經濟情況不理想,預計破產數字持續上升,他指出政府計劃就「企業拯救」提出立法,債權人可以委派專業人士在45日找出拯救方案,幫助企業重生,政府將諮詢市場人士。
香港空置稅: 政府就空置稅條例草案刊憲 下月提交立法會首讀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早前曾指,不排除重推一手樓空置稅草案。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日(9日)於電台節目中提到,五年任期內有少量措施未能如期落實,她舉例,立法會時常討論設立一手樓空置稅,但指立法困難,亦非房屋… 變成鼓勵發展商及投資者要將單位出租、出售,雖然威力遠遠不及過往提出200%差餉租值的「一手空置稅」,但考慮到空置成本增加,相信亦能起若干作用… 退一步說,就算社會真的廣泛接受個別「高檔」房屋種類可以「等價先賣」,當局同樣有責任要解決處理為此設計法律時遇到的障礙,而非因為難以明定區分界線就用削足適履態度完全放棄。
- 唯一的作用是證明政府敢損害地產商的利益,並沒有與他們勾結。
- 政府建議修訂《差餉條例》就空置一手私人住宅單位徵收額外差餉。
- 空置量是指在普查時,並未有被佔用的單位,當中包括正在裝修的物業。
- 政府如果要增加阻嚇作用的話,可以考慮把空置稅的徵收率,每增加一年就倍增。
- 如果治港者真有不怕樓市升跌的勇氣,「一手樓空置稅」有助解決本地房屋供應應該毫無質疑空間才對,而面對上述種種事實仍然選擇了拒絕為之,似乎只反映了他們沒有這種勇氣。
- 如這些單位在過去12個月內,有超過6個月未作居住或出租用途,便會視為空置單位,有關業主須繳付額外差餉。
美國個別城市更會將空置物業清拆,但屬於較極端例子。 港府在上周五公佈2018年第一季經濟報告中,直指發展商減慢賣樓速度。 報告指,第一季送交土地註冊處註冊的住宅物業買賣合約總數較上一季回落8%至15,015份,經仔細分析,交投按季下跌,全因發展商減慢推出新樓盤,導致一手市場的交易減少36%,反觀二手市場的交易實際上微升2%。 事實上,市場一直有指從貨尾單位的累積情況來看,發展商有囤積托價之嫌。 運房局統計顯示,貨尾單位由2013年第3季的4,000伙,大增1.25倍至最新的今年首季9,000伙,同期中原CCL則由119.69點升至177.61點,升幅48.39%,貨尾增幅明顯超過同期樓價升幅,反映發展商並無積極促銷。
香港空置稅: 物業空置稅對樓價有何影響?
嘉華國際(00173)營業及市場策劃總監(香港地產)溫偉明表示,近年私人住宅土地供應減少,市場競爭又大,加上推出市場的土地,有部分發展上亦不少難度,集團增加土儲殊不容易。 政府昨提到,關注一手樓空置情況,不排除會重提空置稅,去年底一手私樓餘貨有約1.23萬伙,按年增加24%。 業界及學者均認為,現時經濟轉差,並非重啟空置稅的好時機,而措施對增加供應的效果亦有限。 「相映成趣」的是,會德豐在國安法通過後推出首個新盤,當中樓盤定價進取,不但成為區內最貴新盤,更較同區二手屋苑貴逾三成。 如此進取,會德豐地產主席梁志堅認為,國安法有助香港維持繁榮穩定,自然穩定投資者信心。 不能理解,發展商期望社會回復「正常」,正是樓市樓價能繼續蒸蒸日上,市民能否安居樂業實非其考慮。
- 香港地產建設商會立刻發表聲明,呼籲政府暫緩有關立法,擔心空置稅會令調整中的樓市「火上加油」。
- 如果推出空置稅最後雖增加了庫房收入,卻增加了小市民的負擔,這個政府肯定給人罵死。
- 不過上收樓價約5%的物業空置稅其實力度不足,發展商未必受到影響,而加快供應單位。
- 若樓價只能跌不能升,政府的賣地制度、地價政策又怎麼配合?
