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樂村於1915年立村,是一條雜姓村落,包括李、鄧、馮等姓氏。 粉嶺天光墟 安樂村是文人道侶聚集及富人修建別墅之區,有李園、本立園、鏡湖別墅、瑞勝書室等,其中於1925年建成的軒轅祖祠最為著名。 粉嶺早期不見經傳,直到清嘉慶編制的《新安縣誌》卷二收錄“粉壁嶺”。 粉嶺於1898年簽訂的《展拓香港界址專條》隨新界一併割讓給英國。
北區於1912年至1928年曾建有沙頭角支線連接沙頭角,但因客量偏低以及沙頭角公路通車而停運。 另外,1949年至1983年間曾設和合石支線運送遺體往和合石火葬場及墳場以及於清明節和重陽節為掃墓的市民提供服務。 1986年香港輕鐵系統擴展研究計劃更曾討論將輕便鐵路伸延至上水及粉嶺,但計劃不獲接納。 沙頭角的中英街熱潮則因港澳個人遊政策開放、內地旅客可以通過申請個人遊簽證自由出入香港而漸趨平靜。 由於與香港沙頭角爲鄰的深圳市鹽田區本身並非深圳市中心地段,且遠離各大火車站,至今未通地鐵,當內地民衆不需要再依靠中英街香港一側的商店採購港貨時,當地對旅客的吸引力便大大降低。
粉嶺天光墟: 主要交通總站
當時粉嶺、沙頭角、打鼓嶺、上水外圍村落及大埔一眾農民及鄉紳,為抗衡上水街市的秤佣問題而於1947年在聯和墟籌組了聯和置業有限公司,發行2萬5千股,有1,800個以村落或個人名義的股東認購,籌得25萬元買地建墟。 買地後聯和置業規劃與建造出包括市場、住宅、商舖、醫局、消防局、戲院等的完整社區,面積6公頃,政府只參與審批及協商更改地契條款,可說是新界歷史上首次由下而上的城市發展項目。 粉嶺天光墟 粉嶺位於中國香港新界東北部,與上水、打鼓嶺和沙頭角同屬於1979年成立的北區行政區。 新界五大族中的鄧氏及彭氏分別定居於粉嶺的龍躍頭、粉嶺樓、粉嶺圍及掃管埔等地。
新界五大氏族其中的上水侯氏、上水廖氏、粉嶺彭氏及龍躍頭鄧氏自公元10世紀起便陸續移居現時的北區。 英國租佔於新界後,1899年準備接收新界,但曾遭受新界居民聯合抵抗,上水、粉嶺等地村民亦參與其中。 至正式接管後,港府將北區劃分為上粉沙打區,為上水、粉嶺、沙頭角及打鼓嶺各取頭一個字組成。
粉嶺天光墟: 皇后山公營房屋發展區
在天旱時,鄉民會帶備三牲酒禮,跑到壁前祈求天降甘霖。 據説由於有求必應,村民漸漸稱這座山為“靈山”,現在香港的地圖也有顯示靈山的位置。 山既已改名,粉壁嶺村也被簡稱作“粉嶺村”,粉嶺也就逐漸成為附近一帶的名稱。
- 粉嶺發生工業意外,今(16日)傍晚約5時半,一名59歲姓黄男工人在安居街的天光墟北區臨時農產品批發市埸內工作時,被一部俗稱「貓仔機」的小型裝載搬土機意外撞倒。
- 衛奕信徑的第九段以及第十段亦途經北區,為市民提供遠足的選擇。
- 位於粉嶺沙頭角道的黃帝祠前身為「軒轅祖祠」,始建於清末民初,1925年落成,後於千禧年重建。
- 政府亦落實在和滿街御庭軒基座興建全新三層空調街市,總面積約18,650平方米,設有330多個乾濕貨檔及22個熟食檔。
- 天都未光,就有農民響街市對出空地,賣新鮮割落來嘅菜,即係天光墟。
- 而聯和墟舊時核心區就有6條街,即係聯和道、和豐街、聯發街、聯興街、聯盛街同埋聯昌街。
發展局表示,除了《新界東北發展計劃》外,新界北部仍然有大片未被開發的土地(包括從邊境禁區釋放出來的土地)可以考慮作為應付香港土地供應需要;特首梁振英在《2013年度香港行政長官施政報告》中更提出,規劃署將會就新界北部的進一步發展進行規劃研究。 上水孔嶺、上水華山、吉澳等地曾發現新石器時代及靑銅器時代文物,至於先秦時期和兩漢時期的文物,則在而沙頭角谷埔以及上水華山發現。 粉嶺天光墟 唐宋時期,本區有了進一步發展,南宋寶祐六年( 西元一二五八年),本區龍躍頭村人士鄧炎龍中舉,成為香港地區首名舉人。 清代嘉慶二十四年( 西元1815年)刊行的的《新安縣志》曾記載古洞村以及上水村等多條北區的村落。 北區的上水及粉嶺一帶古時名為雙魚市,因為區內上水北面的雙魚河而得名。
粉嶺天光墟: 社區設施
建築方面依然保存清代風格,當中保存著極之豐富文物資源。 粉嶺天光墟 事隔一小時後,在打鼓嶺坪輋禾徑山路,一輛紅色私家車被發現着火焚燒,村民報警求助,消防員趕至拖喉撲熄,全車嚴重燒毀,消防發現車頭乘客位有易燃液體,車內亦檢獲一把牛肉刀,起火原因有可疑,懷疑燒車與斬人案有關,大埔警區反黑組將兩案合併調查,及通緝兇徒歸案。 遇襲受傷盧國雄(六十二歲),幸無傷及要害,敷治後已出院。 據悉,盧最近為北區聯和墟臨時蔬菜批發市場的菜販爭取福利,不排除因此得罪人遭尋仇。 北區蔬菜批發商協會副會長盧國雄,昨晨在粉嶺聯和墟「天光墟」工作後,與三友人乘車離開時,遭三名蒙面刀手伏擊,盧被刀手狂斬,左邊身中多刀受傷,利刀亦被劈斷三截,兇徒傷人後乘車逃去,並在打鼓嶺縱火燒車滅證,警方不排除事件涉及黑幫尋仇,反黑組接手調查。
粉嶺天光墟: 上水第27區及粉嶺和合石
凌晨時分有農民在市場對出的空地出售新鮮收割的蔬菜,是為「天光墟」。 除市場及商舖外,亦於1952年在墟市後方建設聯和新村,樓房面積約可間一廳兩房,外牆為白色,為數100間,公開發售,當地人稱為「白屋仔」。 早期主要服務軍營中英兵的粉嶺聖若瑟堂亦於1953年建立,期後聖堂更於1960年創辦教會學校培靈小學。
粉嶺天光墟: 上水天光墟
1978年政府在北區發展第二代的香港新市鎮,名爲粉嶺/上水新市鎮。 從1980年代到2000年代的20年間,上水和粉嶺迅速建立起現代化的社區和商業中心,高樓林立,不過其建築密度和人口密度仍然較大部分新市鎮爲低。 粉嶺天光墟 大體而言上水市中心的商業活動更發達,而粉嶺則爲行政中心和工業中心。 政府亦計劃興建北環線接駁西鐵線與東鐵線以至建設支線到粉嶺北及坪輋∕打鼓嶺新發展區。 落馬洲支線亦已因應規劃預留位置,以便日後於古洞設站。
粉嶺天光墟: 粉嶺天光墟市埸工業意外 工人遭搬土機倒車撞倒昏迷送院命危