-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日(9日)於電台節目中提到,五年任期內有少量措施未能如期落實,她舉例,立法會時常討論設立一手樓空置稅,但指立法困難,亦非房屋…
只要符合下列任何一個情況,你可在不遲於税款到期前的28日;或暫繳税通知書發出日期後14天內(以較後者為準),以書面申請暫緩繳交暫繳物業税。 2.隱形成本:香港轉機如果不入境香港,是不需要台胞證或港簽的。 如果你要退機場稅,一定要入境香港,就一定要準備電子港簽或者台胞證,電子港簽文可以點選這個顏色連結看怎麼申請。 申請時間大約是3分鐘,他們會影印你的登機證、電子機票、護照等等,然後請你簽名,就可以領到錢。 120港幣可以吃不少東西,兩套麥當勞、一套豬排飯、可以吃翠華等等,沒有去機場貴賓室的人,用這個退稅來吃也是不錯的。 至於對整體樓市,就算5萬多貨尾一次過推出市場,亦難於動搖樓市供求的結構性因素,樓價並不會因此被拖垮。
香港空置稅: 政府考慮暫不再推「空置稅」
陳茂波稱,投資者最重視資本收益,理解投資者關注股票成本,但認為股票印花稅加幅輕微,香港股市不會因此失去競爭力,… 中洲置業沙田大型新盤星凱‧堤岸的設計將集創新、科技及藝術的元素,而在後疫情時代,星凱‧堤岸住宅亦引入RFID技術,升降機亦設有無觸式設計。 香港空置稅2025 中洲置業營銷策劃總監楊聰永表示,因應疫情影響,星凱‧堤岸會…
香港空置稅: 【空置稅】一手餘貨愈來愈多 政府不排除重推空置稅 時機合唔合適?
早前一手空置稅無限期延遲,惟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今日表示,不排除重提一手空置稅,並指現時已更新相關數據,包括空置單位的大小及呎數等資料,未來政府掌握實際情況後會再作出安排… 不過,2019年社會事件、2020年抗疫至今,今天看2018年房屋土地政策,一些已落實如居屋定價、一些完蛋如一手空置稅、一些在前期階段如明日大嶼剛取撥款研究,到了林鄭月娥今屆任期最後一年,房屋土地將會如何… 【本報訊】去年政府宣布撤回一手樓空置稅,而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指,截至本年3月31日,局方估計,2014年或以後落成而未售出的一手私人住宅單位,約有1.22萬伙;當中3,400個未售單位屬發展商自用或… 政府會繼續密切留意物業市場,因應經濟情況和社會的意見作適切的考慮,不排除未來有需要時考慮再推出建議。 萊坊董事及大中華區研究及諮詢部主管紀言迅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外國空置稅普遍,各地標準不一,按實際情況出發,香港如果就新盤開徵空置稅亦屬國際首例,外國例子難以直接引用,只能作參考。 但須留意,外國空置稅針對所有一二手住宅,並沒有特別就一手新盤所推出的空置稅,而每每推出空置稅都會引發爭議,亦有業主不願意被徵稅而「出術」,使當局要調查及證實屬空置而令行政費用高昂。
香港空置稅: 相關內容
林鄭的表態令本港距徵收空置稅再走近一步,成為現在能即時增加單位供應的一個選項,但坊間對於本港如何向新盤徵收空置稅卻未有方案。 環視全球,外國徵收空置稅其實相當普遍,政府藉增加持有空置物業者的成本,打擊物業持有者囤積單位推高價樓。 其中法國屬罰金較重的國家,空置逾一年便要徵收樓價10%稅款,空置兩年是12.5%,3年為15%。 荷蘭政府對付空置房手法更加狠辣,若有房屋長期空置,便容許其他市民入住;瑞典政府更有權徵用空置單位廉租予無樓家庭。
香港空置稅: 差估署每年計算「空置率」 物業裝修也可能當「空置」
當初提議新盤空置稅的原意,是希望增加發展商「惜售」成本,減低單位落成後「不租不賣」的誘因。 顯然當局是注意到當時「唧牙膏」式賣樓,甚至「封盤」等現象,希望透過政策讓落成單位盡早釋出,以增加供應及壓抑樓價。 應課差餉租值,即物業在指定日期空置出租時估算可得的年租。 目前住宅平均租金回報率 (年租除以樓價 x100%) 約2.4 – 2.6厘,徵收的空置稅若為樓價5%。 最終結果令樓價持續高企,亦令已落成而未出售單位有增無減。 Difeny建議退香港機場稅,如果有辦法的話請在機場直接退,步驟以及重要提醒就寫出來給大家參考了!