一年後,1949年12月22號註冊做有限公司,負責人係董事長李仲莊、副董事長馮奇焯、總經理彭富華、協理李毓棠、司庫鄧勳臣同劉維香。 開初法定資本50萬港紙,合共5萬股,每股10蚊,拆做創辦股500股同埋普通股4萬9500股。 之後間公司分三次招股,夾埋成2萬1918股,集資219萬1800蚊。 粉嶺、打鼓嶺、沙頭角及大埔頭鄉村認購創辦股,而個人、祖堂或公司買普通股。
粉嶺天光墟: 歷史
昔日的文人與富豪別墅住宅今天演變成平民百姓的職業場所,相信是城鄉變化中鮮有的例子。 彭氏宗祠建於明朝萬曆年間彭氏遷居粉壁嶺之後,並於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 移位重建,咸豐四年(1854年)重建,光緒十年(1884年)祠堂再度重建。 宗祠是兩進式建築物,規模雖較其他新界大氏族的家祠為小,但建築相當精美。 屋簷前華麗的彩繪檐板,門前花崗石樑柱,門前樑上色彩斑爛雕刻精美的令栱科木刻、陶塑人物,外牆精緻的壁畫,都是難得的傳統藝術品。
粉嶺天光墟: 主要私人屋苑
黃對漁護署未能有效協助引致連串不快事件,深表遺憾。 思德書室是粉嶺彭氏的一所家祠,是一座兩進式建築物,供奉彭族第六世祖思穩公以來至十六世的祖先神牌。 粉嶺天光墟 此外書室從前亦是彭族的一所私塾,為族中子弟提供教育,並是粉嶺公立學校的前身,直至1953年學校遷往新校舍才結束教育的功能。
粉嶺天光墟: 政府宿舍
不過,日前就在從上海來港的網友,在小紅書炮轟九記牛腩「又貴又難吃」。 醫務衞生局表示,「口罩令」明日起延長14日,至下月8日。 政府刊憲,就強制在公共交通工具、港鐵、指明處所及指明公眾地方佩戴口罩的規定,將繼續有效至下月8日。 現年44歲嘅陳鍵鋒(Sammul)當年斯文靚仔及身材高大,風靡萬千少女,更被封為「少女殺手」。 陳鍵鋒喺2010年約滿離開TVB後,選擇轉戰內地市場,近日佢主演嘅網絡電影《新包青天之冰魄》終於上映,不過佢嘅身型及面形明顯發脹咗唔少,變咗油膩大叔,文弱書生形象不再。 設立這些區域的目的是為地方行政計劃訂出分區及方便行政,並不設立「區政府」之類政權組織,無獨立立法權、司法權,政府部門也未必完全按照以上分區而分工。
粉嶺天光墟: 公共設施
1979年北區升格為18個地方行政區一員,而粉嶺是北區的四大分區之一。 香港旅俠 – 香港青年協會青年領袖發展中心 © 2023. 香港蔬菜同業聯會會長黃祥漢對今次血腥事件表示強烈譴責,盧最近致力為菜販爭取福利,半個月前曾在批發市場被恐嚇,已報案。
粉嶺天光墟: 歷史年表
北面與廣東省深圳市以深圳河、沙頭角河及中英街作邊界,香港和內地的其中三條邊境過境通道(文錦渡、羅湖、沙頭角)都位於北區,西面與新界元朗區,南面和大埔區相連。 傳統上,北區分為上水、粉嶺、沙頭角和打鼓嶺四個部分,故獨立成區前亦稱爲上粉沙打地區,此外還包括大鵬灣的吉澳、鴨洲等離島。 北區爲香港傳統鄉村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地區之一,新界五大氏族中的鄧姓、侯姓、廖姓和彭姓在上水和粉嶺一帶都有大型聚居地,大族之多在香港十八區中絕無僅有,而打鼓嶺和沙頭角公路沿線亦分佈有大量規模較小的氏族之村落,故北區仍然保存不少中國傳統鄉村歷史建築。
粉嶺天光墟: 發展與變遷
位於粉嶺沙頭角道的黃帝祠前身為「軒轅祖祠」,始建於清末民初,1925年落成,後於千禧年重建。 黃帝祠佔地一萬平方呎,樓高七層,是一座揉合中國儒釋道三教的宗教性建築物,祠外裝飾宏偉華麗,祠內莊嚴。 祠內設有供奉黃帝的「軒轅殿」、尊崇炎帝的「神農殿」、設有孔子尊位的「大成殿」、此外尚有佛教的「三寶殿」及「菩薩殿」、道教的「三清殿」及「三師殿」等。 黃帝祠在每年三月初三舉行祭祖大典,此外會定期舉行祭祖法會與法師超薦等,及提供龕位及神位供市民認購以供奉先人。 不經不覺新界五大家族已經介紹了三個,接下來繼續介紹餘下的彭氏。 新界彭族主要聚居在粉嶺,粉嶺的地理名稱一直不見於官方文字記載,至清嘉慶年編制的《新安縣志》才出現過「粉壁嶺」的名字。
粉嶺天光墟: 巴士站
時任行政長官董建華於施政報告提出於新界東北以「無煙城」概念興建新發展區,即粉嶺北新市鎮、古洞北新市鎮以及坪輋/打鼓嶺新市鎮,同時,董建華亦提出於烏蛟騰發展中藥港的計劃。 由於粉嶺距離深圳較遠,且區內的商業區並不集中,無論對內地旅客還是從事水貨活動人士而言,其便利程度都不及上水,故2003年後個人遊政策開放和水貨活動增長對粉嶺產生的影響遠較上水爲小。 受惠於區內居民增長,粉嶺聯和墟更有不少具有特色的餐館開業,甚至出現數間酒吧,其發展態勢與上水石湖墟截然不同,商業發展仍舊以滿足本地居民消費需求爲主,在2010年後甚至被譽爲「北區美食天堂」。
粉嶺天光墟: 巴士
日本電子部件巨頭京瓷的社長谷本秀夫表示,隨着美國政府加緊管制尖端技術輸出,中國繼續擔當「世界工廠」的角色岌岌可危。 港府抗疫不力,一場新冠疫情令本港經濟衰退,民不聊生,不少打工仔不單止被裁員或放無薪假,即使保得住飯碗,每月強迫供款的強積金亦蝕入肉,去年人均帳面虧蝕逾4萬元。 強積金計劃備受爭議,有工會調查顯示,近九成半指去年強積金計劃結餘出現虧蝕,逾八成打工仔不滿意強積金的回報、未能應付退休生活開支,工會認為結果反映強積金制度未能有效保障僱員的生活質素,且未能發揮「保底」作用。 中環九記牛腩,向來名人客眾,陳奕迅、梁朝偉、何超蓮等亦是其座上客,加上有米芝蓮推介加持,向來深得內地遊客歡迎。 近月香港與內地全面通關,生意再度火紅起來,即時到晚上8時,門外仍人龍不絕。
粉嶺和上水由於缺乏天然地理分界,其分界線在新市鎮發展期間因應既有市鎮發展及交通資源分佈而有所調整,例如原來的粉嶺第36區在建成清河邨後,因該處與上水市中心的距離和交通網絡更緊密,故改劃入上水區,現今多稱該地爲「上水南」。 粉嶺天光墟2025 北區為郊遊的好去處,設有船灣郊野公園、八仙嶺郊野公園以及林村郊野公園三個郊野公園以及印洲塘海岸公園,而紅花嶺郊野公園亦正在規劃中。 此外,香港世界地質公園的新界東北沉積岩園區亦於北區的範圍內。 衛奕信徑的第九段以及第十段亦途經北區,為市民提供遠足的選擇。 環保署否決九廣鐵路公司就落馬洲支線興建高架橋貫穿塱原的計劃,令九鐵改以地底隧道形式穿過塱原。