香港空置稅: 一手樓空置稅法案撤回
不過本篇僅適用機票兩段購買、當天進出香港並且想要申請退香港機場稅的朋友。 因此,我預期,開徵空置稅的最大功能只會是增加庫房收入,對解決房屋問題幫助不大。 唯一的作用是證明政府敢損害地產商的利益,並沒有與他們勾結。 香港空置稅 倘若樓市需求減弱,經濟基調不穩,空置稅加重樓市下行壓力;2.
香港空置稅: 香港機場離境稅退稅步驟說明,簡單三步驟,輕鬆拿到120港幣~香港外站出發限定~
根據差餉物業估價署資料指,署方每年都會展開空置物業普查,以提供年底時私人住宅物業總存量的空置概況。 空置量是指在普查時,並未有被佔用的單位,當中包括正在裝修的物業。 另外,有些單位在佔用許可證(即入伙紙)發出後,因未獲發滿意紙或轉讓同意書而空置,可說是因為卡來官僚程序,結果在統計上被當「空置」。 如一年內有逾一半時間未出租或供自住用途,就被視作空置單位,向政府交額外相等於應課差餉租值兩倍的差餉。 而應課差餉租值就是該物業在指定期內空置出租時的年租估算,而該物業空置稅由差餉物業估價署每年徵收物業樓價約5%。 不過上文提到收樓價約5%的物業空置稅其實力度不足,發展商未必受到影響,而加快供應單位。
香港空置稅: 空置稅有何好處?
如果治港者真有不怕樓市升跌的勇氣,「一手樓空置稅」有助解決本地房屋供應應該毫無質疑空間才對,而面對上述種種事實仍然選擇了拒絕為之,似乎只反映了他們沒有這種勇氣。 2018年6月,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推出六招新房策(俗稱娥六招),其中一項正是向一手樓徵收空置稅。 根據運房局的《私人住宅一手市場供應統計數字》,現時有9,000個一手貨尾單位,即已落成、但仍未售出的一手私人住宅單位,如該單位已透過買賣合約,轉讓予其他人或公司,即使新業主未入住或出租單位,亦很可能不受「空置稅」政策的影響。 香港空置稅2025 換言之,按此定義下,只有差餉物業估價署所指的約兩成「空置」單位,有可能跌入空置稅稅網。
香港空置稅: 發展商拆招方式
搵地、起樓要時間,落後了幾年,現在急起直追,不是追到氣咳,就是食塵。 能不能解決香港人捱貴樓的問題,已經變成特區政府一個主要成績單。 但經過梁振英管治的五年,問題不僅沒起色,而且愈來愈嚴重。
香港空置稅: 空置稅
我估計政府很快會推出空置稅,對象是入伙一年而仍在地產商手上未出售或出租的樓宇,相信稅率會與現有的差餉估值掛鈎。 若果空置稅相等於要交多十份差餉,聽起來已很嚇人,但算起來亦不過是差餉估值的50%。 差餉估值以單位的年租收入來推算,而租金回報率則只是樓價的3%。
2018年3月15日,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提出向物業發展商的一手單位開徵房產空置稅[6]。 上星期六(10月9日),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出席電台節目,回應坊間批評「一手樓空置稅」方案「走數」。 但這亦證明空置稅辣度足夠,有助打擊發展商囤積行為。 萊坊執行董事估價及諮詢部主管林浩文認為,現時不是重啟空置稅的好時機。
香港空置稅: 空置稅如何計算?
根據差估署公布《香港物業報告-每月補編》顯示,2022年1月私人住宅落成量錄4607伙… 本港回歸25年,樓市歷盡高低起跌,本刊是次精選10件地產界大事,與大家逐一回顧。 八萬五建屋計劃 97年回歸後不久,時任特首董建華於其首份施政報告中,推出八萬五建屋計劃,提出每年供應不少於8… 林浩文期望政府放寬或撤銷額外印花稅以增加二手供應量,同時避免買家湧向一手市場,並可協助有現金流壓力的業主套現或減輕負債。
香港空置稅: 相關推薦
在今日下午的內會會議上,內會主席李慧琼引述運房局局長陳帆表示,局方考慮暫停專營的士及空置稅條例草案的審議,有待當局正式通知。 至於《施政報告》出台後立刻有意見批評「一手樓空置稅」方案「走數」,本身就說明了社會至少也認為它縱非「最核心」亦至少是問題之一。 就連先前立法會法案委員會的報告也指出,「委員普遍同意,囤積一手私人住宅單位的情況並不理想」,這點剛好便是委員唯一有「共識」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